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加逆时针皮肤消毒方法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jzj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消毒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实验组留置针穿刺前采用安尔碘Ⅱ型皮肤消毒剂螺旋向外顺时针消毒1次,再逆时针消毒1次,面积8*8cm,对照组采用螺旋向外顺时针消毒两遍,面积同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平均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 顺加逆时针皮肤消毒方法对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减少静脉炎的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顺加逆时针皮肤消毒;留置针;静脉炎
  在静脉留置针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患者的穿刺部位发生感染现象,而静脉穿刺部位皮肤消毒效果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1]。因此,我们对常规消毒方法进行了改进,有效的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患者180例,年龄27-51岁。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90例,男57例,女33例,平均年龄37岁;对照组90例,男49例,女51例,平均年龄3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静脉与材料选择:根据患者体质(胖、瘦)和血管情况,尽量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无静脉瓣、不易受压、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上肢血管。两组静脉穿刺工具均采用BD公司生产的24GA.直行密闭式针尖自动回缩型留置针,敷贴采用9534HP透明敷贴。②实验方法:实验组留置针穿刺前采用安尔碘Ⅱ型皮肤消毒剂螺旋向外顺时针消毒1次,再逆时针消毒1次,面积8*8cm,对照组采用螺旋向外顺时针消毒两遍,面积同实验组。③观察结果:观察记录静脉穿刺的局部情况和留置时间。
  1.3 判断指标 参照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颁布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2],将静脉炎分为0-4级,0级:无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4级:静脉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有条索状形成,可触及条索状静脉,长度>2.5cm,有脓液流出。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 见表1。
  2.2 2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见表2。
  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46-234h,平均108h,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21-152h,平均86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士对皮肤消毒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长期以来静脉输液一直以钢质针头的头皮针为输液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留置针逐渐代替了头皮针,而静脉留置针为塑料导管,其留置期间隐含的危险因素增多,使静脉感染的发生率大大增加,易导致静脉炎。皮肤携带的微生物是引起静脉治疗相关性感染的主要致病原。有关资料显示,在引发感染的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0%,而它们在一定状态下都属于皮肤的正常菌群[3]。如皮肤消毒不彻底,在输液时穿刺破坏了皮肤的屏障作用,病原菌经针孔侵入到皮下组织及血管内,引发局部甚至全身感染。
  严格进行皮肤消毒是防止感染性静脉炎的重要措施。静脉炎分为细菌性静脉炎、化脓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与穿刺点消毒不严格、操作护理不当有关,应用安尔碘Ⅱ型皮肤消毒剂顺时针消毒皮肤后再逆时针消毒皮肤一次,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常规顺时针消毒两遍的缺点是:汗毛下的皮肤消毒不彻底,当环境温度较高或出汗时黏贴下的皮肤潮湿,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所以,我们对常规消毒方法进行了改进,在穿刺前采用螺旋向外顺时针消毒1次,再逆时针消毒1次的方法,保证了贴膜内的皮肤消毒效果,防止针眼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应用试验法消毒进行留置针输液时应注意:①留置时间与感染率呈正相关,因而留置针输液保留天数仍以不超过7d为宜。②有机物可降低碘的杀菌率,消毒前要做好患者的皮肤清洁准备,去除皮肤表面存在的污渍、血渍等污染物,保证消毒效果。③黏贴要牢固,减少皮肤与黏贴之间的缝隙以避免细菌进入发生感染。
  参考文献
  [1] 魏丽.静脉输液皮肤消毒效果的监测[J].齐鲁护理杂志,2003,9(4):297.
  [2] 李虹,易琼,付岚,等.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研究[J].华西医学,2009,24(7):1869-1870.
  [3] 刘振声.医院内感染及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67-150.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肺结核致肺心病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致肺心病病患85例,就其临床表现、检查结果与治疗措施实施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肺结核致肺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衰,在临床表现上,病患出现的发热症状主要为低热,且咳痰主要为白粘液;其中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和增高的病患为70例,达82.3%;在胸片检查斑片状影较为多见的病患为65例,所占比例为76.5%。结论 通过本
期刊
【摘要】 目的 提高对眩晕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40例眩晕患者临床诊治情况﹑治疗效果﹑病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眩晕病因较多,周围性眩晕最常见,中枢性眩晕相对较少但病情较重。结论 加强对眩晕疾病的学习研究,建立规范化诊疗程序,提高诊疗水平。  【关键词】 眩晕;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宫内孕合并宫外孕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断并治疗的宫内孕合并宫外孕的43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诊疗方法。结果 在早期及时诊断并进行手术的43例患者中有40例妊娠结局良好,其中行腹腔镜手术的35例患者均足月生产或处于妊娠中期,开腹手术的8例中有3手术后宫内胚胎停止发育,行清宫术。结论 妊娠初期及时检查血液β-H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初次胰岛素治疗后诱发低血糖并发症的护理管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一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初次胰岛素治疗后并发低血糖症护理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密切临床观察及积极治疗和护理,该例患者于入院第五日后血糖维持在11-12mmol/L,直至5月29日出院。结论 对初次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及早发现低血糖反应,密切监护生命体征积极配合医生给予护理管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7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满意率做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2.6%,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改善脑卒中患者静脉输液时的负性情绪及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期刊
【摘要】 探讨手术室清洁工管理存在问题,发现清洁工文化水平低,消毒隔离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少管理章程。采取相应措施:对清洁工加强培训、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保证空气净化效果、消毒质量、加强自我防护,给予人文关怀。通过规范管理,营造了手术室洁净、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了交叉感染。  【关键词】 手术室;清洁工;管理;细菌  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直接影响手术切口正常愈合和手术患者尽快康复,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腰腿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从入院即日起至出院日及延续至出院后一周,运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从患者日常生活、情志、饮食、功能锻炼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减少,平均住院费用减少,患者满意度上升,中医健康宣教掌握率上升,大大提高了中医护理质量。  【关键词】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腰腿痛 
期刊
【摘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外科护理教学与临床高效衔接的路径,具体通过合理取舍教材内容、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等若干措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外科护理;护理教学;临床;衔接  现代护理学是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对科学、艺术和人道主义的结合。现代护理理念逐步构建并完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外科护理的内涵,对外科护理人员的要求也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