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驰
编剧,专栏作家。
一个挺私密的微信群,全是影视圈各路精英,实名聊天的那种,有一天邀请来一位新人,这其实是个老人了,是位做过若干著名片子的制片人。最近,她刚因一部热门电影而风生水起。各路神仙一通招呼,热门制片人客气地应酬,隔着微信都能看见那种满足的成功笑容。忽然,斜刺里一声冷笑,像古龙小说里自信出场的杀手那种。“某某某,原来是你啊。某部电影的钱怎么算的啊,投资商连个审计报告都没看见。电影频道和农村院线的钱也没见啊?这都两年了,判决去年10月就下了,该履行了吧。”许久,没有应答,事主仿佛受了重击,需要半天真气才复原,“公道自在人心,纸包不住火,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你们就是业界的笑话。”杀手有备而来,回复迅速,用的还不是语音输入转换软件。“2800万元的宣发就两张纸打发了,这就是行业的潜规则吗?”毫无铺垫地交火了,按好莱坞叙事,剧烈的冲突应该是第二幕的事。这场戏发生的迅速,群里顿时沉默。不论恩怨是否,这出对战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争议双方谈论的那个主体:一部著名的系列动作片。
一个因一部小成本喜剧而走红的香港导演,依旧沿用“飞页”的香港创作传统,每天飞来一页纸,写着今天拍什么。摄影机摆好,他只看一眼,说:“唔哒”,意思是,不够好。然后工作人员一通忙活,直到他说“哒”。一位香港神经小生是主演,也顺便兼了自己那部分的导演,“唔哒叔”懒得理,就由他来。在飞页中,在港式快速赶工中,终于杀青了。国内投资老板大方地举办杀青抽奖,大红包数万元,终于可以慰藉那些苦熬的日夜了。唔哒叔也要赶紧回港,那里还有一部电影的后期在弄。去年他拍的一部喜剧在择日上映,香港那部在后期,那部完了再回来搞这部刚拍的,顺便还要筹备另一部。仿佛,香港的黄金年代又回来了,他要抓住这难得的忙碌,谁知道这牛市能到何时。
两个预告片领域的头脸人物在微博里暗战。他们在争论一部热门电影预告片到底是谁剪的。大腕甲用的是北京式的挤兑:经多方核实,你们只出了机器和操作人员。预告片是导演的创意。大腕乙急了,“干吗不找我核实。”大腕甲乙间显然早有过节。甲:“最近半年你背后搞的事自己清楚,面子给你留着。”乙:“我不需要你给我留面子,面子是自己挣的。”这台词全是内力过招,可以直接进武侠片对白。
某日,一个陌生小伙子送来三个剧本。打印装订整齐,谈吐礼貌客气。自云本是影迷,曾在横店漂泊,深爱周星驰,现正根据北京在册的电影公司名单一一拜访求投资。看项目,全像好莱坞大片和港片的混搭搅拌版本。勇气可嘉,只能鼓励。几日后,又接到电话,曰已在上海戏剧学院咖啡厅落户,边打工边找机会,新剧本又诞生了。依旧是鼓励,我假装自己要仔细研读剧本。可心里清楚,看几眼就算了。没好意思告诉他真相,像他这样没有老大可跟,没有学院圈子可混,没有土财主可当靠山的小导演想拿到第一部戏的投资,基本是一部科幻片。
这就是近期的一些八卦,可能和多数人在财经媒体看到的电影行业报道有所不同。在那里,产业正欣欣向荣,影院和观众暴增。大家严肃地谈论影片商业性和艺术的平衡。产业链的头脸人物纷纷出场,表达自己对前景的乐观和对当下的忧思。偶有批判,也被限制于理性的框架内。研究票房是行业人士的热门话题,连导演说起社会化营销,话题引爆,定位这些词都娴熟无比。而在鲜衣怒马背后,八卦新闻构成了产业的另一个真相。光鲜的成功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纷争,银幕后的故事或许比幕前还精彩。每个制片人都有民间非议,或许是产业的不健全,个人性格的争议,艺术审美的差异,也或许是羡慕嫉妒恨这些人性弱点,反正互相拆台是业内人士一贯的竞争策略。王长田谈到香港导演只淡淡说,他们过分职业化,很多人只把电影当成活干。这是君子的说法,如果你了解很多人被某些香港导演蒙蔽的真相,你会骂街的。煤老板的钱也是钱,来得容易也不容易,就在这一开机一首映一算账之间,几千万、几个亿,神话般消失了。鲜花怒放凯歌猛进后,还有些打掉门牙装作刚看了牙医的苦命前富人。在7月暑期档,几部国产片为观众奉献了一道“卤煮”盛宴。色香味俱全,生意不赖。就是内容有点不体面。不要紧,票房掩盖了一切。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是硬道理。院线因为这个理由可以选择不排映文艺片,他们说,没人看,院线是个营利性企业,没办法。制作方也有理由,我们要对投资者负责,拍赚钱电影才能让行业良性循环。营销人员巧妙地转化争议,新创了负面营销这个专业词,演员也无辜,“我只是个演员”,只有导演还算真诚,“抱歉,我的能力还有限,要加强学习,要不,再给我一个机会”。在拜金主义的风潮下,人人都是无辜的。只有观众没办法,就只有那些电影,你不看它们你看什么。这就像一个被管制的选择权,你行使了无奈的选择,给你选择的人还要假装自己是民主的化身:看,这是观众的选择。
有了这个成功的模式,任何的指责都不重要了。不用多久,就会有更多的卤煮食品会因观众之名被制造。各种香气四溢、各种下水会被以类型片、爆米花之名包装,靠香菜和蒜汁掩盖腐臭气,然后在各种既得利益者的共同努力下攻占市场。它们也许好吃、好看,就是全无营养,吃多了还容易得脂肪肝。无须粉饰,假装这是电影产业化的必经阶段,假装这是年轻观众的需求,这就是个制造卤煮电影的年代。因为它简单、诱人,而且利润丰厚。在道德和法律范畴,杀猪的和熬下水的都无罪;但我们也想要川鲁潮粤和炸酱面。我亲见徐皓峰四处奔走为影片寻找发行商,我目睹《美姐》出品方谈及被几大院线拒绝、被发行公司忽悠的无奈。我曾热爱过卤煮,但在这个盛产卤煮的年代,我有点腻歪。但,这事谁来管?因为那只“看不见的手”并未出现,数钱的那只手倒露的彻底。
编剧,专栏作家。
一个挺私密的微信群,全是影视圈各路精英,实名聊天的那种,有一天邀请来一位新人,这其实是个老人了,是位做过若干著名片子的制片人。最近,她刚因一部热门电影而风生水起。各路神仙一通招呼,热门制片人客气地应酬,隔着微信都能看见那种满足的成功笑容。忽然,斜刺里一声冷笑,像古龙小说里自信出场的杀手那种。“某某某,原来是你啊。某部电影的钱怎么算的啊,投资商连个审计报告都没看见。电影频道和农村院线的钱也没见啊?这都两年了,判决去年10月就下了,该履行了吧。”许久,没有应答,事主仿佛受了重击,需要半天真气才复原,“公道自在人心,纸包不住火,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你们就是业界的笑话。”杀手有备而来,回复迅速,用的还不是语音输入转换软件。“2800万元的宣发就两张纸打发了,这就是行业的潜规则吗?”毫无铺垫地交火了,按好莱坞叙事,剧烈的冲突应该是第二幕的事。这场戏发生的迅速,群里顿时沉默。不论恩怨是否,这出对战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争议双方谈论的那个主体:一部著名的系列动作片。
一个因一部小成本喜剧而走红的香港导演,依旧沿用“飞页”的香港创作传统,每天飞来一页纸,写着今天拍什么。摄影机摆好,他只看一眼,说:“唔哒”,意思是,不够好。然后工作人员一通忙活,直到他说“哒”。一位香港神经小生是主演,也顺便兼了自己那部分的导演,“唔哒叔”懒得理,就由他来。在飞页中,在港式快速赶工中,终于杀青了。国内投资老板大方地举办杀青抽奖,大红包数万元,终于可以慰藉那些苦熬的日夜了。唔哒叔也要赶紧回港,那里还有一部电影的后期在弄。去年他拍的一部喜剧在择日上映,香港那部在后期,那部完了再回来搞这部刚拍的,顺便还要筹备另一部。仿佛,香港的黄金年代又回来了,他要抓住这难得的忙碌,谁知道这牛市能到何时。
两个预告片领域的头脸人物在微博里暗战。他们在争论一部热门电影预告片到底是谁剪的。大腕甲用的是北京式的挤兑:经多方核实,你们只出了机器和操作人员。预告片是导演的创意。大腕乙急了,“干吗不找我核实。”大腕甲乙间显然早有过节。甲:“最近半年你背后搞的事自己清楚,面子给你留着。”乙:“我不需要你给我留面子,面子是自己挣的。”这台词全是内力过招,可以直接进武侠片对白。
某日,一个陌生小伙子送来三个剧本。打印装订整齐,谈吐礼貌客气。自云本是影迷,曾在横店漂泊,深爱周星驰,现正根据北京在册的电影公司名单一一拜访求投资。看项目,全像好莱坞大片和港片的混搭搅拌版本。勇气可嘉,只能鼓励。几日后,又接到电话,曰已在上海戏剧学院咖啡厅落户,边打工边找机会,新剧本又诞生了。依旧是鼓励,我假装自己要仔细研读剧本。可心里清楚,看几眼就算了。没好意思告诉他真相,像他这样没有老大可跟,没有学院圈子可混,没有土财主可当靠山的小导演想拿到第一部戏的投资,基本是一部科幻片。
这就是近期的一些八卦,可能和多数人在财经媒体看到的电影行业报道有所不同。在那里,产业正欣欣向荣,影院和观众暴增。大家严肃地谈论影片商业性和艺术的平衡。产业链的头脸人物纷纷出场,表达自己对前景的乐观和对当下的忧思。偶有批判,也被限制于理性的框架内。研究票房是行业人士的热门话题,连导演说起社会化营销,话题引爆,定位这些词都娴熟无比。而在鲜衣怒马背后,八卦新闻构成了产业的另一个真相。光鲜的成功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纷争,银幕后的故事或许比幕前还精彩。每个制片人都有民间非议,或许是产业的不健全,个人性格的争议,艺术审美的差异,也或许是羡慕嫉妒恨这些人性弱点,反正互相拆台是业内人士一贯的竞争策略。王长田谈到香港导演只淡淡说,他们过分职业化,很多人只把电影当成活干。这是君子的说法,如果你了解很多人被某些香港导演蒙蔽的真相,你会骂街的。煤老板的钱也是钱,来得容易也不容易,就在这一开机一首映一算账之间,几千万、几个亿,神话般消失了。鲜花怒放凯歌猛进后,还有些打掉门牙装作刚看了牙医的苦命前富人。在7月暑期档,几部国产片为观众奉献了一道“卤煮”盛宴。色香味俱全,生意不赖。就是内容有点不体面。不要紧,票房掩盖了一切。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是硬道理。院线因为这个理由可以选择不排映文艺片,他们说,没人看,院线是个营利性企业,没办法。制作方也有理由,我们要对投资者负责,拍赚钱电影才能让行业良性循环。营销人员巧妙地转化争议,新创了负面营销这个专业词,演员也无辜,“我只是个演员”,只有导演还算真诚,“抱歉,我的能力还有限,要加强学习,要不,再给我一个机会”。在拜金主义的风潮下,人人都是无辜的。只有观众没办法,就只有那些电影,你不看它们你看什么。这就像一个被管制的选择权,你行使了无奈的选择,给你选择的人还要假装自己是民主的化身:看,这是观众的选择。
有了这个成功的模式,任何的指责都不重要了。不用多久,就会有更多的卤煮食品会因观众之名被制造。各种香气四溢、各种下水会被以类型片、爆米花之名包装,靠香菜和蒜汁掩盖腐臭气,然后在各种既得利益者的共同努力下攻占市场。它们也许好吃、好看,就是全无营养,吃多了还容易得脂肪肝。无须粉饰,假装这是电影产业化的必经阶段,假装这是年轻观众的需求,这就是个制造卤煮电影的年代。因为它简单、诱人,而且利润丰厚。在道德和法律范畴,杀猪的和熬下水的都无罪;但我们也想要川鲁潮粤和炸酱面。我亲见徐皓峰四处奔走为影片寻找发行商,我目睹《美姐》出品方谈及被几大院线拒绝、被发行公司忽悠的无奈。我曾热爱过卤煮,但在这个盛产卤煮的年代,我有点腻歪。但,这事谁来管?因为那只“看不见的手”并未出现,数钱的那只手倒露的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