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图像的教学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图像教学具有很强大的教育功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及研究能力,因此,图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图像教学特有的教育功能,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初中物理图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图像教学 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初中物理中,图像是指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函数关系的图线。通过图像,不仅可以直接看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总结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物理规律。同时,利用图像而且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等直观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科学的图像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图像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
  二、根据图像的内涵进行教学
  图像是由“数”到“形”、再由“形”到“数”的物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是指物理概念规律,而“形”则是指概念规律的直观表达,分析图像的过程就是分析“形”的过程,从而更深入地认识“数”,通过数形结合的形式探索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而这正是图像的内涵。在对图像的“数”与“形”进行分析时,可从图像的点、线、面方面进行分析。
  利用点进行图像教学:在图像上,点代表的是物理状态,以点为分析着手,就需要重点分析该点所能反映出来的物理意义,一般来说,可重点分析图像上四个位置的点:图像与横轴、纵轴的交点,图像与图像的交点,图像上的最高点或者最低点,图像上的拐点。
  利用线进行图像教学:在图像中,线可以表达当一个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物理量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因此,在利用线的特征开展图像教学时,教师除了要掌握图线所表达的规律外,还要具体分析图线在横轴或者纵轴上的投影线、割线等能力。比如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中,为了研究物质密度,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出三个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图像,由密度公式可知,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是正比例函数图像,因此,越靠近纵轴的图像密度就越大。教师在分析该图像时,可以利用线靠近轴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
  利用面进行图像教学:图像中的面是指面积,表现方式有两种,但是因为初中生的能力有限,所以图像面积教学可以作为拓展训练。
  三、根据图像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
  (一)利用物理实验获取相关物理量的数据,绘制成物理图像。
  在初中物理中,有“晶体熔解与凝固过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在实验完成之后,在温度T与时间t的直角坐标系中,将晶体熔解与凝固过程用图线描绘出来,在形成图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绘线过程进行观察,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和理解。
  在利用图像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介绍形成物理图像的过程。同时,在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物理图像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如何建立坐标,并科学地对坐标进行分度,引导学生学会根据相关的数据进行描点、成线的方法。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利用控制条件分析图像中蕴含的物理规律。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保证数据真实性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态度,绘制出科学的物理图像。
  (二)利用理论研究得出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绘制成物理图像。
  在初中物理中,物体吸热与放热公式为Q=cmΔt,可以将这个物理公式看做是函数关系式,进而绘制出热量与温度变化图像。在形成这个物理图像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除了可以用文字或者数学解析式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外,还可以通过图像直观表达。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物理图像认识相关物理规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抽象思维能力,还学会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自身引导作用。
  四、从图像的信息收集进行教学
  在物理图像中,是以图形的方式描述相关物理信息,学生在认知物理图像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图像的形状、走势、点、斜率等,在分析的过程中获得自身所需的用于推理、分析、判断的信息。
  光照射的强度会影响光敏电阻的阻值,光强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照射光越强,光强就越大,为了研究光强与光敏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利用相关实验数据绘制出光强与光敏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要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采集相关的图像信息,并利用知识能力加工信息,最后分析与推理出相关的物理规律,解决问题。在收集图像信息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图像进行全面的理解,从而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获得相关信息,分析光强与光敏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
  五、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有强大的教育功能,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图像教学时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既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图像形成的过程,更要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分析图形,从而开展有效的基础教学。初中物理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帮助学生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方法,图像教学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翠玉.浅谈初中物理图像教学[J].中学物理,2014(14):50-51.
  [2]吴丹.物理图像的教学功能探析[J].中学物理,2014(17):63-64.
  [3]李燕.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05):69.
其他文献
摘 要: 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习惯不好,对物理理论知识厌学的情况。物理教学应以观察为基础,为了能够高效开展物理课的教与学活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物理学发展史故事、物理实验、生活中的物理常识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观察能力 培养方法  物理教学应以观察为基础,观察是学生获得必要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通过观察,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物理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全面思维,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物理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学好之后的物理知识。因此,加强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成为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活动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思维能力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十分重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开
摘 要: 传统的职业中专物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主体,课堂教学的组织围绕教师的教学展开,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感受不被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性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是围绕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展开的,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效率低下。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存在能力不足,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特点。很显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摘 要: 滑块与长木板模型的题目,物理变量繁多,各物理量之间相互制约,对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作者从滑块与长木板模型的基本问题开始,逐步引申到斜面、电磁场等环境中,以题目为例,对这一类型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与归纳。  关键词: 滑块 长木板 相对运动  滑块与长木板模型为运动力学的基本模型,考查学生对各种相对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相互作用的分析与应用,是高中物理中常遇问题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占有重要分量,是贯穿“十三五”时期的工作主线。时代总是赋予工作新的定义,产权交易行业也是如此,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如今的产权交易已经远不限于一定时期产品和服务的结构性改革,更不可理解为用传统计划模式取代市场机制,其深远意义在于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三个要素来推动产权体系的建设和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构建主义下动态生成式教学方式的三个特征,即动态性、生成性和真实性,从而为高中化学开展构建主义动态生成式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构建主义 动态生成式教学  一、引言  素质教育的普及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产生。学生素质和学生学习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构建主义动态生成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核心就是
1970年4月26日,《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生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式成立。2000年10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35届成员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4月26日是第17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确立的主题是——创新改变生活。这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自设立以来,第六次用到“创新”二字,可见,创新对于世界是多么重要,是多么令人期待和向往。  今年的主题与我国正在实施的发
期刊
摘 要: 为了把《化学分析》专业越办越好,从而培养出更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我们必须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学生环保教育;教材内容重视校企对接;重视就业学生的反馈工作。  关键词: 互动式讨论 职业道德 环保教育 校企对接 反馈工作  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是技工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二者是互相渗透、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沙伦博士对合作学习进行了这样的界定:“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从以上阐述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合作学习是针对课堂教学实施的一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高中实验中大多是定性实验,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必须注重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在实验设计中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主要采用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定性实验教学 自主探究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