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G43(2012)5-03-03
作者:张攀攀
新课程中倡导“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个性、承认人的潜能和差异教育理念,分层次教学的核心正是“以学生为本”、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那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
一、信息技术课对学生的分层
对学生分层,让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自己的潜能。首先,教师要掌握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我会让学生展开一次辩论会,在辩论中强调他们举一些操作实例等有关问题。通过辩论会,初步了解学生的起点如何,学习的基础知识如何,家里有没有计算机,平时都用计算机做什么,觉得自己的操作水平如何等等。在掌握了相关资料后,再通过几次操作实践观察学生的反应、接受程度、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度,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本功扎实,对信息技术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强,潜力极大;B层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操作能力也强,但基础不是很扎实;C层学生基础差,有的学习上有障碍,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懒于动手。
二、信息技术课对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就在于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调动起学习兴趣,体会到信息技术课的乐趣。我在班级实行课堂教学弹性分层目标:A层,发展性目标,在知识目标上能够透彻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并在实践操作方面有较大的拓展和延生。B层,提高性目标,主要面向中等学生,要求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进一步的自学和探究,还能举一反三;C层,基础性目标,学习重点在于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应用上要求能模仿完成相关的操作。以抓基础为主。比如教学生编排目录时,对于A层同学,我要求他们(1)能熟练掌握分栏的设置及格式刷的应用和边框底纹的设置(2)拿出自己创新的作品(3)利用所学的技能为工具应运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中;对于B层同学,我要求他们(1)熟练掌握分栏的设置及格式刷的应用(2)对作品进行边框和底纹的设置(3)拿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品;对于C能同学,我要求他们(1)熟练掌握分栏的设置,熟练输入栏目内容;(2)在模仿中掌握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三、信息技术课对教学方法的分层
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有梯度地开展教学,同时兼顾各层次学生的状况。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方法的运用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会打破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以“以学生为主”,对于基础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学,或者让基础好的学生来当老师,当学生进行操作时,我会尽量关注和辅导C层学生,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让A层次和B层次的学生帮助和指导C的学生。然后对A、B层学生提出高点的要求,建议他们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应运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对于A层次的学生可采用个别指导。
四、信息技术课对作业的分层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的作业也分类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应用和基础操作,通过这些作业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第二层次为举一反三题;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题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A层学生做第二、三层次题目;要求B层学生做第一、二层次题,鼓励B层学生做第三层次题;要求C层学生做第一层次题,并尽可能做部分中档题。这样的练习要求, 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又比较有针对性。当教师在作业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时,应及时肯定,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五、信息技术课对教学评价的分层
分层评价是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各层次学生,更多地考察各层次学生是否达到设定的目标及发展情况。计算机课程比较特殊,具体的说,它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我采用交作品的形式来完成考核任务。
(作者单位:山东省鱼台县张黄中心中学
272300)
作者:张攀攀
新课程中倡导“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个性、承认人的潜能和差异教育理念,分层次教学的核心正是“以学生为本”、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那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呢?
一、信息技术课对学生的分层
对学生分层,让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自己的潜能。首先,教师要掌握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我会让学生展开一次辩论会,在辩论中强调他们举一些操作实例等有关问题。通过辩论会,初步了解学生的起点如何,学习的基础知识如何,家里有没有计算机,平时都用计算机做什么,觉得自己的操作水平如何等等。在掌握了相关资料后,再通过几次操作实践观察学生的反应、接受程度、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度,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本功扎实,对信息技术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强,潜力极大;B层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操作能力也强,但基础不是很扎实;C层学生基础差,有的学习上有障碍,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懒于动手。
二、信息技术课对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就在于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调动起学习兴趣,体会到信息技术课的乐趣。我在班级实行课堂教学弹性分层目标:A层,发展性目标,在知识目标上能够透彻理解教材的知识点,并在实践操作方面有较大的拓展和延生。B层,提高性目标,主要面向中等学生,要求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进一步的自学和探究,还能举一反三;C层,基础性目标,学习重点在于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应用上要求能模仿完成相关的操作。以抓基础为主。比如教学生编排目录时,对于A层同学,我要求他们(1)能熟练掌握分栏的设置及格式刷的应用和边框底纹的设置(2)拿出自己创新的作品(3)利用所学的技能为工具应运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中;对于B层同学,我要求他们(1)熟练掌握分栏的设置及格式刷的应用(2)对作品进行边框和底纹的设置(3)拿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品;对于C能同学,我要求他们(1)熟练掌握分栏的设置,熟练输入栏目内容;(2)在模仿中掌握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三、信息技术课对教学方法的分层
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有梯度地开展教学,同时兼顾各层次学生的状况。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方法的运用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会打破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以“以学生为主”,对于基础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学,或者让基础好的学生来当老师,当学生进行操作时,我会尽量关注和辅导C层学生,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让A层次和B层次的学生帮助和指导C的学生。然后对A、B层学生提出高点的要求,建议他们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应运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对于A层次的学生可采用个别指导。
四、信息技术课对作业的分层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的作业也分类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应用和基础操作,通过这些作业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第二层次为举一反三题;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题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A层学生做第二、三层次题目;要求B层学生做第一、二层次题,鼓励B层学生做第三层次题;要求C层学生做第一层次题,并尽可能做部分中档题。这样的练习要求, 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又比较有针对性。当教师在作业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时,应及时肯定,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五、信息技术课对教学评价的分层
分层评价是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各层次学生,更多地考察各层次学生是否达到设定的目标及发展情况。计算机课程比较特殊,具体的说,它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我采用交作品的形式来完成考核任务。
(作者单位:山东省鱼台县张黄中心中学
2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