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众审美心理”是综合性文化社会意识的表征,是一个全新的知识范畴。“大众审美心理”是指:作为文化创造、接受和消费的主动解码者的大众,途经非主流的审美渠道撇开功利与实用目的,对审美对象以感性审美体验的方式获得情感和精神愉悦的心理现象。“大众审美心理”在现代语境下具有以“娱乐”为宗旨、以传统审美心理为基础以及追求新奇、赶时髦和对严肃话题的冷淡等三个特点,分别对应其审美动机、审美心理结构以及审美价值取向三个维度。
【关键词】:大众审美心理;愉悦;审美动机;审美心理结构;审美价值取向
一、何谓“大众审美心理”
“大众审美心理”是一个全新的知识范畴。作为一个新的合成词,诠释“大众审美心理”可以将其切割成“大众”和“审美心理”两个子范畴分别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大众审美心理”概念做出合理的界定。
(一)大众
现代“大众”群体的出现可谓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变。在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大众”的认识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而欲对“大众”这一概念作出合理的阐释,厘清这一发展脉络实有必要。
艾秀梅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一书中指出,启蒙运动之后产生了大众社会。所以大众最早出现是在文化启蒙时代,而当时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对大众这一群体的认识是十分片面的,他们把大众视为一群没有差别和深度的乌合之众,比如在海德格尔那里,“大众只是平常平均状态的常人,在话语的角度,他们生活在盲目听从和流言蜚语的闲言中,从看的角度,他们常被浮光掠影所蒙蔽,只会贪新鹜奇而不能有任何真知灼见。”[1]167
而随着“大众”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尤其是在大众已然成为文化创造、接受和消费主体的现当代,有的学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实用主义美学家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一书中就认为大众绝不等于无差别的整体;而费斯克也在其专著《理解大众文化》中也认为,我们不应该用静止的范畴来界定大众,他表示“大众文化”是“大众生产的,文化产业只是提供了一个供大众加工的半成品,只有经过大众的选择性接受、加工和改编,才成其为大众文化。”[1]168大众在文化场域逐渐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动、个性和积极,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改变着文化产品格局。
在当代,百度百科将“大众”定义为“众多的人,也泛指民众,群众。”[2]而生活在“数码时代”的大众在文化创造、接受和消费中已然成为了主动解码者。大众往往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和好恶喜忧,他们能从个体的性别身份、人生经历、认识水平出发,积极地就所接收到的信息做出思考、判断和取舍。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电影市场,《南京》在场次安排上成功逆袭《变形金刚》《加勒比海盗》等知名商业大片就很具说服力。通过非主流的渠道,原本处于文化边缘的大众已经拥有了部分文化话语权。尽管大众文化所构建的意义和审美反思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有时还需要文化精英的引导,但大众却能由此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机会,在文化场域也坐拥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审美心理
在百度百科中“审美心理”的定义为:“人在审美实践中面对审美对象以审美态度感知对象,从而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快活的自由心情” [3]。而谈到审美心理,往往就会牵扯到“感性”,也就是凭借个人的感官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所决定的、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体验并做出判断的心理现象,它要求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心理距离,审美主体要撇开功利、实用目的,致力于用一种近乎超脱自我的心理状态来关照审美对象。
(三)大众审美心理
通过上述“大众”和“审美心理”子范畴的阐释,笔者试归纳出 “大众审美心理”的含义:作为文化创造、接受和消费的主动解码者的大众,途经非主流的审美渠道撇开功利与实用目的,对审美对象以感性审美体验的方式获得情感和精神愉悦的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大众审美心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文化社会意识的呈现,涉及到政治与宗教观念、大众日常的生活方式、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同時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大众审美心理”也将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变化。
二、大众审美心理的特点
“大众审美心理”在现代语境下,从审美动机、审美心理结构以及审美价值取向三个维度来看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以“娱乐”为宗旨
这是就其审美动机而言。娱乐,是“大众审美心理”诸功能中的典型特征。传统的审美、教育、認知等功能和特点让位于娱乐和消遣。比如电视、网络的普及使丰富多样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每天浸泡在信息之海中的大众摇身一变成为“信息富人”,然而他们却依然是“观念穷人”。大众在信息的选择和旨趣层面更偏好那些指向世俗生活以及消解忧愁情绪的娱乐性“实用”信息,却“逃避”那些涉及人生命运、社会前景、人文关怀的深层思索、精英文化、严肃话题。大众最终成了尼尔·波兹曼笔下的“娱乐至死”的个体。以作为“元媒介”的电视为例,张同道主编的《时尚拼贴:解析中国电视节目》中曾指出:1997年湖南卫视开播的《快乐大本营》引领了全国电视节目的娱乐旋风,此后从地方到中央,多家电视台纷纷效仿,比如《开心100》《幸运52》《星光大道》……凤凰卫视更是提出了“资讯使人忧虑,何不娱乐处之”的口号,而伴随这一口号贯彻落实而来的却是一些主流的新闻类节目也开始了娱乐化生产,最典型的莫过于东方卫视的《东方夜谭》和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栏目。不可否认,大众对这些信息的选择上确含有认识、教育、审美的崇高使命,不过它们只能作为“娱乐”之后第二性的存在。
(二)传统审美心理的积淀
此为审美心理结构方面。大众视野开阔,在数字化和媒介文化的冲击下,获得了一些新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然而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一定程度上依然固守着传统审美方式和审美心理的堡垒,习惯于欣赏内容平面单纯、情节曲折生动、故事性较强的文学艺术作品,多数人仅仅关注情节,对这些艺术作品如看戏一般隔岸静观,虽身处其中精神却不能自觉而处于边缘,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大众审美并没有发生质的飞跃;而不可否认的是,大众获得的新的审美意识和不断提升的知识水平又极大丰富和活跃着大众艺术欣赏的内容和范围,大众的审美层次也在随着全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提升,他们不再满足处于自身被动接受的位置,而是对文化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强烈的感官效果、切身体验、现场参与感等,《牵手》中第三者的问题,《金婚》中家庭矛盾的问题,他们正逐渐自觉反观自身、反思生活,这些都印证了大众趣味与审美的提升。在大众审美理想的烛照下,新的文化媒介雨后春笋般产生,文化形式也得到了更新和升华,这极大地推进了大众审美心理的转变和发展。
(三)追求新奇、赶时髦和对严肃话题的冷淡
此为审美价值取向上层面。首先,作为精神化消费的审美阅读,不论是审美创造者还是审美体验者都心怀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猎求新奇的审美期待,2006年由韩寒的檄文《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引发的“韩白之争”以及2003年博客上出现的“木子美”事件都是追求新奇快感的成功事例;其次,在大众传媒的隐性“操纵”和街谈巷议的显性“引导”之下,大众审美更多地表现为群体意识和大众趣味,失去了审美的自主性和个性,大众在很多情况下的言说只是对“意见领袖们”的话语的“围观学习”;其三,大众审美表现为对严肃话题的冷淡,大众的生活原则就是活得轻松些、潇洒些,渴望除去世俗的物累,“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大众的声音倾向于日常生活化,他们拥有关注自身和生活的大众娱乐与狂欢精神,甚至是对日常生活的插科打诨,对于哲学、历史、学术等相关严肃话题有所涉猎却也不乏冷漠。
参考文献:
[1]艾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9823/8038739.htm
[3]http://baike.baidu.com/view/4390569.htm
作者简介:孟浩,男,山东青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关键词】:大众审美心理;愉悦;审美动机;审美心理结构;审美价值取向
一、何谓“大众审美心理”
“大众审美心理”是一个全新的知识范畴。作为一个新的合成词,诠释“大众审美心理”可以将其切割成“大众”和“审美心理”两个子范畴分别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大众审美心理”概念做出合理的界定。
(一)大众
现代“大众”群体的出现可谓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变。在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大众”的认识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而欲对“大众”这一概念作出合理的阐释,厘清这一发展脉络实有必要。
艾秀梅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一书中指出,启蒙运动之后产生了大众社会。所以大众最早出现是在文化启蒙时代,而当时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对大众这一群体的认识是十分片面的,他们把大众视为一群没有差别和深度的乌合之众,比如在海德格尔那里,“大众只是平常平均状态的常人,在话语的角度,他们生活在盲目听从和流言蜚语的闲言中,从看的角度,他们常被浮光掠影所蒙蔽,只会贪新鹜奇而不能有任何真知灼见。”[1]167
而随着“大众”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尤其是在大众已然成为文化创造、接受和消费主体的现当代,有的学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实用主义美学家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一书中就认为大众绝不等于无差别的整体;而费斯克也在其专著《理解大众文化》中也认为,我们不应该用静止的范畴来界定大众,他表示“大众文化”是“大众生产的,文化产业只是提供了一个供大众加工的半成品,只有经过大众的选择性接受、加工和改编,才成其为大众文化。”[1]168大众在文化场域逐渐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动、个性和积极,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改变着文化产品格局。
在当代,百度百科将“大众”定义为“众多的人,也泛指民众,群众。”[2]而生活在“数码时代”的大众在文化创造、接受和消费中已然成为了主动解码者。大众往往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和好恶喜忧,他们能从个体的性别身份、人生经历、认识水平出发,积极地就所接收到的信息做出思考、判断和取舍。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的电影市场,《南京》在场次安排上成功逆袭《变形金刚》《加勒比海盗》等知名商业大片就很具说服力。通过非主流的渠道,原本处于文化边缘的大众已经拥有了部分文化话语权。尽管大众文化所构建的意义和审美反思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有时还需要文化精英的引导,但大众却能由此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机会,在文化场域也坐拥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审美心理
在百度百科中“审美心理”的定义为:“人在审美实践中面对审美对象以审美态度感知对象,从而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快活的自由心情” [3]。而谈到审美心理,往往就会牵扯到“感性”,也就是凭借个人的感官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所决定的、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体验并做出判断的心理现象,它要求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心理距离,审美主体要撇开功利、实用目的,致力于用一种近乎超脱自我的心理状态来关照审美对象。
(三)大众审美心理
通过上述“大众”和“审美心理”子范畴的阐释,笔者试归纳出 “大众审美心理”的含义:作为文化创造、接受和消费的主动解码者的大众,途经非主流的审美渠道撇开功利与实用目的,对审美对象以感性审美体验的方式获得情感和精神愉悦的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大众审美心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文化社会意识的呈现,涉及到政治与宗教观念、大众日常的生活方式、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同時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大众审美心理”也将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变化。
二、大众审美心理的特点
“大众审美心理”在现代语境下,从审美动机、审美心理结构以及审美价值取向三个维度来看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以“娱乐”为宗旨
这是就其审美动机而言。娱乐,是“大众审美心理”诸功能中的典型特征。传统的审美、教育、認知等功能和特点让位于娱乐和消遣。比如电视、网络的普及使丰富多样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每天浸泡在信息之海中的大众摇身一变成为“信息富人”,然而他们却依然是“观念穷人”。大众在信息的选择和旨趣层面更偏好那些指向世俗生活以及消解忧愁情绪的娱乐性“实用”信息,却“逃避”那些涉及人生命运、社会前景、人文关怀的深层思索、精英文化、严肃话题。大众最终成了尼尔·波兹曼笔下的“娱乐至死”的个体。以作为“元媒介”的电视为例,张同道主编的《时尚拼贴:解析中国电视节目》中曾指出:1997年湖南卫视开播的《快乐大本营》引领了全国电视节目的娱乐旋风,此后从地方到中央,多家电视台纷纷效仿,比如《开心100》《幸运52》《星光大道》……凤凰卫视更是提出了“资讯使人忧虑,何不娱乐处之”的口号,而伴随这一口号贯彻落实而来的却是一些主流的新闻类节目也开始了娱乐化生产,最典型的莫过于东方卫视的《东方夜谭》和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栏目。不可否认,大众对这些信息的选择上确含有认识、教育、审美的崇高使命,不过它们只能作为“娱乐”之后第二性的存在。
(二)传统审美心理的积淀
此为审美心理结构方面。大众视野开阔,在数字化和媒介文化的冲击下,获得了一些新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然而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一定程度上依然固守着传统审美方式和审美心理的堡垒,习惯于欣赏内容平面单纯、情节曲折生动、故事性较强的文学艺术作品,多数人仅仅关注情节,对这些艺术作品如看戏一般隔岸静观,虽身处其中精神却不能自觉而处于边缘,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大众审美并没有发生质的飞跃;而不可否认的是,大众获得的新的审美意识和不断提升的知识水平又极大丰富和活跃着大众艺术欣赏的内容和范围,大众的审美层次也在随着全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提升,他们不再满足处于自身被动接受的位置,而是对文化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强烈的感官效果、切身体验、现场参与感等,《牵手》中第三者的问题,《金婚》中家庭矛盾的问题,他们正逐渐自觉反观自身、反思生活,这些都印证了大众趣味与审美的提升。在大众审美理想的烛照下,新的文化媒介雨后春笋般产生,文化形式也得到了更新和升华,这极大地推进了大众审美心理的转变和发展。
(三)追求新奇、赶时髦和对严肃话题的冷淡
此为审美价值取向上层面。首先,作为精神化消费的审美阅读,不论是审美创造者还是审美体验者都心怀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猎求新奇的审美期待,2006年由韩寒的檄文《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引发的“韩白之争”以及2003年博客上出现的“木子美”事件都是追求新奇快感的成功事例;其次,在大众传媒的隐性“操纵”和街谈巷议的显性“引导”之下,大众审美更多地表现为群体意识和大众趣味,失去了审美的自主性和个性,大众在很多情况下的言说只是对“意见领袖们”的话语的“围观学习”;其三,大众审美表现为对严肃话题的冷淡,大众的生活原则就是活得轻松些、潇洒些,渴望除去世俗的物累,“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大众的声音倾向于日常生活化,他们拥有关注自身和生活的大众娱乐与狂欢精神,甚至是对日常生活的插科打诨,对于哲学、历史、学术等相关严肃话题有所涉猎却也不乏冷漠。
参考文献:
[1]艾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9823/8038739.htm
[3]http://baike.baidu.com/view/4390569.htm
作者简介:孟浩,男,山东青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