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类型导师制正在各个高校进行着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六导师”的导师制模式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推进师生共同体建设的途径,是切实提高育人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支撑高校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本科生;师生共同体;导师制;“六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3-019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探索更有效的育人机制体制成为集体共识。为此,各高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科生导师制则是人们努力探索的重要成果。但是普通本科院校导师制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提升育人质量还十分有限,探索一种更有效的导师制迫在眉睫。
一、传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导师制的探索已经多年,导师制的类型也丰富多样,但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整体并不能让人满意。具体表现为:①短时段、应急式特征。某些已实施的导师制是短时段、应急式的,无论是对高年级的毕业指导,还是对低年级的学业规划指导,无论是科研、竞赛还是学业生涯规划,更多的是基于现实需要的应急式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②单一化特征。指导内容单一、不系统,不利于教师进行精准高效的指导,无助于师生感情纽带的建立,也无益于师生高度默契和信任的建立。教师直接融于学生当中进行指导难以实现,学生全方位担当教师助手的角色也无法完成。③形式化特征。更令人忧虑的是部分高校在实施导师制过程中,因“师生比过高”,教师科研、教学压力大等因素,导师制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导师的主动指导几乎没有,学生主动联系的热情也不够,导师制在推进师生共同体建设上几近失灵。
二、师生共同体是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基础
1.师生共同体的内涵。1887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自己的经典著作《共同体和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共同体这一概念。他指出共同体可以在思想的联合体里实现,比如友谊、师徒关系等。师生共同体的提出是人们把共同体这一概念运用到教育领域的结果,是在师生双方保持自身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同时,建立起共同探索、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关系,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持续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另一方而孤立进行。
2.师生共同体的价值和意义。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无论是高校四大职能的实现,还是高等教育法对教师本职工作的界定,都离不开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深入推进高校师生共同体建设成为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线上教育蓬勃发展,其既有优势,又有劣势。线上教育很难通过情感建立、精准高效的交流互动、互帮互助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共同体,育人效果大打折扣。师生共同体是发挥传统课堂教育价值的关键所在。教师成长除了自身努力提升水平以外,全心全意培育学生也成为其成长的主要途径。师生共同体的建立,有助于教师提升个人能力和水平,促使自身得到发展。学生在师生共同体的环境里,收获更多关心和指导,得到更多的锻炼和资源,实现更好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此处师生共同体的建立,明显有助于学校的发展,当教师发展、学生成才,教育事业就有了蓬勃向前的生命力,学校发展就有了持续不断的源动力。
3.导师制是师生共同体实现的有效途径。师生共同体中,“师生彼此互为主体”,但实际情况却是高校教师的主体地位过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太弱。针对这个问题,教育领域有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导师制已经成为推进师生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基于自身实际,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已实施的导师制类型可分为班导师、项目导师、“全程导师、高年级导师、低年级导师、精英导师”科研导师、思想政治导师、学科竞赛导师等。本文则基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师资和学情,考察普通本科院校导师制对推进师生共同体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三、基于师生共同体的导师制探索和实践—六导师
“六导师”制是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着眼于自身的办学实际,着力推进师生共同体建设的成果。其显著的特征是立足实际、遵循规律、全员育人、着眼整体、强化基础、回归本真。
“六导师”具体指的是在师生共同体基础上,全体教师在大学四年中从生活、学业、创新创业、实践实训、毕业设计、就业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引导和全程影响,简称“六导师”。
1.“六导师”具体职責:①生活导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担当精神;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柔毅宽厚的道德品质,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②学业导师。教会学生正确的大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大学四年学业目标,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学生可迁移知识和技能的培养。③创新创业导师。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让每个学生大学期间至少有一次参加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的机会,指导学生向个性化成长方向努力。④实践实训导师。自主联系企业导师,担任学生实践实训的指导任务,指导学生完成职业认知实践、专业课程实践、毕业实习等任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⑤毕业设计导师。训练学生科研思维、社会及市场调研方法,掌握基本科研方法,提升学生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⑥就业导师。指导学生确定职业生涯目标,科学规划职业发展,指导学生职业选择,训练学生就业面试技巧,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就业协议的签定。
2.“六导师”制的优势。①学院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六导师”的工作,每一位导师每年指导学生保持在18人左右,有效解决了按年级、专业配备导师而导致导师精力和时间严重不足、无力真正指导学生的问题。导师的工作压力和任务适中,导师指导就很充分和有效。师生交流时间有了保障,师生情感互通才有了现实的基础。②“六导师”按专业分配,年级全覆盖。有利于导师在整体把握各个阶段学生的特征和成长需求基础上,更精准地为不同年级学生提供指导。③“六导师”制有助于发挥学生团队作战的力量。“六导师”制的实施更容易形成同门心态,学生之间能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更容易建立学生以老带新的互助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团队学习的力量。④“六导师”制实施的时间跨度大,打牢师生共同体建立的基础。师生共同体中无论是情感互通、价值观的认可、目标的一致、共同的追求,还是灵魂的碰撞,都需要通过师生之间较长时间交流和沟通来实现。⑤导师全面指导,才能建立真正的师生共同体。“六导师”制从思想、学业、生活等六个方面予以学生指导,有利于导师全面了解学生需求,准确把握学情,有助于实现系统化培养、个性化指导、人性化关怀。
“六导师”制是一个实施时间跨度大、教师指导范围广、师生融合度深、教师主动性强、学生认可度高、成效全面、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实现师生共同体的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董卓宁,宋晓东,贾国柱.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5):84-86.
[2]薛晓春,许明.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1):48-49.
[3]龚放.大学“师生共同体”:概念辨析与现实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6-10.
[4]任欢欢.主体间性:师生共同体发展的内在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10-13.
[5]罗国基,周敏丹,王迎娜.今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12):429-434.
关键词:本科生;师生共同体;导师制;“六导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3-019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探索更有效的育人机制体制成为集体共识。为此,各高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科生导师制则是人们努力探索的重要成果。但是普通本科院校导师制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提升育人质量还十分有限,探索一种更有效的导师制迫在眉睫。
一、传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导师制的探索已经多年,导师制的类型也丰富多样,但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整体并不能让人满意。具体表现为:①短时段、应急式特征。某些已实施的导师制是短时段、应急式的,无论是对高年级的毕业指导,还是对低年级的学业规划指导,无论是科研、竞赛还是学业生涯规划,更多的是基于现实需要的应急式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②单一化特征。指导内容单一、不系统,不利于教师进行精准高效的指导,无助于师生感情纽带的建立,也无益于师生高度默契和信任的建立。教师直接融于学生当中进行指导难以实现,学生全方位担当教师助手的角色也无法完成。③形式化特征。更令人忧虑的是部分高校在实施导师制过程中,因“师生比过高”,教师科研、教学压力大等因素,导师制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导师的主动指导几乎没有,学生主动联系的热情也不够,导师制在推进师生共同体建设上几近失灵。
二、师生共同体是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基础
1.师生共同体的内涵。1887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自己的经典著作《共同体和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共同体这一概念。他指出共同体可以在思想的联合体里实现,比如友谊、师徒关系等。师生共同体的提出是人们把共同体这一概念运用到教育领域的结果,是在师生双方保持自身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同时,建立起共同探索、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关系,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持续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另一方而孤立进行。
2.师生共同体的价值和意义。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无论是高校四大职能的实现,还是高等教育法对教师本职工作的界定,都离不开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深入推进高校师生共同体建设成为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线上教育蓬勃发展,其既有优势,又有劣势。线上教育很难通过情感建立、精准高效的交流互动、互帮互助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共同体,育人效果大打折扣。师生共同体是发挥传统课堂教育价值的关键所在。教师成长除了自身努力提升水平以外,全心全意培育学生也成为其成长的主要途径。师生共同体的建立,有助于教师提升个人能力和水平,促使自身得到发展。学生在师生共同体的环境里,收获更多关心和指导,得到更多的锻炼和资源,实现更好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此处师生共同体的建立,明显有助于学校的发展,当教师发展、学生成才,教育事业就有了蓬勃向前的生命力,学校发展就有了持续不断的源动力。
3.导师制是师生共同体实现的有效途径。师生共同体中,“师生彼此互为主体”,但实际情况却是高校教师的主体地位过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太弱。针对这个问题,教育领域有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导师制已经成为推进师生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基于自身实际,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已实施的导师制类型可分为班导师、项目导师、“全程导师、高年级导师、低年级导师、精英导师”科研导师、思想政治导师、学科竞赛导师等。本文则基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师资和学情,考察普通本科院校导师制对推进师生共同体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三、基于师生共同体的导师制探索和实践—六导师
“六导师”制是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着眼于自身的办学实际,着力推进师生共同体建设的成果。其显著的特征是立足实际、遵循规律、全员育人、着眼整体、强化基础、回归本真。
“六导师”具体指的是在师生共同体基础上,全体教师在大学四年中从生活、学业、创新创业、实践实训、毕业设计、就业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引导和全程影响,简称“六导师”。
1.“六导师”具体职責:①生活导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担当精神;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柔毅宽厚的道德品质,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②学业导师。教会学生正确的大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大学四年学业目标,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学生可迁移知识和技能的培养。③创新创业导师。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让每个学生大学期间至少有一次参加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的机会,指导学生向个性化成长方向努力。④实践实训导师。自主联系企业导师,担任学生实践实训的指导任务,指导学生完成职业认知实践、专业课程实践、毕业实习等任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⑤毕业设计导师。训练学生科研思维、社会及市场调研方法,掌握基本科研方法,提升学生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⑥就业导师。指导学生确定职业生涯目标,科学规划职业发展,指导学生职业选择,训练学生就业面试技巧,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就业协议的签定。
2.“六导师”制的优势。①学院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六导师”的工作,每一位导师每年指导学生保持在18人左右,有效解决了按年级、专业配备导师而导致导师精力和时间严重不足、无力真正指导学生的问题。导师的工作压力和任务适中,导师指导就很充分和有效。师生交流时间有了保障,师生情感互通才有了现实的基础。②“六导师”按专业分配,年级全覆盖。有利于导师在整体把握各个阶段学生的特征和成长需求基础上,更精准地为不同年级学生提供指导。③“六导师”制有助于发挥学生团队作战的力量。“六导师”制的实施更容易形成同门心态,学生之间能形成更加紧密的关系,更容易建立学生以老带新的互助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团队学习的力量。④“六导师”制实施的时间跨度大,打牢师生共同体建立的基础。师生共同体中无论是情感互通、价值观的认可、目标的一致、共同的追求,还是灵魂的碰撞,都需要通过师生之间较长时间交流和沟通来实现。⑤导师全面指导,才能建立真正的师生共同体。“六导师”制从思想、学业、生活等六个方面予以学生指导,有利于导师全面了解学生需求,准确把握学情,有助于实现系统化培养、个性化指导、人性化关怀。
“六导师”制是一个实施时间跨度大、教师指导范围广、师生融合度深、教师主动性强、学生认可度高、成效全面、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实现师生共同体的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董卓宁,宋晓东,贾国柱.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5):84-86.
[2]薛晓春,许明.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1):48-49.
[3]龚放.大学“师生共同体”:概念辨析与现实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6,(12):6-10.
[4]任欢欢.主体间性:师生共同体发展的内在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10-13.
[5]罗国基,周敏丹,王迎娜.今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12):429-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