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充分应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理解。文章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展开探讨,帮助读者明确应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当遵从的原则,促进教学任务高效完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学历史;历史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1 问题情境创设的启发性原则
历史学科需要掌握记忆的知识量比较大,中学期间所学习的科目也比较多,因此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学习产生厌烦。开展情景创设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结合课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来布置情景,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待提升,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虽然教师能够为学生解答,但并不能保障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了。问题情境创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机会,将问题与同学们共享,互相交流观点的同时也能够加深理解印象。将问题融入到情境中,还可以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我国历史发明时,可以引用一些学者的观点,与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相比较,留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后,以小组的形式来发表观点,这样有限的课堂时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回答形式混乱的情况。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已有的观点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向正确答案的方向思考。
2 问题情境创设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学历史知识中有很多时间需要记忆,如果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上,不但会增大学生的压力,成绩提升也只会适得其反。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考虑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生,以及对学生历史知识掌握量的提升作用,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后,自然也能够牢固掌握时间等知识内容。中学历史教学应当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育目标,教育人员深入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学期中体会到乐趣。
例如:关于圆明园,我出示材料:“圆明园从1860年到解放前历经灾难:英法联军火烧,普通百姓伐木烧炭,民国初期军阀挖尽石材,1940年北平粮食紧张,农民进圆明园平山填湖,可怜的圆明园到今天已经是面目全非。”请问:(1)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什么历史教训?(2)现在有人主张修复圆明园,有人反对,主张保持现状,给民族留下一面反思的镜子。你认为该不该修?为什么?这两个问题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次,能促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 问题情境创设要强调主体性
历史学科中有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全部融入到情景创设中可能会造成学生分不清主次。教师要明确情境中的主体问题,突出重要知识点,这样学生在深入了解时也能够分清主次,以免出现记忆混乱的现象。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不断的了解掌握新知识,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除此之外,还要对传统教学理念中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进行改进,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学习期间遇到问题才能够认真的表达,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配合教师高效完成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历史学科成绩也会有明显的进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通过他们自己的大脑和双手才能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根本就谈不上主体的发展。认知派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4 顺序性原则
布鲁纳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善的结构把它们联系起来,那是一种多半要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的可怜的寿命。”因此教師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熟悉知识的形成、发展和相互联系,明确知识的上下位关系,根据知识的结构顺序设计问题,既要使重点逐渐分化、细致、清晰、稳固,又要适时将各类知识协调整和,构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要考虑问题的衔接和过渡,使之井然有序,珠联璧合。在学生已知和未知间架设桥梁,使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茁壮成长。使学生通过对不同层次问题的探讨,逐渐形成一个有序的、灵活延伸的、具有生长力的,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将问题有机地分解成简单问题的组合,用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设计成小步距问题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及时提供协助学生认识问题的脚手架,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问题,诱导学生打开思路,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提出各种解决的方案。
例如:在中国近现史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一课中,可重点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帝国主义对待义和团运动采取了联合出兵干涉,而对待辛亥革命却为什么采取了“严守中立”?(2)教材的“严守中立”为什么打上双引号,其实质是什么?(3)帝国主义为什么会选择袁世凯作为其代理人?(4)你怎样看待南北和谈?(5)南京临时政府混入了不少立宪派和旧官僚,为什么说它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6)同日本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相比,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为什么不是《钦定宪法大纲》而是《临时约法》?(7)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篡夺革命成果?(8)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这样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通过教材中的显性问题挖掘出隐性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透过历史现象看到历史的本质,这无论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还是从学生高考备战的角度,注意教材中隐性问题的探究,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
5 开放性问题情境创设,促进学生知识掌握量提升
开放性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是学科教育功能要求,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商鞭变法”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为题结合实际,开展开放性的探讨。还可选择历史事件、人物与现实的结合开展开放性的探究,如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曾国藩?由于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即问题的可争议性和研究性,在“是”与“不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思维空间。在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应强调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一个开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和课堂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学生持之有故、言之有理,允许有不同的结论。这样便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从而可以更加自由地投入对问题的研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张扬,发散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结束语
一个好的历史问题情境,不但有利于问题解决,使学生学到灵活、系统的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正是素质教育企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杜芳,陆优君.浅议PGP电子双板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2(8).
[2]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11(3).
[3]马俊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3(6).
关键词:中学历史;历史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1 问题情境创设的启发性原则
历史学科需要掌握记忆的知识量比较大,中学期间所学习的科目也比较多,因此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学习产生厌烦。开展情景创设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结合课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来布置情景,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待提升,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虽然教师能够为学生解答,但并不能保障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了。问题情境创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机会,将问题与同学们共享,互相交流观点的同时也能够加深理解印象。将问题融入到情境中,还可以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我国历史发明时,可以引用一些学者的观点,与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相比较,留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后,以小组的形式来发表观点,这样有限的课堂时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回答形式混乱的情况。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已有的观点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向正确答案的方向思考。
2 问题情境创设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学历史知识中有很多时间需要记忆,如果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提升学生应试能力上,不但会增大学生的压力,成绩提升也只会适得其反。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考虑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生,以及对学生历史知识掌握量的提升作用,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后,自然也能够牢固掌握时间等知识内容。中学历史教学应当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育目标,教育人员深入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学期中体会到乐趣。
例如:关于圆明园,我出示材料:“圆明园从1860年到解放前历经灾难:英法联军火烧,普通百姓伐木烧炭,民国初期军阀挖尽石材,1940年北平粮食紧张,农民进圆明园平山填湖,可怜的圆明园到今天已经是面目全非。”请问:(1)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什么历史教训?(2)现在有人主张修复圆明园,有人反对,主张保持现状,给民族留下一面反思的镜子。你认为该不该修?为什么?这两个问题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次,能促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 问题情境创设要强调主体性
历史学科中有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果全部融入到情景创设中可能会造成学生分不清主次。教师要明确情境中的主体问题,突出重要知识点,这样学生在深入了解时也能够分清主次,以免出现记忆混乱的现象。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不断的了解掌握新知识,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除此之外,还要对传统教学理念中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进行改进,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学习期间遇到问题才能够认真的表达,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配合教师高效完成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历史学科成绩也会有明显的进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通过他们自己的大脑和双手才能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根本就谈不上主体的发展。认知派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4 顺序性原则
布鲁纳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善的结构把它们联系起来,那是一种多半要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的可怜的寿命。”因此教師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熟悉知识的形成、发展和相互联系,明确知识的上下位关系,根据知识的结构顺序设计问题,既要使重点逐渐分化、细致、清晰、稳固,又要适时将各类知识协调整和,构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要考虑问题的衔接和过渡,使之井然有序,珠联璧合。在学生已知和未知间架设桥梁,使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茁壮成长。使学生通过对不同层次问题的探讨,逐渐形成一个有序的、灵活延伸的、具有生长力的,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将问题有机地分解成简单问题的组合,用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设计成小步距问题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及时提供协助学生认识问题的脚手架,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问题,诱导学生打开思路,独立思考,激发学生提出各种解决的方案。
例如:在中国近现史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一课中,可重点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帝国主义对待义和团运动采取了联合出兵干涉,而对待辛亥革命却为什么采取了“严守中立”?(2)教材的“严守中立”为什么打上双引号,其实质是什么?(3)帝国主义为什么会选择袁世凯作为其代理人?(4)你怎样看待南北和谈?(5)南京临时政府混入了不少立宪派和旧官僚,为什么说它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6)同日本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相比,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为什么不是《钦定宪法大纲》而是《临时约法》?(7)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篡夺革命成果?(8)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这样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通过教材中的显性问题挖掘出隐性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透过历史现象看到历史的本质,这无论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还是从学生高考备战的角度,注意教材中隐性问题的探究,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
5 开放性问题情境创设,促进学生知识掌握量提升
开放性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是学科教育功能要求,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如“商鞭变法”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为题结合实际,开展开放性的探讨。还可选择历史事件、人物与现实的结合开展开放性的探究,如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曾国藩?由于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即问题的可争议性和研究性,在“是”与“不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思维空间。在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应强调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一个开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和课堂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学生持之有故、言之有理,允许有不同的结论。这样便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从而可以更加自由地投入对问题的研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张扬,发散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结束语
一个好的历史问题情境,不但有利于问题解决,使学生学到灵活、系统的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正是素质教育企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杜芳,陆优君.浅议PGP电子双板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2(8).
[2]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11(3).
[3]马俊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