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爱乡之情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v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兆英先生 是一名爱港爱乡人士,在家乡社团中身居要职,现为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永远会长、香港中山古镇镇同乡会首席永远会长。在过去数十年内,他参政议政,心繫家乡发展,在香港与中山之间搭建了一座重要的沟通桥樑,亦延续了其父对家乡矢志不渝的热爱。年少时,他即跟随父亲经营鱼翅业,至今已逾半个多世纪,素有“鱼翅王子”之称,是一位真正的鱼翅专家,在香港饮食业闯下一段传奇。现他将与父亲共同打造、声名卓越的“新同乐”交与儿子打理,续写“新同乐”新一轮的辉煌!
  父亲的引领 爱乡的伊始
  广东中山,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有祖籍该市的海外华侨和旅居港澳台同胞数十万人,袁兆英先生的父亲袁瀛傑先生亦是成千上万的港澳同胞中一名。一直以来,中山人爱国爱乡、勤劳敦厚、富进取精神的特性为众人所传唱,毫无疑问,在袁兆英先生及其父亲袁瀛傑先生身上亦体现了这一点。
  袁兆英先生的父亲袁瀛傑先生在13岁时为谋生不惜离乡背井,赴香港艰苦创业,凭着办事灵活求实、头脑敏锐,终经营得一方事业。但几十年来,他一直心怀家乡,於国内改革开放不久即率先身体力行,将各种福利带至家乡人民。同时,在他的身传言教之下,他的儿子亦与他共同反哺家乡,谱写了一曲父子同为家乡做奉献的佳话。
  1983年,袁兆英先生的父亲还在家乡海洲建了一座祖居,“父亲的想法是这样的:‘即使我不回去,我的儿子会回去,儿子不回去,孙子也会回去。’”抱着这种落叶归根的想法,这位心存故土的老先生把根深深地紮在家乡,盼望着儿孙不忘本,常回家。今日,他的儿子袁兆英先生常因联络家乡,或者只是纯粹回祖屋住一住,实现了他当初的想法,更是延续着他这种思乡的情怀。
  据袁兆英先生回忆,“我在香港出生,一直都未曾有机会返回家乡。直至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众多中山籍的港澳乡亲打开了一扇门,父亲也在这时迫不及待地返回家乡,捐助家乡多种公共设施,从学校到医院都有所涉及,位於海洲的袁瀛傑医院就是在那时建成的。为当时经济困难的家乡,在一定程度上解了燃眉之急。”
  当年,陪同父亲前往家乡的袁兆英先生只不过十几岁,但父亲的所做所为卻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种感恩的种子,在未来,这粒种子随着他自身能力的强大而慢慢地成长,源源不断地输出更多力量,静静地为家乡人民送去一片荫凉,带去一份庇护……
  倍受尊敬的家乡社团领袖
  在父亲的引领之下,袁兆英先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服务於家乡的队伍,並成为队伍中一名受人敬重的领袖。这不单单是一种行动上的传承,更体现了中山人“团结、爱国、求实、创新”的传承。
  “父亲在世的时候,便开始在香港着手联络家乡的事宜,但当时还未成立同乡会,90年代成立了家乡社团,我便立即加入了。”在祖籍中山的香港人士一致努力之下,海洲同乡会顺势成立,诸多回乡的交流活动日益繁频密切,为两地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立古镇镇同乡会的步伐亦在靠近。中山古镇镇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灯饰之都”,由古镇、曹步、海洲三大自然村组成。由於当时古镇当时少有同乡在香港发展,因此未曾成立古镇镇同乡会,但考虑其未来经济发展,该镇书记找到袁兆英先生,“连古镇镇的自然村海洲都成立了同乡会,但古镇还未有,看能否组织创立一个同乡会。”考虑到古镇历来是外商投资和发展经济贸易合作的理想宝地,袁兆英先生亦十分认同此做法,並积极行动起来。在创会之初,他即与各同乡申明:“中山古镇镇同乡会即是以古镇镇为中心,希望大家要同心合力,不要搞分裂。”团结这一主旨,得到了各同乡的热烈拥护,中山古镇镇同乡会亦顺利创办。期间,袁兆英先生在这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现为香港中山古镇镇同乡会首席永远会长。
  当香港中山古镇镇同乡会创立的同时,在香港的中山社团更是如雨後春笋般涌现出来,“在我们成立之後,香港大概有二十七八个中山的同乡会了,发展至今共有三十三个同乡会。但由於太过分散,各社团回乡或是中山领导来访,都极为麻烦繁锁。为方便双方交流,我们将在香港的所有中山家乡团联合起来,成立了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在此,不保守、求创新的精神亦又一次地中山人身上发出光芒。
  “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成立以来,更大力度地加深了两地的经贸往来、体育文化方面的交流,起到了很好的平台作用,得到双方的高度认同。”服务於该联合会,袁兆英先生连续担任了两届主席,为家乡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付诸了大量时间。言谈中,他带着得意与自豪的神情说起,“中山的变化发展十分快,我现在已找不到第一次回去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焕然一新。这些可喜的变化,得益於中山人民的自身的艰苦奋斗,也源自於广大海外同胞和政府的鼎力扶持。”
  目前,袁兆英先生除担任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永远会长,也多年参政议政,是广东省中山市政协委员。“就整个广东来说,中山的发展是排在较前列的,这不得不归功於中山相关领导的开放心态,而且始终以发展中山为出发点,使得中山市民们享有很好的福利和保障。”=
  受人瞩目的“鱼翅王子”
  除忙碌在社团工作之外,袁兆英先生亦有“鱼翅王子”的美名。1930年,袁兆英先生的父亲在上环创办“四利鱼翅庄”,批发鱼翅,经营海味。十五岁时,他便开始与父亲经营鱼翅,至今超过半个世纪,是香港市民认定的真正的鱼翅专家。
  1969年,“新同乐鱼翅酒家”是袁兆英先生与其父亲创立,是香港首间鱼翅酒家,因其专走高档路线,曾被誉为“香港顶级富豪的食堂”,为香港饮食业写下一段传奇。为做出品牌,袁兆英先生有着自己相当严格的坚守:选料之时,新同乐一直坚持用鲨鱼背脊上的那条翅,以保证原料夠滑夠嫩;製作鱼翅的上汤时,用15:10的材料来熬汤,为避免煲出的汤燥,特意去除鸡脊骨及鸡尾,规定金华火腿後下,保证汤不走味。如此烹饪出来的鱼翅,软糯香浓,赢得无数香港富商名流的青睐。
  1988年,在鱼翅业内举足轻重的袁兆英先生为更好地服务业内,与众人成立了“香港现代(管理饮食)专业协会会长”。谈及成立初衷,他说道,“成立该协会是希望团结同行,共同发展,与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行业更健康地发展。”而他正是该会的领头羊,身肩香港现代(管理饮食)专业协会会长的重任。
  在2003年非典时期,市民们不敢外出用餐,使得香港的饮食业受到重创,这时的袁兆英先生深有体会,“餐饮业就如同经济的函数表,经济好则餐饮好,反之则差。在当时,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重拾香港社会复苏的信心,同时加强我们在卫生、食材方面的多方把控,最终众志成城,共同度过难关。问题解决了,对我们来说都是考验。”
  经历过这种特殊时期,袁兆英先生对“健康”的理解更为深刻,“经营这麽多年,我一直推崇健康饮食。我的宗旨就是:‘将客人吃得健康摆在首位’。”为达至这一标凖,“新同乐”一律选用最上等、新鲜的食材,运用健康、营养、卫生的烹调方法,以及与其经验丰富的厨师配合,以保证菜式稳定、食品安全,且不失风味。现今,“新同乐”又有了新的接班人,那就是袁兆英先生的儿子,而且“新同乐”的步伐也从香港迈到了北京,将一代中山人的闯劲代代相传。
  另外,前来“新同乐”消费的许多客人,都是袁兆英先生在服务社团时所结交的朋友,这也被他认为是参与社团所赢的一种快乐,“做社团,一定要付出时间和金钱,但卻在精神上可以得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同时自身的知识增长,人脈得以拓宽,所以说什麽事都是有失有得的。”看淡得失,生活更容易在得失之间得以平衡。
  若说及人的一生,何为有意义?而究其原因,能让他人赢得生命的美好亦不失其中一种途径。袁兆英先生,一位热心家乡建设的社团领袖,将自己的热心和力量倾洒,在家乡的美好蓝图上着色、添神韵,赢得了他人的不尽尊敬,亦赢得了自身人生中颇为珍贵的经历!
  【袁兆英先生,祖籍中山海洲,新同乐鱼翅酒家总顾问,曾经营有台湾新同乐餐厅、香港九龙福陞阁、福满楼、太子阁等酒家,广东省中山市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山市总商会副会长、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永远会长、香港中山古镇镇同乡会首席永远会长、香港友好协进会永远会员、香港九龙总商会理事、香港中华总商会九龙东区委员、香港现代(管理饮食)专业协会会长,曾获“中华英才”五星勳章。】
其他文献
【本刊讯】10月22日晚,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九周年会庆暨第五届理事会就职典礼,假座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盛大举行,来自各工商界翘楚、各大社团、社会知名人士及该会全体成员共计数百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张川煌先生被继续委以重任,连任该会第五届会长。  在献词中,张川煌先生表示,“在过去两年香港面临了严峻挑战,促进会希望通过增强与内地的经贸交流,帮助港商寻找新的商机;进一步增化在内地事务的功能,加强联
期刊
李云先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平民会长。创立澳门三乡艺术文化联谊会,独自承担办会的艰辛,是他爱国爱澳爱家乡之深情体现;积极参与澳门各重大事项,立足澳门、为澳门社会服务,是他呕心沥血经营的佐证;服务乡梓,成功举办多项艺术文化、康乐之活动,是他赢得各界人士鼎力支持的有力证明。八年多来,该会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在澳门社团中享有盛名,为之付诸全部心力的李云先生深感欣慰,“最开心就是多做点善事!”  
期刊
华人科学家章向华再获法兰西科学院年度大奖  法兰西学院科学院在巴黎法兰西学院举行院士全体会议,对2012年度的法兰西科学院各项科学大奖获得者进行颁奖。旅法华人科学家章向华博士及他的同事获得了欧洲宇航防务集团基金大奖。这是章向华博士继2004年获得法兰西科学院Ivan Peyches奖后第二次获得法兰西科学院科学大奖。  现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玻璃与陶瓷实验室主任、主任研究员的章向华,长期从事非氧化物
期刊
林建强PMSM先生是一名身担正义、胸怀社会之人。年少时的他,在玩兵匪游戏时则喜爱扮演正义警察的角色,长大之后成功将志愿转换成职业,成为了一位身肩社众安全、时常出入危险之境的警察,维护社会治安长达三十多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警察荣誉奖章”勋功。同时他热衷警察文化研究,成为于香港、湖北、贵州等地举办中国警察历史文物藏品展览的历史第一人。现今退休的他在退下火线之后加入狮子会禁毒先锋队,担任参赞
期刊
商若贤女士是一位入行已久的珠宝设计师,从最初一个人独挑大樑,创立麟宝有限公司,到如今独秀一枝,拥有两大自主品牌,她在二十年里,把创造美与风格的事业逐步扩大、盘活。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是她的巧手和妙思,赋予了珠宝耀眼夺目的灵魂,同时,又是珠宝的问世和风靡,铺就了她前途宽广的未来!  创业: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如何与珠宝共舞?求教商若贤小姐,从拿到一件原材,绘图、设计到打磨、製作,成为一件成品
期刊
金志伟,男,1962年生于安徽庐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多年来,在《人民日报》、《儿童文学》、《青春》、《星星诗刊》、《中国教师报》、《教师报》、《语文报》、《学语文》、《阅读与鉴赏》、《安徽日报》、《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和教学论文四百多篇,获省内外文学奖二十多次,作品被选入多种选集出版。有中篇小说收入安徽美术出版社中篇小说集《十个女囚》一书。曾两次荣获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
期刊
林贵昌先生 BBS,亦是目前行业内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他早年加入爱国社团组织,70年代起全职服务於贩商界,昌业惠群,是港九新界贩商社团联合会创会成员之一,连续三届担任该会主席,长期为爭取贩商利益而不懈努力,於政府与贩商界搭建了一座畅通桥樑,亦积极参与香港事务,注重引导和壮大爱国爱港力量,为香港回归、平稳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源起於“走鬼”时代  在社会上,人们对流动摊贩总是抱以又喜又忧的态
期刊
李金钟先生是香港中文大学的首届毕业生,曾师承一代国学大师、新亚书院创办人钱穆门下。在千禧年以前,教学、办学,串联了他所有的奉献事业,爱才、育才,贯穿了他全部的职业生涯。如今,他是一位退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更是一位推广社会文明的有心人。十二年里,他鉴古知今,以身作则,引导青年,投身服务,让人们看到了“香港傑出第三龄人士”的实至名归!  情繫教育 不曾真正退休  唐代李世民曾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
期刊
面试不仅是一个部门挑选员工的一种重要方法,还是应试者的知识、能力、经验等素质表露的最好时机,因此自古至今,不论主考方还是应试方都对面试非常重视。而一些古人的面试遭遇,也印证了面试能影响一个人命运走向的重要作用。  最主动的面试是姜子牙的创意。姜子牙大半生穷困潦倒,80多岁时老婆又和他离了婚。得知文王姬昌正在广揽人才的消息后,才离开商朝,不辞劳苦来到周的领地渭水之滨,主动向应试方靠拢。到渭水后,先是
期刊
谭慧贞女士是一位拥有二十多年丰富陪月经验的陪月专家。从陪月者到陪月专家再到陪月导师,她用爱将其凝聚,用心将其托起。她优雅沉静,每次面对粉嘟嘟的孩子的时候,她的心总是无比柔软;她善解人意,总能深深地了解到妈妈们的需要,给她们以最好的关怀和帮助;她情繫陪月,常透过培训与陪月者分享经验以及专业的知识,教学相长,提高彼此间的专业水平,务求让妈妈们安心,宝宝健康成长。  陪月者背後的故事  与谭慧贞女士见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