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中浙优1号在浙南山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y3s118x3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中浙优1号在浙南山区种植的产量表现与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中浙优1号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中浙优1号;栽培技术;浙南山区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176-01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04009),现已列入国家级和省级单季杂交晚籼稻重点示范组合,并被列为浙江省的主导品种。经在泰顺县试验、示范与推广种植,表现优异,深受浙南山区
  农民欢迎,成为泰顺县的主栽组合。
  
  1产量表现
  
  2007年在泰顺县推广种植3 666.7hm2,占全县单季稻面积的60%,大田示范结果中浙优1号平均产量8 430kg/hm2,比原当家组合D优527增产8.0%,其中泗溪镇南溪村7.7hm2示范片,经县科技局组织专家组现场实割验收,单产高达9 537kg/hm2,比片内对照汕优63增产8.2%。据泰顺县3年示范表明,平均产量7 734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2%;比当家组合D优527增产8.0%。
  
  2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优良
  中浙优1号分蘖力强、长势旺、株型挺拔、剑叶挺直、叶色较深、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青秆黄熟,株高118cm,穗长26.7cm,成穗率75%左右,有效穗241.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70粒左右,结实率约85%,千粒重27.5g。
  2.2生育期偏长
  中浙优1号在泰顺县海拔300~500m农区种植,4月底至5月初播种,全生育期145~150d,比汕优63长10d,适宜在泰顺县作单季稻种植。
  2.3米质优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6年检测报告,中浙优1号糙米率81.3%,精米率73.4%,整精米率41.3%,粒长6.7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14%,垩白度5.5%,透明度2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2.8%,蛋白质8.3%。稻米外观品质好,米饭软、清香,适口性好,饭冷不回生,米质优,达到国家三级优质米标准。
  2.4抗病性好
  2002年,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对稻瘟病抗性平均3.3级,对白叶枯病抗性平均4.8级,经多年种植均表现出明显的田间抗性。
  
  3高产栽培技术
  
  3.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在浙南山区作单季稻栽培,高山农区4月底、中山农区5月上旬、低山农区5月中旬播种为宜,秧龄不宜过长,控制在30d左右,秧苗处于六叶期插秧,秧苗达到单株带蘖3个以上。要注意严格控制播种量,秧田用种量为105kg/hm2。中浙优1号要获得高产,采用旱育秧培育壮秧是关键。播种前应进行晒种、种子消毒。苗床基肥施有机肥复合肥375~450kg/hm2,二叶期施断奶肥,施尿素75~150kg/hm2,移栽前4~5d施尿素75kg/hm2作起身肥,秧苗期要及时防治黑尾叶蝉兼治二化螟,控制水稻普通矮缩病。
  3.2合理密植,提高有效穗数
  中浙优1号属大穗型组合,分蘖力中偏上,有效穗偏少,故要增丛增苗,适当提高密度,插19.5~22.5万丛/hm2左右,密度29.7cm×16.5cm或26.4cm×16.5cm,最高苗达到360~390万株/hm2,以利于提高成穗率。一般行株距26cm×20cm为宜,落田苗为60~75万株/hm2,促进低节位分蘖,控制无效分蘖,降低高峰苗,提高茎蘖成穗率,争取更多有效穗。
  3.3合理施肥,保证穗大粒多
  施肥原则为“重基肥,早蘖肥,巧施穗粒肥”,以保证前期早生快发,中期稳长稳发,后期不衰。基肥施水稻专用肥750kg/hm2、加拿大产氯化钾105kg/hm2;促蘖肥一般在插后5~7d结合化学除草进行,施尿素120~150kg/hm2;穗粒肥在幼穗分化期视苗情施尿素15kg/hm2、氯化钾75kg/hm2,如叶色浓绿,氮肥可不施或少施。在齐穗至乳熟期用0.2%磷酸二氢钾或激素复合肥进行叶面喷施,以补充后期养分,提高千粒重。
  3.4水浆管理
  栽后寸水护苗,浅水促分蘖,栽后20d内水自然落干1~2次,当每丛苗数达到15~18株、苗数达到225~255万株/hm2时开始搁田,直至拔节后灌浅水,孕穗期保持2cm左右薄水层,期间自然落干1~2次,灌浆期间歇灌溉。收获前1周保持田间湿润。
  3.5治虫治病,确保高产丰收
  根据病虫情报,结合大田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对症下药防治,提高防治质量。孕穗至齐穗期主要防治螟虫,用锐劲特、三唑磷、杀虫双防治,稻纵卷叶螟用毒死蜱、纵卷清、康宽防治,飞虱用吡虫啉、蚜虱净防治。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稻曲病,用5%井冈霉素2 250g/hm2加粉锈宁乳油1 500g/hm2,对水600~750kg/hm2喷雾防治,效果较佳。
  
  4参考文献
  [1] 叶曙光.杂交晚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5(4):22-23.
  [2] 郑加诚,吴朋喜,黄文胜.中浙优1号在浙南作连晚种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5,20(4):41-42.
  [3] 白朴.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 介绍了元宝枫的应用价值,并从种子采集、圃地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大苗定向培育等方面总结其育苗技术,以为元宝枫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元宝枫;应用价值;种子育苗  中图分类号 S7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163-01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 )属槭
摘要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的自然调节器,它利用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CO2和O2的浓度平衡;利用对太阳辐射较强的反射与吸收能力,调整局部地区气温;吸收大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吸附各类飘尘和降尘,净化空气,以减轻城市污染,提高城市生态质量。该文以临沂市为例,介绍了临沂市绿地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为临沂市的绿地景观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绿地;现状;建设措
摘要 连粳7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超級中粳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和综合抗性好的特点。该文结合试验数据和多年大田生产调查情况,总结出连粳7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生态特点;同时结合连粳7号高产的需要,从水稻育秧、栽插密度、肥水运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提出了连粳7号单产10.5 t/hm2以上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连粳7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
摘要化肥利用率低不仅造成过量施肥,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还会浪费资源,加重农民经济负担,同时造成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从旱田和水田2个角度综述了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式、方法,力求为扭转“增肥不增产”、“土壤养分过量累积”、“养分损失严重和生产效率下降”的现行局面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肥料利用率;旱田;水田;提高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
摘要 介绍溧水县青梅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产业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青梅产业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青梅产业;現状;对策;江苏溧水  中图分类号 S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317-021 溧水县青梅产业发展现状  溧水是南京秦淮河的发源地,境内山清水秀,生态优良,
摘要 介绍了水稻抛秧栽培的优点,从育秧准备、播种、苗期管理、抛前准备、大田抛栽、大田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粳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以为水稻抛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粳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021-01水稻抛秧栽培在邳州市张楼办事处推广10余年,已成
摘要分析了稻瘟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瘟病;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11.4 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5-0153-01    稻瘟病是由子囊菌Magnaprthe 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引起的真菌性病
摘要 对比分析井水灌区、江水灌区水稻生产现状,指出井灌区水田由于漏水较重,导致浅水天天灌。因此,土壤和根系通气性好,水稻分蘖充足,稻谷成熟度好,产量高于江水灌区。  关键词 井灌区;水稻;高产;成因;吉林白城  中图分类号 S511.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048-02白城市有水田逾13.3万hm
摘要 以鲁麦22为试材,研究微晶化磷矿粉对小麦生长、吸磷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晶化磷矿粉能显著提高小麦分蘖数,促进植株生长,增加叶片SPAD值和干物质含量;也可以促进小麦秸秆和籽粒磷素的积累;还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微晶化磷矿粉较过磷酸钙节约成本202.5元/hm2,纯收入增加0.69%,有利于农民增收。由此认为,微晶化磷矿粉是一种增产、经济的新型磷肥。  关键词 微晶化;磷矿粉;小
摘要 在对衢州市西区常山港左岸生态防洪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景觀设计进行规划,并提出植物配置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防洪堤;常山港;景观设计;浙江衢州  中图分类号 TU985.1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1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