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编教材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从每个单元导语明确的语文要素中,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不仅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还要品味这个“意”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是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即“言意兼得”。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基于实践探索和深入研究,笔者发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由“言”得“意”,感知内容;据“意”明“言”,探索规律;还要以“言”表“意”,尝试运用。
由“言”得“意”,感知内容
阅读一篇作品,首先要引领学生品读揣摩其语言,理解文字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即通过品读语言明白文章“写了什么”。在读懂“写了什么”的过程中,感悟其语言文字的精妙。
1.关注文章题目,品“言”知“意”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带有象征意义,有的是作者情感的出发点,有的提供了行文线索,有的揭示了作品主旨等。题目引领学生抓住文题,有助于他们读懂作品,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容与思想情感。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的侄女周晔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阅读这篇文章,可以引领学生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首先是“我的伯父鲁迅”,从亲人的角度理解和感受鲁迅的“可亲”,然后再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个层面,抓住“先生”的尊称,理解伯父不仅仅是“可亲”的伯父,还是那样一个“可敬”的人。通过品悟文章题目,让学生真正走近鲁迅这样一个“可亲可敬”的人物。
2.抓住重点词句,品“言”悟“意”
除了题目,文中一些精妙传神的词句,也往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遣词造句功力。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圈画、比较、换词等多种方法,捕捉重点词句,启发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帮助他们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在品读词句中把握文本内容,同时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当运用。
例如,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描写春季景色时,文中这样写道:“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为了更好地感悟春季的独特之美,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删改句“东方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红晕,飘着彩云”和“东方鱼肚色的天空,出现微微的紅晕,红紫红紫的彩云”依次和原文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比较、吟咏、品悟,自主地发现“一点儿一点儿”及“泛着、染上、飘着”等动词的运用,体现了动态变化的过程,突出了变化之美、动态之美,增强了对春天黎明美的表达效果。
3.联系生活实际,读“言”想“意”
语言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品味语言,能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利于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教学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一课,对于结尾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谈自己人生中遇到的问题。问题虽然让人不愉快,但是积极面对,就能不断成长,这也不失为有滋有味的生活。关键句蕴含的深刻含义清晰深刻地被学生领悟。
据“意”明“言”,探索规律
从语言文字出发,理解文本“写了什么”,进而感悟其“言语形式”,明白文本是“怎么写的”,即据“意”明“言”。据“意”明“言”和由“言”得“意”,在教学中往往是不能被截然分开的,它们更像是一体两面。在揣摩文本语言,感知文本“意”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对“言”的感悟。
1.基于课文体裁,整体把握表达特点
这一点,更多指向教师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文体意识,即诗歌有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童话有童话的想象与夸张,小说有小说的人物与情节等。不同文体,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美学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不同文体的不同“味道”。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珍珠鸟》是一篇散文,冯骥才通过对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教学时,如果不能把握文体特点,往往就会根据题目把课文当成说明文来教学。这样的话,学生理解到的或许也就是珍珠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了,至于作者的“那一点感觉、一点滋味”估计很难被感悟到。
在引领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关注作品的整体结构和表达特点,进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习得写作方法。《圆明园的毁灭》一文,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但文本真正在“毁灭”上着墨不多,反而用了较大的篇幅描写了圆明园昔日的壮丽、辉煌。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领悟“欲抑先扬”的写法,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冲击。
2.基于修辞手法,深入体会表达方式
在各类作品中,我们往往能看到不同的修辞手法,即作品通过修饰或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如《开国大典》中的排比,《秋天的雨》中的比喻、拟人,《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的反复,等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令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令表达的情感更加具有感染力、冲击力等。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依据年段特点、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关注和习得作品的相关修辞手法。
3.对比阅读,感悟语言表达特点
为了提升学生对文质兼美文本的认识,感受作家不同的语言特色和丰富情感,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作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而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得“言”的基础上深入悟“意”,在得“意”的基础上深入明“言”。
例如,同一作家不同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同一作家笔下的不同动物的描写。在比较中,感悟动物的不同特点、作家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对动物的细腻情感。又如,同一主题不同作家的作品比较阅读。将老舍的《猫》分别与夏丐尊、周而复的《猫》比较,把丰子恺的《白鹅》与叶·诺索夫的《白公鹅》比较,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更加深入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再如,根据需要引导学生把教材改编版本和作品原著进行深入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初步感受教材版的通俗晓畅与原著带有文言色彩的语言,体会它们同中有异的表达效果,在拓展学习中进一步得“言”得“意”。 以“言”表“意”,尝试运用
語文课程应把发展语言放在首位。学生从语言出发,由“言”得“意”,感知内容;继而据“意”明“言”,探索规律;再通过“运用的实践”,在“言”的运用中进行“意”的熏陶,在“意”的体验中落实“言”的训练,最终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入境想象,扩充补白
文本中表达内容丰富、蕴含意义深刻的语句,描绘画面生动、想象空间广阔的情节,是学习语言运用的切入点,可以引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补充文字以外的景与情。六年级上册《草原》所在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训练学生“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借助文章中“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一重点句,启发学生想象蒙古族同胞热情迎接汉族同胞的热烈场面。同学们有的把蒙古族同胞身着各色盛装描画得缤纷绚丽,有的把他们骑在马上挥鞭吆喝的神气样子描绘得声形并茂,补充了文中寥寥十几个字之外的许多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豪放粗犷的性格特点。继而引发学生在入境想象、品读比较中感悟老舍先生运用语言的精妙、凝练、传神,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2.续编文本,补充结尾
找准不同文本的不同切入点,设计不同形式的表达训练,既检验对文本的理解,又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可再次促进对文本“言”“意”的感悟。《宝葫芦的秘密》写了一个爱幻想的孩子王葆得到了梦想中的宝葫芦,这个宝葫芦给他的生活带来奇妙的变化,也给他带来了种种烦恼。文章结尾,王葆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又想到了宝葫芦,一个省略号使节选的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王葆和宝葫芦之间究竟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创编。学生们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形象。此时,文本“言”“意”感悟可以向更深处延伸。反观文本,讨论:“作者为什么没有像你们一样详尽地写出来?结尾的叙述为什么戛然而止?”学生在思辨中感悟到文本“言虽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技巧。
3.情动辞发,表达感受
面对《金色的鱼钩》《军神》《黄继光》等情感强烈、寓意深刻的文本,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抒写最强烈的感受。学生从发现语言现象,到体会表达作用,再到写话的迁移练习,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语言实践过程。最终,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真情表达的过程,实现了“意”的再次建构,促进了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关注文本言语表达的内容,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也要关注文本言语表达的形式,解决“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通过由“言”得“意”、据“意”明“言”和以“言”表“意”不断融合与转换的过程,最终真正落实单元要素,实现语文本真教学,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编辑 _ 李刚刚
由“言”得“意”,感知内容
阅读一篇作品,首先要引领学生品读揣摩其语言,理解文字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即通过品读语言明白文章“写了什么”。在读懂“写了什么”的过程中,感悟其语言文字的精妙。
1.关注文章题目,品“言”知“意”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带有象征意义,有的是作者情感的出发点,有的提供了行文线索,有的揭示了作品主旨等。题目引领学生抓住文题,有助于他们读懂作品,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容与思想情感。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的侄女周晔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阅读这篇文章,可以引领学生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首先是“我的伯父鲁迅”,从亲人的角度理解和感受鲁迅的“可亲”,然后再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个层面,抓住“先生”的尊称,理解伯父不仅仅是“可亲”的伯父,还是那样一个“可敬”的人。通过品悟文章题目,让学生真正走近鲁迅这样一个“可亲可敬”的人物。
2.抓住重点词句,品“言”悟“意”
除了题目,文中一些精妙传神的词句,也往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遣词造句功力。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圈画、比较、换词等多种方法,捕捉重点词句,启发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帮助他们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在品读词句中把握文本内容,同时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当运用。
例如,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描写春季景色时,文中这样写道:“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为了更好地感悟春季的独特之美,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删改句“东方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红晕,飘着彩云”和“东方鱼肚色的天空,出现微微的紅晕,红紫红紫的彩云”依次和原文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比较、吟咏、品悟,自主地发现“一点儿一点儿”及“泛着、染上、飘着”等动词的运用,体现了动态变化的过程,突出了变化之美、动态之美,增强了对春天黎明美的表达效果。
3.联系生活实际,读“言”想“意”
语言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品味语言,能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利于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教学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一课,对于结尾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谈自己人生中遇到的问题。问题虽然让人不愉快,但是积极面对,就能不断成长,这也不失为有滋有味的生活。关键句蕴含的深刻含义清晰深刻地被学生领悟。
据“意”明“言”,探索规律
从语言文字出发,理解文本“写了什么”,进而感悟其“言语形式”,明白文本是“怎么写的”,即据“意”明“言”。据“意”明“言”和由“言”得“意”,在教学中往往是不能被截然分开的,它们更像是一体两面。在揣摩文本语言,感知文本“意”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对“言”的感悟。
1.基于课文体裁,整体把握表达特点
这一点,更多指向教师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文体意识,即诗歌有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童话有童话的想象与夸张,小说有小说的人物与情节等。不同文体,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美学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不同文体的不同“味道”。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珍珠鸟》是一篇散文,冯骥才通过对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教学时,如果不能把握文体特点,往往就会根据题目把课文当成说明文来教学。这样的话,学生理解到的或许也就是珍珠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了,至于作者的“那一点感觉、一点滋味”估计很难被感悟到。
在引领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关注作品的整体结构和表达特点,进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习得写作方法。《圆明园的毁灭》一文,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但文本真正在“毁灭”上着墨不多,反而用了较大的篇幅描写了圆明园昔日的壮丽、辉煌。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领悟“欲抑先扬”的写法,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冲击。
2.基于修辞手法,深入体会表达方式
在各类作品中,我们往往能看到不同的修辞手法,即作品通过修饰或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如《开国大典》中的排比,《秋天的雨》中的比喻、拟人,《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的反复,等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令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令表达的情感更加具有感染力、冲击力等。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依据年段特点、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关注和习得作品的相关修辞手法。
3.对比阅读,感悟语言表达特点
为了提升学生对文质兼美文本的认识,感受作家不同的语言特色和丰富情感,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阅读,体会作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而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得“言”的基础上深入悟“意”,在得“意”的基础上深入明“言”。
例如,同一作家不同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同一作家笔下的不同动物的描写。在比较中,感悟动物的不同特点、作家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对动物的细腻情感。又如,同一主题不同作家的作品比较阅读。将老舍的《猫》分别与夏丐尊、周而复的《猫》比较,把丰子恺的《白鹅》与叶·诺索夫的《白公鹅》比较,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更加深入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再如,根据需要引导学生把教材改编版本和作品原著进行深入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初步感受教材版的通俗晓畅与原著带有文言色彩的语言,体会它们同中有异的表达效果,在拓展学习中进一步得“言”得“意”。 以“言”表“意”,尝试运用
語文课程应把发展语言放在首位。学生从语言出发,由“言”得“意”,感知内容;继而据“意”明“言”,探索规律;再通过“运用的实践”,在“言”的运用中进行“意”的熏陶,在“意”的体验中落实“言”的训练,最终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入境想象,扩充补白
文本中表达内容丰富、蕴含意义深刻的语句,描绘画面生动、想象空间广阔的情节,是学习语言运用的切入点,可以引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补充文字以外的景与情。六年级上册《草原》所在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训练学生“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借助文章中“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一重点句,启发学生想象蒙古族同胞热情迎接汉族同胞的热烈场面。同学们有的把蒙古族同胞身着各色盛装描画得缤纷绚丽,有的把他们骑在马上挥鞭吆喝的神气样子描绘得声形并茂,补充了文中寥寥十几个字之外的许多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豪放粗犷的性格特点。继而引发学生在入境想象、品读比较中感悟老舍先生运用语言的精妙、凝练、传神,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2.续编文本,补充结尾
找准不同文本的不同切入点,设计不同形式的表达训练,既检验对文本的理解,又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可再次促进对文本“言”“意”的感悟。《宝葫芦的秘密》写了一个爱幻想的孩子王葆得到了梦想中的宝葫芦,这个宝葫芦给他的生活带来奇妙的变化,也给他带来了种种烦恼。文章结尾,王葆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又想到了宝葫芦,一个省略号使节选的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王葆和宝葫芦之间究竟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创编。学生们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形象。此时,文本“言”“意”感悟可以向更深处延伸。反观文本,讨论:“作者为什么没有像你们一样详尽地写出来?结尾的叙述为什么戛然而止?”学生在思辨中感悟到文本“言虽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技巧。
3.情动辞发,表达感受
面对《金色的鱼钩》《军神》《黄继光》等情感强烈、寓意深刻的文本,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抒写最强烈的感受。学生从发现语言现象,到体会表达作用,再到写话的迁移练习,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语言实践过程。最终,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真情表达的过程,实现了“意”的再次建构,促进了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关注文本言语表达的内容,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也要关注文本言语表达的形式,解决“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通过由“言”得“意”、据“意”明“言”和以“言”表“意”不断融合与转换的过程,最终真正落实单元要素,实现语文本真教学,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编辑 _ 李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