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经济对社会心理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充分肯定其积极影响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市场经济对社会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调适和消除社会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必须加强人文关怀,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心理环境;建立广泛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适时缓解、疏导人们的心理压力与困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加强自我修养,培育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心理问题;社会心理调适
市场经济在深刻改变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水平。当前,在我国加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心理层面也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并正以极为深刻和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仔细分析这些社会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积极探寻行之有效的社会心理调适途径和方法,适时缓解、疏导社会民众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切实消除较为突出的社会心理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市场经济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必然会对社会心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正反两方面:
(一)市场经济对社会心理的正面影响
市场经济有着完全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游戏规则和行为范式,它鼓励竞争、追求效率、注重规则、立足诚信,主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些都极大地冲击着国人传统的心理定势,引发着社会心理的重大变革,使其向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
第一,竞争、冒险意识加强。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就业、劳动分配等都由政府统管,一旦进入某一行业,那就等于端上了一个牢不可破的"铁饭碗",人们过着四平八稳的日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市场经济崇尚竞争,一个工作岗位,有能力者上,无能力者下。一切以效率为中心,风险越大,回报就越高。这些都促使民众不再要求社会把自己的一切都包下来,而是希望社会能创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并且认识到只有敢于冒险和竞争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
第二,规则意识增强。市场积极有着一整套严格的游戏规则,一切都按规则进行。人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往往涉及到签订合同、订立契约,这就是要用理性的规则约束人的行为,并提醒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平等观念增强。市场经济倡导公平、诚实原则,不承认任何等级差别和特权,主张每个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公平竞争而优胜劣汰。市场经济的这一法则强化了人们的平等观念,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依法从事一定的劳动和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人与人就都是平等的,这是今天中国社会成员中日益居主流的社会心理。
第四,独立、务实心态加强。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只要合法,可以理直气壮地追求财富,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完全自由,这就使个人可以不受集体、单位的束缚,放开手脚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从而使社会心理趋于独立、务实。
(二)市场经济对社会心理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在我国进行的时间还不长,自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市场经济赖以进行的游戏规则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订的,进入中国后必然会在社会心理方面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第一,个人主义心理抬头。市场经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相当一部分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事事为个人打算,对他人冷若冰霜,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呈现出社会责任感、道德、良知越来越弱化的倾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拉大,情感越来越冷漠,社会凝聚力降低。
第二,物欲享乐心理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把金钱看得至高无上,并以金钱多少为人生价值的尺度,求享受、图安乐、摆阔气、高消费的不良心理在蔓延。为了获取金钱而不择手段,这必然会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化社会风气,使人们沉湎于低层次的物欲追求中,结果是道德沦丧,精神退化。
第三,盲目从众心理加重。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判断标准和行为方式,努力迎合他人特别是可能决定自己的职位升降和前提命运的人的喜好和标准。这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持续的焦虑和紧张,而
且使他们日益缺乏目的性、意志力和辨别力。
二、市场经济下的主要社会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给社会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并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心理问题,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焦虑、浮躁心理。市场经济的快节奏和追求利益的冲动,使人们对自身在新的社会格局中的位置越来越难以理性化地加以确认,把握不住自己,惟恐因自己的游移不定,再一次丧失千载难逢的机遇。一种可能被时代抛弃的焦虑感不断地煎熬着人们,一种急切的发财欲望催促着人们必须迅速干点什么,使得人们日渐丧失了宁静的心境及应对社会变化的从容,心态,缺乏从长計议的理性安排,失去踏实作风,导致急功近利的行为倾向。而有的官员大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有的学者耐不住寂寞,坐不住"冷板凳"而公然造假,等等,这些人们心中的"权威"、"专家"的行为,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示范"效应,从而加剧了人们的浮躁心理。
第二,相对剥夺心理。相对剥夺感(relation deprivation)是指个体或群体将自身状况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若认为自己比参照物得到的少,或本应该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就会有被剥夺感产生。之所以说是"相对满意"或"相对不满意",是由于将自己的地位与其他群体或类别的人的地位做了对比。在我国当前,为数不少的公众倾向于认为个人经济地位与其对社会的贡献相比偏低,认为两者相称的比例连年下降,多数公众认为与周围的人相比,自己的经济地位偏低。相对剥夺感的存在,不仅强烈影响人们对改革的评价,阻碍公众对社会发展的参与,而且使社会凝聚力下降,成为阻碍社会融合的心理鸿沟。
第三,冷漠、无助心理。市场经济下激烈的竞争和加剧的个人主义,使不少公众的社会心理趋于冷漠化,对社会问题及自己身边的人与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害均持观望和听之任之的态度。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社会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冷漠化。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转变过程发生的心态扭曲,另一方面则深刻地暴露出当前公众心态中普遍存在的无助感与受挫感,如果不能通过有效途径加以宣泄、疏导,就会成为社会和谐的一大心理障碍。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心理问题的调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社会心理问题,是公众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体制转型与发展失衡、错位的一种综合心理反应。正确调适、消除这些社会心理问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来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制度建设,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情绪反应。在加强人文关怀时,应该关照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感受和感觉,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这就要求国家在制订政策时,既要注重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和规范,又要充分考虑个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尊重个性的关系。要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价值、情感这些精神的取向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致力于创造一个让人们自由、平等、有信心地进入某个领域发挥才智的制度环境,使人人都有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平等机会,有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发展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同时,切实解决好诸如上学、就业、住房以及劳动和医疗保障等事关人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尽量消除人们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前途拥有清晰的预见和把握,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心理适应能力。
第二,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要充分利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大众传媒载体,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心理素质。社会支持系统是指社会成员能借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金钱、情感、友谊) 的有效社会网络。通过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人们得以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和危机,并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过去,由于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的严重滞后,导致弱势群体对社会的依存度的降低,由此产生对社会的冷漠。这就需要通过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以此减轻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缓冲个人与社会的心理冲突,促进社会融合。当前,我国的社会支持系统还很薄弱,199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每百万人口中有550个心理学家,而我国1997年的调查显示,每百万人口中只有2. 4个心理工作者。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为个体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第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加强自我修养,培育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引导社会民众正确认识自我,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乐观豁达、心胸开阔,善于自我调适,对于焦虑、抑郁、忧愁等消极情绪能够加以理智的控制,不让其左右自己的心境,始终以平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去。同时,努力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意向,投入更大的心力去追求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满足,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享受生活乐趣,营造和谐的生命状态,并以此致力于获得最终的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杨雄.市场经济和心理冲突[J].社会科学(沪) ,2000, (1):54-58.
[2]张宁.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社会心理失调与调适[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4):62- 66.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心理问题;社会心理调适
市场经济在深刻改变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水平。当前,在我国加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心理层面也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并正以极为深刻和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仔细分析这些社会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积极探寻行之有效的社会心理调适途径和方法,适时缓解、疏导社会民众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切实消除较为突出的社会心理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市场经济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必然会对社会心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正反两方面:
(一)市场经济对社会心理的正面影响
市场经济有着完全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游戏规则和行为范式,它鼓励竞争、追求效率、注重规则、立足诚信,主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些都极大地冲击着国人传统的心理定势,引发着社会心理的重大变革,使其向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
第一,竞争、冒险意识加强。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就业、劳动分配等都由政府统管,一旦进入某一行业,那就等于端上了一个牢不可破的"铁饭碗",人们过着四平八稳的日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市场经济崇尚竞争,一个工作岗位,有能力者上,无能力者下。一切以效率为中心,风险越大,回报就越高。这些都促使民众不再要求社会把自己的一切都包下来,而是希望社会能创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并且认识到只有敢于冒险和竞争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
第二,规则意识增强。市场积极有着一整套严格的游戏规则,一切都按规则进行。人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往往涉及到签订合同、订立契约,这就是要用理性的规则约束人的行为,并提醒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平等观念增强。市场经济倡导公平、诚实原则,不承认任何等级差别和特权,主张每个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公平竞争而优胜劣汰。市场经济的这一法则强化了人们的平等观念,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依法从事一定的劳动和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人与人就都是平等的,这是今天中国社会成员中日益居主流的社会心理。
第四,独立、务实心态加强。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只要合法,可以理直气壮地追求财富,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完全自由,这就使个人可以不受集体、单位的束缚,放开手脚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从而使社会心理趋于独立、务实。
(二)市场经济对社会心理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在我国进行的时间还不长,自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市场经济赖以进行的游戏规则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订的,进入中国后必然会在社会心理方面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第一,个人主义心理抬头。市场经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相当一部分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事事为个人打算,对他人冷若冰霜,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呈现出社会责任感、道德、良知越来越弱化的倾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拉大,情感越来越冷漠,社会凝聚力降低。
第二,物欲享乐心理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把金钱看得至高无上,并以金钱多少为人生价值的尺度,求享受、图安乐、摆阔气、高消费的不良心理在蔓延。为了获取金钱而不择手段,这必然会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化社会风气,使人们沉湎于低层次的物欲追求中,结果是道德沦丧,精神退化。
第三,盲目从众心理加重。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判断标准和行为方式,努力迎合他人特别是可能决定自己的职位升降和前提命运的人的喜好和标准。这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持续的焦虑和紧张,而
且使他们日益缺乏目的性、意志力和辨别力。
二、市场经济下的主要社会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给社会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并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心理问题,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焦虑、浮躁心理。市场经济的快节奏和追求利益的冲动,使人们对自身在新的社会格局中的位置越来越难以理性化地加以确认,把握不住自己,惟恐因自己的游移不定,再一次丧失千载难逢的机遇。一种可能被时代抛弃的焦虑感不断地煎熬着人们,一种急切的发财欲望催促着人们必须迅速干点什么,使得人们日渐丧失了宁静的心境及应对社会变化的从容,心态,缺乏从长計议的理性安排,失去踏实作风,导致急功近利的行为倾向。而有的官员大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有的学者耐不住寂寞,坐不住"冷板凳"而公然造假,等等,这些人们心中的"权威"、"专家"的行为,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示范"效应,从而加剧了人们的浮躁心理。
第二,相对剥夺心理。相对剥夺感(relation deprivation)是指个体或群体将自身状况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若认为自己比参照物得到的少,或本应该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就会有被剥夺感产生。之所以说是"相对满意"或"相对不满意",是由于将自己的地位与其他群体或类别的人的地位做了对比。在我国当前,为数不少的公众倾向于认为个人经济地位与其对社会的贡献相比偏低,认为两者相称的比例连年下降,多数公众认为与周围的人相比,自己的经济地位偏低。相对剥夺感的存在,不仅强烈影响人们对改革的评价,阻碍公众对社会发展的参与,而且使社会凝聚力下降,成为阻碍社会融合的心理鸿沟。
第三,冷漠、无助心理。市场经济下激烈的竞争和加剧的个人主义,使不少公众的社会心理趋于冷漠化,对社会问题及自己身边的人与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害均持观望和听之任之的态度。人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社会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冷漠化。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转变过程发生的心态扭曲,另一方面则深刻地暴露出当前公众心态中普遍存在的无助感与受挫感,如果不能通过有效途径加以宣泄、疏导,就会成为社会和谐的一大心理障碍。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心理问题的调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社会心理问题,是公众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体制转型与发展失衡、错位的一种综合心理反应。正确调适、消除这些社会心理问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来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制度建设,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情绪反应。在加强人文关怀时,应该关照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感受和感觉,高度重视人民群众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这就要求国家在制订政策时,既要注重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和规范,又要充分考虑个体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尊重个性的关系。要充分关注每一个人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人的理想、信念、价值、情感这些精神的取向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致力于创造一个让人们自由、平等、有信心地进入某个领域发挥才智的制度环境,使人人都有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平等机会,有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发展机会,促进人的个性、才智和潜能的充分实现。同时,切实解决好诸如上学、就业、住房以及劳动和医疗保障等事关人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尽量消除人们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前途拥有清晰的预见和把握,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心理适应能力。
第二,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要充分利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大众传媒载体,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心理素质。社会支持系统是指社会成员能借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金钱、情感、友谊) 的有效社会网络。通过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人们得以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和危机,并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过去,由于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的严重滞后,导致弱势群体对社会的依存度的降低,由此产生对社会的冷漠。这就需要通过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以此减轻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缓冲个人与社会的心理冲突,促进社会融合。当前,我国的社会支持系统还很薄弱,199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每百万人口中有550个心理学家,而我国1997年的调查显示,每百万人口中只有2. 4个心理工作者。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为个体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第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加强自我修养,培育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引导社会民众正确认识自我,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乐观豁达、心胸开阔,善于自我调适,对于焦虑、抑郁、忧愁等消极情绪能够加以理智的控制,不让其左右自己的心境,始终以平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去。同时,努力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意向,投入更大的心力去追求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满足,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享受生活乐趣,营造和谐的生命状态,并以此致力于获得最终的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杨雄.市场经济和心理冲突[J].社会科学(沪) ,2000, (1):54-58.
[2]张宁.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社会心理失调与调适[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4):62-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