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简单阐述了数学思维的具体构成,并进一步详细地探讨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形象思维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40-02
引言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知识教学,令小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实用技能,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应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有效促进其感知能力和联想能力的发展,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从而达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
一、数学思维的构成分析
根据思维本身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数学思维的构成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指利用推理、概念、判断等常见的数学思维表达方式,借助规范的数学语言来揭示某些现象或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
二是,直觉思维。这种思维是指个体在自身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领悟等行为以获取对象的感受,并且快速地对这种现象进行评估判断。直觉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其高度的概括性,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探究和解决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是,形象思维。形象化思维是指借助于客观的、生动具体的形象去反映数学某种本质规律或结论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是指学生借助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印象来对所学内容即兴重新构造,从而揭示书数学现象的本质规律。一般来说,形象思维中产生的印象主要来源于个人的听觉、视觉、触觉以及平时的生活实践经验等多种途径。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运用直观教学法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例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提前准备好剪刀和纸张,课上让学生们先裁剪出一个长方形,然后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再将长方形沿对角线裁开得到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应如何表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通过移动、旋转、翻转等途径将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叠在一起,以此说明这两个三角形是一样的,故而面积也相同。由于这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便是之前的长方形,所以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不难得出其相应的面积公式。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形象化思维能力,促进其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导联想也是一种常见的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某一个数学问题时,首先应构造好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最佳的解决方案。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引导他们针对问题的特征进行联想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他们勇敢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例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通过不查表的方式来求解出一些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这就迫使小学生不得不思考这些普通角与特殊角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如15°角便可以看作为45°角与30°角之差,再利用之前学过的正余弦知识进行求解,最后,再让学生们对照课本上的表格来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种引导学生思考和联想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开拓他们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则能够加强小学生的知识联想能力,帮助他们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
(三)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加强对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将课本上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既方便小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营造出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除了要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到位,还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直观教学、引导联想、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多种手段来开展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促进其数学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
參考文献:
[1]程燕茹.培养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的教学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 2016(17)
[2]胡士润.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园.2016(10)
作者简介:
庄峰(1968.4-),男,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人,本科学历,小教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形象思维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40-02
引言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知识教学,令小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实用技能,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应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有效促进其感知能力和联想能力的发展,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从而达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
一、数学思维的构成分析
根据思维本身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数学思维的构成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指利用推理、概念、判断等常见的数学思维表达方式,借助规范的数学语言来揭示某些现象或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
二是,直觉思维。这种思维是指个体在自身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领悟等行为以获取对象的感受,并且快速地对这种现象进行评估判断。直觉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其高度的概括性,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探究和解决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是,形象思维。形象化思维是指借助于客观的、生动具体的形象去反映数学某种本质规律或结论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是指学生借助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印象来对所学内容即兴重新构造,从而揭示书数学现象的本质规律。一般来说,形象思维中产生的印象主要来源于个人的听觉、视觉、触觉以及平时的生活实践经验等多种途径。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运用直观教学法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例如,在进行三角形面积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先提前准备好剪刀和纸张,课上让学生们先裁剪出一个长方形,然后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再将长方形沿对角线裁开得到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应如何表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通过移动、旋转、翻转等途径将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叠在一起,以此说明这两个三角形是一样的,故而面积也相同。由于这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便是之前的长方形,所以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为长方形面积的一半,不难得出其相应的面积公式。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形象化思维能力,促进其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导联想也是一种常见的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某一个数学问题时,首先应构造好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最佳的解决方案。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引导他们针对问题的特征进行联想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他们勇敢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例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通过不查表的方式来求解出一些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这就迫使小学生不得不思考这些普通角与特殊角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如15°角便可以看作为45°角与30°角之差,再利用之前学过的正余弦知识进行求解,最后,再让学生们对照课本上的表格来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种引导学生思考和联想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开拓他们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则能够加强小学生的知识联想能力,帮助他们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
(三)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加强对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将课本上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既方便小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营造出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除了要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到位,还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直观教学、引导联想、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多种手段来开展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促进其数学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
參考文献:
[1]程燕茹.培养小学生数学形象思维的教学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 2016(17)
[2]胡士润.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园.2016(10)
作者简介:
庄峰(1968.4-),男,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人,本科学历,小教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