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对软土地层地表沉降分析及控制措施

来源 :中华建设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z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我国地铁建设规模飞速增长,常用的地铁修建方法主要是明挖法、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与其前二种方法相比,盾构法由于其机械化程度高、土层适用广、施工进度快、施工安全、不影响地面交通与设施且其施工不受天气影响等优势而被广泛使用,但盾构施工却有地下工程、周边环境复杂、自身风险大的特点,施工中易出现地面沉降和变形的事故,因此,通过分析盾构施工中引起软土土层扰动及地表沉降机理、地表沉降的规律原因, 提出控制地表沉降的措施和保护周围环境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地铁修建方法;盾构施工;软土地层;地表沉降;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Rapid growth in recent years, the scale of the subway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 of subway construction is mainly excavation method, shallow tunnel excavation method and shield tunneling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two methods, shield method applied widely due to its high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soil, fast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construction safety, does not affect the ground traffic and facilities and its construction is not affected by the weather and other advantages and is widely used, but have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of shield constru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lex peripheral environment and their own risk, construction accident of ground subsidence and deformation, which were liable to occur as a resul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hield construction in soft soil and soil disturbance caused by the surface subsidence mechanism, the rule of surface subsidence reasons, proposes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surface subsidence and protect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Method of subway construction,Shield construction,Soft soil layer,Surface subsidence,Control measures
  【CLC number】U455.4
  【Document code】A
  盾構法在城市地铁施工中,引起的地层变形不可避免 ,其主要表现施工过程地层发生位移,即地层损失、地层原始应力状态的改变、土体的固结及土体的蠕变效应、衬砌结构的变形等。隧道开挖造成地层原始应力状态的改变,从而引起地层位移,因建筑物空隙以及超、欠挖或其他土层流失;盾构的推进,引起的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或因降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土体的股结沉降;管片结构变形及土体的次固结和流变。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地面交通和隧道安全,缩短隧道的使用寿命,因此盾构施工所引起地表沉降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1. 地表沉降的原因分析
  国内外实践表明,盾构法施工都会扰动地层而引起地表沉降,导致地表沉降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1 地层原始应力的变化。
  当采用敞胸式盾构,在盾构掘进时,开挖面应力处于释放状态,开挖面土体受到水平支护应力小于原始侧向应力,则开挖面上方土体失去平衡向盾构内侧移动,引起盾构上方地表的沉降。盾构推进时,如作用于土体正面推应力大于原始侧向应力,则正面土体受到盾构挤压作用,使其向上、向前滑动,造成欠挖引起盾构前方土体隆起。对于闭胸式挤压盾构,由于出土过多或过少,或工作面上土压力或泥浆压力不稳定时,都会对工作面土体造成松弛或挤压,,使工作面土体原始应力状态发生改变而导致地表下沉或隆起。此外,盾构为修正蛇行和曲线上推进而进行超挖,也会使周围土体松弛范围扩大从而助长了地表下沉。有时,由于盾构千斤顶漏油回缩可能引起盾构后退,开挖面土体失去支撑造成土体塌落或松动,也会引起地表沉降。
  1.2 地下水位的变化。
  盾构隧道施工中往往要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由于降水会产生固结沉降,采用井点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将涉及井点降水的漏斗曲面范围,其沉降量和沉降时间与土的孔隙比及渗透系数有关,在渗透系数较小的黏性土中,固结时间较长,因而沉降较慢。
  1.3 盾尾空隙充填压浆不足。
  盾尾后面隧道外围建筑空隙必须及时充填压浆,充填压浆不及时,或压浆量不足,压浆压力不适当时,,会使盾尾后周土体失去原始三维平衡状态,而向盾尾空隙中滑动,造成地层损失特别是对含水不稳定地层,盾尾空隙充填压浆不足造成的地层损失很容易导致地表沉降。
  1.4 衬砌变形。   隧道衬砌脱离盾尾后,作用于衬砌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使衬砌产生变形,也会导致地表生少量的沉降。
  1.5 受挠动土体的固结。
  盾构隧道周围土体受到盾构施工的挠动后,便在盾构隧道周围形成超孔隙水压力区,在盾构离开后的地层中,由于土体表面的应力释放,隧道周围的超孔隙水压力便下降,孔隙水出引起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此外,由于盾构推进中的挤压作用和盾尾后的压浆作用等工因素,使周围地层形成超孔隙水压力区,超孔隙水压力在盾构施工后的一段时间内消散原,在此过程中地层发生排水固结变形,引起地表沉降,即主固结沉降。土体受到挠动后,体骨架还会发生持续时间很长的压缩变形。在此土体蠕变过程中产生的地表沉降为次固结降。在孔隙比和灵敏度较大的软塑和流塑性土中,次固结沉降往往要持续几年以上,它所的总沉降量比例可高达35%以上。
  2. 地表沉降的规律与预测
  2.1 地表沉降的规律。
  在软土地层中采用盾构法施工时,在隧道纵轴线上产生的地表变形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即盾构前方地表隆起或沉降,施工沉降和固结沉降。通常,当盾构前方土体受到挤压时,盾构前方的地表有微量隆起;但当开挖面土体因力不足时,盾构前方土体发生向下、向后移动,从而使地表下沉。当盾构推进时,盾构两侧土体向外移动,在隧道衬砌脱离盾尾时,由于衬砌外壁与土壁之间有建筑空隙,地表会有一个较大的下沉,且沉降速率也较大,同时隧道两侧土体向隧道中线移动,这一阶段沉降为施降,常在1~2个月内完成。由于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土中孔隙水压力上升,随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地层会发生主固结沉降;在孔隙水压力趋于稳定后土体的骨架仍会即次固结,地层还会产生次固结沉降。主固结与次固结沉降为第三阶段沉降,即固结沉降地面沉降是与施工条件和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施工条件的差异往往会引起地面沉降差异。如盾构正面支撑与开挖面密贴程度、支撑是否及时,向盾尾空隙中压浆是否及时等会引起地面沉降的差异。但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引起地面沉降的差异往往是在施工前无法改变的,可以认为地质条件是形成地表沉降的内因。
  2.2 地表沉降的预测。
  地表沉降量的预测可以分为设计过程预测和施工过程预测。
  (1)设计过程预测
  在设计阶段的预测方法主要有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以及根据实测数据的统计方法。其中主要有Peck公式及一系列修正的Peck公式。Peck横向布置公式为:
  (2)施工阶段预测。
  关于盾构施工引起纵向低保沉降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有分为四个阶段,也有分为五个阶段,多数倾向于后者,施工阶段的地表沉降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盾构到达前的地表沉降、盾构到达时的地表沉降、盾构通过时的地表沉降、盾尾建筑空隙引起的沉降及后期地表固结沉降。各个阶段沉降占总地表沉降的比例关系见表1。
  3. 地表沉降及隧道变形的控制
  3.1 减少对开挖面地层的挠动。
  (1)施工中采取灵活合理的正面支撑或适当的土压值来防止土体坍塌,保持开挖面土体的布条件许可时,尽可能采用泥水加压式盾构、土压平衡盾构等技术先进的基本上不改变下水位的施工方法,以减少由于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引起的土体挠动。
  (2)在盾构掘进时,严格控制开挖面的出土量,防止超挖对地层产生较大的局部挤压。体只要严格控制其出土量,仍有可能控制地表变形。根据上海地下铁道盾构法在软土中的施工经验,当采用挤压式盾构,其出土量控制在理论土方量的80%~90%时,地表可不发生均隆起现象。
  (3)控制盾构推进一环的纠偏量,以减少盾构在地层中的摆动和对土體的挠动。同时尽量成少纠偏需要的开挖面局部超挖。(4)提高施工速度和连续性。实践证明,盾构停止推进时,会因正面土压力的作用而产生后退。因此提高隧道施工速度和连续性,避免盾构停搁,对减少地表变形非常有利。若盾构要中途检修或由于其他原因必须暂停推进时,务必做好防止盾构后退的措施,正面及盾尾要严密封闭,以尽量减少搁置时间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3.2 做好盾尾建筑空隙的充填压浆。
  盾尾注浆装置如图1所示。
  (1)确保压注工作的及时性,尽可能缩短衬砌脱出盾尾的暴露时间,以防止地层坍塌。(2)确保压浆数量,控制注浆压力。注浆材料会产生收缩,因此压浆量必须超过理论建筑空隙体积,一般超过10%左右,但是过量的压浆会引起地表隆起及局部跑浆现象,对管片受力状态也有不利影响。(3)改进压浆材料的性能。施工时,地面搅拌站要严格控制压浆浆液的配合比,对其凝结时间、强度、收缩量要通过试验不断改进,提高注浆材料的抗渗性,这样有利于隧道防水,相应也会减少地表沉降。
  4. 结束语
  盾构施工期间由于上述各种原因引起的地表沉降对周围环境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保护周围环必须进行施工监测,在监测的基础上提出控制表沉降的措施和保护周围环境的处理方法。盾构法施工中做不到完全防止地表沉降,但可曲线以减少地表变形,及时使地表下沉得到控制。方能保证隧道施工顺利完成,使道路地面沉降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曹振. 西安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施工灾害防控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13.
  [2] 赵星. 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D].河北工程大学,2017.
  [3] 姜忻良,崔奕,赵保建.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J].天津大学学报,2008(06):725-730.
  [4] 吴向州.盾构隧道施工建(构)筑物的保护技术[J].隧道建设,2006(S2):30-32.
  [5] 李刚.盾构穿越建、构筑物施工的新技术[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08):121-124+268.
  [文章编号]1619-2737(2018)03-05-707
  [作者简介] 房海勃(1989-),籍贯:陕西西安人,汉,职称:助教,主要从事隧道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电气的安装对其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并且要从始至终进行施工安全的监督与管理。首先想要对施工安全有所保障,最关键的因素是转变对安全施工的观念牢记,以安全为第一的观念,在对施工进行过程中选择科学安全管理方法上一定要严格、规范,做好安全监督工作,确保每道施工环节和工序都能符合施工标准。因此,本文将对电气施工过程中产生安全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作出电气工程安装方面的安全控制方法。 
期刊
【摘要】近年来,各个城市的滨河区域是夜景照明建设投入量最大的区域,杭州的钱塘江,武汉的长江,宁波的甬江两岸等都是城市夜景最为丰富的地区。各类灯光装置作为最能体现艺术氛围及城市特点的艺术形式蓬勃发展,成为滨河夜景照明中最吸引人的焦点。  【关键词】滨水景观带照明设计;策略;设计构思;应用  Research on Innovation Design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w
期刊
【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通信已经从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演变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万物互联时代已然来临。通信企业面对新技术持续更新换代、新业务不断拓展,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业务支撑系统的稳定运行将是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如何建设一张保障有效的业务支撑网网管系统成为各运营商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网管系统; 业务服务; 运营维护  Design and impl
期刊
【摘要】对于乳化沥青冷再生配合比设计而言,其关键环节便是乳化沥青配方设计,也即是乳化沥青的选择及其与RAP料的配伍性设计验证,乳化沥青配方对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及后期的施工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家及行业规范均未对冷再生乳化沥青的配方设计提出明确的方法及要求。论文针对这一问题,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入手,探讨了适用于冷再生的乳化沥青配方设计理论与方法,论文对于乳化沥青
期刊
【摘要】早在1973年电话网建设初期,原邮电部规定我国电话网的网络等级分为五级,包括长途网和本地网两部分。长途網由大区中心C1、省中心C2、地区中心C3、县中心C4等四级长途交换中心组成,本地网由第五级交换中心即端局C5和汇接局Tm组成。  【关键词】行政电话网;调度电话网  Introduction to the administrative telephone network and disp
期刊
【摘要】随着通信的发展。用户对通信的需求逐渐提高。当前的通信网络运营商为了向用户终端提供语音服务主要采用了双待机和CSFB方式。智能网V0LTE 的出现为运营商语音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智能网VOLTE优化可以改善传统网络存在的不足,实现增值业务,因此,智能网VoLTE建设已经成为运营商在提高客户感知、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智能网;VoLTE;优化改造;容灾  Intellig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预算是计算和确定建设工程产品价格的文件,又是论证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和制定计划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是创造最大效益的保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预算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Discussion on the budge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hang Jie-li  (
期刊
【摘要】山区传统古村落作为一种独特的村落格局因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变化不一的建筑形态和院落布局丰富了中国传统古村落的形制样式,是人与自然千百年来相互融合的结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传统古村落的建成遗产与现代文明的冲突日趋显著,古村落如何改善和发展成为较为热门的话题。文章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石匣村古村落为例,阐述了石匣村古村落的概况,分析石匣村古村落建成遗产的修复、村落景观规划,以及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喀斯特高原山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情况,从资源分布特点、市场环境条件、政策激励作用、技术应用情况等角度,对典型地區贵州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影响该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的主要因素构成及存在问题,同时通过对该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主要技术案例进行测试,进行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总体效益分析和潜力分析,为进一步在该地区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喀
期刊
【摘 要】现有规范没有对加筋土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全面分析,因而本文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较为全面地反映土工格栅的加筋效果:似摩擦系数越大安全系数也相对越大;筋带轴向拉伸刚度的大小对高边坡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实际工程中必须保证格栅具有一定的轴向拉伸刚度; 在满足工程稳定性和位移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筋带间距和筋带长度的优化设计,做到最佳设计。  【关键词】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