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小学数学的学习则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这种限制尤为明显。本文就提出了几点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可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数学思考能力
一、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阶段的学习在学生整个思维发展过程中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就提出了问题解决中几点能够培养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措施。
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如何解答简单的应用题,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如何解答多步应用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将题目中所给的较为隐蔽已知条件与问题能够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使这些已知条件能够被有效地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够看清楚多步应用题是如何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逐步变化而来的。当了解了这一变化过程后,其就能够很容易地找出题目中所给的较为隐蔽的条件,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解答一些较为复杂的应用题。下面以一道例题进行详细说明。目前有一个施工队伍计划修路660千米,目前已经修了37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修?这是第一步骤,对其进行扩展,第二步为施工队伍计划修路660千米,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路6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有修完?第三步为施工队伍计划修路660千米,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路65千米,剩下的路程必须在3天之内修完,请问每天应修多少千米?第四步为施工队伍计划修路660千米,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路65千米,但是之后每天需要比原计划多修20千米,请问剩下的路程要多少天才能修完?在解答这类题目的时候,学生始终应当围绕着第一步骤,因为其都是由第一步演变而来,因此,题目虽然在难度上有所增加,但其条理始终是清晰的,通过这样的解题方式,便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 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
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就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为图形往往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直接进行观察,下面通过一道例题进行说明。例如,有甲乙两个班,其学生人数是相等的,这两个班中都有一部分学生参加了绘画小组,甲班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刚好是乙班没有参加人数的13,而乙班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是甲班没有参加人数的14。求出甲班没有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是乙班没有参加人数的几分之几?这道问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不采用画图的方式,学生是很难下手的,因此,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进行画图,在画图的过程中应当以这样的思路进行思考,学生可用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来分别表示两班的人数,并且把甲班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和乙班没有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分别画在两条线段的同一端,这样便能很容易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解答问题更加直观,同时也更加简便。这种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解答应用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逐步培养的方式,在学生处于较低年级的时候,可以培养学生先如何看懂图画,等学生进入中年级后,再逐步培养其通过画图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其实在画图的过程中,就是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和更加清楚地反映题目所给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过程。画图的准确性与最终是否能正确解答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如何去画图以及如何通过画图更好地反映题目的意思。
四、 使学生明确题目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小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时候,只有明确题目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得更加顺利,同时也能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教会学生如何把握题目上所给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一个基本条件,同时这也是数学应用题解题的一个核心方法,其不管是针对整数还是分数以及其他类型的应用题都是适用的。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这一解题技巧,就很容易在解题的过程中偏离正确方向,进而得出错误的答案。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一核心。
五、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应用题最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也能有效增强其自学的能力。下面就以一道例题为例,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例如,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园,其四周有一个宽度为三米的水泥路,已知路面的总面积为276平方米,求出正方形花园的周长为多少?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就问题的条件展开联想,只要知道正方形花园的边长就能够求出边长的总和,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长。由于花园的周长与水泥路所包围而成的外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将水泥路面的部分分成四个等量的梯形,这时花园的边长与梯形的上底的长度是相等的,接下来就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即据每个梯形的面积与路面的总面积276平方米之间的联系建立模型,则每个梯形的面积就等于276÷4,这时,设花园的边长为x,就可以建立方程式(x x 3×2)×3÷2=276÷4,因此就可以解出x的值为20,所以正方形花园的周长就等于20×4=80米。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为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能直接将解题的思路告知学生。之后,教师可通过相似类型的其他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巩固,使学生能够完全掌握这种解题方式,这对于培养其思考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
六、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不仅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同时还要学会设置有效的问题。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发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本文就详细探讨了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207-208.
[2]李峰.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7):146-147.
[3]崔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5-96.
[4]石咏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新华教育导刊,2014,(7):46-47.
作者簡介:翁新丽,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桥东中心桥园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数学思考能力
一、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阶段的学习在学生整个思维发展过程中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就提出了问题解决中几点能够培养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措施。
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如何解答简单的应用题,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如何解答多步应用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将题目中所给的较为隐蔽已知条件与问题能够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使这些已知条件能够被有效地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够看清楚多步应用题是如何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逐步变化而来的。当了解了这一变化过程后,其就能够很容易地找出题目中所给的较为隐蔽的条件,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解答一些较为复杂的应用题。下面以一道例题进行详细说明。目前有一个施工队伍计划修路660千米,目前已经修了37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修?这是第一步骤,对其进行扩展,第二步为施工队伍计划修路660千米,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路6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没有修完?第三步为施工队伍计划修路660千米,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路65千米,剩下的路程必须在3天之内修完,请问每天应修多少千米?第四步为施工队伍计划修路660千米,已经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路65千米,但是之后每天需要比原计划多修20千米,请问剩下的路程要多少天才能修完?在解答这类题目的时候,学生始终应当围绕着第一步骤,因为其都是由第一步演变而来,因此,题目虽然在难度上有所增加,但其条理始终是清晰的,通过这样的解题方式,便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 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
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就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为图形往往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直接进行观察,下面通过一道例题进行说明。例如,有甲乙两个班,其学生人数是相等的,这两个班中都有一部分学生参加了绘画小组,甲班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刚好是乙班没有参加人数的13,而乙班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是甲班没有参加人数的14。求出甲班没有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是乙班没有参加人数的几分之几?这道问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不采用画图的方式,学生是很难下手的,因此,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进行画图,在画图的过程中应当以这样的思路进行思考,学生可用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来分别表示两班的人数,并且把甲班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和乙班没有参加绘画小组的人数分别画在两条线段的同一端,这样便能很容易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解答问题更加直观,同时也更加简便。这种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解答应用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逐步培养的方式,在学生处于较低年级的时候,可以培养学生先如何看懂图画,等学生进入中年级后,再逐步培养其通过画图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其实在画图的过程中,就是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和更加清楚地反映题目所给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过程。画图的准确性与最终是否能正确解答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如何去画图以及如何通过画图更好地反映题目的意思。
四、 使学生明确题目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小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时候,只有明确题目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得更加顺利,同时也能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教会学生如何把握题目上所给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一个基本条件,同时这也是数学应用题解题的一个核心方法,其不管是针对整数还是分数以及其他类型的应用题都是适用的。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这一解题技巧,就很容易在解题的过程中偏离正确方向,进而得出错误的答案。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一核心。
五、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应用题最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也能有效增强其自学的能力。下面就以一道例题为例,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例如,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园,其四周有一个宽度为三米的水泥路,已知路面的总面积为276平方米,求出正方形花园的周长为多少?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就问题的条件展开联想,只要知道正方形花园的边长就能够求出边长的总和,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长。由于花园的周长与水泥路所包围而成的外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将水泥路面的部分分成四个等量的梯形,这时花园的边长与梯形的上底的长度是相等的,接下来就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即据每个梯形的面积与路面的总面积276平方米之间的联系建立模型,则每个梯形的面积就等于276÷4,这时,设花园的边长为x,就可以建立方程式(x x 3×2)×3÷2=276÷4,因此就可以解出x的值为20,所以正方形花园的周长就等于20×4=80米。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为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能直接将解题的思路告知学生。之后,教师可通过相似类型的其他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巩固,使学生能够完全掌握这种解题方式,这对于培养其思考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
六、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不仅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同时还要学会设置有效的问题。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发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本文就详细探讨了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207-208.
[2]李峰.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7):146-147.
[3]崔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5-96.
[4]石咏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新华教育导刊,2014,(7):46-47.
作者簡介:翁新丽,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桥东中心桥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