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208-01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61岁。于2011年5月因“间断便中带血2月”就诊于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经直肠镜下活检提示:中分化腺癌。2011年5月23日赴甘肃省肿瘤医院会诊病理切片示:直肠浸润性中分化腺癌。CT检查提示:直肠中上段肠壁增厚,考虑直肠癌。即于2011年5月30日行“经腹直肠癌根治切除术”,术中见:直肠腹膜反折以上(距肛门10cm)有一约2.5 x 2.0 x 2.5cm肿瘤向肠腔内生长,无明显浸透浆膜,与骶前无粘连。术后病理示:直肠中分化腺癌,癌组织广泛浸润间质达肠壁浆膜外组织,脉管内见癌栓,癌组织累及神经,上下切缘(-),残端(-),肠系膜淋巴结见癌转移(6/12),并见多个癌结节。分期:pT4aN2aM1,Ⅳ期。术后一周行3周期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200mg,d1;亚叶酸钙200 mg,d1-5;替加氟1.0g,d1-5)化疗,同时复查CEA进行性高于正常值,上腹部B超、增强CT提示:肝转移癌,示病情进展。改用FOLFORI方案(伊立替康200 mg,d1;亚叶酸,200 mg,d1-5;替加氟,1.0 g,d1-5)化疗一周期,EXLIRI方案(伊立替康,200 mg,ivgtt,d1;卡倍他滨,1500mg,po bid d1-14)化疗两周期,化疗后毒副反应腹泻Ⅲ级、骨髓抑制Ⅰ级。期间复查CEA逐渐下降恢复正常,CT示肝转移灶缩小。2011年12月16日予以术区三维适形放疗,剂量6MV-X DT50.4GY/28f,放疗同时卡倍他滨(1500mg,po bid,d1-14,q21d)口服化疗两周期,治疗暂停。2012年3月4日复查CEA30.4ng/ml,再次升高,肝脏B超提示:右肝实性占位(23x18mm,18x15mm),较前变化不大。2012年3月13日行肝动脉介入化疗(奥沙利铂200mg+羟基喜树碱20mg+氟尿嘧啶750mg)、肝右动脉超液化碘油5ml,肝右动脉明胶海绵栓塞。后复查CEA下降至10.0ng/ml以下。2012年5年21日、2012年7月19日再次以FOLFOX方案联合贝伐单抗400mg靶向治疗2周期。之后定期复查,2013年1月9日因CEA再次升高至35.4ng/ml。患者就诊于西京医院采用:贝伐单抗400mg,d1;伊立替康160mg, d1;120 mg,d5,ivgtt;替吉奥40 mg,d1-14,早餐后60mg晚餐后po。化疗顺利,仍腹泻Ⅲ级,但因经济原因未继续化疗。2013年2月22日,因CEA持续增高61.99 ng/ml,B超示:肝右后叶高回声结节(30x21mm)。就诊我科化疗四周期,具体用药:伊立替康160mg,d1-2;替吉奥50mg,d1-14, po bid,过程顺利,末次化疗日期:2013年5月29日,期间CEA时高时低,由最低14.0ng/ml升高至34.0ng/ml。2013年6月27日更换方案:多西他赛120mg d1+替加氟25ml d1-3+亚叶酸钙200mg d1-3+羟基喜树碱10mg d1-3化疗一周期,效果不佳,2013年7月23日复查CEA突然升高至139.80ng/ml, B超示:肝右后叶高回声结节(53x27mm)。于2013年7月24日、8月14日行FOLFOX联合贝伐单抗(奥沙利铂200mg d1+亚叶酸钙200mg d1-5+替加氟1.0g d1-5+貝伐单抗400mg d1)化疗两周期,复查CEA仍持续增高至194.0ng/ml,B超示:肝右后叶高回声结节(51x27mm)。2013年9月5日、9月27日再次更换方案使用:洛铂50 mg d1+亚叶酸钙200 mg d1-5+氟尿嘧啶1.0g d1-5+替吉奥50 mg d7-21,po bid化疗两周期,复查CEA下降至89.8 ng/ml,B超示:肝右后叶高回声结节(32x21mm),疗效明显提高。治疗继续中。
2 讨论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尽可能以手术为主,但对早期病变限于粘膜下层者,5年生存率可达90%,反之如有淋巴结转移,则在30%以下。所以近10年来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放疗和(或)化疗等综合治疗,疗效已有所提高,但对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仍是目前治疗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铂类药物是消化道肿瘤化疗的基础用药,含铂类的新辅助化疗可改善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状况,并可能存在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洛铂是德国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是通过形成Pt2GG和Pt2AG连内交叉连接,阻碍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干扰肿瘤细胞的周期运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洛铂所致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血小板减少,但多为Ⅰ-Ⅱ级(占65.3%),并可控可逆。基础研究表明洛铂与顺铂相当甚至更高的细胞毒性,且与顺铂无交叉耐药,与顺铂比较,肾毒性、耳毒性、神经毒和胃肠道反应较低,因此不需水化。临床研究表明,该药抗肿瘤效果与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的作用相当或更好,毒副作用与卡铂相同,神经毒性远远低于奥沙利铂(只有5.6%)。总之,洛铂的主要特点是:高效、低毒、不交叉耐药,是临床医师很好的选择。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61岁。于2011年5月因“间断便中带血2月”就诊于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经直肠镜下活检提示:中分化腺癌。2011年5月23日赴甘肃省肿瘤医院会诊病理切片示:直肠浸润性中分化腺癌。CT检查提示:直肠中上段肠壁增厚,考虑直肠癌。即于2011年5月30日行“经腹直肠癌根治切除术”,术中见:直肠腹膜反折以上(距肛门10cm)有一约2.5 x 2.0 x 2.5cm肿瘤向肠腔内生长,无明显浸透浆膜,与骶前无粘连。术后病理示:直肠中分化腺癌,癌组织广泛浸润间质达肠壁浆膜外组织,脉管内见癌栓,癌组织累及神经,上下切缘(-),残端(-),肠系膜淋巴结见癌转移(6/12),并见多个癌结节。分期:pT4aN2aM1,Ⅳ期。术后一周行3周期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200mg,d1;亚叶酸钙200 mg,d1-5;替加氟1.0g,d1-5)化疗,同时复查CEA进行性高于正常值,上腹部B超、增强CT提示:肝转移癌,示病情进展。改用FOLFORI方案(伊立替康200 mg,d1;亚叶酸,200 mg,d1-5;替加氟,1.0 g,d1-5)化疗一周期,EXLIRI方案(伊立替康,200 mg,ivgtt,d1;卡倍他滨,1500mg,po bid d1-14)化疗两周期,化疗后毒副反应腹泻Ⅲ级、骨髓抑制Ⅰ级。期间复查CEA逐渐下降恢复正常,CT示肝转移灶缩小。2011年12月16日予以术区三维适形放疗,剂量6MV-X DT50.4GY/28f,放疗同时卡倍他滨(1500mg,po bid,d1-14,q21d)口服化疗两周期,治疗暂停。2012年3月4日复查CEA30.4ng/ml,再次升高,肝脏B超提示:右肝实性占位(23x18mm,18x15mm),较前变化不大。2012年3月13日行肝动脉介入化疗(奥沙利铂200mg+羟基喜树碱20mg+氟尿嘧啶750mg)、肝右动脉超液化碘油5ml,肝右动脉明胶海绵栓塞。后复查CEA下降至10.0ng/ml以下。2012年5年21日、2012年7月19日再次以FOLFOX方案联合贝伐单抗400mg靶向治疗2周期。之后定期复查,2013年1月9日因CEA再次升高至35.4ng/ml。患者就诊于西京医院采用:贝伐单抗400mg,d1;伊立替康160mg, d1;120 mg,d5,ivgtt;替吉奥40 mg,d1-14,早餐后60mg晚餐后po。化疗顺利,仍腹泻Ⅲ级,但因经济原因未继续化疗。2013年2月22日,因CEA持续增高61.99 ng/ml,B超示:肝右后叶高回声结节(30x21mm)。就诊我科化疗四周期,具体用药:伊立替康160mg,d1-2;替吉奥50mg,d1-14, po bid,过程顺利,末次化疗日期:2013年5月29日,期间CEA时高时低,由最低14.0ng/ml升高至34.0ng/ml。2013年6月27日更换方案:多西他赛120mg d1+替加氟25ml d1-3+亚叶酸钙200mg d1-3+羟基喜树碱10mg d1-3化疗一周期,效果不佳,2013年7月23日复查CEA突然升高至139.80ng/ml, B超示:肝右后叶高回声结节(53x27mm)。于2013年7月24日、8月14日行FOLFOX联合贝伐单抗(奥沙利铂200mg d1+亚叶酸钙200mg d1-5+替加氟1.0g d1-5+貝伐单抗400mg d1)化疗两周期,复查CEA仍持续增高至194.0ng/ml,B超示:肝右后叶高回声结节(51x27mm)。2013年9月5日、9月27日再次更换方案使用:洛铂50 mg d1+亚叶酸钙200 mg d1-5+氟尿嘧啶1.0g d1-5+替吉奥50 mg d7-21,po bid化疗两周期,复查CEA下降至89.8 ng/ml,B超示:肝右后叶高回声结节(32x21mm),疗效明显提高。治疗继续中。
2 讨论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疗尽可能以手术为主,但对早期病变限于粘膜下层者,5年生存率可达90%,反之如有淋巴结转移,则在30%以下。所以近10年来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放疗和(或)化疗等综合治疗,疗效已有所提高,但对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仍是目前治疗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铂类药物是消化道肿瘤化疗的基础用药,含铂类的新辅助化疗可改善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状况,并可能存在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洛铂是德国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是通过形成Pt2GG和Pt2AG连内交叉连接,阻碍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干扰肿瘤细胞的周期运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洛铂所致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血小板减少,但多为Ⅰ-Ⅱ级(占65.3%),并可控可逆。基础研究表明洛铂与顺铂相当甚至更高的细胞毒性,且与顺铂无交叉耐药,与顺铂比较,肾毒性、耳毒性、神经毒和胃肠道反应较低,因此不需水化。临床研究表明,该药抗肿瘤效果与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的作用相当或更好,毒副作用与卡铂相同,神经毒性远远低于奥沙利铂(只有5.6%)。总之,洛铂的主要特点是:高效、低毒、不交叉耐药,是临床医师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