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GB1354-2009《大米》标准是在GB1354-1986《大米》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将原标准全文强制性修订为部分指标和部分条款的强制性;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和修订部分术语和定义、优质大米的指标;取消了籼米和粳米的分類;明确了标签、储存和运输的要求。该标准的实施能够指导大米的加工和稻谷的生产。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新标准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探讨。
[关键词]大米 新标准 建议
中图分类号:R1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067-01
大米是人类的主食之一,也是我国居民的主要粮食这一,我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也就是说大米标准与全国人民生活息息相关。GB1354-1986《大米》标准实施了二十多年未进行过修订,在此期间与大米标准相关的标准,如GB/T5502-2008《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GB/T5494-2008《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GB1350-2009《稻谷》等进行修订,并发布实施;同时由于大米加工技术的提高,设备的更新换代,使的GB1354-1986《大米》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2009年3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并于2009年10月1日实施了新的《大米》GB1354-2009标准,从而解决了《大米》标准滞后的问题。
一、GB1354-2009《大米》修订的主要内容
1、标准的提出和起草部门发生了变化,新标准吸收了粮食行业学者、粮食检验机构以及大米加工企业多方的意见,进行了修订,这样更能符合市场需求。
2、由“全文强制”修改为“条款强制”
修订后的标准第5章表1、表2中的黄粒米、矿物质、色泽、气味为强制性指标。5.3.3、7.5、第8章、第9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部分为推荐性条款。
3、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GB1354-2009《大米》适用于以稻谷、糙米或半成品大米为原料加工的食用商品大米,不适用于特种大米、专用大米、特殊品种大米以及加入了添加剂的大米,此条款限定了大米的生产加工原料范围。只有籼米、优质籼米、粳米、优质粳米、籼糯米、优质籼糯米、粳糯米、优质粳糯米适用于本标准。
4、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平均长度、垩白粒率、品尝评分值、直链淀粉含量等术语和定义。
平均长度:试样中完整米粒长度的算术平均值。
垩白粒率:胚乳中有白色(包括腹白、心白和背白)不透明部分的米粒为垩白粒;垩白粒占试样米粒数的百分率为垩白粒率。
品尝评分值:大米制成米饭的气味、色泽、外观结构、滋味等各项因素评分值的总和。
直链淀粉含量:试样所含直链淀粉的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
5、取消了部分术语和定义
取消了籼米和粳米的分类。GB1354-1986《大米》籼米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粳米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
6、将大米分为优质大米和大米两大类
根据稻谷的食用品质将大米分为优质大米和大米两大类,这样可以更好地与GB1350-2009《稻谷》和GB/T17891-1999《优质稻谷》衔接。使大米的产品名称能直接体现产品的类别,同时还细化了产品的等级,顺应了市场的需求。
7、修订了碎米和加工精度定义
取消了大碎米的定义。修订后的碎米定义,要求碎米是“长度小于同批试样米粒平均长度四分之三、留存1.0mm圆孔筛上的不完整米粒”长度要求严于修订前。
加工精度定义中增加了米胚残留这一内容。
加工精度:加工后米胚残留以及米粒表面和背沟残留皮层的程度。以国家制定的加工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在制定加工精度标准样品时,应参照下述文字规定。
一级: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二级:背沟有皮,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85%以上。
三级: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
四级: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
8、增加了推荐性指标
在优质大米质量指标中增加了垩白粒率、品尝评分值和直链淀粉含量三个推荐性指标。
9、水分指标进行了统一
统一了籼米、粳米、籼糯米、粳糯米的水分指标,取消了一类地区、二类地区、一般地区、六省区的水分指标不同,每一类型的大米全国统一一个水分标准。
10、增加了判定规则
此条是强制性条款,该条规定了非食用产品的判定规则;规定了大米定等指标达不到相应等级质量标准要求时的判定规则;优质大米的判定规则以及初检、复检的判定规则。
11、明确了包装和标签的要求
GB1354-2009《大米》调整了包装要求,给出了包装要求的依据GB/T17109-2008《粮食销售包装》。增加了标签要求,并列为强制性条款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354-2009《大米》新标准,较GB1354-1986《大米》标准更科学、全面,此标准的实施能有效的指导大米的生产加工,推动行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了两点建议,仅供大家探讨。
1、建议取消“带壳稗粒和稻谷粒”
取消的理由有两个:一是根据稻谷加工工艺,稻谷的加工工艺不同于二十年前,稻谷经过砻谷与色选,把带壳稗粒和稻谷粒全部选出。二是稻谷种植时使用的除草剂,把稗草基本除净。根据笔者多年大米加工和检验经验,大米中带壳稗粒和稻谷粒已不能检出,应取消“带壳稗粒和稻谷粒”项。
2、“加工精度”表述应统一
GB1354-2009《大米》新标准将加工精度表述为“加工后米胚残留以及米粒
表面和背沟残留皮层的程度”。新标准增加了“米胚残留程度”的概念;但GB/T5502-2008《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中3.1条加工精度定义为“米类背沟和粒面的留皮程度”,没有提出“米胚残留程度”的概念。这两个标准的定义不符。建议相关部门对加工精度的定义进行统一。
在修订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标准时,既要考虑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质量的要求,又要与生产加工相适应,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粮食资源。
[关键词]大米 新标准 建议
中图分类号:R1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067-01
大米是人类的主食之一,也是我国居民的主要粮食这一,我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也就是说大米标准与全国人民生活息息相关。GB1354-1986《大米》标准实施了二十多年未进行过修订,在此期间与大米标准相关的标准,如GB/T5502-2008《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GB/T5494-2008《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GB1350-2009《稻谷》等进行修订,并发布实施;同时由于大米加工技术的提高,设备的更新换代,使的GB1354-1986《大米》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2009年3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并于2009年10月1日实施了新的《大米》GB1354-2009标准,从而解决了《大米》标准滞后的问题。
一、GB1354-2009《大米》修订的主要内容
1、标准的提出和起草部门发生了变化,新标准吸收了粮食行业学者、粮食检验机构以及大米加工企业多方的意见,进行了修订,这样更能符合市场需求。
2、由“全文强制”修改为“条款强制”
修订后的标准第5章表1、表2中的黄粒米、矿物质、色泽、气味为强制性指标。5.3.3、7.5、第8章、第9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部分为推荐性条款。
3、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GB1354-2009《大米》适用于以稻谷、糙米或半成品大米为原料加工的食用商品大米,不适用于特种大米、专用大米、特殊品种大米以及加入了添加剂的大米,此条款限定了大米的生产加工原料范围。只有籼米、优质籼米、粳米、优质粳米、籼糯米、优质籼糯米、粳糯米、优质粳糯米适用于本标准。
4、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平均长度、垩白粒率、品尝评分值、直链淀粉含量等术语和定义。
平均长度:试样中完整米粒长度的算术平均值。
垩白粒率:胚乳中有白色(包括腹白、心白和背白)不透明部分的米粒为垩白粒;垩白粒占试样米粒数的百分率为垩白粒率。
品尝评分值:大米制成米饭的气味、色泽、外观结构、滋味等各项因素评分值的总和。
直链淀粉含量:试样所含直链淀粉的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
5、取消了部分术语和定义
取消了籼米和粳米的分类。GB1354-1986《大米》籼米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粳米分为早粳米和晚粳米。
6、将大米分为优质大米和大米两大类
根据稻谷的食用品质将大米分为优质大米和大米两大类,这样可以更好地与GB1350-2009《稻谷》和GB/T17891-1999《优质稻谷》衔接。使大米的产品名称能直接体现产品的类别,同时还细化了产品的等级,顺应了市场的需求。
7、修订了碎米和加工精度定义
取消了大碎米的定义。修订后的碎米定义,要求碎米是“长度小于同批试样米粒平均长度四分之三、留存1.0mm圆孔筛上的不完整米粒”长度要求严于修订前。
加工精度定义中增加了米胚残留这一内容。
加工精度:加工后米胚残留以及米粒表面和背沟残留皮层的程度。以国家制定的加工精度标准样品对照检验,在制定加工精度标准样品时,应参照下述文字规定。
一级: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
二级:背沟有皮,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85%以上。
三级: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80%以上。
四级: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
8、增加了推荐性指标
在优质大米质量指标中增加了垩白粒率、品尝评分值和直链淀粉含量三个推荐性指标。
9、水分指标进行了统一
统一了籼米、粳米、籼糯米、粳糯米的水分指标,取消了一类地区、二类地区、一般地区、六省区的水分指标不同,每一类型的大米全国统一一个水分标准。
10、增加了判定规则
此条是强制性条款,该条规定了非食用产品的判定规则;规定了大米定等指标达不到相应等级质量标准要求时的判定规则;优质大米的判定规则以及初检、复检的判定规则。
11、明确了包装和标签的要求
GB1354-2009《大米》调整了包装要求,给出了包装要求的依据GB/T17109-2008《粮食销售包装》。增加了标签要求,并列为强制性条款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1354-2009《大米》新标准,较GB1354-1986《大米》标准更科学、全面,此标准的实施能有效的指导大米的生产加工,推动行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了两点建议,仅供大家探讨。
1、建议取消“带壳稗粒和稻谷粒”
取消的理由有两个:一是根据稻谷加工工艺,稻谷的加工工艺不同于二十年前,稻谷经过砻谷与色选,把带壳稗粒和稻谷粒全部选出。二是稻谷种植时使用的除草剂,把稗草基本除净。根据笔者多年大米加工和检验经验,大米中带壳稗粒和稻谷粒已不能检出,应取消“带壳稗粒和稻谷粒”项。
2、“加工精度”表述应统一
GB1354-2009《大米》新标准将加工精度表述为“加工后米胚残留以及米粒
表面和背沟残留皮层的程度”。新标准增加了“米胚残留程度”的概念;但GB/T5502-2008《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中3.1条加工精度定义为“米类背沟和粒面的留皮程度”,没有提出“米胚残留程度”的概念。这两个标准的定义不符。建议相关部门对加工精度的定义进行统一。
在修订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标准时,既要考虑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质量的要求,又要与生产加工相适应,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粮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