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的组成成份,同时与人体内重要酶的合成和活动密切相关,在生命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食物摄入和衰老红细胞释放的铁经吸收、利用后,剩余的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于肝、脾和骨髓等网织内皮系统。肝脏是体内储存铁的最大器官,约占体内储存铁的1/3,正常人体肝脏铁质浓度较低,约为20μmol/g[1]。由于人体缺乏有效的铁排泄机制,遗传性血色病、反复输血及溶血、慢性肝疾病均会造成铁吸收及释放过多,导致铁在肝脏、心脏及内分泌器官异常沉积。沉积在肝脏的铁质诱导肝细胞发生Feton反应,产生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活性氧,羟基自由基与肝细胞内核酸8-羟基脱氧尿嘧啶反应,破坏正常的肝细胞[2]。有研究显示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阳性者肝组织内铁含量显著高于阴性者,提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与铁之间有着密切关系[3-4]。30%~4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增加[5]。超负荷的铁元素能加快HBV复制,诱导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其产物能够刺激肝细胞胶原的合成,还能干扰电子传递氨酸羟化酶的重要辅助因子,最终造成肝脏纤维化及肝硬化[6-8]。病毒性肝炎时,即使轻微的铁过载,也会导致肝脏的显著损害[8]。实验和人体研究支持铁过载是癌症尤其是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甚至和患者临床症状的恶化及肿瘤组织病理的改变亦有关系,对肝硬化阶段的铁过载进行早期干预可能降低肝癌发生的风险值[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