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逐渐成为一个理论界与实践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农业产业集群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在当前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背景下,安徽应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科技进步;合作组织
中图分类号:F30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2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46-02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地域上临近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机构,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整体中不仅包括生产农产品的农户,而且包括农产品的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以及其他互补机构,例如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集群利用相关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获得竞争优势,使产业集群的发展得以良性循环。要想推动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利用农业产业集群的优势,在全省范围内鼓励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一、安徽省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
安徽省农产品资源丰富,近年来农业发展较快,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业发展中的根本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集群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作为安徽省发展农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可以通过发展农业的产业集群,促进传统农业的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安徽省各地出现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并且在一些地区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链,以具有地理标志的区域品牌为主,大大促进了安徽现代农业建设。
二、安徽农业产业集群的四种主要模式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功不可没。龙头企业可以是生产加工农产品的企业、中介服务组织或流通企业。在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起到了连接农户和市场的作用。龙头企业的资金实力雄厚,科研开发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高,可以带动较多农户,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明显。龙头企业逐渐成为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带动者和主导者,以几个大型龙头企业为中心,带动大量中小企业和农户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或原材料供应而组成农业产业集群。
例如:亳州市的古井集团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带动了亳州白酒制造业生产基地的发展, 促进了当地农业关联产业、运输业和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亳州现有大小白酒企业上百家,年产量近8万吨,占安徽省产量的三分之一;年销售收入千万元左右的企业20余家。古井集团不仅带动了原材料——高粱等粮谷的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还促进了旅游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二)农民合作组织协调型
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专业大户联合众多农户共同从事某项专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合作组织与科研机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及批发市场等组织以各种方式联合,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服务,成为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安徽省农产品集群发展过程中,活跃的农民合作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安徽砀山县,共有4.67万公顷(70万亩)果田,其中砀山酥梨3万公顷,年产酥梨7.5亿公斤。为了发展酥梨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广大果农自愿联合,把分散的果农组织起来,形成了砀山县绿色食品工程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谈判能力。为了推广优良品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水果质量,各个水果协会对果农统一技术推广,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目前,该县共注册水果专业合作组织354家,入户社员10.1万人,共有16.3万农户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水果产业。砀山县以合作组织为核心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提高了果农的市场地位和经济效益,推动了水果产业的发展。
(三)市场依托型
以市场为依托而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首先形成专业化的市场,由于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的吸引,使得生产加工过程逐渐聚集在市场附近,形成了“生产+市场+产业+区域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大规模的农业产业集群。这是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降低成本、方便流通而自然形成的一种农业产业集群形式。
亳州的中药材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药都”之称,目前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3万公顷,品种达209个,为全国之首,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占地200公顷,日上市中药达6000吨左右,品种多达2500个,日客流量为5—8万,年成交额50亿元,药材经济发展迅速。交易中心的建立有力的促进了药材的生产和加工,以市场带动基地,基地再连接农户,成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
(四)依靠科技、专业优势建立的高科技农业集群模式
以宿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例,该园坐落在宿州东南郊外环南路南侧,始建于1995年,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2002年5月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园区自办企业有宿州种苗研究所、宿州市农业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园区核心区面积150公顷,示范区面积2400公顷,已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主要建有生物工程实验室、种苗繁育基地、果树展示园、园艺园、农作物品种园、仓储加工中心、种畜场等7个部分,以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为技术依托,聘请国内外专家28人为技术顾问。园区采取“园区+协会+基地+公司”的模式就脱毒甘薯、马铃薯、水果、瓜菜进行产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目前已在全市五县区建立了脱毒甘薯、马铃薯、西甜瓜、蔬菜、水果、果苗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4个,面积8000多公顷,其中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000多公顷,带动农户6万余户。园区还承担国家、黄淮海和省玉米、小麦、油菜、旱稻等品种区试,参试品种300多个,已筛选出一大批优新品种,在省内外推广。
综上所述,不管哪一种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对于提高区域农业的竞争优势、促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要素投入集约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和经营形式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现代农业建设中农业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集约化
农业产业集群使得经营某一产品的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该农产品的各个企业可以降低信息成本、谈判费用和运输费用,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比集群外的同类企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农业产业集群导致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性和产业间的密切联系性,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得以提高,这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弥补了传统农业规模不经济的缺陷。
(二)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文化的丰富,传统的初级农产品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的细化和多样化注定了农业的产业链越来越长,农产品从研发、生产、深加工、包装、运输、流通的系列过程很难由单独一个企业来完成,需要相关企业的合作,这是农业产业集群产生的内在原因。而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就要具备必须的竞争优势。农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涉农企业为降低交易费用和违约成本,就要扩大规模,把一部分市场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在农业集群区域内,各企业既有竞争,也有合作,通过经济的自发调节,可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有助于农业生产经营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利用
在农业中运用高新技术,将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展农业资源范围,节约农业能源,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污染,因此,运用高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是各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传统的小农生产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面积少,如果采用高新技术,初始成本巨大,且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而在产业集群这一组织形式中,龙头企业比一般农户资金实力雄厚,为了获得优质稳定的货源和原料,必须将科学技术以各种形式传授给农户,这种集中式的技术推广效果好,成本低。龙头企业也会自动提高产品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一系列过程的科技含量,形成经济规模。而农户利用专业技术,增加了收入,扩大了生产能力,也获得了继续学习科技技术的闲散资金,激发了农户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和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科技含量。
(三)因地制宜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农业产业集群中,农户由生产初级农产品向农产品的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一体化转变,农户开始活动在生产、流通、消费、信贷的各个领域。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产业链条不断扩大和延伸,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种养加、产供销集中在某个区域,节约了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格局。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渗透、联合,打破了传统农业在生产、加工与流通各个领域相对分割的局面,形成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从而强化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农业产业集群既能激发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又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了规模小、分散化的传统农业条件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集群对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要构建现代的农业产业结构,就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壮大农业产业集群。安徽各地在市场环境、农业基础等方面存有差异,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和主导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化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深入考察区域的比较优势、市场基础和产业基础,选择适当的集群发展模式和路径,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张廷海、武云亮. 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演化机理——以安徽省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2009(07):15-18.
[2] 王艳荣. 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基于安徽特色农产品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23-26.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科技进步;合作组织
中图分类号:F30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2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46-02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地域上临近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机构,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整体中不仅包括生产农产品的农户,而且包括农产品的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以及其他互补机构,例如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集群利用相关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获得竞争优势,使产业集群的发展得以良性循环。要想推动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利用农业产业集群的优势,在全省范围内鼓励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一、安徽省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
安徽省农产品资源丰富,近年来农业发展较快,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业发展中的根本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集群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作为安徽省发展农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可以通过发展农业的产业集群,促进传统农业的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安徽省各地出现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并且在一些地区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链,以具有地理标志的区域品牌为主,大大促进了安徽现代农业建设。
二、安徽农业产业集群的四种主要模式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功不可没。龙头企业可以是生产加工农产品的企业、中介服务组织或流通企业。在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起到了连接农户和市场的作用。龙头企业的资金实力雄厚,科研开发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高,可以带动较多农户,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明显。龙头企业逐渐成为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带动者和主导者,以几个大型龙头企业为中心,带动大量中小企业和农户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或原材料供应而组成农业产业集群。
例如:亳州市的古井集团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带动了亳州白酒制造业生产基地的发展, 促进了当地农业关联产业、运输业和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亳州现有大小白酒企业上百家,年产量近8万吨,占安徽省产量的三分之一;年销售收入千万元左右的企业20余家。古井集团不仅带动了原材料——高粱等粮谷的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还促进了旅游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二)农民合作组织协调型
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专业大户联合众多农户共同从事某项专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合作组织与科研机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及批发市场等组织以各种方式联合,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服务,成为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安徽省农产品集群发展过程中,活跃的农民合作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安徽砀山县,共有4.67万公顷(70万亩)果田,其中砀山酥梨3万公顷,年产酥梨7.5亿公斤。为了发展酥梨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广大果农自愿联合,把分散的果农组织起来,形成了砀山县绿色食品工程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谈判能力。为了推广优良品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水果质量,各个水果协会对果农统一技术推广,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目前,该县共注册水果专业合作组织354家,入户社员10.1万人,共有16.3万农户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水果产业。砀山县以合作组织为核心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提高了果农的市场地位和经济效益,推动了水果产业的发展。
(三)市场依托型
以市场为依托而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首先形成专业化的市场,由于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的吸引,使得生产加工过程逐渐聚集在市场附近,形成了“生产+市场+产业+区域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大规模的农业产业集群。这是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降低成本、方便流通而自然形成的一种农业产业集群形式。
亳州的中药材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药都”之称,目前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3万公顷,品种达209个,为全国之首,拥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占地200公顷,日上市中药达6000吨左右,品种多达2500个,日客流量为5—8万,年成交额50亿元,药材经济发展迅速。交易中心的建立有力的促进了药材的生产和加工,以市场带动基地,基地再连接农户,成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
(四)依靠科技、专业优势建立的高科技农业集群模式
以宿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例,该园坐落在宿州东南郊外环南路南侧,始建于1995年,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2002年5月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园区自办企业有宿州种苗研究所、宿州市农业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园区核心区面积150公顷,示范区面积2400公顷,已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主要建有生物工程实验室、种苗繁育基地、果树展示园、园艺园、农作物品种园、仓储加工中心、种畜场等7个部分,以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为技术依托,聘请国内外专家28人为技术顾问。园区采取“园区+协会+基地+公司”的模式就脱毒甘薯、马铃薯、水果、瓜菜进行产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目前已在全市五县区建立了脱毒甘薯、马铃薯、西甜瓜、蔬菜、水果、果苗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4个,面积8000多公顷,其中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000多公顷,带动农户6万余户。园区还承担国家、黄淮海和省玉米、小麦、油菜、旱稻等品种区试,参试品种300多个,已筛选出一大批优新品种,在省内外推广。
综上所述,不管哪一种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对于提高区域农业的竞争优势、促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要素投入集约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和经营形式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现代农业建设中农业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集约化
农业产业集群使得经营某一产品的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该农产品的各个企业可以降低信息成本、谈判费用和运输费用,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比集群外的同类企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农业产业集群导致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性和产业间的密切联系性,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得以提高,这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弥补了传统农业规模不经济的缺陷。
(二)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文化的丰富,传统的初级农产品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消费者需求的细化和多样化注定了农业的产业链越来越长,农产品从研发、生产、深加工、包装、运输、流通的系列过程很难由单独一个企业来完成,需要相关企业的合作,这是农业产业集群产生的内在原因。而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就要具备必须的竞争优势。农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涉农企业为降低交易费用和违约成本,就要扩大规模,把一部分市场交易转移到企业内部。在农业集群区域内,各企业既有竞争,也有合作,通过经济的自发调节,可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有助于农业生产经营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利用
在农业中运用高新技术,将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展农业资源范围,节约农业能源,减少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污染,因此,运用高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是各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传统的小农生产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面积少,如果采用高新技术,初始成本巨大,且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而在产业集群这一组织形式中,龙头企业比一般农户资金实力雄厚,为了获得优质稳定的货源和原料,必须将科学技术以各种形式传授给农户,这种集中式的技术推广效果好,成本低。龙头企业也会自动提高产品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一系列过程的科技含量,形成经济规模。而农户利用专业技术,增加了收入,扩大了生产能力,也获得了继续学习科技技术的闲散资金,激发了农户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和利用,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科技含量。
(三)因地制宜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农业产业集群中,农户由生产初级农产品向农产品的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一体化转变,农户开始活动在生产、流通、消费、信贷的各个领域。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产业链条不断扩大和延伸,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种养加、产供销集中在某个区域,节约了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格局。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渗透、联合,打破了传统农业在生产、加工与流通各个领域相对分割的局面,形成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从而强化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农业产业集群既能激发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又提高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了规模小、分散化的传统农业条件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集群对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要构建现代的农业产业结构,就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壮大农业产业集群。安徽各地在市场环境、农业基础等方面存有差异,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和主导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化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深入考察区域的比较优势、市场基础和产业基础,选择适当的集群发展模式和路径,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张廷海、武云亮. 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与演化机理——以安徽省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2009(07):15-18.
[2] 王艳荣. 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基于安徽特色农产品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