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矿藏“露富”玄机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200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7月,多个国家代表将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举行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美国媒体率先放出消息说,美方勘探人员在阿富汗发现丰富矿藏,其中大部分是现代工业亟需原料,总价值大约为1万亿美元。随后,阿富汗官方宣布,矿藏价值超过1万亿而达到3万亿美元左右。
  有分析人士认为,美阿双方这出双簧戏,或许意味阿富汗战争开始由军事向经济方向转变。
  
  巨大矿藏本非新闻
  美国《纽约时报》6月中旬报道说,根据美国五角大楼的一份备忘录,由美国国防部官员和美国地质学家组成的勘探队发现,阿富汗境内蕴藏包括锂、铁、钴、金、铜、铌、稀土等大量金属矿藏。
  其中,蕴藏量最丰富的是铜矿和铁矿;而锂矿储量与玻利维亚相当,后者已探明的锂储量居世界第一。锂是制造可循环充电电池的重要原材料,被誉为“21世纪新石油”。
  这份备忘录由五角大楼和美国地质勘测局在对阿富汗全国范围进行数年连续勘探后写成的。
  不过,阿富汗拥有巨大矿藏并非新闻。随便翻开一本介绍阿富汗相关知识的书籍,都会看到清楚的介绍,该国本来就是矿藏丰富的国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列国志》“阿富汗”篇中写道,阿富汗自古就采掘和使用宝石、金、银、铜。早在1977年,一份篇幅达419页的报告在西方公诸于众。报告说,阿富汗全国有58处固体可燃性物质矿床、898处金属矿物矿床、114处稀有金属矿床、4处放射性和稀土矿床、105处贵金属矿床、118处非金属矿物矿、21处宝石矿床等,其中煤、铁、盐、天然气以及各种宝石矿最为重要。
  如今,美方与阿方突然放出并非新闻的新闻,显然并非普及地理知识,如此喊话的动机与背景引人联想。
  按1万亿美元作价的话,以阿富汗全国2900万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可拥有价值3.4万美元的矿藏。难怪有媒体惊呼阿富汗将成为另一个沙特阿拉伯。
  
  “惊现”过程似无新意
  早在2004年,派往阿富汗参与重建项目的美国地质学家在喀布尔的阿富汗地质勘探局图书馆发现一些地质图表和数据。资料显示,阿富汗境内可能蕴藏大量矿产资源。
  美国地质学家随后发现,这些数据是20世纪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时由苏联专家收集而得。当苏联军队撤出阿富汗时,这些数据被遗弃。进入90年代后,阿富汗内部战乱依旧。为躲避战火,一些阿富汗地质学家将这些资料带回家中保管,直到美军2001年进入阿富汗驱逐塔利班政权后,才将这些数据放入地质勘探局图书馆保存。
  “确实存在图表,但由于30多年的战争,矿藏并未开采。”曾供职于地质勘探局的阿富汗工程师艾哈迈德•胡贾布莱说。在这批资料的“指引”下,美国地质学家2006年开始勘探阿富汗潜在矿产资源并于次年“颇有新收获”。
  但随后两年内,这些数据没有得到美国和阿富汗官员重视。2009年,美国国防部派赴伊拉克执行商业发展任务的一个特别行动小组转赴阿富汗后得到了这批数据。在这之前,除了当时参与勘探的地质学家外,没有人曾查阅这些数据,更没有人想到这些枯燥的勘探数据背后或许蕴藏大量财富。
  这个特别行动小组随即邀请美国地质专家根据先前勘探数据找寻矿藏,并将勘探结果通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和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
  
  突然露富自有玄机
  巨大矿藏并非一夜之间冒出,此时炒作自有幕后多重背景。阿富汗当地分析人士认为,首先,美国和阿富汗政府达成默契,释放发现巨大矿藏的消息,以吸引更多国家参与阿富汗经济重建,为解决阿富汗问题寻找新药方。
  2010年,阿富汗战争进入第10个年头,这个国家的安全形势不仅未见好转,反而空前恶化。美国终于认识到,武力不是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根本良方,开始将注意力更多投向经济领域。同时,美方也终于承认,单边力量难以解决问题,就资源开发而言,一家是吃不动蛋糕的,需要大家来分。
  2010年7月,多个国家代表将在喀布尔举行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上,以经济发展促安全形势将成为主题。阿富汗方面为这次会议已准备好一揽子计划书,涉及经济项目将涵盖农业、水利、畜牧业、交通与航空业,总价值达150亿美元。这些项目的资金来源,当然仍须依靠外国“金主”。而选择这一时机,释放发现巨大矿藏的消息,其动机也就不言自明了。
  其次,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外交官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其实,2010年早些时候,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访华期间,就已经把阿富汗“发现”巨大矿藏的消息告知中方,希望以此作为吸引中方增加介入阿富汗经济重建进程的筹码。看起来,这万亿美元矿藏的消息,大有香饵的味道。
  
  资源“暗战”早已打响
  除重要的战略地位外,阿富汗所拥有的巨大资源储备,也是列强觊觎的目标。围绕这些资源的争夺战早已打响,并非新闻。
  上世纪初,英国阿富汗殖民当局就对阿国矿藏展开调查。前苏联上世纪70年代也在阿富汗进行过勘探。世界银行2004年的一份报告专门论述阿富汗资源的丰富性。美国勘测局则在2007年就报告说:“阿富汗资源实在太丰富了。”
  美国勘测局自2007年起就对阿富汗全国矿藏进行系统调查摸底。为此,该局专门改装一架英国轰炸机,机上安装测绘仪器,绘制阿富汗全国资源多维视角地图。
  另外,美国国防部专门组建一支阿富汗资源调查特别行动队,在阿富汗政府与国际公司,主要是美国公司之间搭建合作开发的桥梁。至2009年,美国已经搜集全部阿富汗矿藏资源数据,随之着手评估这些矿藏的价值。
  一些中国企业也积极参与阿富汗的资源开发。2008年,中国公司在阿富汗艾纳克铜矿招标中成功中标,获得该铜矿30年开采权。依据合同,开采出的铜一半归中方。中标的中冶科工集团计划在铜矿所在地区修建400兆瓦发电厂,为矿区和首都喀布尔提供电力。此外,该公司还将为铜矿修建冶炼厂等,并为当地阿富汗人修建学校、公路甚至清真寺。
  中国获得艾纳克铜矿开采权,引起一些国家的不满。美国和欧洲的部分企业抱怨说,中方借助“桌面下的交易”弄到铜矿开采权。同时参加竞标的加拿大和印度公司也指责说,中国公司利用阿富汗矿业部官员的“腐败”在竞标中获益。还有人怀疑中国公司对阿富汗当地民众的福利承诺是否能够兑现。这些猜测与责难并无根据,但从中不难看出围绕资源的争夺战已然升温。
  
  开采运输并非易事
  无论是1万亿美元,还是3万亿美元,要开采这些矿藏并非易事。
  阿富汗无力自行开采。阿富汗不仅是没有矿业企业,甚至连自主工业也没有。在首都喀布尔,除了一家生产火柴的企业,竟没有任何一家自主企业。
  巨大矿藏的开采必须也只能依靠国际企业。但在目前糟糕的安全形势下,外国企业来趟浑水前肯定需要好好算一下经济账。阿富汗当地专家估计,开掘一个大型铜、铁矿石或金矿,需要投资50亿美元甚至更多资金;还需要投资50亿美元兴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供向外运输所用。即便有外国公司“见钱眼开”愿意“上钩”,算算经济账,能不能盈利,也还是未定之数。这些矿藏中,为数不少分布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东部和南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处于塔利班控制区域,为保障安全所需付出的成本,更是很难计算。
  已经启动的艾纳克铜矿工程可以给这一安保成本做个注解。目前,负责工地外围保安的阿富汗安全部队人数达到1600人。而工地内部保安还需要数百名警察的警力。据了解,负责内保的这几百号人的生活成本将由中方公司负责。
  另外,运输极端困难。阿富汗是内陆国家,没有海港。运输的选择之一是向西再向南,借助巴基斯坦南部国际海港卡拉奇出海——难点在于,货物必须途经阿巴边境,而这里是塔利班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北约军队运输队尚且频繁遭袭,何况是民用车队;选择之二是经过西部的伊朗——难点在于,伊朗边境远离阿富汗已经探明的矿藏地;选择之三是向北经中亚各国运往俄罗斯——难点是路途遥远,成本太高。
  更无奈的是,向这三个方向前进,均无铁路。依靠公路运输大宗矿产品,代价之高昂,任何矿业巨头都需要思量再三。而修筑铁路非数日之功,恐怕也是大公司们决策前需要反复掂量的事情。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拥有富饶资源但引来刀兵之祸的国家案例不少。万亿美元矿藏对阿富汗来是福是祸,目前难料。
  如同伊拉克民众指责美英入侵意在控制该国石油资源,阿富汗民众顺理成章也会怀疑西方国家入侵阿富汗,在反恐之外,还含有控制资源的目的。美国国防部官员组成阿富汗矿藏勘测小组,五角大楼起草阿富汗矿藏报告,这更令美国人介入阿富汗问题显得可疑。这种民众心理,对于塔利班可能成为有利因素,成为该组织进行舆论宣传、争取民众支持的工具。
  另外,阿富汗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之间存在的矛盾,也可能在万亿美元矿藏的利益驱使下,变得更为严重。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尤其是部族头领,势必将会就矿藏控制权以及开采后的利益分配等问题展开激烈争夺,甚至引发更多流血冲突。
  与此同时,政府内部以及相关利益集团,也可能趁机攫取国家财富。这笔财富不排除成为加剧阿富汗政坛腐败的催化剂。
  实际上,矿业是经营利润周期较长的产业。从启动开采到见到效益甚至可能需要四五十年的时间。阿富汗各种地方势力以及塔利班等反政府武装未必懂得这些经济规律,他们得到消息后,或者疯狂圈地,或者动武抢夺,由此导致暴力活动进一步升级,绝非百姓之福。
  
  中国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阿富汗矿业部近期将在伦敦举行招标推广会,吸引外国公司参与采矿。中国国民关心的是,对于日益感受到资源能源压力的中国来说,在近邻阿富汗发现丰富矿藏,到底该如何应对?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释放阿富汗存在万亿美元矿藏消息,意在针对中国,但就其目的及方式而言,存在两种不同观点。
  观点之一认为,美国始终视中国为争夺资源的对手,中国迅速崛起,在非洲等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展现自己独特的方法,基础设施、农田水利以及铁路等配套工程相当成功,这对美国构成很大的竞争压力。
  美国担心在阿富汗依靠一己之力,难以与中国争雄,出于长远考虑,希望吸引更多西方国家参与进来,抵消中国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观点之二则认为,美国希望在阿富汗问题上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放出万亿美元矿藏的消息,旨在吸引更多中国企业进入阿富汗矿业,从而也促使中国政府在阿富汗问题上承担更多义务。
  部分美国政界军界人士认为,中国在享受阿富汗经济利益的同时,应当承当更多安全职责,甚至应当向阿富汗派遣军队,参与国际安全援助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万亿美元矿藏开发,是美国用来拉中国入局的手段之一。
  长期以来,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遵循睦邻、富邻的指导思想。自2008年中国进入阿富汗开采铜矿后,中国在阿的开发模式,具备明显特色。中方帮助阿方建学校,修铁路,盖清真寺,企业与当地居民建立了较为融洽的关系。
  另外,中国坚持不派兵阿富汗,也令阿富汗民众对中国产生好感。
  今年早些时候,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率领一个庞大的经贸代表团到中国,与中方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
  这表明,阿方自身也想吸引更多中国投资,这并非美国的支持或者反对所能左右。
  按中国驻阿外交人员的说法,中国在阿发展经济,应当遵循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方针,讲求实际,顾全大局。中阿经济合作,既要算好政治账,也要算好经济账。赔本赚吆喝的事情,未必对国家的外交大局有利。
  就中国对阿富汗的经济援助而言,自2002年起,中方已向阿方提供总计9亿多元人民币的重建援助。2009年,中国政府又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再向阿方提供7500万美元援助。
其他文献
近日,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与新浪网教育频道共同发布了《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其中说,与2009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来说有所缓解,大学生就业心态趋于平和,“接受零月薪的人群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怎么解释零月薪呢?据新京报最近报道,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先生说,接受零月薪比例大幅增加,应该说是一种进步,从过去一味追求高工资,到如今注重经验积累和长远发展,
期刊
全球的汽车厂商正蜂拥挤入中国市场,来自印度的塔塔也不例外。  作为塔塔汽车旗下的豪华车品牌,路虎2010年一季度在华销量近5300辆,同比增长约192%;捷豹一季度则创下了销量同比增长70%的纪录。捷豹和路虎在中国销量的疯狂增长,使塔塔产生了进入中国造车的欲望,并将其首个海外分厂锁定中国。    CKD方式进中国  塔塔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卡尔彼得福斯特(Carl Peter Forster)5月2
期刊
继2010年1月1日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以下简称“电视网”)中文台正式上星播出后,英语台(即CNC World News环球新闻频道)也于7月1日正式在“亚太6号”上星开播。  经过两个月的试播,英语台已形成稳定的生产流程,每天24小时滚动播出《世界新闻》、《中国报道》、《经济新闻》、《国际观察》、《纪实》等14档节目。除天气资讯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公司制作外,其余电视新闻全部由新
期刊
经济学者的专业,就是教学和研究,而不是经世济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业,有其他的人戮力从事。根据专业分工,经济学者只要把经济学弄得有声有色、能不断添增经济学的资产就好了    “客观、正确、有趣”(objective, accurate, and interesting),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蒂格勒的用语。他认为,好的经济学作品应该符合这三个条件。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经济学者探讨社会现象
期刊
动议多年的中缅油气管道6月初正式开工建设。中石油集团作为控股方,将全面负责管道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营、扩建和维护。  中缅管道被看作破解“马六甲困局”的关键一环,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南油气战略大通道。加上中哈、中亚管道,中俄管道,中石油在西南、西北、东北三个方向的油气通道构建大致成型。  2009年,中石油集团海外油气产量已经超越7000万吨大关,大致相当于中国海外原油进口量的1/3强,“海外帝国”
期刊
日前有报道说,清华与北大两所名牌大学,今年竟悄没声地将进行了10年的艇赛取消了。  接着又听到赞扬声,说这是一个“刮骨疗毒”的决定。被赞扬的,自然是事件背后的两校决策者,他们面对已演变成荒唐与豪奢的所谓“竞赛”,痛下杀手时的“明智”与“绝决”。  这说法一出现,我突然一愣,竟多少有些想不通了。  当初“设立”时,模仿西方名校的对抗模式,对各自名份的提升与宣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如今悄然“取消”,按
期刊
当全球经济被新恐慌情绪笼罩时,需要克服危机反应式的思维定势,冷静理性地分析研究,切忌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最近,全球经济被浓重的疑虑与恐慌情绪所笼罩。从年初退出战略的预期、美国等发达国家无就业复苏、冰岛火山喷发到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负面因素接踵而至,世界经济二次探底论再度发酵。  中国经济继去年增长8.7%后继续保持高增幅,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大幅反弹,国内物价上涨加快
期刊
一位叫马丁雅克的英国学者,把他的一本写中国的书命名为《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会统治世界吗?  毛泽东早就说过“中国不称霸”。现在的中央领导也一再指出,中国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我们现在不称霸,即使以后我们强大了,甚至超过了美国,也不会称霸世界。平等友好地对待一切国家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外交政策不变的基调。我们不想统治世界,所以也没有统治世界的时候。  用这样的题目来命名一本书,说得好听点是马屁
期刊
有些汽车企业在异地上马产业园,本身并没有实际冲动,根源于当地政府招商引资补贴的方式,  可能诱发企业为满足政府形象工程,前去“圈地”做别的事情    《财经国家周刊》2010年第10期刊发的封面报道《汽车圈地热》,引发了汽车业界内外的强烈反响,更引起了相关主管机构的高度重视。  5月17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理事长张小虞对《财经国家周刊》在
期刊
近期,海外质疑中国经济走势的言论再起,新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卷土重来    2010年初,当对冲基金经理詹姆斯查诺斯(James Chanos)发出“中国走向硬着陆”的言论时,他的声音几乎被淹没在一片看好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当中。  在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4月份经济运行数据后,中国经济过热成为数家金融机构分析师的共识。  伴随中国调控房地产措施的出台,新的中国经济“崩溃论”亦卷土重来。有“末日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