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女士滿面愁容,唉声叹气。她急迫地说:“老师,你一定要帮帮我,我真的快撑不住了,我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感觉自己随时都要倒下。”方女士虽然在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呼吸,但是能看得出来,她非常不安,紧张,迫切需要找个情绪宣泄的出口。
疫情如同镜子,
照出了生活的问题

本来方女士的生活是“别人家的日子”:丈夫在当地是一个公务员,自己也在政府机关上班,有个聪明帅气的儿子,儿子在小学的时候就参加学科竞赛,展露出过人的才智。
可是,在疫情发生之前,方女士就发现了问题的苗头,上初中的孩子迷上了网络游戏,为了让孩子戒掉游戏,夫妻两个人甚至都不带手机回家,无线网断掉,电视信号断掉,希望将孩子和网络游戏隔离开。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方女士的阻断策略宣告失败,学校要上网课,电脑、平板孩子都要放在手边。于是,一学期的网课时间就是孩子一学期偷偷打游戏和逃避父母监控的时间,方女士在这学期使出浑身解数,孩子却依然偷偷打游戏,眼看中考就在眼前,却沉迷游戏,不能自拔。为了监视孩子,方女士偷偷录视频,厕所里装监控,卧室里安摄像头,看到孩子在网络上的聊天记录,游戏记录,又感觉到气血翻涌。争吵、责骂,孩子似乎油盐不进,倒是方女士被搞得精神崩溃。
焦虑:青春期失控的孩子
方女士:老师,你知道吗,我觉得我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玩游戏死掉,他不吃不喝地玩游戏玩到深夜,甚至都不睡觉。我让他睡,他就不听,生了很多气,真的是无济于事。我真的担心他会死掉!(方女士说话期间,就哭了起来,眼泪一串串掉落到衣服上,全然不觉,她很难过,因为孩子完全失去了控制。)
咨询师:嗯,孩子的表现让你很担心。但是,你劝他却没有什么效果。
方女士:是啊,你说孩子的身体肯定吃不消。我觉得他这么玩下去,迟早就玩死自己了。(咬牙切齿的表情)我要是管他,他就跟我打架,我的肋骨都断了!被他踢断了!(从无声地落泪到嚎啕大哭,断断续续在描述)从小,他爸爸因为工作关系不常在家,我一个人一边上班,一边拉扯孩子,整宿整宿地抱着,孩子生病,我白天上班,晚上医院陪他,都快要熬死了,结果,你看现在……
咨询师:你为孩子付出了很多,非常辛苦,现在你们因为玩游戏的问题关系紧张了,你很难过。
愤怒背后的渴望:父亲的责任与担当

方女士:是,他爸根本也不管,一见这形势,自己就溜回单位,做个鸵鸟,告诉孩子你爱咋地咋地吧。孩子眼看要废了,我怎么办?如果没有疫情,好歹学校正常上课,现在网络上课,网课都不听了,直接打游戏,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完成。到现在距离中考这么几天了,就是不学习。
方女士在叙述的过程中再次哭了起来,看得出来,她对孩子的状况非常担心,而且没有任何解决方案,对丈夫的表现也非常不满,她的情绪很激动,咨询过程中不停哭泣。
咨询师:这种情况的孩子确实让人头痛,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那么乖,那么听话了。而您对自己爱人教育和管理孩子的方式似乎也不太满意。
方女士:是!特别不满意,他爸每天只顾着自己玩,孩子的事情总是在我一个人身上,现在还说我小时候管太多,现在管不了了。我一说话,就批评我,我跟他也没得说了!
咨询师: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您希望爱人更多地来管教儿子?”
方女士:当然了,您说的就是我想要的。可他根本不去做,光在后面说风凉话。
咨询师:那你的愿望,怎么告诉他的?
方女士:我就说,你也不管管孩子,他现在都要废了,还打我,你就不知道让他给我道歉,你俩真的都是狼心狗肺。
咨询师:那你说这些话的时候,情绪或者态度是怎样的?
方女士:当然是气急败坏,我都被他们伤透了心,我还怎么好好说话!
咨询师:嗯,然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方女士:大吵一架,谁也不理谁了!
咨询师:所以,孩子还是你一个人在管,你希望他帮忙的事没有能够提出来。
方女士:他难道不该自觉参与吗?孩子叫他“爸爸”!他就该管,子不教,父之过!他不管,我就再也不搭理他。
看得出来,方女士对丈夫的表现很失望。但在后续的表述中,方女士表达了对丈夫管教孩子的不信任:“如果他爸管教,肯定是直接让他放羊了,根本考不上高中。”所以其实从来也没有放手让丈夫参与过教育孩子这件事,很长时间以来是方女士自己在担负教育孩子的责任。现在遇到困难,看不到出路,找不到任何帮助和支持,开始感到绝望,甚至濒临崩溃。
新的秩序:父亲的加入使家庭系统正常运行
咨询师对方女士在困境中的无力、无助、无奈、绝望给与共情和支持,同时引导方女士尝试让丈夫教育孩子。方女士一开始会表达担忧,但迟疑之后,决定试试。
方女士没有再来咨询室,但是她打来了电话,孩子跟着爸爸学习,爸爸没有给他断网,而是每天学习4个小时,玩2个小时游戏,如果作业完成情况和正确率不错的话,还会得到额外的半小时游戏时间,孩子为了争取额外的游戏时间,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许多。
丈夫陪了孩子一段时间后,也开始理解方女士的辛苦,慢慢地减少了对妻子的指责,有时候也会发信息告诉妻子,这个小子到底有多么气人。在陪伴和管教青春期儿子的历程中,方女士“退居二线”,丈夫开始“冲锋陷阵”。儿子从跟母亲的对峙、冲突中得到的无限制的游戏和无节制的挥霍时间模式逐步转换,,在学习和游戏中寻找新的平衡。
方女士在电话的最后说:我管孩子,总是让他不要做什么,我老公(咨询的时候,始终称呼他是“孩子的爸爸”,称谓的转变,也代表关系的缓和)管孩子,是让他想办法争取他想要的。可能这就是我总跟孩子打架的原因。他爸爸的突然加入,让我们家有了新的转机。
方女士的咨询结束了,来得很快,夹杂着愤怒、悲哀和绝望,去得也很快,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家庭温暖的渴望。或许,她的故事也是很多中年母亲的故事。漫长的家庭生活中,很多妻子和母亲承担着家庭中的大部分担子,抚育和教导孩子。可是,到了青春期,一向乖巧的孩子不再满足于依靠母亲的指引和禁止去行动,就会出现剧烈的冲突。如果父亲角色在家庭中出现缺失,很容易出现矛盾难以调和的局面。亲子关系的平衡在于父—母—子女的参与与角色分配,只有每个人都参与家庭运转,并发挥作用,家庭系统才能得以良好运转。
疫情的特殊形势把方女士逼入绝境,她的阻断隔离策略失效,给她的家庭带来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转机。请牢记,绝境中也有希望!或许,孩子叛逆行为的背后是推动家庭运转的内在心理动力在发挥作用,只要你去用心寻找,一定能找到走出困境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