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文化行为是人类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该民族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发展和长期流行的价值观念所支配,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的体现,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西部民族文化发展至今,已经积累和延续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及传统艺术观念。
关键词:西部民族文化;西部地区;现状;特点;重要性
在这里,要探究整个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进程,我们就应该认识到西部地区的独特性,因为它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在整个西部地区存在着三条主要的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和流经地域,孕育了拥有灿烂文化的华夏文明和炎黄子孙。可以说西部地区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古巴蜀文化、三星堆文化、甘肃的敦煌文化、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文化,等等,都是在这一地区起源并陆续扩散开来的。四川天府之国的巴蜀文化、西藏青海的青藏高原文化、新疆的西域民族风情文化,以及云南贵州的滇黔文化等都有各自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这几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代表性民族文化及民族生活方式。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产和繁衍后代,开拓了祖国的西部疆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西部民族文化。
一、西部民族文化发展的特征
西部民族文化发展至今,已经积累和延续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观念。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比如藏区,藏传佛教对藏族人民的影响就非常巨大,他们有着统一的信仰及共同的向往目标,这种信仰和向往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强大的凝聚力,藏传佛教对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做事行为都起到很大的决定作用。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流传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部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它对藏族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传承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到目前为止,流传在世界上最长的一部活史诗,主要是通过民间口头艺人口耳相传的方式不断延续和丰富传承下来。《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先民们,世世代代积累创造的藏族民间文学的杰出代表,它综合地反映古代藏族的社会历史、经济活动、民族文化、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是我们现在研究和了解古代藏族社会文明的一部文学宝典。
还有一部文学艺术的经典著作,就是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一书,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被我们学校影视表演系的师生们搬上了舞台。《尘埃落定》主要描写的是,以前有一个很有威望的康巴藏族大土司,在酒后和汉族老婆生了一个傻瓜儿子的故事。故事中,这个看似傻乎乎的儿子与现实生活存在很戏剧性的情节,但他的言行都十分具有预见性,成为影响土司制度的重要人物。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神秘的土司制度兴衰的全过程,以及独特的藏族民族文化风情。小说的精彩故事情节、动人的艺术魅力、优美的语言文字和作者本身的藏族身份都给民族文化增添了不少光彩。
通过这些文学巨著,我们充分地了解到西部民族的历史传统,以及民族发展状况的整个经过。对我们总结西部民族文化的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们总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深入地了解西部民族文化,走入他们的生活,详读他们的历史文学,体验他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准确地总结出西部民族文化的特征。
西部民族文化中的歌舞文化都是本民族的原生态民族舞蹈和歌曲。我自己就读西南民族大学这几年,身边听到的和见到的民族舞蹈、民族歌曲以及和他们一起渡过民族节日,充分地感受到少数民族同学的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和他们全身的民族热情。另外,通过现场观看到的几台大型民族文艺演出,有《尘埃落定》《彝海结盟》《嘎达梅林》等历史话剧就可以感受到来自高原、大山、草原、河谷等各个民族的民族特色与独特艺术魅力。西部几十个不同的少数民族所体现的不同民族文化,又组成了整個西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前面我们讲到了西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这些多样性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西部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独特性就意味着人无我有的特殊地方,以及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在这里我们列举藏族饮食文化中的糌粑、酥油茶、奶酪等食物为代表。他们以这些为主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居住在雪域高原的环境下,主要的经济作物大多是以牧业或半牧半农为主。气候条件相对恶劣,海拔高、气候寒冷、多霜周期长,导致当地农作物的品种非常有限,平原的粮食作物在这里无法生长,唯有青稞能抵抗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所以他们饮食的独特性也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交通状况、生活习惯等都受自然条件的各种限制,导致他们的一些历史传统的独一性,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第三个特征就是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神秘性,尤其是许多印证过历史痕迹,但又不会再现的文化现象而言更加具有神秘感,许多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族禁忌等都给人以神秘感。比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禁忌都具有神秘性,藏族不吃鱼、回族不吃猪肉,这些文化现象在人们的心里难免会引起好奇、新鲜、吃惊等感觉。再比如,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是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神秘的东巴教以及东巴文化的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形式的民间传统文化。这些都是纳西族经过漫长的岁月积淀,是他们祖先的聪明才智的结晶,许多都是无法再现的神奇文化现象。此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现象,都在人们生活中以其神秘性的特点吸引众多人的眼球。西部民族文化的神秘性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是艺术创作寻找灵感的源头。
二、西部民族服饰的特征
我们同世界各民族的情况一样,西部少数民族服饰都具有多样性、独特性以及神秘感,主要集中表现在女性服装上。我们国家少数民族大多聚集在南方,而且由于生活自然条件和历史变迁的影响,呈现的服装样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南方的少数民族女性大多穿裙子,但各有不同,在款式、装饰和色彩的搭配方面都有差别,苗族和布依族以及部分壮族妇女的裙子都短至膝盖,然而凉山州彝族妇女的裙子则是采用分节的形式,色彩更加鲜艳和丰富。这些不同的差异都是由于各民族长期的生活习惯及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这也形成了南北差异,各民族之间有自己独特的服装文化特色。 我们熟知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服装都非常有特点,在我们的记忆里北方民族的服装大多都是以皮袄加长裤搭配着穿,特别是以冬夏两季服装有特色,以普通的毛皮和各种靴子搭配穿着。然而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就以女性为例,除了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民族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短上衣和裙子搭配着穿,在这些衣服裙子里以刺绣居多,再加上其他首饰搭配和配饰的装扮,更加丰富多彩。在西部地区,藏族的服饰特点最为显著,藏族因为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以及云南和甘肃等地,受当地的气候环境等影响,服饰样式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藏族服饰就普遍特点而言,男女服装大多是大襟袍式的,左边的襟袍较大,右边的较小,衣服的领口、袖子和角边等地方都镶有各种绸缎或珍贵的毛皮。他们的服装是由气候决定的,夏季是没有长袖的,冬季天气凉了,都有袖子。藏族的帽子样式很多,在西藏拉萨一带,他们多用毛皮加上金丝绸带等制作而成。在四川、云南一带基本上都是用绸缎做帽子的表面,里面则用珍贵的毛皮,形状是圆顶状的,还可以根据气候变化,调整大小改变深浅,非常实用。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藏装的配饰,他们会把自己家里好看的各种玉石、珠宝、玛瑙、金银等都穿戴在服装上,表现他们民族服装的魅力。
西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和神秘性这三个特点,是他们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通过研究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学著作、宗教文化、饮食习惯、服饰装束等各个方面总结出来的。这些民族文化的特征,对于民族艺术、城市雕塑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雕塑的创作观念和灵感来源都必须遵循民族文化传统及民族文化理念。不能违背他们的民族信仰、民族禁忌,同时创作出来的城市雕塑还必须具备他们的民族特色,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这些西部民族文化的特征,也具有中华文化发展的特征,它们是西部民族老祖先聪明才智的结晶,是艺术文化创作的根本。
三、西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行为是人类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该民族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发展和长期的流行价值观念所支配,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的体现,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的民族都面临着两个艰难的选择:一方面渴求经济上的高速发展,要摆脱现有的经济贫困的现象;另一方面又希望保留原有的传统文化,担心传统文化在当今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消失。这种双重需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滥用民族文化以致民族文化的變味。
我们知道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品德风尚和道德文化的土壤,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是民族发展之本。众所周知,文化的特点是最具有民族性的,而每个民族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修养,西部地区民族也不例外。西部民族文化发展至今,已经积累和延续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艺术观念,等等。
目前,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 战略,为我们西部民族文化和西部民族地区提供了极大地发展机会。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60%以上。我们知道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21世纪初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再加上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和“一带一路”的文艺复兴之路的具体措施,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重新认识我们自己,抓住西部民族文化的特点,做好民族文化艺术的推广,搞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流动,进一步增加经济收入,也为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及西部民族精神的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嘉雍群培.藏族文化艺术[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饮水澈.藏地艺术[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
[3]石云涛.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4]管彦波.中国西南民族社会生活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西部民族文化;西部地区;现状;特点;重要性
在这里,要探究整个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进程,我们就应该认识到西部地区的独特性,因为它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在整个西部地区存在着三条主要的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和流经地域,孕育了拥有灿烂文化的华夏文明和炎黄子孙。可以说西部地区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古巴蜀文化、三星堆文化、甘肃的敦煌文化、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文化,等等,都是在这一地区起源并陆续扩散开来的。四川天府之国的巴蜀文化、西藏青海的青藏高原文化、新疆的西域民族风情文化,以及云南贵州的滇黔文化等都有各自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这几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代表性民族文化及民族生活方式。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产和繁衍后代,开拓了祖国的西部疆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西部民族文化。
一、西部民族文化发展的特征
西部民族文化发展至今,已经积累和延续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观念。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比如藏区,藏传佛教对藏族人民的影响就非常巨大,他们有着统一的信仰及共同的向往目标,这种信仰和向往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强大的凝聚力,藏传佛教对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做事行为都起到很大的决定作用。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流传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部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它对藏族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传承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到目前为止,流传在世界上最长的一部活史诗,主要是通过民间口头艺人口耳相传的方式不断延续和丰富传承下来。《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先民们,世世代代积累创造的藏族民间文学的杰出代表,它综合地反映古代藏族的社会历史、经济活动、民族文化、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是我们现在研究和了解古代藏族社会文明的一部文学宝典。
还有一部文学艺术的经典著作,就是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一书,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被我们学校影视表演系的师生们搬上了舞台。《尘埃落定》主要描写的是,以前有一个很有威望的康巴藏族大土司,在酒后和汉族老婆生了一个傻瓜儿子的故事。故事中,这个看似傻乎乎的儿子与现实生活存在很戏剧性的情节,但他的言行都十分具有预见性,成为影响土司制度的重要人物。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神秘的土司制度兴衰的全过程,以及独特的藏族民族文化风情。小说的精彩故事情节、动人的艺术魅力、优美的语言文字和作者本身的藏族身份都给民族文化增添了不少光彩。
通过这些文学巨著,我们充分地了解到西部民族的历史传统,以及民族发展状况的整个经过。对我们总结西部民族文化的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们总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深入地了解西部民族文化,走入他们的生活,详读他们的历史文学,体验他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准确地总结出西部民族文化的特征。
西部民族文化中的歌舞文化都是本民族的原生态民族舞蹈和歌曲。我自己就读西南民族大学这几年,身边听到的和见到的民族舞蹈、民族歌曲以及和他们一起渡过民族节日,充分地感受到少数民族同学的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和他们全身的民族热情。另外,通过现场观看到的几台大型民族文艺演出,有《尘埃落定》《彝海结盟》《嘎达梅林》等历史话剧就可以感受到来自高原、大山、草原、河谷等各个民族的民族特色与独特艺术魅力。西部几十个不同的少数民族所体现的不同民族文化,又组成了整個西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前面我们讲到了西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这些多样性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西部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独特性就意味着人无我有的特殊地方,以及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在这里我们列举藏族饮食文化中的糌粑、酥油茶、奶酪等食物为代表。他们以这些为主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居住在雪域高原的环境下,主要的经济作物大多是以牧业或半牧半农为主。气候条件相对恶劣,海拔高、气候寒冷、多霜周期长,导致当地农作物的品种非常有限,平原的粮食作物在这里无法生长,唯有青稞能抵抗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所以他们饮食的独特性也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交通状况、生活习惯等都受自然条件的各种限制,导致他们的一些历史传统的独一性,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第三个特征就是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神秘性,尤其是许多印证过历史痕迹,但又不会再现的文化现象而言更加具有神秘感,许多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族禁忌等都给人以神秘感。比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禁忌都具有神秘性,藏族不吃鱼、回族不吃猪肉,这些文化现象在人们的心里难免会引起好奇、新鲜、吃惊等感觉。再比如,云南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是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神秘的东巴教以及东巴文化的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形式的民间传统文化。这些都是纳西族经过漫长的岁月积淀,是他们祖先的聪明才智的结晶,许多都是无法再现的神奇文化现象。此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现象,都在人们生活中以其神秘性的特点吸引众多人的眼球。西部民族文化的神秘性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是艺术创作寻找灵感的源头。
二、西部民族服饰的特征
我们同世界各民族的情况一样,西部少数民族服饰都具有多样性、独特性以及神秘感,主要集中表现在女性服装上。我们国家少数民族大多聚集在南方,而且由于生活自然条件和历史变迁的影响,呈现的服装样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南方的少数民族女性大多穿裙子,但各有不同,在款式、装饰和色彩的搭配方面都有差别,苗族和布依族以及部分壮族妇女的裙子都短至膝盖,然而凉山州彝族妇女的裙子则是采用分节的形式,色彩更加鲜艳和丰富。这些不同的差异都是由于各民族长期的生活习惯及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这也形成了南北差异,各民族之间有自己独特的服装文化特色。 我们熟知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服装都非常有特点,在我们的记忆里北方民族的服装大多都是以皮袄加长裤搭配着穿,特别是以冬夏两季服装有特色,以普通的毛皮和各种靴子搭配穿着。然而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就以女性为例,除了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民族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短上衣和裙子搭配着穿,在这些衣服裙子里以刺绣居多,再加上其他首饰搭配和配饰的装扮,更加丰富多彩。在西部地区,藏族的服饰特点最为显著,藏族因为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以及云南和甘肃等地,受当地的气候环境等影响,服饰样式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藏族服饰就普遍特点而言,男女服装大多是大襟袍式的,左边的襟袍较大,右边的较小,衣服的领口、袖子和角边等地方都镶有各种绸缎或珍贵的毛皮。他们的服装是由气候决定的,夏季是没有长袖的,冬季天气凉了,都有袖子。藏族的帽子样式很多,在西藏拉萨一带,他们多用毛皮加上金丝绸带等制作而成。在四川、云南一带基本上都是用绸缎做帽子的表面,里面则用珍贵的毛皮,形状是圆顶状的,还可以根据气候变化,调整大小改变深浅,非常实用。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藏装的配饰,他们会把自己家里好看的各种玉石、珠宝、玛瑙、金银等都穿戴在服装上,表现他们民族服装的魅力。
西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和神秘性这三个特点,是他们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通过研究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学著作、宗教文化、饮食习惯、服饰装束等各个方面总结出来的。这些民族文化的特征,对于民族艺术、城市雕塑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雕塑的创作观念和灵感来源都必须遵循民族文化传统及民族文化理念。不能违背他们的民族信仰、民族禁忌,同时创作出来的城市雕塑还必须具备他们的民族特色,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这些西部民族文化的特征,也具有中华文化发展的特征,它们是西部民族老祖先聪明才智的结晶,是艺术文化创作的根本。
三、西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行为是人类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该民族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发展和长期的流行价值观念所支配,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的体现,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的民族都面临着两个艰难的选择:一方面渴求经济上的高速发展,要摆脱现有的经济贫困的现象;另一方面又希望保留原有的传统文化,担心传统文化在当今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消失。这种双重需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滥用民族文化以致民族文化的變味。
我们知道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品德风尚和道德文化的土壤,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是民族发展之本。众所周知,文化的特点是最具有民族性的,而每个民族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修养,西部地区民族也不例外。西部民族文化发展至今,已经积累和延续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艺术观念,等等。
目前,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 战略,为我们西部民族文化和西部民族地区提供了极大地发展机会。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60%以上。我们知道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在21世纪初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再加上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和“一带一路”的文艺复兴之路的具体措施,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重新认识我们自己,抓住西部民族文化的特点,做好民族文化艺术的推广,搞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流动,进一步增加经济收入,也为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及西部民族精神的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嘉雍群培.藏族文化艺术[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饮水澈.藏地艺术[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
[3]石云涛.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4]管彦波.中国西南民族社会生活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