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在高中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anw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手机的普及,当代高中生和家长几乎每人一部手机。而微信作为全新的手机聊天软件,一经面世就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使用微信。如何利用好学生、家长手中的手机,如何利用好微信开展班级建设工作,是高中班主任、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文章以“微信群”的使用,探究高中班级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微信群;高中班级建设;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5-0102-01
  一、微信对当代高中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微信凭借其“即时视频”“语音聊天”“摇一摇”“在朋友圈分享小视频、照片、语音、文字”“扫描二维码”等功能以及免费的优势,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用户数量迅速突破3亿大关。在这庞大的微信用户中,“95后”“00后”无疑是绝对的主力。有关资料显示,如今微信在高中学生中的普及率已经超过90%,微信在给中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占用学习时间、负能量的消息、各种微信骗局等,这些都是班主任要特别注意的。
  怎样趋利避害,怎样利用微信去进行班级建设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合理、有效利用微信有助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二、“微信群聊”在高中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微信快速地丰富了新时代高中班级建设的内容,我们的工作也不应该再局限于课堂。我们要将微信引入班级建设,让 “微信群聊”在高中班級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1.以人为本,通过微信能方便、快速地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
  通过“微信群聊”,班主任能第一时间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这样就突破了传统“面对面说教”方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使班级建设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2. 微信能营造班级“和”的氛围,通过及时沟通,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让师生关系更和谐
  中学生的自尊心和叛逆心较强,他们往往不会在公共场合和教师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利用微信不再是“面对面”,而是“键对键”,学生不便于用语言表露的东西,大都能通过文字真实地传达出来。例如,我们班有一名经常迟到的学生,我多次跟他谈话都没有效果。有一次在课堂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他觉得在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就跟我顶了一句,课堂气氛瞬间变得尴尬,下课后我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没过多久这名学生就给我发了一条微信给我承认了错误,我通过微信发现这名学生的内心世界很丰富,只不过是不善于用语言表达出来罢了。
  3.利用微信宣传优秀学生,做正向引导,激发学生正能量,推动中学生自身群体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中学生往往有自己交往的微信圈子和自己信赖的微信好友,他们在这个圈子中相互交流,甚至是相互影响,他们有极强的趋向性和群体性。正确地引导他们使用微信,利用微信交往、传播正能量尤为重要,而这种传播往往是一个圈子,再到另一个圈子,受益的人会成倍增加。
  针对这个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诸如“中学生”“中国梦”“人民网”“探索发现”“好书推荐”等适合中学生的微信公众账号,他们可以利用这些微信公众账号提供的信息资源,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彼此的思想感受,从而变得积极、阳光、向上。
  4.利用微信了解学生的要求,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管理效率
  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审美观念逐步完善,价值观念也趋于定型。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并不同步,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人格品质上的不稳定、不健全。他们追求成功,却畏惧失败;渴望合作,却不善交际;崇尚知识,却不注重过程和方法;重视人格,却唯我独尊。学生的处事特征往往是看重结果,忽视过程和方法。总之,新时期、新要求,只有与时俱进利用微信准确把握高中生的特征,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才能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董明利,汪慧勤.微信公众平台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6(10).
  [2]林闽,代飞.微信平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探究[J]. 信息系统工程,2015(12).
  作者简介:邓东(1985—),男,四川遂宁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中高职衔接教育活动具有文化整体性和文化统一性,从文化认同角度阐释衔接教育活动体系的构建,可以认识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必要性。语、数、英课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从文化认同视角下将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进行解构和融合,通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策略,促进中高职学生在教育衔接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化认同;教学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章编号:2095-6
摘 要: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科”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新兴产业需要的是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新工科”人才。土木工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机制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现实的社会需求与面向未来的工程技术之间的脱节,研究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文章结合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的实际
摘 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高校地位与社会认同感,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通过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困境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找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路径。  关键词:创新创业;困境;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高校的发展。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水平是体现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
摘 要:近几年来,由于分类招生人数比例的递增,贵州省高职院校拥有60%的自主招生比例。中职升高职人数随之呈逐年上升的势头,必然带来更多教学的矛盾与思考,文章就中职升高职学生高等数学的教与学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中职;高等数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083-02  一、招生模式下的高职生源情况  自2014年贵州省高职院校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