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抓阄在我国历史悠久,先秦时期的占卜,汉唐流行的射覆,明清雅集的掣签赋诗,还有流传一千多年的小儿抓周等,都可视为“抓阄”的源流。
近代严复在《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一文中抨击封建包办婚姻时说:“岂有伉俪之大,一與之齐,终身不改,而发端之始,乃以探筹抓阄之法行之乎?”其实在我国皇权时代,又岂止是婚姻如同抓阄,一生幸福寄托于天命,专制王朝在选官用人这样关乎朝廷治乱的严肃问题上,竟也用抓阄来决定取舍。有时是皇帝个人行为,一时从权,有时则朝廷设立制度,形成惯例。
抓阄选宰相
我国古代用占卜法选官起源很早。《尚书·大禹谟》记载舜要把君位传给禹,大禹回答道:“枚卜功臣,惟吉之从。”您还是逐一占卜功臣,让吉祥者接受帝位吧。《汉语大词典》释“枚卜”说:“一一占卜。古代以占卜法选官,因以指选用官员。”《宋书·王华传》记载,孔宁子曾对宋武帝刘裕说:“隆化之道,莫先于官得其才;枚卜之方,莫若人慎其举。”所谓“枚卜之方”,就是指荐举选拔官员。《汉语大词典》进而解释说:“明代专指选大臣为大学士,入内阁主事。”明代推举阁臣的“枚卜”,只是借用了《尚书》的典故,未必真的占卜抓阄。杨涟曾上疏指控魏忠贤的二十四大罪状,第五条说:“国家最重无如枚卜。忠贤一手握定,力阻首推之孙慎行、盛以弘。”所言“忠贤一手握定”,似乎为竹签或占卜工具,其实当为“一手操控局面”之意。
真用抓阄法选宰相,五代后唐已有先例。据《旧五代史·卢文纪传》,末帝李从珂即位后,颇为宰相人选而发愁,朝臣推荐了几位候选人,他又对其才能品行把握不定,于是“乃俱书当时清望达官数人姓名,投琉璃缻中,月夜焚香,祷请于天,旭旦以箸挟之,首得文纪之名,次即姚顗。末帝素已期待,欢然命之,即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与姚顗同升相位”。杨亿在《杨文公谈苑》“卢文纪为相”条中也说:“清泰(唐末帝年号)即位,将命相,取达官名十人致瓶中探取之,首得文纪,遂为宰相。”唐末帝抓阄选出的两位宰相又表现如何呢?卢文纪平生积财巨万,遇事无主见,末帝很快就对他不满,说:“朕闻主忧臣辱,予自凤翔来,首命卿为宰相,听人所论,将谓便致太平,今寇孽纷纷,令万乘自行战贼,于汝安乎?”卢文纪闻言惶恐不已,连连谢罪。姚顗比卢文纪也强不了多少,虽然为官清廉,然而“在相位龌龊无所为”,纯粹是个“伴食宰相”。
明代也确实有两位皇帝搞过抓阄选相,一是嘉靖帝,二是崇祯帝。《明史·钱龙锡传》记载了崇祯元年(1628年)的抓阎选相过程:先由廷臣推举出十位人选,“帝仿古枚卜典,贮名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首得龙锡,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辅臣以天下多故,请益一二人。复得周道登、刘鸿训,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查继佐《罪惟录》卷一也有记载,并说钱龙锡“勋业德望俱无闻焉,何以邀有天幸乃尔?”唐末帝与明思宗都是亡国之君,嘉靖皇帝沉迷道教,他们选宰相真可谓“不拘一格”,但靠抓阄指望老天,又岂能降下“救时宰相”的人才呢?
崇祯帝似乎对抓阄特别偏好,在抓阄选相之前,还曾抓阄点过状元。查继佐《烈皇小识》卷一记载,崇祯元年(1628年)春,“上留心策士,进呈三十六卷,并贮名金瓯中,以金箸挟之,凡三挟,皆得刘若宰,遂定为状元。”反复三遍挟出的都是同一人,还真是神了。刘若宰后来官至谕德,给崇祯帝当过讲官。他擅长书画,政治上并无作为,《明史》无传。后人知道他,多半因为抓阄点状元这件事儿。
自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起,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灵童的认定也开始采用金瓶掣签的制度,至今已延续200多年。期间绝大多数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以掣签方式遴选的,现任的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就是20多年前以金瓶掣签选出,经中央政府认定的。这同样也是仿效古代“枚卜任官”、抓阄选相的方式,并赋予了它宗教与政治的双重意义。
抓阄授职官
抓阄授官又称之为探筹拜官、掣签授官。据《周书》卷二十九,北周将领王勇本名王胡仁,为人雄健有胆量。在邙山之战中,他与王文达、耿令贵三人力战有功,受到当时任宰相的宇文泰的赏赐。“军还,皆拜上州刺史。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拟授勇等,然州颇有优劣,又令探筹取之。勇遂得雍州,文达得岐州,令贵得北雍州。”为了避免将领之间的争功嫉妒,抓阄的确可以避免纷争,但这只能偶一为之。
明代选授地方官确实用过拈阄和掣签方法。《明史·选举志三》曰:“选授迁除,一切由吏部。其初用拈阄法,至万历间变为掣签,孙丕扬踵而行之。后虽有讥其失者,终明世不复更也。”《明史·李戴传》也说:“在外府佐及州县正、佐官则尽用掣签法。”但“其初用拈阄法”尚存疑窦,此法始于何时何人,具体例证何在,《明史》语焉不详,文献难以查证。
孙丕扬行“掣签法”,有多处文献可征,对其褒贬不一。据《明史》本传记载,孙丕扬是陕西富平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出任吏部尚书,其为人“挺进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独患中贵请谒。乃创为掣签法,大选(初授官与升迁曰大选)急选(改任、降职、丁忧、候补曰急选),悉听其人自掣,请寄无所容。一时选人盛称无私,然铨政自是一大变矣。”《谷山笔麈》卷五云:孙丕扬“又患内人请托,难以从违,大选外官,立为掣签之法,一时宫中传以为至公,下迨小民闾巷翕然称颂,而不知其非体也”。于慎行进而批评说:“至于人才长短,各有所宜,资格高下,各有所便,地方烦简,各有所合,道里远近,各有所准。而以探丸之智为挈瓶之守(聪明人做出愚蠢事),是掩镜可以索照,而折衡可以悬决也。从古以来,不闻此法。”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批评道:“今之选人,动涉数千里,风土不谙,语音不晓,而赴任宁家之费,复不可量,是率天下而路也。欲除铨政之弊,岂必如此而后为至公邪?”
明中叶以后,花四十两银子就能买一个官,加之荐举泛滥,导致一个昆山县就有两个知县、三个县丞、四个主簿。掣签法施行之初,多少可以解决官吏猥滥、贿赂公行的难题,貌似公平公正。但它违背了“量才录用”的用人原则,也没有考虑到选人的实际问题,操作中存在诸多弊端。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一“掣签授官”条说:“吏部掣签之法,始自迩年孙富平太宰,古今所未有也。孙以夙望起,与新建张相寻端相攻,虑铨政鼠穴难塞,为张所持,乃建此议。尽诿其责于枯竹。初行时,主者既以权衡弛担,幸谢揣摩,得者亦以义命自安,稍减怨怼,亦便计也。”原来孙丕扬与大学士张位有矛盾,担心他找茬儿算计自己,才想出了掣签授官之法,将用人责权寄托在一根竹签上,这让主管者推脱了责任,也让候铨者听天由命,但选人并不心甘情愿。当时有位陕西籍的举人候选,抽到杭州府推官一缺,心存畏惧,不愿赴任。孙丕扬大为恼怒,认为此人依仗是同乡,阻挠掣签法的施行,要严惩治罪,其人不得已含泪上任。杭州是东南大府,官司特多,这位陕西举人又听不懂江浙话,根本无法胜任,浙江按察使只好让一位本籍进士与之互调,才算摆平了此事。 《明史》说掣签法“虽不能辨材任官,要之无任心营私之弊”。赵翼也说:“以吏部注授官职可以上下其手,故设此法以防弊也。”孰料防君子难防小人,掣签法本为防弊,结果却被吏部官员借以舞弊。沈德符披露了其中的内幕:吏部主办的小吏公开对选人说,孙尚书将竹签分成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隅(每方划定了具体州府),现已分别入筒,诸位可以随意抽选。但对这些没有关系背景的选人,筒内竹签都是绝域瘴乡的职位,那些美差肥缺根本轮不到他们,都预留给了有关系肯花钱的主。后来主管的堂官司官发现了小吏们的猫腻,便在大选之前闭门操作,在竹签上动起了手脚,“粘贴地方,暗标高下,以至签之长短、大小、厚薄,靡不各藏隐谜,书办辈亦不得与闻,名曰做签,公然告人,不以为讳。于是作奸犯科,反不在曹掾(胥吏)矣”。只要是有来路的,如果抽签不满意,可以一抽再抽,反复更换,没关系者抽签稍有怨言,就一顿臭骂被驱逐门外。一枚小小的竹签,竟变成了贪官污吏手中的权杖与点金棒。
清朝地方官的选授,依然沿用了明代的掣签法。《清史稿·选举五》有多处记载,“铨选按格(条例标准)拟注(拟定授官),凭签掣缺”,“查年月先后掣选”,“按名挨掣实签”。康熙朝规定,凡被选为知州、知县、同知、通判的,“掣签后俱随本引见(由皇帝当面考察),后世踵行焉”。晚清的笔记与谴责小说中也有例证。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回中徐老二说:“我跟了一位余老爷,是新掣签的福建候补知县。”在皇权末世冗官猥滥、仕途沉滞、贿赂公行的官场生态环境下,掣签任官大约是朝廷与士人都能接受的下下策了。正如赵翼所云:“吏弊日滋,自不得不为此法,所以二百年来卒不能改,此亦時势之不得不然也。”(《陔馀丛考》卷二十六“吏部掣签”条)
抓阄任考官
清朝的科举防弊比前代更加严格,对乡试主考官的选任也更加谨慎,人品与学问并重,为此建立了“考试差”制度。康熙以前多由大臣保举,雍正之后正式施行考差制,资格为翰林学士及进士出身的京堂官(六部九卿衙门长官)、科道官(给事中与监察御史),先期呈送名单,注明职务、籍贯、科分及应回避之省份,经统一考试选出合格人员,造册以备选派。考试差始于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四年(1726年)上谕云:“去年朕将科目出身官员通行考试,分别记名,以备简用。今乡试届期,将记名人员掣签发往。”其具体程序是:“将御试取定人员,书名牙签,盛以金筒,每届按省分差之期,设黄案于午门外,令书名人员齐集,命大学士同礼部堂官捧金筒置黄案上,掣签唱名。宣读上谕毕,大学士将所掣名签恭请钦定正副主考,遵旨差往。”(光绪《钦定科场条例》卷九)
其实早在顺治朝时,乡试同考官已经采用考试简选,抓阄入闱的方式了。《钦定科场条例》卷十附载旧例云:“顺治五年(1648年)定,各省同考官,令该巡按(巡抚、按察使)提学公同考选派用。”“顺治八年题准,江南房考,提学会巡按二司选用,务取洁守实学,每十员用二十员公同阄定。”“顺治十七年定,在外同考,各省督抚公慎酌量,扣定日期,将本省及邻省才望素著推知(推官、同知),或科甲教职等官,倍数密取到省,即日公阄入闱。”抓阄入闱比例为二取一。又据光绪十二年(1886年)会试内监试李鸿逵所记,同考官的分房也是抓阄派定的。其《春闱内帘杂咏》之二《分房》云:“翌日掣签分左右,诸人鹄立到堂前。双拳并举排名次,众目齐观占后先。”自注:“正副主考各据一签筒,一掣某名,一掣某房,与吏部掣签相同。”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也说:入闱后主考升堂掣签,分定房数之次序。正主考掣房签,副主考掣姓名签,各人按所得之数目归房,故同考官亦曰房官。
清代的考试差制度一方面提高了主考官的文化素养,增强了其责任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也弥补了制度缺陷,遏制了人情请托。经过雍乾嘉三朝的反复调整,考试结果由公布到不公布,由排名到不排名,只分取与不取,而且名单只有皇帝知晓。届期分派时又抽签而定,外界难以猜测,其防弊效果十分明显。但到同光年间,掣签差遣改为御笔圈点,太监又在其中玩弄伎俩,就连考差本身也出现关节舞弊,这都是晚清的官场腐败所导致,掣签制度本身是没有错的。
近代严复在《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一文中抨击封建包办婚姻时说:“岂有伉俪之大,一與之齐,终身不改,而发端之始,乃以探筹抓阄之法行之乎?”其实在我国皇权时代,又岂止是婚姻如同抓阄,一生幸福寄托于天命,专制王朝在选官用人这样关乎朝廷治乱的严肃问题上,竟也用抓阄来决定取舍。有时是皇帝个人行为,一时从权,有时则朝廷设立制度,形成惯例。
抓阄选宰相
我国古代用占卜法选官起源很早。《尚书·大禹谟》记载舜要把君位传给禹,大禹回答道:“枚卜功臣,惟吉之从。”您还是逐一占卜功臣,让吉祥者接受帝位吧。《汉语大词典》释“枚卜”说:“一一占卜。古代以占卜法选官,因以指选用官员。”《宋书·王华传》记载,孔宁子曾对宋武帝刘裕说:“隆化之道,莫先于官得其才;枚卜之方,莫若人慎其举。”所谓“枚卜之方”,就是指荐举选拔官员。《汉语大词典》进而解释说:“明代专指选大臣为大学士,入内阁主事。”明代推举阁臣的“枚卜”,只是借用了《尚书》的典故,未必真的占卜抓阄。杨涟曾上疏指控魏忠贤的二十四大罪状,第五条说:“国家最重无如枚卜。忠贤一手握定,力阻首推之孙慎行、盛以弘。”所言“忠贤一手握定”,似乎为竹签或占卜工具,其实当为“一手操控局面”之意。
真用抓阄法选宰相,五代后唐已有先例。据《旧五代史·卢文纪传》,末帝李从珂即位后,颇为宰相人选而发愁,朝臣推荐了几位候选人,他又对其才能品行把握不定,于是“乃俱书当时清望达官数人姓名,投琉璃缻中,月夜焚香,祷请于天,旭旦以箸挟之,首得文纪之名,次即姚顗。末帝素已期待,欢然命之,即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与姚顗同升相位”。杨亿在《杨文公谈苑》“卢文纪为相”条中也说:“清泰(唐末帝年号)即位,将命相,取达官名十人致瓶中探取之,首得文纪,遂为宰相。”唐末帝抓阄选出的两位宰相又表现如何呢?卢文纪平生积财巨万,遇事无主见,末帝很快就对他不满,说:“朕闻主忧臣辱,予自凤翔来,首命卿为宰相,听人所论,将谓便致太平,今寇孽纷纷,令万乘自行战贼,于汝安乎?”卢文纪闻言惶恐不已,连连谢罪。姚顗比卢文纪也强不了多少,虽然为官清廉,然而“在相位龌龊无所为”,纯粹是个“伴食宰相”。
明代也确实有两位皇帝搞过抓阄选相,一是嘉靖帝,二是崇祯帝。《明史·钱龙锡传》记载了崇祯元年(1628年)的抓阎选相过程:先由廷臣推举出十位人选,“帝仿古枚卜典,贮名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首得龙锡,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辅臣以天下多故,请益一二人。复得周道登、刘鸿训,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查继佐《罪惟录》卷一也有记载,并说钱龙锡“勋业德望俱无闻焉,何以邀有天幸乃尔?”唐末帝与明思宗都是亡国之君,嘉靖皇帝沉迷道教,他们选宰相真可谓“不拘一格”,但靠抓阄指望老天,又岂能降下“救时宰相”的人才呢?
崇祯帝似乎对抓阄特别偏好,在抓阄选相之前,还曾抓阄点过状元。查继佐《烈皇小识》卷一记载,崇祯元年(1628年)春,“上留心策士,进呈三十六卷,并贮名金瓯中,以金箸挟之,凡三挟,皆得刘若宰,遂定为状元。”反复三遍挟出的都是同一人,还真是神了。刘若宰后来官至谕德,给崇祯帝当过讲官。他擅长书画,政治上并无作为,《明史》无传。后人知道他,多半因为抓阄点状元这件事儿。
自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起,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灵童的认定也开始采用金瓶掣签的制度,至今已延续200多年。期间绝大多数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以掣签方式遴选的,现任的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就是20多年前以金瓶掣签选出,经中央政府认定的。这同样也是仿效古代“枚卜任官”、抓阄选相的方式,并赋予了它宗教与政治的双重意义。
抓阄授职官
抓阄授官又称之为探筹拜官、掣签授官。据《周书》卷二十九,北周将领王勇本名王胡仁,为人雄健有胆量。在邙山之战中,他与王文达、耿令贵三人力战有功,受到当时任宰相的宇文泰的赏赐。“军还,皆拜上州刺史。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拟授勇等,然州颇有优劣,又令探筹取之。勇遂得雍州,文达得岐州,令贵得北雍州。”为了避免将领之间的争功嫉妒,抓阄的确可以避免纷争,但这只能偶一为之。
明代选授地方官确实用过拈阄和掣签方法。《明史·选举志三》曰:“选授迁除,一切由吏部。其初用拈阄法,至万历间变为掣签,孙丕扬踵而行之。后虽有讥其失者,终明世不复更也。”《明史·李戴传》也说:“在外府佐及州县正、佐官则尽用掣签法。”但“其初用拈阄法”尚存疑窦,此法始于何时何人,具体例证何在,《明史》语焉不详,文献难以查证。
孙丕扬行“掣签法”,有多处文献可征,对其褒贬不一。据《明史》本传记载,孙丕扬是陕西富平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出任吏部尚书,其为人“挺进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独患中贵请谒。乃创为掣签法,大选(初授官与升迁曰大选)急选(改任、降职、丁忧、候补曰急选),悉听其人自掣,请寄无所容。一时选人盛称无私,然铨政自是一大变矣。”《谷山笔麈》卷五云:孙丕扬“又患内人请托,难以从违,大选外官,立为掣签之法,一时宫中传以为至公,下迨小民闾巷翕然称颂,而不知其非体也”。于慎行进而批评说:“至于人才长短,各有所宜,资格高下,各有所便,地方烦简,各有所合,道里远近,各有所准。而以探丸之智为挈瓶之守(聪明人做出愚蠢事),是掩镜可以索照,而折衡可以悬决也。从古以来,不闻此法。”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批评道:“今之选人,动涉数千里,风土不谙,语音不晓,而赴任宁家之费,复不可量,是率天下而路也。欲除铨政之弊,岂必如此而后为至公邪?”
明中叶以后,花四十两银子就能买一个官,加之荐举泛滥,导致一个昆山县就有两个知县、三个县丞、四个主簿。掣签法施行之初,多少可以解决官吏猥滥、贿赂公行的难题,貌似公平公正。但它违背了“量才录用”的用人原则,也没有考虑到选人的实际问题,操作中存在诸多弊端。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一“掣签授官”条说:“吏部掣签之法,始自迩年孙富平太宰,古今所未有也。孙以夙望起,与新建张相寻端相攻,虑铨政鼠穴难塞,为张所持,乃建此议。尽诿其责于枯竹。初行时,主者既以权衡弛担,幸谢揣摩,得者亦以义命自安,稍减怨怼,亦便计也。”原来孙丕扬与大学士张位有矛盾,担心他找茬儿算计自己,才想出了掣签授官之法,将用人责权寄托在一根竹签上,这让主管者推脱了责任,也让候铨者听天由命,但选人并不心甘情愿。当时有位陕西籍的举人候选,抽到杭州府推官一缺,心存畏惧,不愿赴任。孙丕扬大为恼怒,认为此人依仗是同乡,阻挠掣签法的施行,要严惩治罪,其人不得已含泪上任。杭州是东南大府,官司特多,这位陕西举人又听不懂江浙话,根本无法胜任,浙江按察使只好让一位本籍进士与之互调,才算摆平了此事。 《明史》说掣签法“虽不能辨材任官,要之无任心营私之弊”。赵翼也说:“以吏部注授官职可以上下其手,故设此法以防弊也。”孰料防君子难防小人,掣签法本为防弊,结果却被吏部官员借以舞弊。沈德符披露了其中的内幕:吏部主办的小吏公开对选人说,孙尚书将竹签分成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隅(每方划定了具体州府),现已分别入筒,诸位可以随意抽选。但对这些没有关系背景的选人,筒内竹签都是绝域瘴乡的职位,那些美差肥缺根本轮不到他们,都预留给了有关系肯花钱的主。后来主管的堂官司官发现了小吏们的猫腻,便在大选之前闭门操作,在竹签上动起了手脚,“粘贴地方,暗标高下,以至签之长短、大小、厚薄,靡不各藏隐谜,书办辈亦不得与闻,名曰做签,公然告人,不以为讳。于是作奸犯科,反不在曹掾(胥吏)矣”。只要是有来路的,如果抽签不满意,可以一抽再抽,反复更换,没关系者抽签稍有怨言,就一顿臭骂被驱逐门外。一枚小小的竹签,竟变成了贪官污吏手中的权杖与点金棒。
清朝地方官的选授,依然沿用了明代的掣签法。《清史稿·选举五》有多处记载,“铨选按格(条例标准)拟注(拟定授官),凭签掣缺”,“查年月先后掣选”,“按名挨掣实签”。康熙朝规定,凡被选为知州、知县、同知、通判的,“掣签后俱随本引见(由皇帝当面考察),后世踵行焉”。晚清的笔记与谴责小说中也有例证。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回中徐老二说:“我跟了一位余老爷,是新掣签的福建候补知县。”在皇权末世冗官猥滥、仕途沉滞、贿赂公行的官场生态环境下,掣签任官大约是朝廷与士人都能接受的下下策了。正如赵翼所云:“吏弊日滋,自不得不为此法,所以二百年来卒不能改,此亦時势之不得不然也。”(《陔馀丛考》卷二十六“吏部掣签”条)
抓阄任考官
清朝的科举防弊比前代更加严格,对乡试主考官的选任也更加谨慎,人品与学问并重,为此建立了“考试差”制度。康熙以前多由大臣保举,雍正之后正式施行考差制,资格为翰林学士及进士出身的京堂官(六部九卿衙门长官)、科道官(给事中与监察御史),先期呈送名单,注明职务、籍贯、科分及应回避之省份,经统一考试选出合格人员,造册以备选派。考试差始于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四年(1726年)上谕云:“去年朕将科目出身官员通行考试,分别记名,以备简用。今乡试届期,将记名人员掣签发往。”其具体程序是:“将御试取定人员,书名牙签,盛以金筒,每届按省分差之期,设黄案于午门外,令书名人员齐集,命大学士同礼部堂官捧金筒置黄案上,掣签唱名。宣读上谕毕,大学士将所掣名签恭请钦定正副主考,遵旨差往。”(光绪《钦定科场条例》卷九)
其实早在顺治朝时,乡试同考官已经采用考试简选,抓阄入闱的方式了。《钦定科场条例》卷十附载旧例云:“顺治五年(1648年)定,各省同考官,令该巡按(巡抚、按察使)提学公同考选派用。”“顺治八年题准,江南房考,提学会巡按二司选用,务取洁守实学,每十员用二十员公同阄定。”“顺治十七年定,在外同考,各省督抚公慎酌量,扣定日期,将本省及邻省才望素著推知(推官、同知),或科甲教职等官,倍数密取到省,即日公阄入闱。”抓阄入闱比例为二取一。又据光绪十二年(1886年)会试内监试李鸿逵所记,同考官的分房也是抓阄派定的。其《春闱内帘杂咏》之二《分房》云:“翌日掣签分左右,诸人鹄立到堂前。双拳并举排名次,众目齐观占后先。”自注:“正副主考各据一签筒,一掣某名,一掣某房,与吏部掣签相同。”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也说:入闱后主考升堂掣签,分定房数之次序。正主考掣房签,副主考掣姓名签,各人按所得之数目归房,故同考官亦曰房官。
清代的考试差制度一方面提高了主考官的文化素养,增强了其责任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也弥补了制度缺陷,遏制了人情请托。经过雍乾嘉三朝的反复调整,考试结果由公布到不公布,由排名到不排名,只分取与不取,而且名单只有皇帝知晓。届期分派时又抽签而定,外界难以猜测,其防弊效果十分明显。但到同光年间,掣签差遣改为御笔圈点,太监又在其中玩弄伎俩,就连考差本身也出现关节舞弊,这都是晚清的官场腐败所导致,掣签制度本身是没有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