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浙江省近三年的中考名著阅读试题呈现出一种可喜的“新常态”:一是基于关键内容,考查“量”与“质”,指向有效积累;二是呈现原著内容,考查真实阅读过程,指向“整本书”的阅读;三是设置真实情境,关注阅读策略,指向核心价值;四是采用读写结合,考查思维品质,导向深度阅读。
关键词:名著阅读;中考语文;试题命制
文学名著是人类语言和文明的宝库,对初中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大量而有效的名著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对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不可替代。因而,名著阅读考查在各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日益得到重视。
“用真考引导真读”是名著阅读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进行科学的命题创新,使“考试”真正有效导向学生的真实阅读行为,成为命题者的重要课题。细细解读浙江省最近三年(2014—2016年)各地中考“名著阅读”试题,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浙江省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的改革创新已进入“深水区”,呈现出一种可喜的“新常态”,对名著阅读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基于关键内容,考查“量”与“质”,指向有效积累
名著阅读的评价,首先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关注阅读面和阅读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近三年浙江省的名著阅读题,紧扣名著关键内容,采用活泼灵巧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有效积累情况,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
如2016年温州卷的名著阅读试题第1小题,采用表格形式,考查学生对三部名著的主要内容、情感主题等方面的积累。虽仍是选择题形式,但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接考查人物、情节等表层信息,而是基于名著对学生的素养成长起作用的核心内容——思想内容或人物精神,选择“名人对三部作品的评论”这一角度来考查,考生须就名人对名著的评价作分析、认同进而作出选择。这一选择的过程实际便是考生对名著的认识、评价的过程,是对名著整体感悟的过程。题目从学生角度出发,既考查了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和积淀,又把名著阅读与学生的成长联系起来,体现出名著对于促进心灵成长的意义,具有多重功能。
又如2016年绍兴市名著阅读第2题,要求“为《城南旧事》选择一幅最合适的封面画,并简述理由”。此题把图画欣赏与名著阅读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了解把握,形式新颖活泼,自然贴切。四幅画形象地“再现”了《城南旧事》原著有关内容:或揭示故事地点(背景),或反映小说的意境与作者情感,或展现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与主要人物,既能唤起考生的阅读体验,又巧妙地考查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了解。让考生选择合适的封面并简述理由,考查的实质是学生对该图对应的内容在整部作品中地位、作用的理解把握。题目既考查了学生对作品的真实阅读情况,又不只停留在对内容的了解上,而是进一步考查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感受与理解把握,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从琐碎记忆走向全面的理解、感悟、体验,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以上两题均关注到了阅读考查的“面”,信息量较为丰富,前者涵盖三部作品,后者考查整部作品的多个方面(情节、人物、主题等)。又由“面”到“点”,两题的设计均没有简单地考查有关名著的作品名称、故事情节、人物评价,而是从名著的核心内容及特点出发,巧妙地设置一个点,把阅读引向了真实。这样的试题需要学生由题目“触发”自己的记忆、“再现”原著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要求作出信息筛选和分析判断,不仅能考查学生阅读名著后留下的印记,而且能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和情节的理解把握程度。学生如果没有对作品的“真实”阅读以及切实积累,是无法应对的。
这样的试题贴近学生,趣味性强,不仅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作品,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进而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与有效积淀,而且体现出较好的导向性,对“名著阅读”考查的失真现象是个很好的纠偏。
再如2014年嘉兴卷,要求学生阅读名著片段,完成“阅读积累卡”。2015年宁波卷,要求学生结合原著分析“有人认为《简·爱》中的罗切斯特没有人情味”这一观点。试题体现出重视引导学生名著阅读有效积累的意识。一方面,将名著阅读、文学常识的考查与做“阅读积累”的良好学习习惯结合起来,既促进学生对名著、对文学常识的掌握,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以原文内容为出发点,学生作答的基础是具备真实的阅读经历与体验感受,而并非僅简单地停留于名著故事情节与人物名称的识记。
这些试题还给我们以启示:名著阅读试题既要指向学生对作品具体内容的了解和把握,又不能过于琐碎和机械,以避免出现因注重表层信息的记忆而偏离阅读本质的现象;既要考查学生的真实阅读体验和感受,又要不偏向于考查对“作品的抽象式评价”和“阅读的概要式心得”,以有效规避伪阅读、押宝式阅读的盛行。
二、呈现原著内容,考查真实阅读过程,指向“整本书”的阅读
真实的名著阅读必须通读原著,是对整部书的阅读。名著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亲近文本,在文本中接受熏陶、感染,不能以读“架子书”(导读、梗概、问答等)来代替原著的阅读,更不能用识记“作家作品”来敷衍名著阅读。
因此,以作品的原文内容作为测试材料,通过呈现原著片段,力求做到让原著精彩片段成为一个切入口,进而延伸、辐射、拓展到整部名著,考查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是名著阅读考查走向“本真”的必然途径。
如2016年嘉兴/舟山卷试题:
阅读下面名著片段,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题目。(2分)
一个清晰而离得很近的声音突然大叫:“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宣布存在着障碍。”……我瞧见罗切斯特先生的双唇被一个狞笑扭曲了,他嘟囔地说:“老天作证!我很留神不让人听说有这件事,至少不让人听说有个这样称呼的她。” 片段中加点的“我”是 (人名),罗切斯特所说的“这件事”指 (事件)。
类似的题目还有2014年衢州卷,呈现一段《水浒传》材料,让学生说出“张都监要为蒋门神报的冤仇”及“武松听到他们这些话后,接下来发生的情节”等,限于篇幅不再列举。
这两题都是呈现名著内容片段,所提供的材料均为作品的关键情节。试题的设计拓展到原著的整个作品,考生只有在读过原著并对作品内容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又如2016年金华卷,试题采用“切片”式的考查形式,呈现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的话语并提供四部名著中的女性人物供学生判断选择,意在通过呈现名著片段来唤醒学生的阅读记忆,而非简单地“记忆式”考查人物性格特点。试题巧妙地从语言这一角度,让学生结合人物的具体语言来辨析众多类似的易混淆的名著人物,既可以检测出学生有没有真正阅读过名著,又要求学生由浅层记忆走向对名著核心价值的体验与分析,可谓一举两得。
这类试题,其实质是将原著片段置于整部作品的背景之下进行考查,学生作答的基础是阅读整本名著。如此,文本材料只是一个切入口、引发点,检测的点往往深入整部作品(答案主要在片段之外),从而达到引领学生由“内”(呈现的材料)而“外”(呈现的材料之外的整部作品),“窥一斑而知全豹”之效果。
三、设置真实情境,关注阅读策略,指向核心价值
文学名著阅读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自我,促进心灵世界的丰富和完善、全面和多元。真正有效的阅读也不是“想”让学生学习哪些知识,学生阅读的起点应是他们在成长中将要遇到哪些问题和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因此,名著阅读的考查不应该仅仅就“文”而“文”。阅读必须打通生活,体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教益。
近几年,浙江省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试题指向名著的核心价值,通过情境性、专题性的设置来考查学生的人文底蕴。这些试题以问题情境唤起考生自我经验,需要学生从整体角度解读问题情境,并通过回顾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价值体验培养自我探索意识和反省意识。学生要解决问题,既要结合名著所提供的信息,又要融入自我经验进行分析、推论和演绎的能力。
如2014年衢州卷名著阅读第3题:
街上一位老人摔倒了,假如下列文学作品中的孩子在场,会帮扶老人吗?请选择一项,依据人物性格和相应内容作出分析。(2分)
A.《草房子》中的桑桑
B.《童年》中的萨沙
C.《城南旧事》中的英子
又如2016年丽水卷名著阅读第2题:
你会选择以上四个人物(简·爱与海伦·彭斯,英子与妞儿)中的哪一个做朋友?请结合人物性格和相应内容简要说明理由。(不得照抄表格中的内容)(3分)
这两题分别以现实生活中“老人摔倒在街头扶不扶”及“选择怎样的人交朋友”这两个热门话题入题,考查学生对多部作品中相关人物思想性格的理解。试题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极富创意。
一方面,试题做到了“追求生活中的阅读和测试情境中的阅读的内在统一”,使学生体验到阅读名著的情境和快乐,从形式上活化了问题的呈现方式,用关联性趣味点燃学生思考与解题的热情,消解学生考试的紧张感,从而有效地考查学生真实阅读的情况。另一方面,这样的考查还有利于激发学生正能量,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现实社会和学生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善良同情、关爱热心、宽容大度、真诚勇敢等公共道德及美好品行,起到经典名著给学生奠定一个“精神的底子”的作用。
再如2014年绍兴卷,把名著阅读题置于“综合性学习”考查中,即围绕世界读书日来设计“爱名著,爱阅读”主题活动,给人以活泼灵动、构思巧妙之感,提高了试题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尤为可贵的是,此题舍弃故事情节等枝节,把阅读引向了深处。它重点考查学生读整本书的体会及相关的“言语智慧”,抓大放小,三个活动均是现实中“可能的”活动,避免了“假考”。其中,活动二(提供两本书的不同译名,让考生运用已有语文知识去分析、评价“优劣”)和活动三(对同一名著不同译本的优劣发表看法),深入到关键情节,探及言语表达的核心,考生必须比较、分析才能答题。这两个活动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透过语言感悟名著的核心价值。
这类名著阅读题,将考查名著内容与考查学生的基本素养结合起来,学生一般需要结合文本所用语言(用词、句式、修辞)的特点加以阐述,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与能力根本无法得高分。
從总体看,浙江省中考名著阅读题已较为成熟地遵循阅读的规律,体现阅读的本质。2016年,情境性、专题性、研究性试题全面开花。如杭州卷、嘉兴/舟山卷、温州卷,均能从生活出发,从选择、评议人物的角度来设题,让学生在评议中感受文学人物的意义,获得人生启迪,体现阅读名著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同时,这些试题具有综合的特征,题目隐含着对学生阅读方式的引导——重视个人对阅读的理解,重视书与书、书与人之间的联结,用联系、比较、综合的策略,引导学生从某个专题角度切入分析,并把讨论引向深入,从而培养真实的阅读技能。
四、采用读写结合,考查思维品质,导向深度阅读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9在检测学生的“阅读素养”时指出,阅读不仅仅要“理解”,更要“运用、反思并积极参与”。可见,名著阅读不是为认知和接受而阅读,也不是为了记忆和复制而阅读,而是为深度反思和精彩评价而阅读,是为拓展思维、作出批判、力求超越而深度阅读——所需要的批判思考是独立、精细和成熟思维的体现。与此相契合的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我们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的浙江省名著阅读试题,基于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和丰盈性,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大胆创新。试题更加灵活开放,留给考生较大的思考空间,体现出“让读深和读浅有区分度”的理念。如2015年台州市的名著阅读题: 有人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也有人说,苦难能毁灭一个人。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请你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个,并结合他的相关故事加以分析。(3分)
备选人物:阿廖沙(《童年》);杜小康(《草房子》);祥子(《骆驼祥子》)。
此题为读写结合的开放探究题。探究的内容已不再局限于情节与人物,而是指向生命的意义及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它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名著阅读的考测,而是具有比较、综合的特征——表述理由时,要联系到某个人物的相关情节进行评价,更需要学生善于联系和比较,排除与彼此无关的内容——以达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这样的试题充分体现出鉴赏性、批判性、创造性阅读的特质,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实阅读名著并认真体验思考。唯有经过这样一个分析论证的过程,经典才能“嵌”进学生的生命之中。
我们知道,真实有效的名著阅读必然是一个学生主动介入的过程——边沉浸边反省,边理解边质疑;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有思考。从这一角度而言,有效的名著阅读试题要检测的是学生能否将所读的“整部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是否读出了自己的见解,仅从阅读本身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显然力有未逮,如果能借助写作来加以考查,就会给学生们极大的“表现”空间,从而,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浙江省中考名著閱读在这一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如 2015年衢州中考卷第18题,将“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考查完美结合,兹录如下:
育英中学广播站的读书栏目“开卷五分钟”开播了,现在向你约稿。本期的主题是“挫折的苦味暗含成长的滋味”。广播站提供了以下资料,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项,从人物经历和自己感悟两方面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稿子。
A.《草房子》中的细马
B.《童年》中的阿廖沙
C.《简·爱》中的简·爱
此题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高起点”在于它通过情境创设,以名著阅读与写作融合的形式,对考生在真阅读、多读书、多思考方面提出了切实的要求,使名著中的人文精神在写作中进一步得到升华、沉淀,体现出“整本书阅读”中的“思辨读写”策略。这样的题目,既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评价、创造等多种深度思维,也是对当下名著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等核心素养的重要指引。“低落点”在于它并未超出初中阶段学生需要的阅读视野,命题的取材与立意具有现实基础,又注重加强试题的选择性与开放性,为学生展示对名著阅读的个性化思考过程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综观近几年浙江省各地中考的名著阅读试题,我们会发现其已呈现出改革创新的“新常态”:命题者均从内涵、艺术、体验、评价这些关乎作品深层及个性化解读的方面命制试题,体现出“生本化、素养化、个性化”的命题特征,有效破解了当下学生“只做题不读书”及只为应试而阅读的困局。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名著阅读试题不断创新,一脉相承,清晰地传达出一个教学导向,那就是:名著阅读试题除了要实现中考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外,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丰富的精神滋养,并借此增加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为以后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而不是仅为获取应对阅读题的技巧。[[□][◢]]
(责任编辑:方龙云)
关键词:名著阅读;中考语文;试题命制
文学名著是人类语言和文明的宝库,对初中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大量而有效的名著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对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不可替代。因而,名著阅读考查在各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日益得到重视。
“用真考引导真读”是名著阅读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进行科学的命题创新,使“考试”真正有效导向学生的真实阅读行为,成为命题者的重要课题。细细解读浙江省最近三年(2014—2016年)各地中考“名著阅读”试题,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浙江省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的改革创新已进入“深水区”,呈现出一种可喜的“新常态”,对名著阅读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基于关键内容,考查“量”与“质”,指向有效积累
名著阅读的评价,首先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关注阅读面和阅读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近三年浙江省的名著阅读题,紧扣名著关键内容,采用活泼灵巧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有效积累情况,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
如2016年温州卷的名著阅读试题第1小题,采用表格形式,考查学生对三部名著的主要内容、情感主题等方面的积累。虽仍是选择题形式,但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接考查人物、情节等表层信息,而是基于名著对学生的素养成长起作用的核心内容——思想内容或人物精神,选择“名人对三部作品的评论”这一角度来考查,考生须就名人对名著的评价作分析、认同进而作出选择。这一选择的过程实际便是考生对名著的认识、评价的过程,是对名著整体感悟的过程。题目从学生角度出发,既考查了学生阅读名著的过程和积淀,又把名著阅读与学生的成长联系起来,体现出名著对于促进心灵成长的意义,具有多重功能。
又如2016年绍兴市名著阅读第2题,要求“为《城南旧事》选择一幅最合适的封面画,并简述理由”。此题把图画欣赏与名著阅读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了解把握,形式新颖活泼,自然贴切。四幅画形象地“再现”了《城南旧事》原著有关内容:或揭示故事地点(背景),或反映小说的意境与作者情感,或展现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与主要人物,既能唤起考生的阅读体验,又巧妙地考查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了解。让考生选择合适的封面并简述理由,考查的实质是学生对该图对应的内容在整部作品中地位、作用的理解把握。题目既考查了学生对作品的真实阅读情况,又不只停留在对内容的了解上,而是进一步考查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感受与理解把握,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从琐碎记忆走向全面的理解、感悟、体验,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以上两题均关注到了阅读考查的“面”,信息量较为丰富,前者涵盖三部作品,后者考查整部作品的多个方面(情节、人物、主题等)。又由“面”到“点”,两题的设计均没有简单地考查有关名著的作品名称、故事情节、人物评价,而是从名著的核心内容及特点出发,巧妙地设置一个点,把阅读引向了真实。这样的试题需要学生由题目“触发”自己的记忆、“再现”原著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要求作出信息筛选和分析判断,不仅能考查学生阅读名著后留下的印记,而且能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和情节的理解把握程度。学生如果没有对作品的“真实”阅读以及切实积累,是无法应对的。
这样的试题贴近学生,趣味性强,不仅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作品,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进而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与有效积淀,而且体现出较好的导向性,对“名著阅读”考查的失真现象是个很好的纠偏。
再如2014年嘉兴卷,要求学生阅读名著片段,完成“阅读积累卡”。2015年宁波卷,要求学生结合原著分析“有人认为《简·爱》中的罗切斯特没有人情味”这一观点。试题体现出重视引导学生名著阅读有效积累的意识。一方面,将名著阅读、文学常识的考查与做“阅读积累”的良好学习习惯结合起来,既促进学生对名著、对文学常识的掌握,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以原文内容为出发点,学生作答的基础是具备真实的阅读经历与体验感受,而并非僅简单地停留于名著故事情节与人物名称的识记。
这些试题还给我们以启示:名著阅读试题既要指向学生对作品具体内容的了解和把握,又不能过于琐碎和机械,以避免出现因注重表层信息的记忆而偏离阅读本质的现象;既要考查学生的真实阅读体验和感受,又要不偏向于考查对“作品的抽象式评价”和“阅读的概要式心得”,以有效规避伪阅读、押宝式阅读的盛行。
二、呈现原著内容,考查真实阅读过程,指向“整本书”的阅读
真实的名著阅读必须通读原著,是对整部书的阅读。名著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亲近文本,在文本中接受熏陶、感染,不能以读“架子书”(导读、梗概、问答等)来代替原著的阅读,更不能用识记“作家作品”来敷衍名著阅读。
因此,以作品的原文内容作为测试材料,通过呈现原著片段,力求做到让原著精彩片段成为一个切入口,进而延伸、辐射、拓展到整部名著,考查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是名著阅读考查走向“本真”的必然途径。
如2016年嘉兴/舟山卷试题:
阅读下面名著片段,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题目。(2分)
一个清晰而离得很近的声音突然大叫:“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宣布存在着障碍。”……我瞧见罗切斯特先生的双唇被一个狞笑扭曲了,他嘟囔地说:“老天作证!我很留神不让人听说有这件事,至少不让人听说有个这样称呼的她。” 片段中加点的“我”是 (人名),罗切斯特所说的“这件事”指 (事件)。
类似的题目还有2014年衢州卷,呈现一段《水浒传》材料,让学生说出“张都监要为蒋门神报的冤仇”及“武松听到他们这些话后,接下来发生的情节”等,限于篇幅不再列举。
这两题都是呈现名著内容片段,所提供的材料均为作品的关键情节。试题的设计拓展到原著的整个作品,考生只有在读过原著并对作品内容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又如2016年金华卷,试题采用“切片”式的考查形式,呈现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的话语并提供四部名著中的女性人物供学生判断选择,意在通过呈现名著片段来唤醒学生的阅读记忆,而非简单地“记忆式”考查人物性格特点。试题巧妙地从语言这一角度,让学生结合人物的具体语言来辨析众多类似的易混淆的名著人物,既可以检测出学生有没有真正阅读过名著,又要求学生由浅层记忆走向对名著核心价值的体验与分析,可谓一举两得。
这类试题,其实质是将原著片段置于整部作品的背景之下进行考查,学生作答的基础是阅读整本名著。如此,文本材料只是一个切入口、引发点,检测的点往往深入整部作品(答案主要在片段之外),从而达到引领学生由“内”(呈现的材料)而“外”(呈现的材料之外的整部作品),“窥一斑而知全豹”之效果。
三、设置真实情境,关注阅读策略,指向核心价值
文学名著阅读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自我,促进心灵世界的丰富和完善、全面和多元。真正有效的阅读也不是“想”让学生学习哪些知识,学生阅读的起点应是他们在成长中将要遇到哪些问题和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因此,名著阅读的考查不应该仅仅就“文”而“文”。阅读必须打通生活,体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教益。
近几年,浙江省中考名著阅读试题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试题指向名著的核心价值,通过情境性、专题性的设置来考查学生的人文底蕴。这些试题以问题情境唤起考生自我经验,需要学生从整体角度解读问题情境,并通过回顾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价值体验培养自我探索意识和反省意识。学生要解决问题,既要结合名著所提供的信息,又要融入自我经验进行分析、推论和演绎的能力。
如2014年衢州卷名著阅读第3题:
街上一位老人摔倒了,假如下列文学作品中的孩子在场,会帮扶老人吗?请选择一项,依据人物性格和相应内容作出分析。(2分)
A.《草房子》中的桑桑
B.《童年》中的萨沙
C.《城南旧事》中的英子
又如2016年丽水卷名著阅读第2题:
你会选择以上四个人物(简·爱与海伦·彭斯,英子与妞儿)中的哪一个做朋友?请结合人物性格和相应内容简要说明理由。(不得照抄表格中的内容)(3分)
这两题分别以现实生活中“老人摔倒在街头扶不扶”及“选择怎样的人交朋友”这两个热门话题入题,考查学生对多部作品中相关人物思想性格的理解。试题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极富创意。
一方面,试题做到了“追求生活中的阅读和测试情境中的阅读的内在统一”,使学生体验到阅读名著的情境和快乐,从形式上活化了问题的呈现方式,用关联性趣味点燃学生思考与解题的热情,消解学生考试的紧张感,从而有效地考查学生真实阅读的情况。另一方面,这样的考查还有利于激发学生正能量,在学生内心深处形成现实社会和学生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善良同情、关爱热心、宽容大度、真诚勇敢等公共道德及美好品行,起到经典名著给学生奠定一个“精神的底子”的作用。
再如2014年绍兴卷,把名著阅读题置于“综合性学习”考查中,即围绕世界读书日来设计“爱名著,爱阅读”主题活动,给人以活泼灵动、构思巧妙之感,提高了试题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尤为可贵的是,此题舍弃故事情节等枝节,把阅读引向了深处。它重点考查学生读整本书的体会及相关的“言语智慧”,抓大放小,三个活动均是现实中“可能的”活动,避免了“假考”。其中,活动二(提供两本书的不同译名,让考生运用已有语文知识去分析、评价“优劣”)和活动三(对同一名著不同译本的优劣发表看法),深入到关键情节,探及言语表达的核心,考生必须比较、分析才能答题。这两个活动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透过语言感悟名著的核心价值。
这类名著阅读题,将考查名著内容与考查学生的基本素养结合起来,学生一般需要结合文本所用语言(用词、句式、修辞)的特点加以阐述,没有基本的语文知识与能力根本无法得高分。
從总体看,浙江省中考名著阅读题已较为成熟地遵循阅读的规律,体现阅读的本质。2016年,情境性、专题性、研究性试题全面开花。如杭州卷、嘉兴/舟山卷、温州卷,均能从生活出发,从选择、评议人物的角度来设题,让学生在评议中感受文学人物的意义,获得人生启迪,体现阅读名著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同时,这些试题具有综合的特征,题目隐含着对学生阅读方式的引导——重视个人对阅读的理解,重视书与书、书与人之间的联结,用联系、比较、综合的策略,引导学生从某个专题角度切入分析,并把讨论引向深入,从而培养真实的阅读技能。
四、采用读写结合,考查思维品质,导向深度阅读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9在检测学生的“阅读素养”时指出,阅读不仅仅要“理解”,更要“运用、反思并积极参与”。可见,名著阅读不是为认知和接受而阅读,也不是为了记忆和复制而阅读,而是为深度反思和精彩评价而阅读,是为拓展思维、作出批判、力求超越而深度阅读——所需要的批判思考是独立、精细和成熟思维的体现。与此相契合的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我们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的浙江省名著阅读试题,基于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和丰盈性,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大胆创新。试题更加灵活开放,留给考生较大的思考空间,体现出“让读深和读浅有区分度”的理念。如2015年台州市的名著阅读题: 有人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也有人说,苦难能毁灭一个人。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请你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个,并结合他的相关故事加以分析。(3分)
备选人物:阿廖沙(《童年》);杜小康(《草房子》);祥子(《骆驼祥子》)。
此题为读写结合的开放探究题。探究的内容已不再局限于情节与人物,而是指向生命的意义及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它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名著阅读的考测,而是具有比较、综合的特征——表述理由时,要联系到某个人物的相关情节进行评价,更需要学生善于联系和比较,排除与彼此无关的内容——以达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这样的试题充分体现出鉴赏性、批判性、创造性阅读的特质,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实阅读名著并认真体验思考。唯有经过这样一个分析论证的过程,经典才能“嵌”进学生的生命之中。
我们知道,真实有效的名著阅读必然是一个学生主动介入的过程——边沉浸边反省,边理解边质疑;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有思考。从这一角度而言,有效的名著阅读试题要检测的是学生能否将所读的“整部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是否读出了自己的见解,仅从阅读本身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显然力有未逮,如果能借助写作来加以考查,就会给学生们极大的“表现”空间,从而,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浙江省中考名著閱读在这一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如 2015年衢州中考卷第18题,将“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考查完美结合,兹录如下:
育英中学广播站的读书栏目“开卷五分钟”开播了,现在向你约稿。本期的主题是“挫折的苦味暗含成长的滋味”。广播站提供了以下资料,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项,从人物经历和自己感悟两方面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稿子。
A.《草房子》中的细马
B.《童年》中的阿廖沙
C.《简·爱》中的简·爱
此题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高起点”在于它通过情境创设,以名著阅读与写作融合的形式,对考生在真阅读、多读书、多思考方面提出了切实的要求,使名著中的人文精神在写作中进一步得到升华、沉淀,体现出“整本书阅读”中的“思辨读写”策略。这样的题目,既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评价、创造等多种深度思维,也是对当下名著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精神等核心素养的重要指引。“低落点”在于它并未超出初中阶段学生需要的阅读视野,命题的取材与立意具有现实基础,又注重加强试题的选择性与开放性,为学生展示对名著阅读的个性化思考过程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综观近几年浙江省各地中考的名著阅读试题,我们会发现其已呈现出改革创新的“新常态”:命题者均从内涵、艺术、体验、评价这些关乎作品深层及个性化解读的方面命制试题,体现出“生本化、素养化、个性化”的命题特征,有效破解了当下学生“只做题不读书”及只为应试而阅读的困局。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名著阅读试题不断创新,一脉相承,清晰地传达出一个教学导向,那就是:名著阅读试题除了要实现中考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外,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丰富的精神滋养,并借此增加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为以后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而不是仅为获取应对阅读题的技巧。[[□][◢]]
(责任编辑:方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