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路径的探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ia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是学生认识社会、实现知识转化、提高综合素质、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表现,具有实践育人的重要功能。结合当前国内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育人开展的现状,以及通过对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与品牌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本文着重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管理制度、学生骨干业务培养和教师自身素质结构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各项保障机制等问题,探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青年志愿服务的有机关系,从而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和具体成果,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课题依托于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研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路径—基于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与实践研究》,通过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半根草”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简称“半根草”志愿者服务队)的品牌建设,坚持“立足校園,面向社会,服务群众”的原则,以开展青年志愿服务为抓手,与主题实践教育结合,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平台,实现“课程思政”理念。
  一、探索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路径的必要性
  高校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知行合一的有效路径,随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路径的探索与改革尤为迫切。
  (一)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和谐共生、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利己与利他辩证统一。通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抵制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狭隘的利己主义思想、甚至是损人利己错误思想的不良侵蚀。
  (二)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需要。青年大学生们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仅锻炼了个人综合能力,还可以通过参加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国情和历史的深入了解,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服务社会、帮助弱势群体,认识到自己对社会以及社会上其他人的价值,“可以深化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现状及课程思政学习含义理解层次,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个人及社会价值的实现,促进实践育人成效。”
  (三)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需要。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对于刚刚入学的本专科学生而言,并不擅长理论的研究,他们更希望在教学中融入类似志愿者活动这样的动手能力强的实践活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进一步启发并开拓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并为探索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功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具体案例,以及全新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四)提升志愿服务思想性的需要。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体系中,由专业的思政部教师和共青团干部共同设计活动主题和内容,大幅提高提升志愿服务思想性,志愿服务的质量也可以大幅提升。
  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的主要原则
  (一)实践育人原则。在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坚持广泛而深入地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始终将实践育人置于重要位置和最终归宿。在组织策划活动方案时,应自觉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活动的主题、口号以及宣传口径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家国情怀等,让参与其中的青年志愿者受到优良传统、高尚情操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并自觉外化为高水平的志愿服务行动,最终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半根草”志愿服务队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时,积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国情,认识社会,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将思政课上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实践中培养与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最终达到育人的效果。
  (三)教师全程指导考核原则。 青年志愿志愿服务活动的成功开展,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和科学考核是关键。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必须依靠优秀的教师团队,首先,教师团队应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其次,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参谋,针对学生在不同实践阶段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第三,应努力构建完整的考核制度,在指导和考核过程中注重对青年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引领。
  三、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路径的实践探索及现实意义
  (一)基于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半根草”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新路径。
  1.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团委2002年正式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2006年更名组建“半根草”,队名缘起于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自成立之日起,“半根草”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实践思政教育实践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主题丰富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融合路径建设。本课题组成员结合当前国内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育人开展的现状,通过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与品牌建设的现状调查研究,逐步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践的管理制度、学生骨干业务培养机制和教师自身素质结构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践的各项保障机制,从而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践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
  3.“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半根草”志愿者服务队在思政部教师的指导下, 深入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我院“半根草”志愿者服务队月均参与活动超过500人次,月均服务时长超过1000小时。
  (二)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路径探索的意义。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半根草”志愿者服务队积极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推进品牌建设,通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推进并落实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工作。
  1.突破思政课教学实践的一般性。把志愿者活动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当中,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注入特殊的新形式,突破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的一般性。
  2. 增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参加者把自己嵌入到社会活动当中,不再是一个置身事外的被动旁观者,而是一个身处其中的主动参与者,较好地改变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被动参加实践的局面。
  3. 打破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封闭性。志愿者活动小到服务个人,大到服务国际性活动,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开放性,有利于打破传统实践教学的封闭性,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社会舞台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四、探索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路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我院在探索推进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半根草”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对接的过程中,虽然在促进学生社会实践、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教育设计、教育实践以及融合實践的系统性和创新性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与提升。
  1.在教育设计方面,我院“半根草”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上缺乏深度融合。 “半根草”志愿者服务队策划或者参与的各项志愿服务行动虽然类型和内容方面比较丰富,但在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融合实践方面,深入融合不足。
  2.在教育实践方面,我院“半根草”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与课程思政对接过程中缺乏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充分配合。就课程思政普及而言,因其趣味性、实践性不足,需要从线上、线下教育相配合方面展开探索,这样有利于课程思政普及,推动课程思政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接与深度融合。
  3.在融合实践的系统性和创新性方面,我院“半根草”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在方案策划和执行方面所体现出的课程思政理念还是可圈可点的,但在体系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人才培养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在融合方式创新不足问题需要随着品牌建设工作深度推进予以解决。
  (二)对策分析
  1.针对青年志愿服务在教育设计方面缺乏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设计深度融合不足,课题组在学院党委的支持下,由思政部联合团委设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社团,完善内部组织架构,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课题组成员根据教学安排和课程需要,制定详细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创新运用青年演讲、榜样风采展示、文艺表演、主题宣讲等形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确保主旋律始终高昂。课题组还加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工程、青马工程,充分利用半塔革命纪念馆、藕塘革命纪念馆、大包干纪念馆等基地,使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进宿舍”、“进教室”、“进网络”、“进社团”,大大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2. 针对青年志愿服务在教育实践方面缺乏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充分配合,课题组高度重视新媒体平台建设,大力加强宣传和推广。新媒体平台具有虚拟化、传播速度快、融合性强、渠道广、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对于包括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宣传和推广价值。在新媒体平台融合思政理论元素和内容,可以引领正向舆论,帮助大学生形成理性而客观的自我认识,以及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同时,利用新媒体开放性、渠道广的特点,积极将优质的活动报道文章推送至上级平台和官方权威媒体,扩大宣传和影响。课题组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围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以图文新闻、现场直播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宣传报道,坚持每天一条新闻,为学生提供失物招领、服装借用、校园提案征集等服务,一年多发表发表时政新闻、团学动态等545条报道,拥有粉丝超过8769个,在团员和学生青年群体中有较强的影响力。同时结合QQ公众号的短消息及时发布,有利地宣传了文明创建精神,广泛动员并组织广大团员和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
  3.针对在融合实践的系统性和创新性方面不足的问题,课题组利用“第一课堂”宣传志愿者精神,强化思政部与团委等学工部门间交流,建立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评估体系,完善高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激励机制等手段,建立总结反馈机制。在每个月的志愿服务工作结束后,课题组专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积极跟进工作进展,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和组织经验;每个学期志愿服务结束后还进行活动资料的汇总整理,目前课题组成员已先后完成“五四”系列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专题、建国70周年系列专题等重要资料汇编,撰写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学生骨干队伍培养方面的论文3篇,这些汇编成册、内容翔实的汇编资料,有助于提升融合实践的系统性和创新性,便于今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资料留存、组织申报以及工作的进一步拓展。
  本文探讨了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路径的必要性、原则,探究了青年志愿活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分析了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高校大学生青年志愿的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穿于志愿服务的各个环节中,推动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向着更高层次上予以发展,实现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3]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哲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4]周鹏.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机制探索-以西政毓秀菁英学生骨干培养模式为例[J].重庆行政,2018(12).
  [5]陈发祥,檀江林,黄志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统筹模式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7):105-108.
  [6]冯刚,王栋梁.实践育人创新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现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5):6-12.
  基金项目:2019年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重点教研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路径—基于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与实践研究》(2019jyxm06)
  2019年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研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路径—基于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与实践研究》(2019szjy11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的信息纷乱复杂,这对教师的德育教学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使得教师们的德育教学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的书本知识教学,更多地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生活实践、小组作业和教师引导,让学生可以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将在分析德育重要性和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建构小学德育活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德育活动;小学;学生教师  小学作为学生时代
期刊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劳动素养是全面考核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观念不强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为什么要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在高校大学中缺失的表现和原因,提出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增加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劳动教育载体的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制度的规范等路径。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途径  一、高校为什么要开展劳动教育  1.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是高校
期刊
摘要:德育是新时期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首要环节,它不仅体现在系统性的课程教学上,更体现在各个学科的渗透性教学,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上,需要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文从小学语文学科入手,着重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希望能够对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式教学;教学实践  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学科之一,语言更是他们初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有
期刊
五年一贯制(或3+2)办学模式,是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相应的中高职学校联合招收应届毕业生,学生前三年在所招生的中职学校学习、而后成绩合格者进入相应高职院校完成后两年大专学习的办学模式。  为丰富办学方式、扩展学生成才渠道,本校与浙江省一些高职院校联合办了网络技术五年一贯制(或3+2)班级。通常,五年一贯制(或3+2)班级招收的初中毕业生是当年所有报考中职的学生中中考分数较高的。这些班级在高一时学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变革进程中,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其面临着青春叛逆期,在思想和情绪上都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及时疏导,所以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老师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需要充分运用心理教育内容,立足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重视初中生的心理情绪变化,为初中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心理教育;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引
期刊
摘要: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是我校英语发展的一条路径探索。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供心理免疫、保持乐观态度,还可以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找到个人价值和满足感,提供学生成绩。拥有这些积极品质,他们就具备面对困难的能力。本文从论述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情绪、积极力量、积极环境入手,分析其在小学英语中的渗透模式,并将其三个基本点运用于课堂实践中,探讨如何在课堂上获得这些要素,提升我校小学英语的教学效率,
期刊
摘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教育质量往往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又离不开激励机制。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内涵,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整体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必须以诊断与改进工作为核心,从教师发展的诊改要求出发,构建教师激励机制。与此同时,本文也将通过对该内容的深入分析,促使高职教师教学水平与质量提升,让教师在今后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诊断与改进工作;高
期刊
摘要:在高等职业院校中,专业的设置与课程体系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质量,科学的专业设置能能够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同利用,合理的课程体系有利于高职院校实现对于人才的培养,体现出高职院校以学生就业主要目标的办学宗旨。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设置;课程体系  引言:  高职教育目前在我国的教育行业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成果导向和教学改革之间的联系,在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环节就应该是校企合作环节。就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法,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叙述。  关键词:高职学生;教学;订单培养;深度融合  一、高职教学改革与成果导向关系分析:  1.1高职教学改革的目的:  高职教学改革的目的,从表面看意在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发挥教学中的各种特色。但是更进一步的思考。教学
期刊
摘要: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教育的重要性越显突出。但乡村教育发展面临多重困境,师资力量的薄弱与匮乏,学校基础硬件设施差,家庭教育缺位。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包括乡村吸引人才能力弱,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现代化过程中对家庭教育的冲击。乡村教育要走出困境,需要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学习制度,政府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激励制度,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教育投资监管,以及因地制宜,让乡村教育根植于乡村文化之中。  关键词:乡村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