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之作,被苏教版、人教版、鲁教版等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收录,是解读苏轼思想的重要作品。本文试从原型批评的视角解读词中的“江月”意象,透视其中所蕴含的民族共同情感与文化心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返观本词,赏析词作内容,解读作者思想情感。
关键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型批评 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咏史怀古词,作者苏轼怀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旨在借怀古抒发个人的感慨,词作对作者自身和现实都有着强烈的关照。词的上阙写景,下阙着力写周瑜的才华和功勋,使他的英雄形象格外鲜明,借古抒怀,抒发作者“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
很多研究者认为这里的“江月”象征苏轼光明的理想、高洁的内心,“酹江月”表明了苏轼对自己济世救民的人生理想之梦积极而坚韧的追求,但是却鲜有研究者具体阐释这样解读的理由。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月”,一方面能够透视其中所蕴含的民族共同情感与文化心理模式,另一方面能够根据“江月”的共同意蕴来返观本词,并以此作为欣赏词作解读作者情感的一种导引。
一.“江月”意象的原型意义
原型即原始意象。心理学家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理论。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是从原始社会以来人类世世代代不断积累不断相传的心理经验,这种心理经验积淀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就成为集体的、普遍的、历史的无意识。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是原型。
“江月”意象是江与月两个意象的组合。江的意象来源于水的原型。水和月,是中国文化中富有意味的两个原型,凝聚着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
水是人类的启蒙者,古圣先贤常常从水中获得启迪。老子用水象征他所推崇的世界的本原——“道”,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滚滚东去的江水,蕴涵着道家提倡的水德:胸襟博大,不避污秽,荡涤澄清,善利万物而不争。孔子望着浩渺的河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江水奔腾不休、永不枯竭,又是自然永恒、时间流逝、生命流逝的象征。大江东去,多少英雄人物在历史与时间的洪流中被吞噬。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奔腾而去的江水也象征着一往无前的乐观进取精神。
月亮是古典诗词中出现得非常多的一个意象,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原型,它关系到古往今来中国人的悲欢离合。首先,月亮常常是孤独失意的象征。《礼记·祭器》中记载“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天上的月亮对应着地上的女性,这是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概念。月亮作为女性的象征开始于人类的生殖崇拜时期。早期的人类对自身的繁殖非常地无知,他们忽视了男性在生育中的地位因而产生了生殖崇拜,女性崇拜。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中嫦娥偷吃灵药独自升天居住在广寒宫中饱受孤独寂寞之感则反映出被男性威严驱赶的女性们的怅惘、凄苦的心理。因此,月亮反映出女性的悲伤,成为失意的象征,反映出文人墨客孤独寂寞、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第二,月亮和江水一样,是自然永恒的象征,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人生是有限的短暂的,而自然却是无限的永恒的。两相对比之下人的生命显现出可悲之感,因而无数的文人骚客对月追问人生的意义。第三,月亮阴晴圆缺,以三十天为一个周期,即使现在是不完满的过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圆满,给人以乐观的精神。最后,月亮的明亮洁白、不染纤尘往往让它成为高洁心灵的象征,成为士大夫逃避现实苦难、超凡脱俗的人格化身。
二.对生命存在的追问
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几次濒临死亡的绝境。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职位低微,形同罪人,处境艰难。由誉满京师的新科进士一变而为躬耕东坡的陋邦迁客,这种荣辱、祸福、穷达、得失的巨大反差,使他咀嚼尽人生的百般况味。元丰五年苏轼置身赤壁,面对滚滚长江与江上的月亮,遥想意气风发、功勋卓著的周瑜,思考自己的仕途坎坷、人生失意,不禁发出了“人间如梦”的感叹。“人间如梦”是他对仕途不顺、人生坎坷困顿的一面的深刻认识,人的命运像梦一样虚幻多变、难以把握。英雄周瑜三十六岁意气风发、情感美满、功勋卓著,而自己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空有一番济世救民的愿望,只能在寂寞与无奈中蹉跎岁月。他的心中充满着理想破灭的悲伤与痛苦,只能无奈地自嘲“早生华发”。何时能洗去自己的冤屈,像周瑜一样建立功业,实现自己“致君尧舜”的理想,这是苏轼面对江月对自我生命所发出的第一层追问。苏轼洒酒酹江月,引江月为知己,这是对自己孤苦心灵的安慰。从江月意象中,我们能读出苏轼壮志难酬、理想破灭的寂寞、失意与无奈。
苏轼“人间如梦”的感慨也点出了人生短暂虚妄、人世变化无常的特点,这是苏轼对生命本体的忧患,也是对人生意义的忧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以江月为代表的自然是永恒的、无穷无尽的,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无论如何人都不得不走向消亡的归宿。因为人没有永恒的生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人常常陷入孤独、忧患、沉思之中。即使像英雄周瑜一样建立煊赫功业,即使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人也会被时间的洪流无情吞噬,被历史长河的浪花淘尽。永恒的江月促使苏轼去深刻地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去思索在纷扰复杂充满争斗的社会关系中个体生命有何意义与价值。这是他对个体生命存在以及人类生命存在的深刻追问。
三.对自我人格的坚守
在江月的永恒面前,人永远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死与命运,既然如此,功过是非、成败得失都已不再重要。人在惆怅迷惘时不如放弃名利纷争,忘却自我,心游物外,自然无为。苏轼正是借“酹江月”破除了自己心中的愤懑不平与过度执着,淡化了内心深处理想破灭与壮志难酬的痛苦,达到了随遇而安、超然自适的状态。
而大江博大的胸襟与月亮高洁飘逸的品质又给了他新的力量与启发。浩浩汤汤的江水吞吐万物,不避污秽,荡涤澄清,不因一时的阻碍就改变自己的方向。空中的明月高洁明亮,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自己的清高明净。这启发苏轼保持自己内心的高洁,坚守自我的精神品格,不因外物与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本性。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更是给了苏轼自然无为的启发。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汲汲于功利目的地为,是顺应自然、不求回报,在坚持中前进。因此,苏轼从“江月”意象中汲取了坚持济世理想、坚守高洁人格的精神力量。
事实上,苏轼游走于入世、出世和遗世之间,将儒家的积极进取、道家的自然无为、佛家的否定人生三种观念融合起来,形成了混合的人生观。周瑜雄姿英发、功勋显著、婚姻美满,固然值得苏轼羡慕,但是像周瑜一样的少年得志、成就功业并不是苏轼的人生理想与最高追求。苏轼早年曾和弟弟苏辙“夜雨对床”,共同约定入仕后尽到对国家、社会、苍生的责任完成自己的使命后便浪迹天涯、游山玩水、乐享人生。以退为进是苏轼的准则,“功成身退”是他的人生理想,回归自然是他人生的退路。
苏轼洒酒祭奠江月的行为是他返归自然借自然达到的苦难后的超脱,是他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追问,更是他对自己济世安民、功成身退的理想的坚持,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守。
综上所述,这首词的精神内核是心灵深处的悲凉,是苏轼历经坎坷和磨难后对人生的真切体味与深沉感悟。当然,悲凉也并不意味着苏轼思想的完全消沉,苏轼以江月的永恒消解了与千古风流人物周瑜对比而产生的悲凉,消解了人生的虚幻感,呈现出其词特有的旷达与超脱。《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月”意象既包含着“水”“月”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原型所积淀的民族情感体验,又包含着苏轼自身对现实人生的体味和对宇宙历史的感悟。
参考文献
[1]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M].东方出版社,1996.
[2]张晶.情感体验的历程: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原型意象[J].文学评论,1990(02):59-66 94.
[3]中国文化中的水意象[J].北方论丛,1998(02):71-75.
[4]华飞.古典诗词中月意象的原型批评透视[J].韶关学院学报,2008,29(11):66-68.
[5]何小明.原型批评视角下苏轼作品中“水”的生命意义[J].成功(教育),2009(05):287.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型批评 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咏史怀古词,作者苏轼怀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旨在借怀古抒发个人的感慨,词作对作者自身和现实都有着强烈的关照。词的上阙写景,下阙着力写周瑜的才华和功勋,使他的英雄形象格外鲜明,借古抒怀,抒发作者“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
很多研究者认为这里的“江月”象征苏轼光明的理想、高洁的内心,“酹江月”表明了苏轼对自己济世救民的人生理想之梦积极而坚韧的追求,但是却鲜有研究者具体阐释这样解读的理由。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月”,一方面能够透视其中所蕴含的民族共同情感与文化心理模式,另一方面能够根据“江月”的共同意蕴来返观本词,并以此作为欣赏词作解读作者情感的一种导引。
一.“江月”意象的原型意义
原型即原始意象。心理学家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理论。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是从原始社会以来人类世世代代不断积累不断相传的心理经验,这种心理经验积淀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就成为集体的、普遍的、历史的无意识。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就是原型。
“江月”意象是江与月两个意象的组合。江的意象来源于水的原型。水和月,是中国文化中富有意味的两个原型,凝聚着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
水是人类的启蒙者,古圣先贤常常从水中获得启迪。老子用水象征他所推崇的世界的本原——“道”,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滚滚东去的江水,蕴涵着道家提倡的水德:胸襟博大,不避污秽,荡涤澄清,善利万物而不争。孔子望着浩渺的河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江水奔腾不休、永不枯竭,又是自然永恒、时间流逝、生命流逝的象征。大江东去,多少英雄人物在历史与时间的洪流中被吞噬。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奔腾而去的江水也象征着一往无前的乐观进取精神。
月亮是古典诗词中出现得非常多的一个意象,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原型,它关系到古往今来中国人的悲欢离合。首先,月亮常常是孤独失意的象征。《礼记·祭器》中记载“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天上的月亮对应着地上的女性,这是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概念。月亮作为女性的象征开始于人类的生殖崇拜时期。早期的人类对自身的繁殖非常地无知,他们忽视了男性在生育中的地位因而产生了生殖崇拜,女性崇拜。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中嫦娥偷吃灵药独自升天居住在广寒宫中饱受孤独寂寞之感则反映出被男性威严驱赶的女性们的怅惘、凄苦的心理。因此,月亮反映出女性的悲伤,成为失意的象征,反映出文人墨客孤独寂寞、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第二,月亮和江水一样,是自然永恒的象征,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人生是有限的短暂的,而自然却是无限的永恒的。两相对比之下人的生命显现出可悲之感,因而无数的文人骚客对月追问人生的意义。第三,月亮阴晴圆缺,以三十天为一个周期,即使现在是不完满的过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圆满,给人以乐观的精神。最后,月亮的明亮洁白、不染纤尘往往让它成为高洁心灵的象征,成为士大夫逃避现实苦难、超凡脱俗的人格化身。
二.对生命存在的追问
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几次濒临死亡的绝境。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职位低微,形同罪人,处境艰难。由誉满京师的新科进士一变而为躬耕东坡的陋邦迁客,这种荣辱、祸福、穷达、得失的巨大反差,使他咀嚼尽人生的百般况味。元丰五年苏轼置身赤壁,面对滚滚长江与江上的月亮,遥想意气风发、功勋卓著的周瑜,思考自己的仕途坎坷、人生失意,不禁发出了“人间如梦”的感叹。“人间如梦”是他对仕途不顺、人生坎坷困顿的一面的深刻认识,人的命运像梦一样虚幻多变、难以把握。英雄周瑜三十六岁意气风发、情感美满、功勋卓著,而自己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空有一番济世救民的愿望,只能在寂寞与无奈中蹉跎岁月。他的心中充满着理想破灭的悲伤与痛苦,只能无奈地自嘲“早生华发”。何时能洗去自己的冤屈,像周瑜一样建立功业,实现自己“致君尧舜”的理想,这是苏轼面对江月对自我生命所发出的第一层追问。苏轼洒酒酹江月,引江月为知己,这是对自己孤苦心灵的安慰。从江月意象中,我们能读出苏轼壮志难酬、理想破灭的寂寞、失意与无奈。
苏轼“人间如梦”的感慨也点出了人生短暂虚妄、人世变化无常的特点,这是苏轼对生命本体的忧患,也是对人生意义的忧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以江月为代表的自然是永恒的、无穷无尽的,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无论如何人都不得不走向消亡的归宿。因为人没有永恒的生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人常常陷入孤独、忧患、沉思之中。即使像英雄周瑜一样建立煊赫功业,即使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人也会被时间的洪流无情吞噬,被历史长河的浪花淘尽。永恒的江月促使苏轼去深刻地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去思索在纷扰复杂充满争斗的社会关系中个体生命有何意义与价值。这是他对个体生命存在以及人类生命存在的深刻追问。
三.对自我人格的坚守
在江月的永恒面前,人永远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死与命运,既然如此,功过是非、成败得失都已不再重要。人在惆怅迷惘时不如放弃名利纷争,忘却自我,心游物外,自然无为。苏轼正是借“酹江月”破除了自己心中的愤懑不平与过度执着,淡化了内心深处理想破灭与壮志难酬的痛苦,达到了随遇而安、超然自适的状态。
而大江博大的胸襟与月亮高洁飘逸的品质又给了他新的力量与启发。浩浩汤汤的江水吞吐万物,不避污秽,荡涤澄清,不因一时的阻碍就改变自己的方向。空中的明月高洁明亮,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自己的清高明净。这启发苏轼保持自己内心的高洁,坚守自我的精神品格,不因外物与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本性。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更是给了苏轼自然无为的启发。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汲汲于功利目的地为,是顺应自然、不求回报,在坚持中前进。因此,苏轼从“江月”意象中汲取了坚持济世理想、坚守高洁人格的精神力量。
事实上,苏轼游走于入世、出世和遗世之间,将儒家的积极进取、道家的自然无为、佛家的否定人生三种观念融合起来,形成了混合的人生观。周瑜雄姿英发、功勋显著、婚姻美满,固然值得苏轼羡慕,但是像周瑜一样的少年得志、成就功业并不是苏轼的人生理想与最高追求。苏轼早年曾和弟弟苏辙“夜雨对床”,共同约定入仕后尽到对国家、社会、苍生的责任完成自己的使命后便浪迹天涯、游山玩水、乐享人生。以退为进是苏轼的准则,“功成身退”是他的人生理想,回归自然是他人生的退路。
苏轼洒酒祭奠江月的行为是他返归自然借自然达到的苦难后的超脱,是他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追问,更是他对自己济世安民、功成身退的理想的坚持,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守。
综上所述,这首词的精神内核是心灵深处的悲凉,是苏轼历经坎坷和磨难后对人生的真切体味与深沉感悟。当然,悲凉也并不意味着苏轼思想的完全消沉,苏轼以江月的永恒消解了与千古风流人物周瑜对比而产生的悲凉,消解了人生的虚幻感,呈现出其词特有的旷达与超脱。《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月”意象既包含着“水”“月”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原型所积淀的民族情感体验,又包含着苏轼自身对现实人生的体味和对宇宙历史的感悟。
参考文献
[1]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M].东方出版社,1996.
[2]张晶.情感体验的历程: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原型意象[J].文学评论,1990(02):59-66 94.
[3]中国文化中的水意象[J].北方论丛,1998(02):71-75.
[4]华飞.古典诗词中月意象的原型批评透视[J].韶关学院学报,2008,29(11):66-68.
[5]何小明.原型批评视角下苏轼作品中“水”的生命意义[J].成功(教育),2009(05):287.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