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英雄”应该如何书写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i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篇小说《礼花满天》是一篇散文化风格的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失败的“平民英雄”形象。对这部作品的风格,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的。但是从精益求精的角度看,作品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杨永磊笔下,男主人公雪樵的一生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一生,也是世俗意义上失败者的一生。用雪樵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我这辈子没有一件事是称心如意的。在税所干了三十年,不顺心;跟着你三舅跑运输,好不容易掙了点儿钱,又被集资诈骗骗去了六十万,官司现在还没下来;想把如妍要过来,雪芬不答应;想让如渔学理科,如渔偏要学文科;想要如渔当法官,如渔偏偏喜欢文学;好不容易凑钱开个饭店,又赔那么多……”一个普通人一辈子能经历几件大事呢?雪樵一生中的几个重要事件、重要关节点都没有把握好,难怪他觉得自己很失败。在一个以“成功人士”为典范的功利化的时代氛围中,雪樵这样既没当官也没发财的人被视为失败者也是不可避免的吧。但是,作者并不这样看待自己的主人公,在作者杨永磊看来,雪樵也是英雄,只不过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头戴光环的英雄,而是失败的平民英雄,“雪樵就是这样的人。他一辈子都在奔波、忙碌,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平淡如水,波澜不惊。他经历着所谓的成功,失败,再成功,再失败,最后回到家乡,回到老母亲身边,在山脚下、河水旁,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他是一个被浓缩化了的典型……他们的人生值得被记录,被珍视。因为他们都曾认真、努力地生活过。”可以说,作者写这篇小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这些普通的、“失败”的平民英雄点赞!雪樵虽然没有可圈可点的大功绩,但也认认真真地工作着,关爱着、呵护着身边的亲人。“礼花满天”这个标题、这个意象用得好,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崇敬之情。
  文学史中最著名的“失败英雄”形象当属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一个在别人的蔑视和嘲笑中两手空空拖着鱼骨架归来的孤独老人。事实上,海明威还塑造了一系列底层境遇中失败的“硬汉”形象。《礼花满天》中的雪樵应该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形象的谱系中。雪樵虽然是不成功的,但他始终有着自己的道德准则与人生规条。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还特意写到了一些“成功人士”的劣行来作为比照,“雪樵换到地方频道,里面正在报道明星偷税漏税的新闻。一个演员,一场戏就挣了普通人十辈子也挣不到的钱,还逃了那么多的税……电视里还在播明星新闻。男明星包养小三,小三讨要巨额分手费未果,将真相大白于天下。男明星人设崩塌,蛰伏了一段时间,跑去雪域高原,戴着墨镜做了几天慈善,居然洗白了,回来就开始出席商业活动了。” 这个比照相当有力度,比起这些名利双收却利欲熏心、劣迹斑斑的所谓“成功人士”,一生失意的雪樵活得多么清白、多么令人崇敬!这样的失败的平民英雄的存在是对这个时代“成功哲学”和功利主义哲学的有力抗击。
  但问题也出来了。由于作者追求一种平淡化、散文化的叙述风格,对于主人公雪樵一生中的失意事件大都轻描淡写而过,使得这一“失败英雄”形象内涵的丰富性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影响。比如说,关于雪樵年轻时的恋爱事件。作者只简单做了叙述,雪樵调到税所办后,遇到了让他这辈子又爱又恨的贾梦婷。关于两人之间的纠葛,作者是这样叙述的,“贾梦婷从一开始知道雪樵想追她就不理他了,两人天天在一间办公室,抬头低头都要见,气氛尴尬得像凝固的胶水。税所的人一看这阵势,纷纷倒向了贾梦婷一边,对雪樵极尽排挤打压嘲讽诋毁之能事。谁让人家贾梦婷是市局领导的千金呢?而雪樵,不过是初来乍到、不知深浅的生瓜蛋子和乡下人罢了。雪樵做梦也没想到冰肌玉骨、甜美可人的贾梦婷竟然如此冷艳决绝,他曾无数次试图融化坚冰,但每次都把事情弄得更糟。”在这里,作者仅仅交代了由于雪樵与贾梦婷之间巨大的身份差别,导致他对贾梦婷的追求成为同事攻击他、诬陷他的最大理由。也就是说,除了一开始的主动追求,雪樵在这一事件中是完全被动的。我们知道,作者在这篇小说中力求尽量减少戏剧性、淡化情节。但是淡化情节不等于不要情节,因为唯有通过关键性的情节才能凸显主人公的性情、品格及其内心世界。对于这些关键性的情节,作者不能绕过去、不能一笔带过。我们可以设想,既然作者要把主人公塑造为对抗功利化哲学的失败的平民英雄,那么在他人生的这次恋爱中,他是不是有哪些举动违背了这个功利哲学,因而获致了贾梦婷对他的不满和同事对他的攻讦?仅仅因为他的身份和单相思,大家就对他群起而攻之,这样的描述没有能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为读者而言也会觉得不太好理解。
  同样,在处理外甥如渔的高考志愿和职业选择上,雪樵因为外甥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学理科、当法官,而是选择文科和文学,觉得很失败。这一情节也与作者把雪樵塑造为功利化时代的失败的平民英雄的总体设计相悖。因为,在这一情节中,雪樵的选择和意愿都是非常功利化的。为什么选择文科和文学就不能有幸福的人生?这只是时代的偏见而已。雪樵的人生经验也恰恰说明在税所这样的好单位上班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幸福,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强制自己的外甥做出违背个人兴趣的选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让如渔在填高考志愿时因为母亲的剧烈反对而痛苦,而雪樵恰恰出于个人在单位的体验觉得从事让自己舒心的工作才是幸福,从而支持外甥的决定。这样的话,雪樵作为“平民英雄”的内涵就更为丰满了,作品的人物形象与所要表达的内涵或许也能够更加融合统一。
  责任编辑   张   琳
其他文献
口罩市场  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女儿  挑选口罩。她希望能为她选到几副  芳香的口罩,面料厚实而柔软  或许画着几朵小花,最好有卡通鹿  耐心在镜前试戴,直至  那位母亲认出女儿未被遮住的  眼睛里,闪动着风筝般清晰的笑容  翻 译  小园艺师芝麻,提着水壶喃喃自语:  小叶叶,很渴吗?我来了——  我知道此刻,她会继续走进石头体内的花园  坐在卵石滩前,我试着听译海浪借出的  嗓音,我需要有更多的时
期刊
在太湖,想找个无人之地放下皮囊:  我一直小心打理的  平庸工作,滄桑风雨,劳苦功低  躺下来,看天上的乌云  一点点散去,听身旁的流水  把污秽悄悄带走  腾空半生所得,收集地理的绿  眺望劳作的女人,把世界的美  分批归还与她  我还想通过行走,把不能做成的事  告知我陌生的草木与果蔬  我不求宽宥,只为做一道栅栏  在花亭湖畔  山的绿水的亮把我涂抹成  静默的点。风也特别乖  吹动水波,挠
期刊
不爱发声的事物  我喜欢那些  不爱发声的事物  像安静的月光和沉默的母亲  看似庸碌  却事事执念于心  从高处来  又低过人世间的一切  一棵树  树叶飘零  果子坠落  枝丫反复折断  这是一棵树的常态  根埋在地里  云朵压在树冠上  风绕树三匝  这是一棵树的现状  一匹烈马拴在树下  鸟儿的巢筑在枝丫间  月光有倾斜之美  这是一棵树在人间的插曲  世间事  时间是多么的尴尬  谁也验
期刊
1  我仿照孔子的方式  在水之湄  观逝水不复  一个哭泣的真理  我仿照庄子的方式  忘情于时间之外  可我一直未曾找到时间的边  也曾仿照考古发掘的方式  发掘不同的地层和年代  忘却而寻找  寻找而忘却  化时间所做的一切  2  我的眼睛开与合  开,现实的世界  合,梦中的世界  我的嘴巴  向眼睛学习痛苦和快乐  一条苦涩与甜蜜的分水岭  我的下巴杂草丛生  我每日都要做除草工  3
期刊
1.话剧《一双眼睛两条河》里,一对男女相遇了,但他们各自有家庭,所以就是在文学艺术里拥抱一会儿,最终还是要回到各自的生活里去。排戏时,另一位导演不想像剧本安排的那样让他们拥抱,他觉得要维持那样一个朦胧感。老爷子激动了,说:“一定要拥抱,他们是人啊!他们是人啊!”这里的“老爷子”是童道明先生。那天,不经意看见这一段,瞬间湿了眼睛。童先生始终散发着人的气息,老派的,古旧的,他的言语,让我领略着孤欢之美
期刊
丁小兵是一家烧烤店的老板。每天临近关门前,他总是习惯回看一下当天的监控视频。视频里有回头客,也有陌生人。  冬天的生意明显不如夏天,而隔壁火锅店的生意在这个季节毫无悬念的好。此刻,丁小兵的大厅里只有两桌客人,先来的一桌是对面广告公司的两个创业小白领,他们吃得很快,一人一碗牛肉粉丝汤,昂着脑袋“哧溜溜”吃完后扫码付款走人。丁小兵知道等他们回去,会有两个主管模样的人随后到来,点两份羊肉粉丝汤,加份薄饼
期刊
《礼花满天》通篇写实,朴素无华,但是,它让人感到亲切,在平淡叙述中是悠长深远的人生况味。常言说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主人公雪樵的人生,让人感到一种共性。这人世间,叱咤风云或志得意满的毕竟是少数,芸芸众生中还是普通、平凡甚至庸碌者居多。小说把时间集中在岁末三日,通过雪樵的一系列行动和他的所见所思所忆,像镜头一样,将他人生中的场景一幕幕回放,从而展示出他的人生轨迹:一个乡村少年,十八歲参军,部队
期刊
南瓜头,你给我出来!  新调来的黄泥乡乡长丁一正在会上安排工作,尖锐的声音像子弹一样破窗而入,咔嚓一下射在了丁乡长咽喉,话筒摔掉了,会场沉寂无声。  四眼蛇,你给我出来!  第二颗“子弹”射出来时,负责会议记录的王秘书似乎回过神来,紧急出列,咚咚咚冲下楼去。丁乡长吼叫,政法组给我出去一下,看看是哪个吃了豹子胆,敢在乡大院撒野!我急随着老余出来,还未走出会议室的门,又一颗“子弹”射过来:  矮冬瓜,
期刊
风从故乡来,带着熟悉的艾草气息,裹着粽叶的清香。站在城市的这头,我敏感的神经随风摇曳,仿佛见它掠过树林,淌过塘坝,一个唿哨,又从塘湾那丛石菖蒲的叶尖飘向另一边的艾蒿,各种植物的气息杂糅在一起,又一齐弥散开去,漫过了那青青箬叶。  这南来的风,贯古穿今,走街串巷,捎来的又何止一湖月光、半亩方塘?它连缀着故乡和我,还有梦中的乡音,流淌的端午。  我的故乡,曲溪浅渚,在阳光下走一走,到处都是水的波光。似
期刊
1  你正站在那个高度往下看。  在视线范围内有99%的建筑,都在你踩的地板下面。  你此刻在这个位置,忽然想起初入職场的第一天,带领你的学长用训练有素的疲惫神态和骄傲语气对你说:  “这家公司真正smart的人,比我右手目前长出的手指还少。可是,这其中一两根手指头动一动,就能让这家在地球九十九处插了旗帜的公司,再度翻倍赚钱。”  你记得他锐利精准的眼神在布满血丝的眼眶里,像箭镞般射出来:“所以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