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为例浅析经典重构写作现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fl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著作《哈姆莱特》不仅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首,在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影响深远,而主人公哈姆莱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思考更是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哲人对人生与世界进行探究。但美国当代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却对莎翁笔下的这一经典悲剧进行了质疑甚至颠覆。他的长篇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从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看,与莎剧丝丝入扣,衔接严密;小说情节与人物关系的终点,正是莎剧情节与人物关系的起点。但是,这部小说在重构经典悲剧《哈姆莱特》的基础上,却传达出了作家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对历史文化以及女性问题的辩证性思考。
  一、叙述视角:以女性视角为中心
  对比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会发现小说对莎剧重构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两者叙述视角的转换。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是一部在男性视角下展开的戏剧,王子哈姆莱特是全剧的主人公,整部作品基本都是围绕着哈姆莱特的视角进行叙述,从王子的所见、所闻、所想开始,剧本自始至终都投射着浓厚的男权主义色彩,比如哈姆莱特的经典独白“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就非常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而王后葛特露在莎剧中却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人物形象,她出场的次数很少,在她儿子哈姆莱特的眼中,她更是成了一个“水性杨花”的代名词,一个放纵情欲的象征符号,一个“男性价值坐标系中的符码”。
  虽然厄普代克重新挖掘与研究了莎剧采纳的相同的丹麦史料,但他的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却转换了叙述视角,与莎剧的男性视角不同的是,小说围绕王后葛特露这一女性视角展开。在这部小说中,葛特露不再是一个被边缘化的配角,而是占据了整部小说中心的主人公形象,厄普代克从她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女性从少女到女人的31年的感情生活经历,讲述她对男权主义社会的反抗。同时,与莎剧恰恰相反,王子哈姆莱特在厄普代克的笔下却几乎没有正面描写,而是被描绘成了一个不近人情、刚愎自用的小配角。
  与莎士比亚的时代不同,厄普代克生活在一个女权运动蓬勃开展,追求多元化价值的后现代社会。所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观念中的男权主义开始不断地被质疑和挑战,取而代之的则是女性对独立解放的追求。于是厄普代克的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以丹麦王后葛特露的生活道路与情感历程为中心线索,实现了关注中心从儿子向母亲、从男性向女性的彻底转换。这种叙述视角的转变不仅可以让读者从多角度辩证地分析人物形象,也反映了作者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对复杂人性,尤其是对女性心理的关注和思考。
  二、人物形象:以王后葛特露为例
  在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抛开谋杀这一情节,克劳狄斯似乎是个贤明的国王,葛特露是个高贵的王后,奥菲利娅是个甜蜜可爱的姑娘,波洛涅斯是个虽饶舌但并不邪恶的朝臣,雷欧提斯是个平常的年轻人,而哈姆莱特把他们统统拖向死亡。”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对莎剧《哈姆莱特》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颠覆,并赋予他们新的文化内涵,其中尤以王后葛特露最为突出。
  在莎翁的《哈姆莱特》中,王后葛特露始终是一个被作者边缘化的角色,读者对她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她是一个屈从情欲,“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的女人,成为一个用于证明女性柔弱善变、水性杨花的卑下性别特质的符号。同时,她也是一个附属品和战利品,在宫廷的利益争夺中,从一个男性的手中被转移到另一个男性的手中。但是在厄普代克的笔下,葛特露不再是莎翁笔下那样一个不堪的形象,她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睿智的、简约的、明智的”女人。小說《葛特露和克劳狄斯》通过描写她从少女到女人的31年的感情生活经历,让读者从作者不同于《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塑造中,体会葛特露人物形象的彻底颠覆。
  整部小说由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第一句话都是“国王被激怒了”,三个部分,三个不同的国王—她的父亲和丈夫都将怒火撒到她的头上,而她则始终不变地处于受怒者和被利用者的地位。同时在小说中,葛特露的命运与鸟儿紧密联系在一起,厄普代克三次选择鸟儿作为送给葛特露的礼物,也是运用了隐喻手法来暗示葛特露的生存状态。
  但与莎剧中不同的是,她对压迫的事物做出过反抗,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但她还是有所尝试。当父亲让她嫁给她不喜欢的霍文迪尔时,葛特露大胆地与父王争辩、斗争;当哈姆莱特忽视她时,她勇敢地与哈姆莱特对峙;当向往已久的爱情来临时,她机智地策划“出逃计划”,敢于和情人约会,追求自己的生活。她不再是寄于别人言论中的一个“沉默的在场者”,而是一个敢为自己的幸福争取自由的进步女性。
  当然,不仅是葛特露,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同样在厄普代克的笔下有了颠覆性重塑,每个人都有了与《哈姆莱特》中形象对立的一面,使得莎翁笔下的人物更加饱满,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立体形象。这种颠覆性的形象重塑同样也反映出了厄普代克对莎剧中男权主义的质疑和挑战,让读者不禁反问,在莎剧中没有话语权的王后葛特露真的只会逆来顺受、从不反抗吗?而这种反问不仅体现了作家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对女性问题的思考,也呼唤了更多的人去关注女性的命运和社会地位,促进整个社会进行思想解放。
  三、文本意义:经典重构写作现象背后的现实关怀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身处社会边缘的女性发出了为自己的性别立言的呐喊。女权运动蓬勃开展,女权主义学术走进了高等学府的殿堂。身处结构传统价值规范、追求多元化价值的后现代社会,厄普代克自然不可能对女权主义运动漠不关心。无论是叙述视角的转变,还是人物形象的颠覆,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都是作者厄普代克对莎剧的一次大胆挑战:从《哈姆莱特》到《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从男性视角到女性视角,从“卑下性别特质符号的葛特露”到“争取自由的进步女性葛特露”,都充分体现了作者厄普代克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对历史传统的辩证性认识,以及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两性关系的现实思考。
  同时,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作为经典重构的代表作,反映的不仅是作者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更是体现了作者在经典重构写作现象背后对现实的关怀。我们知道文学与现实密切交织,相互影响,而文学始终都需要解决自身与现实的关系,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作品,都必须介入生活,引导人们发现隐蔽的问题,启迪人们更富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说莎翁的《哈姆莱特》的主题体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哲理思考,那么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则反映了作者对处在社会边缘的女性命运和地位的人文关怀。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葛特露最后与她为自己选定的爱人在一起了,看似她是得到了解放与自由,但这只是暂时的,她还是没有彻底摆脱被男权主义控制的人生。王后葛特露只是作者厄普代克塑造的一个历史上女性生存状况以及命运的缩影,而在现实社会中,像葛特露一样作为男性附属品而生存的女性更是不计其数,那么女性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独立呢?作者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小说却足以引发读者对这一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反思,启迪人们重视女性问题并着力解决。而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恰恰就是当代文学作家对经典著作重构写作的价值所在。
  四、结语
  除了叙述视角的转变和人物形象的颠覆,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中值得令人注意的一点是三个部分人物名字的变化:比如女主人公在小说中分别为葛露莎、葛露丝、葛特露,而克劳狄斯的名字分别为冯、冯贡、克劳狄斯,老哈姆莱特又叫霍文迪尔,哈姆莱特又被称为阿姆莱特和哈姆布莱特。这些人名分别是来自不同历史时期流传于世的不同版本的哈姆莱特传说故事或剧本,而这恰恰也像是作者在暗示着读者:哈姆莱特文本并不只有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同样地,对哈姆莱特文本以及人物形象的解读也并不是只有那一个角度。读者阅读时要有独立自主的意识,立足当下解读文本。
  当然,经典重构写作现象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原著的文学价值,“经典重构”事实上是当代作家对文学经典的致敬以及启发人们重新关注经典的一种方式,它鼓励人们突破传统认知观念,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解读文本,不断赋予文学经典新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使其具有更为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父母分开了,那年她5岁。  自从她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她就没听过关于父亲的任何好话。离婚一定是这个男人的责任,她始终这样认为。  “可怜虫,可怜虫,没爹的孩子是可怜虫……”社区里的孩子们手拉着手把她围在中间,绕着她转。自始至终,她神情淡漠,一声不吭,直到那些孩子觉得无趣走开后,她才皱了皱眉头。  后来她上大学了,18岁。  到学校报到的那天,她一个人坐上了火车。推开宿舍门时,本应是四个人的房间挤满了
期刊
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孙犁的语言特色是值得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的。他能够将口语与诗意完美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小说作品还是散文,在内核上都具有雅俗共存的特点,并没有因为诗情画意的特点而脱离了其描写的普通劳动人民,反而为作品赋予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孙犁小说当中的人物对话和景致描写等使用了一些地方口语,通俗的语言使小说作品更加生活化,也使得人物形象的勾勒更加饱满,这些语言文字糅合在一起的时候又具有诗画一样
期刊
《老人与海》这篇名作具有重要的艺术性价值,从出版至今都有着极高的可读性,该部作品收获了众多知名人士的点评与喜爱,著名作家王小波说:“我佩服老人的勇气,佩服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佩服海明威。”瑞典文学院院士霍尔斯陶穆为《老人与海》作出评价,称其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一、《老人与海》作者及内容概括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名作,该书奠定了他在世界文
期刊
刘雅茹的作品《竹林七贤》,人物众多,线索庞杂,既有描绘魏晋时期血雨腥风、波诡云谲的恢宏历史故事,又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深入刻画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一批典型人物—对后世
期刊
我的世界里,有很多花花草草。哦,还有树。不论过去屈原佩誉“香草美人”,还是现在所谓“花花公子”,我一直认为我不是这两种类型的人。我喜欢欣赏一座城的园林绿化和景观布置,我不知道在此之中是否懂得了一些科学知识。于此,我将回顾我似有似无的植物世界,远远追寻那快要遗忘的记忆。我不知道这是否有意义,也不知道是否有必要。  从我的桌子开始介绍。干鱼腥草、桂枝、厚朴和连翘静静地放在我抽屉的右下角。这是伤风驱寒、
期刊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独具魅力的女性角色,在这些女性角色中有一类悖于常规的形象极具特色—恶女.这些女性既不符合传统审美对于女性的要求也不符合传统道德规范.
期刊
起初你名不见经传  空有一副山居幽澜的皮囊  不过林深见鹿 草野花香  直到你的孩子们定居于此  把你寂寥蠻荒的皮囊  开辟成故乡  水钻成壶穴 风凿得奇峰  青云织成你蔽日下的霓裳  不着力地拢着那惊世一泻  你的孩子们在仙境点起炊烟  袅袅地缠着那霓裳  往来种作 闲事农桑  你这僻远的故乡  出过许多立功立言的读书郎  其中一位帮着朱洪武一统了江山  此后 你不再空有一副皮囊  那些前赴后继
期刊
在英国戏剧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剧作家一直屈指可数。但是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主义思潮崛起以来,卡里尔·丘吉尔这个名字开始响彻文坛,她被公认为是“当代舞台上最重要、最具创新精神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大多围绕男女性别问题和社会批评展开,特别关照女性群体。卡里尔关注的焦点是现代英国女性群体面临的各种共性问题,是整个群体而非个别人物的命运,所以其剧作中没有中心人物。她的创作为读者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
期刊
《传奇》是张爱玲在新中国成立前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集。由于受《红楼梦》等写实小说的影响很深,张爱玲所创作的这一系列小说,代表了《红楼梦》等经典作品的写作手法与意义传承,“从1943年到1945年,张爱玲是上海最走红的作家”。张爱玲叙述的主题内容,所选择的特殊角度是两性关系、婚姻关系和亲情关系,人成为金钱和欲望的奴隶,而完全没有了本身作为“人”的美感。  她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学精华与西方现代小说技巧,其
期刊
美籍华人文学是19世纪华人来到美洲大陆的产物。由于中国人痛苦的移民历史和美籍华人作家创造的特殊社会背景,他们的文学作品呈现了许多无声的人物。谭恩美是一位美籍华裔作家,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涵盖了母女关系、性别情感、文化误读、性别与身份等多种社会问题。学者们对谭恩美的作品进行了大量研究,从谭恩美作品中母女关系的角度探讨了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以及第二代移民文化属性的探索。  高语境和低语境的概念是指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