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中的教师课堂提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在课堂上教师的使用频率极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的经验有限,自学能力差,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领悟更需要教师的引领,因此,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泛化提问功能,影响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的功能的确是多方面的,它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似乎教学成功的任何细微之处都离不开提问的功劳。于是,“提问”在很多教师的心中成了“万能问”,将组织课堂的任务也交给提问来完成,将惩戒学生的任务也交给学生。于是课堂上出现了“有谁没有认真听讲啊”,“某某,你为什么不认真听课”,“这个问题你不会吗”等等与教学无关的问题,或者提出问题后,直接叫溜号的同学回答,以学生的无言以对作为对他们的警示或惩罚。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教师对以提问为警告学生手段并不在意,时常随口一问让学生颜面扫地,自尊尽失,自己反而有种王者的喜悦。其实这种提问完全脱离了教学目标,丧失了对学生的起码尊重,讽刺挖苦学生,其结果只能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损坏教师的形象。最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提问已经不再是有趣的迷宫,不再是美味的甜点,而是一颗不知何时会引爆的炸药,完全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后只能是破坏自己的教学效果,破坏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积极发展。
  1.2 方式不够灵活,课堂提问缺少灵动。
  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用十分普遍,各类提问的方法都有一定比例的运用,但方式单一的现象十分明显。比如课堂教学中的直问过多,常出现教师一问到底的情况,教师甚至无法做到设计追问,或者根据课堂生成而随机追问:也不会变换提问的形式,发问乏味,令课堂沉闷呆板。之所以如此也和教师对提问作用缺乏了解有关。课堂上的提问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这是总目标。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为学生简化知识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将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相连接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等等,也就是说这个总目标是由很多子目标组成的,而不同的目标应该通过不同形式的提问来实现,比如对于小学中年级来讲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难度较大的,我们可以变换提问的形式,将直问句转化成填充式的提问,将概括思路呈现给学生,请同学补充关键内容。
  1.3 问题过于细碎,打破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引导”成了教学中的关键词,没完没了的“提问”便因此开始上演。不论是知识的掌握、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都要用上提问“引导”,以示教师的循循善诱,以实现的课堂热烈氛围。如此,过于细碎的问题充斥着课堂,有的老师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提出了包括重复的问题共57个。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由于提出的问题过多,很多问题都失去了自身的价值,随意性很强,看似热闹,却成为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牺牲品,无助于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连贯性的形成。因此课堂中的学生更多的是为应付这些问题而疲于奔命,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无法感知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和教学的脸关心,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2.1 更新理念,丰富理论,强化有效提问的意识。
  理念是行动的引领者,教师要成为什么样的教者,其决定因素是教育理念。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师提问的设计和提出也需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加以引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促使教师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理念,努力使课堂提问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能敦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设计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经验、能力发展的问题,在提问时考虑学生的感受,设法保护学生的兴趣点和进取心。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样会受到来自理论基础的影响。了解了“师生互动理论”,教师就会对课堂上师生的关系和地位更加明确,提问时当然也会充分关注学生的感受,保护学生的兴趣和自尊。
  2.2 以生为本,有效提问要依托学生天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机。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浓,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新奇感,可以说他们先天就具有学习的欲求。课堂上,教师再辅以新颖的提问形式,多样的提问方法,渐进的提问速度,必然会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本”就要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认知特点的问题,不为学生的发展设障碍,同时也不能提太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对问题的价值有所质疑,从而失去对问题的兴趣,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付出才有回报”和“付出就有汇报”的心理暗示获得求知的意念和信心。
  2.3 师生平等,为有效提问搭建交流平台。
  教师课堂提问是师问生答,在形式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支配角色。但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对话的基础就是民主、平等,失去了民主平等,师生之间就失去了相互的尊重和信任,也就无法实现对话了。因此,教势要明确两点:首先在知识的获得上,教师和学生只有获知的先后顺序不同,并无尊卑之分:其次在人格上,学生虽然处于发展中。但他们和成人一样,都是具有独立人格,值得人尊重的个体。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不能以教师的个人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尤其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不能嘲笑和轻视学生。同时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耻于承认自己存在的知识缺陷,如此学生才敢于在教师面前暴露自己的不足,才能愿意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3、结论
  总之,这必将激发教师投入教学实践的热情,尝试以有效的提问策略为指导,提高课堂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改变教师提问低效的现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推动高效课堂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柳青.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2]郭玉芹.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版),2009,(02)
其他文献
70年代以来,受益于经济增长、医疗条件改善、出生率降低等诸多因素影响,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凸显,世界各国纷纷掀起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中国的“企业年金”制度虽然起步晚,但发展
在现代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表达能力是一个人表现自己最重要的方式。流利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进行交际、生活、工作时所必须的。表达能力是人的一种外在表现能力,它主要是指人们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意愿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应不断地改进、创新教学方式。创造适当的语境让学生开口进行交流,不断地培养他们主动表达自己的欲望。表达能力其实也是人的一种综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这把尺子不仅用来衡量学生,也用来衡量教师。因此,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更需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使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充满信心,让他们能够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最终快乐的踏上成功的彼岸。下面我就如何在写作中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浅谈粗见。  1、命题诱发写作兴趣  学生所以怕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生活
期刊
老师提问,学生作答,这看似平常的教学环节却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成效。合理、恰当同时又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可以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有人提出。目前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普遍存在着无新意、无创造性、缺乏激活学生能动性等问题。有专家指出,有效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教学的核心,也就是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有效课堂提问对于完善备课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期刊
一、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是要让学生很快进入积极和自主学习的状态,一段精心设计的导入尤为关键。例如在教学《景阳冈》这一课时,先播放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曲《好汉歌》,要求会唱的跟着唱,不会唱的跟着哼。刘欢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引得学生热血沸腾,营造了浓浓的教学氛围,吸引了学生的兴趣。然后问:“这首歌
年近50岁的赵女士曾辗转于各个医院的心内科、消化科、神经内科,甚至精神心理科,最终来到内分泌门诊,当拿到医生写的“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的诊断书时,赵女士说出了一句令医生听了都感觉心酸的话:“我不是神经质,我是真的病了。”辗转求医路  2020年初,赵女士发现自己的身体似乎出了些问题。最初,她面对繁忙的工作逐渐感觉力不从心,当节奏快、压力大的时候,自己会感觉胸闷、喘不过气来。如果蹲下系鞋带或者捡东
期刊
引言  小学的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规范化、多样化训练,让学生的识字与阅读能力同步进行。语文教学的实践表明,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如果以语文实践为重点。不但可以顺利完成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教学任务,还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方位发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一、探索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形式  语文教材中有反映自然事物与自然美景的内容:有反映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
本文以公共管理学原理为基础,并运用了委托代理、公共经济学等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制药业和我国制药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了我国制药业内中介组织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