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病机制、预防与治疗。方法:对5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35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效3例。治疗效果良好,母婴均痊愈出院。结论:以心理干预、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产后6个月可逐渐恢复,绝大多数病人可完全恢复正常。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心理治疗;预防【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079-01
产后抑郁症在分娩后3~6个月内出现的抑郁症称为产后抑郁症。病因不明,产后内分泌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心理因素与本症的发生可能有关[1]。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社会干预和抗抑郁药物的应用。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5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50例,年龄22~38岁,平均28岁;其中顺产8例,难产15例,剖宫产27例。轻中度抑郁45例,自卑、内疚3例,厌恶婴儿1例,1例出现精神方面的症状。
1.2方法:(1)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对产妇多加关心和无微不至照顾,尽量调整好家庭关系,指导其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如果一般心理治疗无效,则以复杂的心理干预(如认知疗法)。产后抑郁症常被母亲认为是社会问题而非医疗问题,也应通过解释予以澄清。(2)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多塞平25mg,每日2~3次,4~6周为一疗程。盐酸氯米帕明25mg,于早餐及中餐后各服1片,睡前另服阿普唑侖,每片0.4mg,共2片,2周后症状可改善,3个月为一疗程。
2结果
经治疗35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效3例。治疗效果良好,母婴均痊愈出院。产后抑郁症一般轻者可数天至10天症状自然消失。
3讨论
产后抑郁综合征又称产后轻度抑郁、第三天抑郁症,是产后早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发生率高达50%~70%,是产后数日内发生的一种自限性、短暂的心绪恶劣状态。社会和产妇的心理因素,诸如孩子性别不理想、担心孩子健康等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产后抑郁与其他时间的抑郁症表现基本相同。表现为心理适应不良、睡眠不足,病人感到疲乏无力、烦躁、易怒、悲观厌世、有犯罪感,严重者不能照顾婴儿,甚至有伤婴者,前1次妊娠出现过抑郁症,再次出现抑郁症的比例为70%。从开始分娩至产后,产妇生理上尤其内分泌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娩后体内肾上腺素、孕激素和雌激素急速降低,催乳素分泌急剧增加等诸多因素作用,而产后面临多种社会角色的转换,心理素质较弱或人格障碍者一时难以适应,对周围事物作出极端的情感反应[2]。
产后抑郁是在产后数天到10天左右发生的一过性轻度抑郁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担心自己或新生儿的健康、失眠、焦虑等,多在1周内自行缓解。发生频率较高,有报告发生这类现象者占产后妇女的50%以上,特别是既往存在经前期综合征的患者更为多见。曾有情感性障碍史者,若抑郁情绪持续2周以上时易过渡到重性抑郁状态。
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沮丧的表现能够自愈,但某些病例会持续存在,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尤其是丈夫的关怀和理解最为重要,多数症状持续2~3d消失,一般产后10~12d恢复正常。有睡眠不良等症状者可予以对症治疗,抑郁症状明显而持久的病例可予以镇静剂或抗抑郁剂。预后一般良好,不遗留任何不适,但再次分娩有一定的复发率,也有人认为这是产褥期抑郁症的前兆,可以导致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心理疗法比较适用于难以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产褥期抑郁症,但通过心理治疗抑郁情绪仍在2周内未缓解者,转诊和药物治疗则是必要的。当发生了抑郁体验时,应对患者的心境感受施以理解性安慰,让其获得共鸣感,通过言语倾诉使抑郁体验得以发泄。然后再以正当理由给予某种保证,使患者获得自信心等也将有助于减轻焦虑紧张,起到预防产后抑郁的作用。药物应选用不进入乳汁的抗抑郁药,以免影响乳儿。有资料表明,在院治疗效果并不优于院外治疗,良好的生活氛围,必要的心理疏导辅以药物治疗,80%病人症状可缓解或消失[3]。有明显抑郁症或重性精神疾病症状应转诊。药物治疗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或在专科医院进行。一般说来,产褥期抑郁症的药物选择与普通抑郁症相同,只是药量、用药时程通常按轻度抑郁症处理。这种方法虽然可给哺乳新生儿带来较小影响,但却易使抑郁症状迁延化。
总之,心理治疗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让患了产后抑郁症的妇女消除疑虑,向她解释她并非是有缺陷的人,也并非没有温情,而是患有一种常见的疾病。用妇女所能理解的词语进行疏导启发,树立她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崔艳杰,孙秀发.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24(4):166.
[2]蔡国华,蔡雷,顾平.产后抑郁症综述[J].现代护理,2003,9(3):178.
[3]崔才三,隋京美,韩丹青.产后抑郁症的病因、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心理治疗;预防【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079-01
产后抑郁症在分娩后3~6个月内出现的抑郁症称为产后抑郁症。病因不明,产后内分泌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心理因素与本症的发生可能有关[1]。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社会干预和抗抑郁药物的应用。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5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50例,年龄22~38岁,平均28岁;其中顺产8例,难产15例,剖宫产27例。轻中度抑郁45例,自卑、内疚3例,厌恶婴儿1例,1例出现精神方面的症状。
1.2方法:(1)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对产妇多加关心和无微不至照顾,尽量调整好家庭关系,指导其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如果一般心理治疗无效,则以复杂的心理干预(如认知疗法)。产后抑郁症常被母亲认为是社会问题而非医疗问题,也应通过解释予以澄清。(2)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多塞平25mg,每日2~3次,4~6周为一疗程。盐酸氯米帕明25mg,于早餐及中餐后各服1片,睡前另服阿普唑侖,每片0.4mg,共2片,2周后症状可改善,3个月为一疗程。
2结果
经治疗35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效3例。治疗效果良好,母婴均痊愈出院。产后抑郁症一般轻者可数天至10天症状自然消失。
3讨论
产后抑郁综合征又称产后轻度抑郁、第三天抑郁症,是产后早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发生率高达50%~70%,是产后数日内发生的一种自限性、短暂的心绪恶劣状态。社会和产妇的心理因素,诸如孩子性别不理想、担心孩子健康等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产后抑郁与其他时间的抑郁症表现基本相同。表现为心理适应不良、睡眠不足,病人感到疲乏无力、烦躁、易怒、悲观厌世、有犯罪感,严重者不能照顾婴儿,甚至有伤婴者,前1次妊娠出现过抑郁症,再次出现抑郁症的比例为70%。从开始分娩至产后,产妇生理上尤其内分泌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娩后体内肾上腺素、孕激素和雌激素急速降低,催乳素分泌急剧增加等诸多因素作用,而产后面临多种社会角色的转换,心理素质较弱或人格障碍者一时难以适应,对周围事物作出极端的情感反应[2]。
产后抑郁是在产后数天到10天左右发生的一过性轻度抑郁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担心自己或新生儿的健康、失眠、焦虑等,多在1周内自行缓解。发生频率较高,有报告发生这类现象者占产后妇女的50%以上,特别是既往存在经前期综合征的患者更为多见。曾有情感性障碍史者,若抑郁情绪持续2周以上时易过渡到重性抑郁状态。
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沮丧的表现能够自愈,但某些病例会持续存在,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尤其是丈夫的关怀和理解最为重要,多数症状持续2~3d消失,一般产后10~12d恢复正常。有睡眠不良等症状者可予以对症治疗,抑郁症状明显而持久的病例可予以镇静剂或抗抑郁剂。预后一般良好,不遗留任何不适,但再次分娩有一定的复发率,也有人认为这是产褥期抑郁症的前兆,可以导致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心理疗法比较适用于难以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产褥期抑郁症,但通过心理治疗抑郁情绪仍在2周内未缓解者,转诊和药物治疗则是必要的。当发生了抑郁体验时,应对患者的心境感受施以理解性安慰,让其获得共鸣感,通过言语倾诉使抑郁体验得以发泄。然后再以正当理由给予某种保证,使患者获得自信心等也将有助于减轻焦虑紧张,起到预防产后抑郁的作用。药物应选用不进入乳汁的抗抑郁药,以免影响乳儿。有资料表明,在院治疗效果并不优于院外治疗,良好的生活氛围,必要的心理疏导辅以药物治疗,80%病人症状可缓解或消失[3]。有明显抑郁症或重性精神疾病症状应转诊。药物治疗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或在专科医院进行。一般说来,产褥期抑郁症的药物选择与普通抑郁症相同,只是药量、用药时程通常按轻度抑郁症处理。这种方法虽然可给哺乳新生儿带来较小影响,但却易使抑郁症状迁延化。
总之,心理治疗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让患了产后抑郁症的妇女消除疑虑,向她解释她并非是有缺陷的人,也并非没有温情,而是患有一种常见的疾病。用妇女所能理解的词语进行疏导启发,树立她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崔艳杰,孙秀发.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24(4):166.
[2]蔡国华,蔡雷,顾平.产后抑郁症综述[J].现代护理,2003,9(3):178.
[3]崔才三,隋京美,韩丹青.产后抑郁症的病因、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