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被广大教师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近几年来,合作学习被教师广泛采用,尤其在科学公开课、优质课比赛时,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作为“黄金组合”的教学方式,频频出现在其中,但是在运用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同时,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趋于理性、富有实效,这是亟待面对的问题.
1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初中科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动力,使其从传统老套的学习模式中挣脱出来,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推动其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其精神面貌也得到新的改善.
其次,在传统的学习和教学模式中,通常都是以教师对理论知识的单向口头讲授为主,而学生自主思考与讨论的机会极少,使课堂气氛较为沉闷.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科学的理论性较强,且难度较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得到改善.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初中科学的课堂更为丰富多彩,因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合理设置适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这使得学生可以获得更多亲自及协作动手操作的机会,使课堂的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不拘一格,从而促进对晦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当前初中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问题.
2.1表面热闹收效慎微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展开实验和讨论,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小组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一改以往静听接受的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内学习效率低下:有的小组内为谁先发言而争吵不休;有的小组成员思想开小岔,聊侃与任务无关的事;有的为谁动手做实验你推我让;有的学生认为,反正有人去做趁机偷懒,小组成为他们的避风港.凡此种种,这样的合作学习很难产生互帮互助,互相启发思维,培养协作精神的良好素养.
2.2分组随意缺乏理论
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许多教师由于缺乏对分组理论的研究,或者为了图省事、方便就将邻桌的学生组成小组,这样往往在课堂上会造成两极分化,影响整体发展.
2.3分工不明缺乏合作
为完成学习目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应该有着明确的细化分工.如在分组学生实验中,合作完成实验环节,小组讨论完成探究任务和填写实验报告应该由不同的学生合作完成,然而真正实验时,基本上是由组内成绩好的学生包办完成,操纵甚至包办小组活动.将本小组活动权、话语权,都垄断在少数几个同学身上,阻碍组内同学对话,由于分工不明致使一部分学生没能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长久下去使学生厌倦合作学习的方式.
2.4内容浅显毫无价值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被广大教师接受并使用,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用或都必须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有的教学内容很浅显,运用学生自学和教师讲授的方法就可以将新课程内容表达清楚,就不需要合作探究了,要防止合作学习的泛化论.
3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分组是合作学习成功的第一步.初中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是异质的,这样的混编组保证了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从而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教师必须给学生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如学生的思想表现、各科的入学成绩、家庭背景、性格爱好,乃至交朋结友等都应心中有数,然后采用互补的方式,将男生和女生成績好的和成绩差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人分到一起,一般四到六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各小组间的整体实力应大致相当.以便于以后学习过程中各小组间的相互竞争.同组异质,异组同质是分组的总原则.每组推选出正副组长各一人,推选前教师首先提出组长的条件:组织能力较强,成绩良好,公正,热心,威信较高.学生推选出组长后,教师明确其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分工、安排,真实记录每次活动情况,及时与老师沟通,向老师反映出现的问题,当组员有不懂的问题时乐于帮助解答,要求同学们精诚团结,支持组长的工作,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支持小组长的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要分别指定读题员、记录员、操作员、计算员、报告员等,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角色可能轮流互换,这样既保证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特长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助式的学习方式,它可以是师生合作,也可以是生生合作,其作用效果往往是1 1>2.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离开合作,而适时地、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切入点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
4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模式
4.1新课引入 合作生成
案例1电流的引入
(1)创设情景:给定一个电池、一个开关、几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你有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吗?下面我们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把小灯泡点亮,强调只用一节干电池.
(2)分组合作:学生按事先分成的十个小组,进行合作实验,各小组争先恐后地开始连接电路.
(3)汇报交流:请最快点亮小灯泡的小组上台演示,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其中两个同学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学习小组的成果,另两个小同学到黑板上画出电路图. (4)教师评价:学生汇报结束,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并再次讲解连接的方法及强调注意问题.
(5)适时设问:“为什么开关能控制灯泡的发光?”学生通过这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并自然而然引出电流的存在.
案例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灯泡亮起来,运用实验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求知欲,采用游戏的形式有利于触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空间,让学生个性和思维能力在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参与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让获胜的小组通过实物投影仪把实验成果展示给大家,让学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4.2模糊问题 合作探索
案例2《摩擦力》一节的教学
师:观察图1,回答问题.放在传送带上的米袋,随着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问:此时米袋是否受到了传送带给它的摩擦力作用?
生:意见不统一,争论开了.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辩论赛,咱们分成男女双方.
男生:米袋受到了传送带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女生:米袋没有受到传送带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师: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力,首先应对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它所处的状态,再应用二力平衡知识做出相应的结论.
在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问题上,很多人感到模糊,这节课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并不是直接给予讲解,而是适时地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辩论,并要求有不同见解的同学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由其他同学共同评判,最后统一答案,虽然多花了点时间,但突出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受力情况,这样经过辨认得出的答案,学生会记得更深刻.
4.3分组实验合作完成
科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的实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既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又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案例3学习《物质的密度》新课
老师:先出示以下实验仪器:每一小组的桌上摆放四种物体:小石块、金属块、蜡块、盐水,在上述四种物质中任选一种测出它们的密度,时间10分钟.为节约课堂时间,把全班分成四个组,通过商讨每个组分别选定其中一种物质进行密度的测定,各小组指派一同学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实验:测金属密度并鉴别金属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实验原理:ρ=m/V.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待测金属
(3)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金属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读出水的体积V1.
③将金属浸没量筒中,读出此时总体积V2.
④表达式:ρ=m/(V2-V1).
教师:如果先测体积再测质量会怎样?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由于物体上沾有水,由公式ρ=m/V,可知m偏大,但V可以正确测量出来,所以密度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4.4开放试题合作求解
开放性试题,一般来说其答案不唯一,条件不完整,解法不固定,信息复杂,知识迁移快等诸多特点.需要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实验、抽象、概括、判断、探究、甚至猜想,机智地得到答案,该试题不但是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各方面能力的重要试题.
案例4如图2所示,从骑车者、步行者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线,从图中能获得的信息有:
信息一:骑车者比跑步者迟5 s出发.
信息二:
信息三:
师:请大家完成上面的两个信息填空,看谁能否想到其它的答案,并将它们写的草稿纸上.
学生思考做题记录.
师:请多于两个答案的同学举手,你们真棒.当然,你们个人思考的答案不一定准确,下面再请大家通过小组辩论个人答案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讨论答案的正确性,场面比较活跃.
师:我要看哪个小组最棒,能提供不少于8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小组的形象代言人汇报你们的答案的来由.
生:开始组合答案,并相互交流答案的原由.
场面非常热烈,教师巡视并适时参与到讨论不太激烈的小组中,引导他们思考方向,帮助他们得到更多答案.
各小组学生汇报答案在班级交流.
师:答案少于8个的小组,请优胜小组成员辅导.
跨组交流,教室又重新出现欢腾景象.师:交流后,请各个小组将所有答案进行归类总结,分别属于哪几方面的信息.
小组分类总结,汇报(说明:从运动类型、路程、时间、速度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4.5试卷讲评合作析疑
又经过了一次单元测试,试卷改好后,老师已对本次试卷作了全面分析与统计.为上好这节试卷讲评课,作了充分的准备.课前试卷下发后,老师要求同学们按已经排好的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坐位.请正副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开展相应错题的探讨析疑;并记录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备集体探讨.这样通过小组讨论,将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在组内解决,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减少了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少的现象.同时也活跃了课堂.
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增进学生相互交流,促进同学间相互团结,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又可行的学习方法,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引导得法,合理调控,就能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互补,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1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初中科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动力,使其从传统老套的学习模式中挣脱出来,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推动其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其精神面貌也得到新的改善.
其次,在传统的学习和教学模式中,通常都是以教师对理论知识的单向口头讲授为主,而学生自主思考与讨论的机会极少,使课堂气氛较为沉闷.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科学的理论性较强,且难度较大,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得到改善.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初中科学的课堂更为丰富多彩,因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合理设置适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这使得学生可以获得更多亲自及协作动手操作的机会,使课堂的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不拘一格,从而促进对晦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当前初中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问题.
2.1表面热闹收效慎微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刻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展开实验和讨论,教师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小组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一改以往静听接受的学习方式,但是小组内学习效率低下:有的小组内为谁先发言而争吵不休;有的小组成员思想开小岔,聊侃与任务无关的事;有的为谁动手做实验你推我让;有的学生认为,反正有人去做趁机偷懒,小组成为他们的避风港.凡此种种,这样的合作学习很难产生互帮互助,互相启发思维,培养协作精神的良好素养.
2.2分组随意缺乏理论
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许多教师由于缺乏对分组理论的研究,或者为了图省事、方便就将邻桌的学生组成小组,这样往往在课堂上会造成两极分化,影响整体发展.
2.3分工不明缺乏合作
为完成学习目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应该有着明确的细化分工.如在分组学生实验中,合作完成实验环节,小组讨论完成探究任务和填写实验报告应该由不同的学生合作完成,然而真正实验时,基本上是由组内成绩好的学生包办完成,操纵甚至包办小组活动.将本小组活动权、话语权,都垄断在少数几个同学身上,阻碍组内同学对话,由于分工不明致使一部分学生没能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长久下去使学生厌倦合作学习的方式.
2.4内容浅显毫无价值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被广大教师接受并使用,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用或都必须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有的教学内容很浅显,运用学生自学和教师讲授的方法就可以将新课程内容表达清楚,就不需要合作探究了,要防止合作学习的泛化论.
3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分组是合作学习成功的第一步.初中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取长补短,即小组成员是异质的,这样的混编组保证了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从而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教师必须给学生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如学生的思想表现、各科的入学成绩、家庭背景、性格爱好,乃至交朋结友等都应心中有数,然后采用互补的方式,将男生和女生成績好的和成绩差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人分到一起,一般四到六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各小组间的整体实力应大致相当.以便于以后学习过程中各小组间的相互竞争.同组异质,异组同质是分组的总原则.每组推选出正副组长各一人,推选前教师首先提出组长的条件:组织能力较强,成绩良好,公正,热心,威信较高.学生推选出组长后,教师明确其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分工、安排,真实记录每次活动情况,及时与老师沟通,向老师反映出现的问题,当组员有不懂的问题时乐于帮助解答,要求同学们精诚团结,支持组长的工作,当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支持小组长的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要分别指定读题员、记录员、操作员、计算员、报告员等,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角色可能轮流互换,这样既保证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特长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助式的学习方式,它可以是师生合作,也可以是生生合作,其作用效果往往是1 1>2.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离开合作,而适时地、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切入点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
4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模式
4.1新课引入 合作生成
案例1电流的引入
(1)创设情景:给定一个电池、一个开关、几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你有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吗?下面我们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把小灯泡点亮,强调只用一节干电池.
(2)分组合作:学生按事先分成的十个小组,进行合作实验,各小组争先恐后地开始连接电路.
(3)汇报交流:请最快点亮小灯泡的小组上台演示,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其中两个同学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学习小组的成果,另两个小同学到黑板上画出电路图. (4)教师评价:学生汇报结束,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并再次讲解连接的方法及强调注意问题.
(5)适时设问:“为什么开关能控制灯泡的发光?”学生通过这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并自然而然引出电流的存在.
案例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灯泡亮起来,运用实验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求知欲,采用游戏的形式有利于触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空间,让学生个性和思维能力在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参与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让获胜的小组通过实物投影仪把实验成果展示给大家,让学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4.2模糊问题 合作探索
案例2《摩擦力》一节的教学
师:观察图1,回答问题.放在传送带上的米袋,随着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问:此时米袋是否受到了传送带给它的摩擦力作用?
生:意见不统一,争论开了.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辩论赛,咱们分成男女双方.
男生:米袋受到了传送带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女生:米袋没有受到传送带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师: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力,首先应对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它所处的状态,再应用二力平衡知识做出相应的结论.
在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问题上,很多人感到模糊,这节课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并不是直接给予讲解,而是适时地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辩论,并要求有不同见解的同学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由其他同学共同评判,最后统一答案,虽然多花了点时间,但突出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受力情况,这样经过辨认得出的答案,学生会记得更深刻.
4.3分组实验合作完成
科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的实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明显不足,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既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又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案例3学习《物质的密度》新课
老师:先出示以下实验仪器:每一小组的桌上摆放四种物体:小石块、金属块、蜡块、盐水,在上述四种物质中任选一种测出它们的密度,时间10分钟.为节约课堂时间,把全班分成四个组,通过商讨每个组分别选定其中一种物质进行密度的测定,各小组指派一同学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实验:测金属密度并鉴别金属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实验原理:ρ=m/V.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待测金属
(3)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金属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读出水的体积V1.
③将金属浸没量筒中,读出此时总体积V2.
④表达式:ρ=m/(V2-V1).
教师:如果先测体积再测质量会怎样?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由于物体上沾有水,由公式ρ=m/V,可知m偏大,但V可以正确测量出来,所以密度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4.4开放试题合作求解
开放性试题,一般来说其答案不唯一,条件不完整,解法不固定,信息复杂,知识迁移快等诸多特点.需要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实验、抽象、概括、判断、探究、甚至猜想,机智地得到答案,该试题不但是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各方面能力的重要试题.
案例4如图2所示,从骑车者、步行者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线,从图中能获得的信息有:
信息一:骑车者比跑步者迟5 s出发.
信息二:
信息三:
师:请大家完成上面的两个信息填空,看谁能否想到其它的答案,并将它们写的草稿纸上.
学生思考做题记录.
师:请多于两个答案的同学举手,你们真棒.当然,你们个人思考的答案不一定准确,下面再请大家通过小组辩论个人答案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讨论答案的正确性,场面比较活跃.
师:我要看哪个小组最棒,能提供不少于8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小组的形象代言人汇报你们的答案的来由.
生:开始组合答案,并相互交流答案的原由.
场面非常热烈,教师巡视并适时参与到讨论不太激烈的小组中,引导他们思考方向,帮助他们得到更多答案.
各小组学生汇报答案在班级交流.
师:答案少于8个的小组,请优胜小组成员辅导.
跨组交流,教室又重新出现欢腾景象.师:交流后,请各个小组将所有答案进行归类总结,分别属于哪几方面的信息.
小组分类总结,汇报(说明:从运动类型、路程、时间、速度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4.5试卷讲评合作析疑
又经过了一次单元测试,试卷改好后,老师已对本次试卷作了全面分析与统计.为上好这节试卷讲评课,作了充分的准备.课前试卷下发后,老师要求同学们按已经排好的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坐位.请正副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同学开展相应错题的探讨析疑;并记录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备集体探讨.这样通过小组讨论,将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在组内解决,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减少了老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少的现象.同时也活跃了课堂.
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增进学生相互交流,促进同学间相互团结,增强同学之间的凝聚力.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又可行的学习方法,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引导得法,合理调控,就能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互补,学习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