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博段子作为日常生活的调剂品,已经强烈的介入了个人生活,他们随着你的笑声登场,是单调时的调味剂、孤独时的陪伴者、失落时的慰藉品、不满时的解压阀。碎片化时代是段子的盛世。在不停的转发段子的同时也折射了当今网民的心态,同时段子的专业化生产会使得受众能够更好的接受段子。
【关键词】:段子;微博;网民
新浪微博自创办起就采用明星微博来开拓市场,对于大多数最先进驻新浪微博的草根来说,能够接近明星的娱乐动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微博段子作为日常生活的调剂品,是大众娱乐的重要精神文化消费品,已经开始强烈的介入了个人生活。
一、段子与段子手
“段子”本是相声中的一个艺术术语,指的是相声作品中一节或一段艺术内容,而随着人们对“段子”一词的频繁使用其内涵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人们在不觉中主观地将其融入了一些独特的内涵,如“黄段子”、“荤段子”(黄色笑话)、“冷段子”(内涵段子)“黑段子”(恐怖故事)等。[1]
段子手,即段子的作者。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恰当的利用笑点创造段子来迎合网民的娱乐需求。
二、段子的传播
段子手的生存模式为以创作高质量的微博段子来积累粉丝数量,以发布软广告或转发硬广告来赚取收入。他们注重原创,对于抄袭者嗤之以鼻,甚至有时会发展为口水战。段子手的微博,对于粉丝来说是作为娱乐内容来消费的,他们关注段子手就是为了获取笑料。而对于广告主来说则是承载广告内容的媒介,广告形式既有将广告内容与段子内容混合编辑为长微博的软广告,也有直接转发广告主提供内容的硬广告。
段子手微博信息的传播类似于罗杰斯提出的“多级传播”,他们抱团生存,组成类似段子手联盟的公司,相互转发彼此创作的段子,扩大段子的曝光率,有时会衍生出网络流行语,如段子手“大咕咕咕鸡”曾经创造出“伐开心要包包”、“炸裂”、“喷了”等这些风靡一时的网络语言。
段子手在原创大量段子信息的同时十分注重与粉丝的互动,他们一般会在节假日举行微博抽奖活动,在转发自己抽奖微博的粉丝中抽出中奖者,借此一方面肯增加自己的粉丝数,另一方面作为回馈粉丝的方式,可增加粉丝的黏性。
三、段子生产下的网民心理
1、段子:一种亚文化的抗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亚文化”是指区别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这种文包括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和生活方式。概括的的说社会阶层结构框架里不断出现的、带有一定“反常”色彩或挑战性的新型社群或新潮生活方式。[2]网络段子要获得读者的关注,很显然迎合主流文化、歌颂主流价值必将为读者所无视,微博段子亚文化特征表现为迎合读者适当的情绪低落和消极想法,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2、网民通过转发段子寻求社会认同
学者泰费尔等人认为,社会认同是一个人概念的一部分,他来自于个人对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的认识,它指个体或群体对各种社会现象、文化、群体的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和认同的基础上将自己划归为某一群体,并对所归属的群体产生认同的过程。[3]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地自尊来自于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4]网络作为一个社会,由于信息庞杂,用户不能有效的定义自己的身份,因而人们就需要通过一些行为或信息内容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与价值。
3、网民通过阅读段子寻求生活慰藉
生活中相当一部分人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是通过比较,纵向的与过去的自己的比较,横向的与周围的人比较,于是自动降低姿态是让人产生优越感和愉悦心情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周星驰电影所常用的模式。微博段子则利用大众的这些心理创作出一些读者“喜闻乐见”的段子, 例如这样一个段子:“为了衬托自习室的安静,我一个人在自习室里闹了起来”,里面就有无厘头似的犯二,通过联想读者就会为这样一个画面忍俊不禁。
4、网民通过段子表达自身诉求
微博为多种舆论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平台,人们可以就此充分发表自己对于社会事件的看法。人们虽然都有表达欲,但限于自身认识和语言组织,大多数人不擅长将自己的思想在微博这样的平台上表达出来,于是哈哈党、转发党成为了大多数微博网民的常态,真正能够定期生产微博内容的只是些少数的账号,段子手就是这些账号中最活跃的一群。
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后现代主义被视为宏大叙事与普遍真理的掘墓者,必将开启一个尊重差异、文化多元的新时代[5]。当代的网民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微博段子则满足了这种需求,它解构权威,顺从市井,使得网民暂时逃脱现实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社会准则,为普通人的精神生活建造了一片栖身之地。
四、微博段子发展中的问题
1、对段子作者产权的保护不足
在微博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段子作者的产权无法受到保护,段子创作也只是作为自己的副业来进行。对于一些抄袭者段子手也是无能为力,这些抄袭者如“冷笑话精选”、“微博搞笑排行榜”、“全球幽默搞笑首榜”发展成为粉丝数量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号并开始接广告盈利,而段子手仅仅作为他们搜集段子的来源,这无疑是伤害段子手权益的,也打击了他们创作段子的积极性。相关法律对于微博段子的产权保护的规定比较模糊,对于抄袭者,原作者只能求助新浪微博或与采用骂战的方式进行声讨,再加上段子的特殊性,对于抄袭的界定也不容易,如更改一下段子的叙述方式,或模仿段子的梗进行再创作就比较难以界定为抄袭。由此,对于段子的产权保护任重而道远。
2、对段子缺乏深度开发
段子作为一项使人身心愉悦的资源,对其缺乏充分的开发。大多数段子手所创作的段子只是短暂的存在于自己微博时间线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会被埋没在众多的微博信息之中。大多数段子手的文笔较好,会走向编辑和作家的道路,如《屌丝男士》中众多编剧都是新浪微博上有名的段子手,微博号“痞人日记”借助自己的微博平台推广自己的新书《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等。段子的流行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更应该充分的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开发APP、微信公众平台等,定期向读者推送高质量的段子。
五、结语
微博段子作为大众丰富生活的调剂品,是生活中重要的精神消费资料。自微博诞生之日起,段子在微博上就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每个知名段子的转发量就可见其影响范围之广。段子的專业化生产将为段子手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从而可以更好的愉悦大众,生产高质量的段子。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段子
[D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f0rKF5cCqTkPnLSAmYY2O_KjGjKkI5W4sTS9H8diHgFj2sPOZDLLmbDoMJ_wUgbd5gis9_gpkLPVavgNMkAxa.
[2] 孟登迎.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J].外国文学,2008(6).
[3] 肖玮颉,王雨馨.微博亚文化环境对用户传播信息的影响[J].今传媒:学术版,2014(8).
[4] 张莹瑞,左斌.社会认同理论以及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5] 约翰.斯道雷(英).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段子;微博;网民
新浪微博自创办起就采用明星微博来开拓市场,对于大多数最先进驻新浪微博的草根来说,能够接近明星的娱乐动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微博段子作为日常生活的调剂品,是大众娱乐的重要精神文化消费品,已经开始强烈的介入了个人生活。
一、段子与段子手
“段子”本是相声中的一个艺术术语,指的是相声作品中一节或一段艺术内容,而随着人们对“段子”一词的频繁使用其内涵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人们在不觉中主观地将其融入了一些独特的内涵,如“黄段子”、“荤段子”(黄色笑话)、“冷段子”(内涵段子)“黑段子”(恐怖故事)等。[1]
段子手,即段子的作者。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恰当的利用笑点创造段子来迎合网民的娱乐需求。
二、段子的传播
段子手的生存模式为以创作高质量的微博段子来积累粉丝数量,以发布软广告或转发硬广告来赚取收入。他们注重原创,对于抄袭者嗤之以鼻,甚至有时会发展为口水战。段子手的微博,对于粉丝来说是作为娱乐内容来消费的,他们关注段子手就是为了获取笑料。而对于广告主来说则是承载广告内容的媒介,广告形式既有将广告内容与段子内容混合编辑为长微博的软广告,也有直接转发广告主提供内容的硬广告。
段子手微博信息的传播类似于罗杰斯提出的“多级传播”,他们抱团生存,组成类似段子手联盟的公司,相互转发彼此创作的段子,扩大段子的曝光率,有时会衍生出网络流行语,如段子手“大咕咕咕鸡”曾经创造出“伐开心要包包”、“炸裂”、“喷了”等这些风靡一时的网络语言。
段子手在原创大量段子信息的同时十分注重与粉丝的互动,他们一般会在节假日举行微博抽奖活动,在转发自己抽奖微博的粉丝中抽出中奖者,借此一方面肯增加自己的粉丝数,另一方面作为回馈粉丝的方式,可增加粉丝的黏性。
三、段子生产下的网民心理
1、段子:一种亚文化的抗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亚文化”是指区别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这种文包括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和生活方式。概括的的说社会阶层结构框架里不断出现的、带有一定“反常”色彩或挑战性的新型社群或新潮生活方式。[2]网络段子要获得读者的关注,很显然迎合主流文化、歌颂主流价值必将为读者所无视,微博段子亚文化特征表现为迎合读者适当的情绪低落和消极想法,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2、网民通过转发段子寻求社会认同
学者泰费尔等人认为,社会认同是一个人概念的一部分,他来自于个人对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的认识,它指个体或群体对各种社会现象、文化、群体的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和认同的基础上将自己划归为某一群体,并对所归属的群体产生认同的过程。[3]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积极地自尊来自于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4]网络作为一个社会,由于信息庞杂,用户不能有效的定义自己的身份,因而人们就需要通过一些行为或信息内容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与价值。
3、网民通过阅读段子寻求生活慰藉
生活中相当一部分人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是通过比较,纵向的与过去的自己的比较,横向的与周围的人比较,于是自动降低姿态是让人产生优越感和愉悦心情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周星驰电影所常用的模式。微博段子则利用大众的这些心理创作出一些读者“喜闻乐见”的段子, 例如这样一个段子:“为了衬托自习室的安静,我一个人在自习室里闹了起来”,里面就有无厘头似的犯二,通过联想读者就会为这样一个画面忍俊不禁。
4、网民通过段子表达自身诉求
微博为多种舆论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平台,人们可以就此充分发表自己对于社会事件的看法。人们虽然都有表达欲,但限于自身认识和语言组织,大多数人不擅长将自己的思想在微博这样的平台上表达出来,于是哈哈党、转发党成为了大多数微博网民的常态,真正能够定期生产微博内容的只是些少数的账号,段子手就是这些账号中最活跃的一群。
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后现代主义被视为宏大叙事与普遍真理的掘墓者,必将开启一个尊重差异、文化多元的新时代[5]。当代的网民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微博段子则满足了这种需求,它解构权威,顺从市井,使得网民暂时逃脱现实生活中的主流价值和社会准则,为普通人的精神生活建造了一片栖身之地。
四、微博段子发展中的问题
1、对段子作者产权的保护不足
在微博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健全,段子作者的产权无法受到保护,段子创作也只是作为自己的副业来进行。对于一些抄袭者段子手也是无能为力,这些抄袭者如“冷笑话精选”、“微博搞笑排行榜”、“全球幽默搞笑首榜”发展成为粉丝数量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号并开始接广告盈利,而段子手仅仅作为他们搜集段子的来源,这无疑是伤害段子手权益的,也打击了他们创作段子的积极性。相关法律对于微博段子的产权保护的规定比较模糊,对于抄袭者,原作者只能求助新浪微博或与采用骂战的方式进行声讨,再加上段子的特殊性,对于抄袭的界定也不容易,如更改一下段子的叙述方式,或模仿段子的梗进行再创作就比较难以界定为抄袭。由此,对于段子的产权保护任重而道远。
2、对段子缺乏深度开发
段子作为一项使人身心愉悦的资源,对其缺乏充分的开发。大多数段子手所创作的段子只是短暂的存在于自己微博时间线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会被埋没在众多的微博信息之中。大多数段子手的文笔较好,会走向编辑和作家的道路,如《屌丝男士》中众多编剧都是新浪微博上有名的段子手,微博号“痞人日记”借助自己的微博平台推广自己的新书《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等。段子的流行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更应该充分的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开发APP、微信公众平台等,定期向读者推送高质量的段子。
五、结语
微博段子作为大众丰富生活的调剂品,是生活中重要的精神消费资料。自微博诞生之日起,段子在微博上就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每个知名段子的转发量就可见其影响范围之广。段子的專业化生产将为段子手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从而可以更好的愉悦大众,生产高质量的段子。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段子
[D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f0rKF5cCqTkPnLSAmYY2O_KjGjKkI5W4sTS9H8diHgFj2sPOZDLLmbDoMJ_wUgbd5gis9_gpkLPVavgNMkAxa.
[2] 孟登迎.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J].外国文学,2008(6).
[3] 肖玮颉,王雨馨.微博亚文化环境对用户传播信息的影响[J].今传媒:学术版,2014(8).
[4] 张莹瑞,左斌.社会认同理论以及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5] 约翰.斯道雷(英).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