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安文学不仅是魏晋文化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很重要的分量。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人,在礼乐崩坏的时代中创作了一系列慷慨悲凉的诗作。
[关键词建安文学 自觉性 慷慨悲凉
中图分类号:P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7-0245-01
建安时期政治局势的动荡,儒家思想的坍塌,以及各种应运而生的思想观念的碰撞,各种社会文化行为不仅极大的改变了人民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改变了人们看待社会、思考问题的层面,而且极大的促进了人们对人生价值的再一次认识,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提升了人们的个性意识,刺激了文士的创作欲望。建安时期的文学,就是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迅速崛起的。
不得不说的是,在建安时期,尤其是汉献帝迁都,曹操平定冀州后,文学的发展获得了一个相当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学士人在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同时,创作出许许多多表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生活,展现时代风貌的文学作品,使得建安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繁荣时期。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建安时代以五言诗为主的文学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被后来人尊为典范,这即是文学史上经常提到的“建安风骨”。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唐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感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
建安(汉献帝年号)时期,以曹操三父子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具 “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杰出成就被称为“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建安风骨的特征是高扬政治理想。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经济是文学发展的最后的决定性的因素。文学的高度发展往往有其社会经济根源,或者是作为经济繁荣的结果,即由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或者是由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即为经济繁荣发出的呼声。汉末由于军阀混战,繁荣的中原变得一片凄惨。“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语)的曹操,对现实有较清醒的认识,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政策。他抑制豪强兼并,禁止豪民转嫁租赋于农民,广兴屯田,用军事组织把广大流民重新安置到土地上,广罗“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发展了生产,统一了北方,社会生活较前 安定,为文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建安文学由汉末品评人物的风气,由人及物,促进了文学批评的出现,表现了文学的自觉精神。曹丕的《典论论文》把文章提高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地位,看到了文学的政治作用和社会价值。他还分析了诗赋奏书铭诔等文体的特点,评价了建安诸子。曹植、王粲、徐干、应扬等的书记论文中也都夹杂着不少关于文学问题的卓见。这种文学批评对提高作家地位、扫除文人相轻的恶劣风气、促进文学创作的自由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精辟的写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 “三曹”的创作风格以及其作品极好的诠释了“建安风骨”,并促使了其发展。
曹操在政治上的才干,自然不用多说,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我来说,真正知道曹操不是从《三国演义》中那个奸雄得知的,而是从曹操的诗词开始的。“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这是第一次学习的曹操的诗词。印象里,曹操乃一代枭雄,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曹操的大气:虽然老去,但依旧怀有浩大的志向,让我们知道了一个不服老的曹操。其诗情怀慷慨,真气回荡。同时我们也可以从《龟虽寿》中看出曹操的厚实的文学基础:“神龟”、“螣蛇”、“老骥”的比喻恰到好处,活灵活现,使诗文更具活力和感染力;乐府诗的格调在曹操的笔下有了新的演绎。
建安文学开创一个新的文学时代,改变了文人的思想和情趣,促进了新的文风的形成,其影响是巨大而久远的。当然有积极的主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次要的一面。曹操文章的通脱之风,影响魏晋以后的诗文,乃至生活作风。
作为一个时代的文人,他们的时代并没有给他们提供文人所真正向往的创作环境,甚至在很多的时候,他们的创作欲望是被压抑着的。但是他们由此而衍生的性情上的旷达直率,以及偶尔流露出来的不羁,不仅为那个时代增添了一抹光彩,甚至在以后的时代里,都为中国的文人树立了一种人格上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汤用彤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魏晋文章与药与酒的关系及其他》,鲁迅著,《而已集》。
[关键词建安文学 自觉性 慷慨悲凉
中图分类号:P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7-0245-01
建安时期政治局势的动荡,儒家思想的坍塌,以及各种应运而生的思想观念的碰撞,各种社会文化行为不仅极大的改变了人民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改变了人们看待社会、思考问题的层面,而且极大的促进了人们对人生价值的再一次认识,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提升了人们的个性意识,刺激了文士的创作欲望。建安时期的文学,就是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迅速崛起的。
不得不说的是,在建安时期,尤其是汉献帝迁都,曹操平定冀州后,文学的发展获得了一个相当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学士人在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同时,创作出许许多多表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生活,展现时代风貌的文学作品,使得建安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繁荣时期。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建安时代以五言诗为主的文学以风骨遒劲而著称,被后来人尊为典范,这即是文学史上经常提到的“建安风骨”。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唐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和内在的感染力,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
建安(汉献帝年号)时期,以曹操三父子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具 “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杰出成就被称为“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建安风骨的特征是高扬政治理想。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经济是文学发展的最后的决定性的因素。文学的高度发展往往有其社会经济根源,或者是作为经济繁荣的结果,即由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或者是由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即为经济繁荣发出的呼声。汉末由于军阀混战,繁荣的中原变得一片凄惨。“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语)的曹操,对现实有较清醒的认识,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政策。他抑制豪强兼并,禁止豪民转嫁租赋于农民,广兴屯田,用军事组织把广大流民重新安置到土地上,广罗“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发展了生产,统一了北方,社会生活较前 安定,为文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建安文学由汉末品评人物的风气,由人及物,促进了文学批评的出现,表现了文学的自觉精神。曹丕的《典论论文》把文章提高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地位,看到了文学的政治作用和社会价值。他还分析了诗赋奏书铭诔等文体的特点,评价了建安诸子。曹植、王粲、徐干、应扬等的书记论文中也都夹杂着不少关于文学问题的卓见。这种文学批评对提高作家地位、扫除文人相轻的恶劣风气、促进文学创作的自由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精辟的写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 “三曹”的创作风格以及其作品极好的诠释了“建安风骨”,并促使了其发展。
曹操在政治上的才干,自然不用多说,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我来说,真正知道曹操不是从《三国演义》中那个奸雄得知的,而是从曹操的诗词开始的。“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龟虽寿》)这是第一次学习的曹操的诗词。印象里,曹操乃一代枭雄,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曹操的大气:虽然老去,但依旧怀有浩大的志向,让我们知道了一个不服老的曹操。其诗情怀慷慨,真气回荡。同时我们也可以从《龟虽寿》中看出曹操的厚实的文学基础:“神龟”、“螣蛇”、“老骥”的比喻恰到好处,活灵活现,使诗文更具活力和感染力;乐府诗的格调在曹操的笔下有了新的演绎。
建安文学开创一个新的文学时代,改变了文人的思想和情趣,促进了新的文风的形成,其影响是巨大而久远的。当然有积极的主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次要的一面。曹操文章的通脱之风,影响魏晋以后的诗文,乃至生活作风。
作为一个时代的文人,他们的时代并没有给他们提供文人所真正向往的创作环境,甚至在很多的时候,他们的创作欲望是被压抑着的。但是他们由此而衍生的性情上的旷达直率,以及偶尔流露出来的不羁,不仅为那个时代增添了一抹光彩,甚至在以后的时代里,都为中国的文人树立了一种人格上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汤用彤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魏晋文章与药与酒的关系及其他》,鲁迅著,《而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