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葡萄新品种瑞都红玉“改良H型”避雨栽培引种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早熟葡萄新品种瑞都红玉“改良H型”避雨栽培引种表现。[方法]对瑞都红玉物候期表现、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抗性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瑞都红玉在合肥地区是表现较为突出的早熟、玫瑰香型新品种。在避雨栽培模式下,平均果穗474~584 g,平均单粒重5.37~8.2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0%以上。成熟后应适时采收,以免影响品质。[结论]该研究为安徽省早熟葡萄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早熟葡萄;瑞都红玉;改良H形;避雨栽培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0-004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introduction of “Modified H Trunk” of earlymaturing cultivar Vitis vinifera “Ruiduhongyu” under shelter cultivation. [Method] We analyzed the phenology performance, growth and fruiting habitats, fruit economic characters, resistance and adaptability of Ruiduhongyu. [Result] Ruiduhongyu in Hefei Area was a new earlymaturing cultivar with rose aroma. Under the cultivation of shelter cultivation, fruit cluster was 474-584 g, average grain weight was 5.37-8.22 g, and soluble solid content greater than 17.0%. Timely harvest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after mature, 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earlymaturing grape i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 Earlymaturing grape;Ruiduhongyu;Modified H trunk;Shelter cultivation
  安徽省南北差異大,气候条件复杂,夏季高温多雨,露地葡萄极易发病。随着避雨设施栽培的应用,葡萄面积发展迅速,极大提高了葡萄品质[1]。目前,安徽省早熟葡萄品种基本为夏黑葡萄,其次为京亚,品种结构比较单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趋向于多元化,对具香气、颜色多样化等特性的葡萄品种更加青睐,而现有葡萄品种具有上市集中、缺乏香味、色泽单一等缺点,不利于葡萄产业发展[2-3]。
  瑞都红玉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早熟葡萄新品种,其果实为红色、具玫瑰香味,是表现较为突出的早熟、红色系、玫瑰香型新品种[4]。合肥地区夏季多高温,传统的水平棚架(包括一字型和H型架式)和篱架栽培存在通风差,易造成日灼病和软果现象,同时水平棚架不利于人工操作。“改良H形”栽培模式解决了通风差、透光差、操作难等问题,使葡萄的优良特性能够充分展现。鉴于此,笔者介绍了瑞都红玉“改良H形”避雨栽培引种表现,为安徽省早熟葡萄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示范县示范基地庐江县同大镇永安村试验园进行。该园区位于江淮之间,地处皖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明显。平均气温为16.4 ℃,极端最高气温39.3 ℃,极端最低气温-7.4 ℃。年均降水量1 009.2 mm,年均日照时数1 760.1 h,无霜期253 d。试验园土壤以黏土为主,20~4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10.700‰,全氮含量0.781‰,全磷含量0.542‰,全钾含量4.065‰。
  1.2 试验方法
  1.2.1 物候期观察。物候期观察于2013—2016年连年进行物候期记载,葡萄物候期的判定标准参照《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及刘崇怀等关于葡萄品种浆果成熟期多样性及归类标准评价方法[6]。
  1.2.2
  品质性状测定。常规方法测量单穗重、粒重、果粒纵径、果粒横径、果皮厚等指标;目测评价果穗紧密度、果粉厚度、果梗与果粒的分离难易、果粒形状、果粒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手持折光仪测定。可滴定酸含量参照陈毓荃的酸碱滴定法[7]。
  1.2.3
  葡萄抗病情况调查。不同生长期调查葡萄病害种类及发病情况,按国际植物种质委员会(IBPUR)的标准进行。
  1.3 栽培管理
  1.3.1 栽植方式。为解决通风差、透光差、操作难等问题,建议采用“改良H形”栽培模式。栽培模式的行距以5.5~6.0 m为宜,初始株距2.0 m,逐年间伐后株距以4.0~8.0 m为宜。“改良H型”整形要点如下,定植苗发芽后,选留1个新梢,立竹竿垂直牵引,待新梢高度在1.8 m时,摘心培养双臂,1.8 m以下的所有副梢留1片叶摘心,有利于植株增粗。双臂生长至1.5~1.6 m时分别摘心,摘心后各培养2条结果主蔓,结果主蔓的位置距离地面1.2~1.5 m。传统的“H型”为水平棚架叶幕,而“改良H型”为“V”字型叶幕,架面拉低后更有利于操作。   定植后第1年,冬季修剪要结合刻芽保证萌芽整齐、无空膛。刻芽技术如下:主蔓最前端2~3芽不刻,其余在芽前方1 cm处用钢锯条刻伤至木质部。春季葡萄萌芽后10~15 d及时抹芽和定枝,一般每隔20 cm保留1个健壮的结果枝,其余抹除。花序以上保留8片叶摘心,其余副梢留1片叶反复摘心。
  1.3.2 水肥管理。采用滴灌供水系统,距定植行植株中心两侧30 cm处各安放滴管带。对于非连栋避雨,行间挖好排水沟,沟内铺设塑料薄膜以保证雨水集中排放的同时能使雨水不渗入棚内,从而保证土壤含水量完全可控,减少裂果发生。
  滴灌供水条件下,土壤的湿度变化较缓和。可根据不同的土壤保水能力、蒸散强度和生长期需水规律,控制滴灌次数和滴灌量。通常萌芽—果实膨大期要保证土壤适宜的含水量,特别是由于生长季初期和果实膨大期的需水量大,因此供水深度应达到主要根系分布层(40~60 cm),果实膨大期忌土壤干湿变化剧烈。从果实转色期开始,适当减少滴灌量和次数,保持土壤含水量60%左右为宜,以加快转色和品质形成,同时可防止裂果。
  为保证树体当年成形和翌年的有效产量,应用“改良H形”栽培模式时,当年定植后肥水要求供应充足,土壤肥力好的地块有利于培养健壮植株。于葡萄萌芽后每7~10 d结合滴灌追施水溶性复合肥,直到8月下旬结束。进入盛果期的葡萄植株萌芽前结合浇水施入尿素或复合肥300 kg/hm2左右;花前、花后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肥料等;果实采收后应及时补充肥料,保障树体生长和花芽分化。可于果实采收后,或9—10月施入腐熟的有机肥15 000 kg/hm2。瑞都红玉在果实膨大期对肥料较为敏感,适当追施1~2次水溶性复合肥以增大果粒。
  1.3.3 土壤管理。种植行内覆盖园艺地布,以减缓土壤湿度剧烈变化[8]。果实采收后挖深沟施入有机肥。连栋避雨棚行间可生草;非连栋避雨棚行间挖排水沟,利于雨水排除。一般选在土壤通透性能强的砂壤土、壤土上栽植葡萄,或挖定植沟改土栽植,以利于控制土壤湿度和肥力,更利于提高葡萄品质。
  1.3.4 病虫害防控。病虫害防治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为减少病害的发生,园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合理负载。避雨栽培条件下,主要防治目标是白粉病和灰霉病,同时注意绿盲蝽、蓟马、叶蝉等虫害。主要病害防治措施如下:①结合冬季修剪清园,病枝、病叶、病果等病残体和杂草集中焚烧。②葡萄萌芽前刮除老树翘皮;全园喷1次3~5° Be石硫合剂。③重视夏季管理,使果园通风透光,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合理负载。④白粉病防治:葡萄开花至幼果期,可用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15%三唑酮2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 500倍液。⑤灰霉病防治:花序分离期—开花前是防治灰霉病的重要时期,可用50%多霉威1 000倍液,或40%嘧霉胺1 000倍液,或78%的科博800倍液 + 40%嘧霉胺1 000倍液。花后—封穗前可用50%多霉威1 000倍液,或40%嘧霉胺1 000倍液,或50%的科博1 200倍液。
  1.3.5
  花果管理。花果管理技术主要为花序、果穗整形和套袋。花序整形分2次进行。第1次在花序展开之后,根据负载量状况及时疏除过多和弱小的花序,由于瑞都红玉的成花良好、花序量较大,建议每个新梢只留1穗果。第2次在花序分离—开花前对花序进行修整,掐除歧肩穗,摘除上部2~3个副穗。果穗整理在生理落果后进行,清除果穗上的病、残、畸形果使果实数量减少,以增加果粒重量,保证单穗重在500 g左右,每穗粒数在60~70粒。
  套袋前先喷1次杀菌剂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如“40%氟硅唑”“40%嘧霉胺”等广谱性杀菌剂。待药液干后即可进行套袋。葡萄袋一般采用葡萄避雨专用袋,葡萄纸袋的长度为35~38 cm,宽25~28 cm。套袋时间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10:00前和16:00后为套袋最佳时段。套袋后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尽量不要碰到果穗。
  在合肥地区,夏季多高温,瑞都红玉转色快,果实易软化,成熟后应适时采收,以保证果实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瑞都红玉物候期表现
  瑞都红玉连续3年的物候期见表1。瑞都红玉于3月中下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6月中旬果实開始软化着色,7月中旬果实成熟,新梢在7月上中旬开始熟化。
  2.2 瑞都红玉生长结果习性
  瑞都红玉生长结果习性比较稳定,具有早产、稳产的特性,短梢修剪情况下花芽分化良好,结果枝率较高;健壮枝条上平均着花1.5穗,花穗较大;但细弱枝条花穗小,结果不稳定。为保障其正常的结果习性,该品种应培育健壮枝条。
  2.3 瑞都红玉果实经济性状
  由表2可知,在避雨栽培模式下,瑞都红玉表现为果穗大小中等,平均474~584 g,穗形整齐,平均单粒重5.37~8.22 g,果粒为椭圆形,果皮颜色为红色—紫红色,果肉质地脆,且有浓郁的玫瑰香味,香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0%以上。在高温年份,瑞都红玉的果皮为紫红色,果实成熟快,易软化,因此成熟后应适时采收,以免影响品质。
  2.4 瑞都红玉抗性及适应性
  在南方多雨地区瑞都红玉宜采用避雨栽培措施,其抗性及适应性与欧亚种葡萄相似。在避雨栽培条件下,主要虫害包括绿盲蝽、蓟马、红蜘蛛、葡萄二星叶蝉,少有铜绿金龟及白星花金龟危害果实;主要病害为白粉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瑞都红玉不同年份表现不同,但主要防控对象为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此外,瑞都红玉抗高温能力较弱,要注意园区的通风,并及时补充水分。   3 结论与讨论
  瑞都红玉在合肥地区表现早产、稳产的特性;7月中旬果实成熟,具玫瑰香味,是表现较为突出的早熟、玫瑰香型新品种。短梢修剪情况下花芽分化良好。在避雨栽培模式下,表现为平均果穗474~584 g,平均单粒重5.37~8.22 g,果肉质地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0%以上,香甜可口。合肥地区多高温,瑞都红玉的果皮通常为紫红色,果实成熟快、易软化,因此成熟后应适时采收,以免影响品质。
  在南方多雨地区,瑞都红玉宜采用避雨栽培措施,在避雨栽培条件下,主要虫害包括绿盲蝽、蓟马、红蜘蛛、葡萄二星叶蝉;主要病害为白粉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但主要防控对象为白粉病、灰霉病。此外,瑞都红玉抗高温能力较弱,要注意园区的通风,并及时补充水分。
  传统的水平棚架(包括一字型和H型架式)和篱架栽培有通风差,易造成日灼病和软果的缺点,同时水平棚架不利于人工操作。采用“改良H形”栽培模式解决了通风差、透光差、操作难等问题,使得葡萄的优良特性能够充分展现。为保证树体当年成形和翌年的有效产量,应用“改良H形”栽培模式时,当年定植后肥水需供应充足。
  参考文献
  [1] 孙其宝,陆丽娟,周军永,等.安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7(4):114-116.
  [2] 陆丽娟,周军永,孙其宝,等.早中熟葡萄鲜食品种在合肥地区的引种表现及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5(3):103-104,106.
  [3] 周军永,陆丽娟,孙其宝,等.安徽地区中晚熟鲜食葡萄品种引种观察及筛选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2):88-89,93.
  [4] 张国军,闫爱玲,孙磊,等.早熟、红色玫瑰香味葡萄新品种‘瑞都红玉’的选育[J].果树学报,2016,33(12):1592-1595.
  [5] 劉崇怀,沈育杰,陈俊.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 刘崇怀,潘兴,郭景南,等.葡萄品种浆果成熟期多样性及归类标准评价[J].果树学报,2004,21(6):535-539.
  [7] 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 周建国,生静雅.园艺地布在现代果园行间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0):11972-11973.
其他文献
摘要 以黑龙江省为例,以农村经济产业为核心,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农户是否经营农业电子商务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调查农业物联网等第二、三产业与农业融合状况,了解“互联网+”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以完善农村经济产业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中各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效益最大化,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互联网+ ;二元L
期刊
摘要 通过对绵阳市城镇居民绿色食品的认知情况和购买行为方面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對绿色食品只停留在浅显的知晓程度,而并未达到深入了解与正确区分。根据调查结果对当前绵阳市绿色食品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食品;认知;购买行为;调查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3-0205-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叶片成丝方式对细支卷烟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细支卷烟烟支重量、吸阻、密度、硬度等物理指标及主流烟气、烟支空头剔除率的变化作为效果评价指标,开展了平刀与矩形刀2种叶片成丝方式对细支卷烟质量影响的对比评价。[结果] 2种叶片成丝方式下的烟丝结构差异明显,平刀切丝方式以长丝(>3.35 mm)占比为主;矩形刀切丝方式以中短丝(1.00 ~3.35 mm)占比为主;矩形刀切丝方式的烟支吸
期刊
摘要 农村养老保险是实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惠民政策,在人口老龄化愈趋严重的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立法体系不健全、筹资方式单一、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对加强法制建设、拓宽筹资渠道、完善资金管理进行理论探析,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提供理论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发
期刊
摘要 为了加强并完善湖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检测工作的管理,提高DHI在牛场健康计划中的应用,普及DHI并提高奶牛育种水平,分析了湖南省DHI工作中存在的数据繁多分散、相关部门系统信息得不到充分应用等问题,探讨了云技术平台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对牛场DHI检测的重要性,运用DHI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将大数据与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相结合,整合多系统分析数据,利用DHI检测结果对奶牛的繁殖育种、疫病
期刊
摘要 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林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會需求取向之间的关系,剖析了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结果与社会需求的吻合性,分析了其取向不匹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途径。  关键词 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取向;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 S-01;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3-0225-03  A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东升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的种类与分布情况,掌握该保护区鳞翅目昆虫资源情况。[方法]采用灯诱法采集蛾类标本,网捕法采集蝶类,对鳞翅目昆虫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及蝶类多样性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共得到东升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78种,林缘环境中蝶类的多样性和优势度指数最高,塔头环境的均匀度指数最高。[结论]该研究为东升自然保护区昆虫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鳞翅目;资源调查;多样性分析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外源铝对茶叶铝含量及其化学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铝浓度处理对茶叶化学品质及其鋁含量的影响。[结果]土壤施铝能有效提高了春茶和夏茶的化学品质及其铝含量;随着铝浓度的增加,茶叶品质的化学成分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0.5 或1.0 mg/kg 处理时效果最佳,而茶叶中铝含量则呈递增的趋势。此外,施用铝肥对春茶品质改善及其铝含量的提高的效应大于夏茶。[结论]适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茶树新品种“皖茶5号”DUS测试。[方法]依据NY/T 2422—2013《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测试指南—茶树》国家标准测试方法,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祁门县协作选育的茶树新品种“皖茶5号”形态学特性进行DUS测试。[结果]皖茶5号与舒茶早有7处特异性,其余性状表现一致,满足测试指南中特异性的要求。[结论]该研究为申请植物新品种登记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  关键
期刊
摘要 以兰科植物为例,从移植的定义出发,运用部分文献结果,分析和总结了移植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未来移植中需要注意的要点等,为今后珍稀濒危植物的移植和保护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移植;回归;辅助移植;珍稀濒危植物;兰科植物  中图分类号 S68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0-0014-03  Abstract Taking Orchidaceae as a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