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分析116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探讨处理方法和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 对2003年1月~2006年10月本 院安装的116例永久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起搏器并发症共18例,术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17例,其中囊 袋 内积血及血肿9例,囊袋皮肤溃破起搏器外露1例,电极导线脱位2例,电极导线断裂2例,起 搏介导性心律失常(PMT)1例,起搏综合征2例。结论 提高起搏器并发症早 期识别能力并及时处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定期随访及加强对患者的宣教 ,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并发症;随访
  中图分类号:R388.3 文献标识 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7)03_0171_03
  
   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效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起 搏器植入的过程中及植入后仍有一些并发症发生。本文对2003年1月到2006年10月在本院行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的11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从2003年1月到2006年10月共有116例心律失常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其 中男67例,女49例,年龄23~94岁,平均(58.5±23.6)岁。患者按心律失常分类:病窦综 合征(SSS)例34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AVB)15例;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18 例;病窦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即双结病变者25例;持续性房颤伴缓慢性心室率(<50次/分) 或2.5s以上长间歇22例;持续性室速1例;室颤1例。患者按病因分类:冠心病36例,高血 压性心脏病25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8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2 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原因不明者(传导系统病变)38例。
  1.2 起搏器类型:起搏器由Biotronik Vitatron, Medtronic, Pacesetter公司生 产。其中单腔起搏(VVI)57例,25例为持续性房颤;单腔频率应答起搏(VVIR)3例,为持续性 房颤;双腔起搏(DDD)41例;双腔频率应答起搏(DDDR)13例;ICD起搏2例。
  1.3 手术方式: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检查。74例患者采用 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植入起搏导线,脉冲发生器埋藏在左锁骨中外1/3下方约2公分处的 皮下,42例患者采用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植入起搏导线,脉冲发生器埋藏在右侧相应的 部位。4例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旋导线(心房导线2例,放在右房侧壁和右房间隔,心室导 线2例,放在右室流出道),其余均采用被动翼状导线,分别放在右心耳或右室心尖部。术后 绝对卧床休息48小时。
  1.4 术后随访:术后分别在1、3、6、12月,以后每年一次随访,有不适症状随时到 院检查,用专用程控仪测试起搏器参数,作详细记录,常规作12导联心电图,每年行Holter 及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并了解患者生活质量及症状。
  
  2 结果
  
  2.1 116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起搏器,成功率100%。术中及术后无死亡病例。
  2.2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共发生18例,占15.5%。
  2.2.1 心律失常:术中发生室颤1例,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术中一直使用异丙肾上腺 素静滴,导线进入右心室后出现频发室早诱发室颤,电除颤后成功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起 搏介导性心律失常(PMT)1例,发生于安装双腔起搏器的病人,经延长起搏器的心室后心房不 应期,有效终止PMT发作。
  2.2.2 囊袋内积血及血肿9例:6例发生在术后3天内,3例在术后1~2周内,表现为迟 发性出血。7例患者经局部抽吸积血,闭合死腔;2例重新切开清除血凝块并放置引流条后加 压包扎抗感染后,7~10天痊愈。
  2.2.3 1例双腔起搏器患者于9个月左右发现囊袋皮肤溃破起搏器外露,经手术将脉冲发 生器取出,在原囊袋下方再作一囊袋 ,将脉冲发生器深埋于胸大肌,起搏导线绕过原囊袋作一皮下隧道与脉冲发生器连接,术后 加强抗炎,未发生囊袋感染,痊愈出院。
  2.2.4 电极导线脱位2例:1例双腔起搏器,为心室电极,发生于术后第二天,该患者有 老年性痴呆,术后当天较烦躁,术侧肢体过度活动,经重新调整电极位置而好转。另1例单 腔起搏(VVI),一年余后出现症状,心电图发现部分起搏未夺获,程控仪测试发现起搏和感 知不良,阻抗升高,X线透视下未见导线脱位,考虑微脱位,给予重新植入新心室电极后好 转。
  2.2.5 电极导线断裂2例:1例双腔起搏器(植入一年余后),1例单腔起搏器(植入三年余 后),均出现症状,透视发现起搏导线于锁骨下的部位连续性中断,考虑电极导线断裂,给 予更换新的起搏导线后恢复。
  2.2.6 起搏综合征2例:均发生在VVI起搏器植入后,表现为头昏,心悸,胸闷,气短, 乏力。1例非起搏绝对依赖者通过减慢起搏频率,使自身房室顺序起搏而缓解。
  
  3 讨论
  
  3.1 本组患者全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作者体会术者应熟悉锁骨下静脉的解剖特点,负压 进针,穿刺针管内不带盐水穿刺为好,导丝进入血管后DS A在左前斜位透视(如导丝在脊柱前方时在静脉系统),确认导丝入静脉系统后再进鞘,可大 大降低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减少起搏导线对心肌的机械刺激,尤其进入心室后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作者体会, 应注意:①术前及术中尽量避免应用增加心肌心奋性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②熟练 操作,迅速,尽量减少对心肌的刺激;③术中严密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及时停止操作,必要 时迅速除颤;④术后密切观察,熟练掌握与起搏相关的心电现象,发现心律失常及时处理。
  3.2 起搏器囊袋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主要有:①术中止血不彻底,将起 搏器放入囊袋前应仔细检查,确保囊袋内无活动性出血再关闭囊袋;②术前使用抗凝药物, 术前停服阿司匹林五天以上,华法林则一周或更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应控制在1.5上 下。如患者需要华法林抗凝治疗,术后应检测INR,如低于1.5,可考虑给予低分子肝素皮 下注射;③加强局部压迫止血,缝扎导线隧道出口处;④本组3例迟发性囊袋积血与年龄较 大,营养状况差,消瘦,血管硬化等因素有关,因此术后要加强支持治疗,局部制动,减少 皮肤与脉冲发生器的摩擦,以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
  3.3 本组1例发生囊袋皮肤溃破起搏器外露原因为:①患者年龄较大,皮肤较薄;②起搏 器囊袋较小,局部皮肤张力过大,局部血液循环差,致皮肤坏死,溃破;③患者经常摩擦囊 袋皮肤。及时发现给予及时处理,防止了可能发生的囊袋继发感染。
  3.4 电极导线脱位或微脱位的识别较容易,处理不困难[2]。作者体会,避免脱 位的要点是:①保证与心肌接触的部位稳定可靠,验证的方法是轻推电极导线,心室电极导 线头端不上抬或前移,心房电极导线头端在钟点的位置上稳定不动,变化的只是J形的弧度 ,撤出导丝,并轻拉电极导线时,电极导线头端依然稳定;②当电极导线头端稳定后,在固 定电极导线时打死结而不是滑结,是保证电极导线在胸外端固定良好的前提;③即使电极导 线固定良好,在电极导线与心肌未形成包裹前,上臂活动过大,超过90度,也有脱位的可能 ,所以术后早期要告诉患者应避免上臂活动过大。
  3.5 本组发生2例电极导线断裂,其原因可能是:①2例均为锁骨下方断裂,考虑当时植入 时穿刺锁骨下静脉偏内侧,第一肋骨与锁骨间的间隙太小,植入起搏导线时较紧张;②2位 患者均有锻炼的习惯,经常做抡臂运动,对导线的磨损较大。
  3.6 本组2例起搏器综合征均发生在接受VVI型起搏器治疗的患者中。其原因是室房逆传和 (或)房室同步收缩丧失,使心房收缩时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除了导致房室瓣功能不全和 异常的静脉搏动,室房逆传还可激活位于心房和肺静脉壁上的机械牵张性感受器,刺激经过 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后,引起反射性的周围血管扩张。导致心排血量减少,低血压,和心室充 盈压升高,导致头晕,晕厥。有报道[3],对于VVI型起搏器患者,应用药物提高窦 性心律,阻断室房传导,积极选用具有滞后功能的起搏器,减慢起搏频率等措施可减少起搏 综合征的发生。本组1例非起搏绝对依赖患者通过减慢起搏频率,藉自身房室顺序起搏而症 状缓解。
  本组患者手术均卧床48小时后下床活动,并未增加电极导线脱落的风险,而且可以避免卧床 导致的腰背痛、消化功能不良、血栓或栓塞等并发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作者也认 为,如果电极头端到位及固定牢固,早期下床并不增加电极脱位的危险性[4]。
  起搏器性能日渐可靠,功能日趋完善,并发症将成为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加强对适应证的 理解,重视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加深常见并发症了解,加强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知识宣 教,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之发挥最佳治疗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方正,华伟.全国心脏起搏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临床应用调查[J]. 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志,1998,12(4):175-176.
  [2]郭继鸿,许原,李学斌,等.起搏电极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探讨[J].中国心脏起搏 与电生理杂志,2002,16(1):8.
  [3]张澍.起搏器综合征[J].中国循环杂志,2000,15(4):197.
  [4]杨杰孚,余佳宾,王志蕾,等.8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起搏器植人术及减少并发症的对策 [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8):585-58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n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6)01-0062—0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2岁,退休工人。因反复劳力性胸闷气急1年,伴黑蒙1天于2001年2月18日入院。胸悶气急在活动时加重,休息可缓解,无胸痛及夜间阵发呼吸困难,无晕厥。有吸烟史20年,有磺胺类及青霉素过敏史。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碼: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6)01—0058—02  脑部炎症性疾病大多有颅内压增高。但部分病人经积极的脱水及综合治疗,病情一度好转后又再度加重,出现继发性颅内低压(<70mmH2O),(正常颅内压力侧卧位为80-180mmH2O),本文对25例颅内感染继发低颅内压综合征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 me, 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活性的变化及 其临床意见。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测定54例ACS,42例稳定型冠心病(SCHD)患者及36例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和 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6;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6)01—0055—02  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过程中发生脑梗死不但加重病情,还、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間收治25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蓑竭合并脑梗死患者,经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期刊
段 徐综述 凌 峰审校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06)01-0052-03  心房颤动(房颤)是心内科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美国有230万人忍受着房颤的折磨[1]。房颤可以诱发心功能不全、脑栓塞及周围血管栓塞,房颤病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两倍以上[2]。房颤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甚清楚,神经内、分泌、急慢性血流動力学、代谢等多种因素都能导致心房重
期刊
[摘 要] 目的 观察眩晕症患者的椎动脉(VA)颅外段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检测684例1368条颅外VA。观察其形态结构,血流频谱形态。测量VA内径,血流峰速、舒张末期流速、时间平均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结果 颅外段VA形态结构改变占71.8%,血流频谱示动脉硬化72.2%,血流动力学示供血不足和两侧供血不平衡占50%。结论 彩色多普勒能有效地发现眩晕症患者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颅内出血病例初诊CT报告阴性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初诊CT报告阴性但最终证实为颅内出血的病例37例,分析CT报告阴性的原因。结果 颅内出血按部位可分为:硬膜外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脑出血3例。造成初诊Cr报告阴性的原因主要为病程早期出血量少造成CT血肿征象不够典型以及CT设备自身的局限性。结论 颅内出血病例初诊CT报告阴
期刊
中圖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6)01—0059—02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etion,SCI)是指患者无脑卒中病史,而影像学检查(CT或MRI)显示脑梗死灶者。首次卒中病人影像学检查发现的非责任灶也属SCI的范畴[1]。本文收集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所诊治的68例SCI患者分析如下:
期刊
自2001年2月至2005年8月,我們采用Seldinger法进行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45例心包积液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摘 要] 目的 观察PCI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的时间及临床疗效。 方法 将研究对象386例PCI术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在PCI术后应用低分子 肝素一周,另一组应用低分子肝素2天,观察两组术后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及术后 一月内心脏严重事件的发生情况及两组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急 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两组未见明显区别,术后MACE发生率两组也未见明显区别;出血并 发症方面2天组较7天组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