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x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考力是孩子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也是帮助他连接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桥梁,通过灵活地调用各种知识、经验、资源等,实现解决问题的终极目的。培养孩子的思考力离不开工具的支持,而工具就在生活里,可以从绘画、阅读、思维导图3个方面入手。
  学会思考会使孩子的学习能力突飞猛进,但孩子的思考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思考能力不是单一发展起来的,而是基于观察、聆听、感受后聚合形成的一种能力。如何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呢?我们的建议是在生活中不断地拓展孩子的思维王国。孩子是在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所以思考力的培养也需要在生活中借助孩子的生活經验完成。
  思考力的培养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思考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所以让孩子进行思考的前提是获取对某件事情的关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天生就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父母要注意用恰当的方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脑瓜里装着10万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树叶会变黄?”“为什么知了会鸣叫?”面对这些问题,父母的回应可以分为2步。
  第一步:肯定孩子爱问问题的行为
  提问这个行为本身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这是激励孩子进行持续探索、深入思考的第一步。所以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时,不管父母当时是否能回答孩子的提问,或者是否有急需处理的事情,一定要先关注孩子的问题,表现出对孩子问题的重视。这个回应不会花费太长时间,比如可以这样跟孩子说:“你的问题很棒,当年有个科学家也问过和你一样的问题。”除了语言肯定,还可以借助专注聆听、眼神交流、拍一拍孩子的肩膀等肢体动作,给予孩子鼓励。
  第二步:对孩子的问题进行反问,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要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反问孩子,通过“你觉得呢?”“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呢?”让孩子学会追问,这是在帮助孩子主动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对于孩子的回答,不要随意进行评判,要让孩子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体验思考的乐趣。在解决孩子的疑问之后,父母还能通过引入想象力,引导孩子开启新一轮的思考。比如当孩子问为什么会下雨时,在给孩子解释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水珠这样的科学答案后,还可以让孩子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现象,再问问孩子:“如果你化作一滴雨,希望落在什么地方?”从而展开一段新的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之旅。
  思考力生活培养工具
  思考力的培养离不开工具的支持。绘画、亲子共读和思维导图中都暗含着促进孩子思维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这些方面做好引导和刺激就能帮助孩子提升思考力。
  在绘画中发展思维过程
  绘画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事,而绘画其实是一个能很好地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过程。儿童美育专家苏清华老师曾经分享过,想要看得懂孩子的画,就要了解孩子的绘画过程,因为绘画作品只是最终的呈现结果,而绘画过程才体现了孩子的思考,表现了孩子的想法。所以这里也要提醒父母不要把绘画的结果和过程颠倒了,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在绘画中的思考力,而不是看重孩子画得像不像。以下面这幅作品为例,看起来是一幅什么都看不清楚的画,但是却体现了孩子强大的思维过程:一条彩虹鱼和一条小飞鱼在大海里嬉戏,后来海浪光顾了,海水翻涌,画面逐渐变得模糊了,最后又来了一只开始喷墨的大章鱼,所以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一幅画。可见,父母如果想要用好绘画这个思维工具,与其关注孩子最终画出了什么,不如关注孩子是怎么画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
  绘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这是因为观察是孩子绘画过程中的第一步,当孩子通过观察更加了解事物的特征之后,才能在绘画作品中有更出色的呈现,从这个角度说,观察就相当于孩子搜集信息的渠道。观察时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加入手、耳、鼻、舌等多种感官通道,从而帮助孩子建立更加全面、丰富的信息。在思考过程中观察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就等于提升了孩子搜集信息的能力,为深入思考奠定基础。
  每个孩子都有观察能力,比如孩子知道画鱼时需要用2根线条简单地勾勒出鱼的形状,用不同的颜色给鱼涂色,这就是孩子观察到的特征,以此类推,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观察更多的细节,比如鱼的花纹是不同的,有条状的,有圆点的;体形可能也存在差别,有些是圆形的,有些则是更长一些。观察几次后,孩子画中的鱼的样子就会丰富起来了。另外,观察时,孩子可能会发现鱼类都生活在水里,游动时会晃动小尾巴,用鳃呼吸等,这些相似特征的提炼其实也是在帮助孩子训练概括性思维,学习总结规律。
  在亲子共读中培养思维力
  亲子共读创造了大量父母和孩子对话的机会,能帮助孩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而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孩子词汇量的增加和句法结构能力的不断完善,孩子的思维也会更具有概括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父母可以在对话中积极引导,帮助孩子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 让孩子讲故事,理清逻辑关系
  亲子共读时,可以鼓励孩子说一说故事中的内容,但是受到概括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孩子可能会出现叙述中线索混乱、情节不完整的情况,这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理清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有些父母可能会过分地看重孩子是否能记住整个故事,但是我们想提升的其实是孩子的思考力而非记忆力,所以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这有利于孩子学会逻辑化思考。
  以某个人物为切入点,梳理前后变化
  在亲子共读中提升思考力,除了讲述整个故事,还能从某一个人物为起点,看一看人物前后的行为变化、心理变化,比如在读《白雪公主》时,可以问一问孩子:皇后先、后分别用什么方式害白雪公主的?我们不是要考孩子的记忆力,所以可以带孩子再次回到书中,用这个线索去找到故事场景,帮助孩子理解,同一个故事可以有不同的思考角度,思考是多元的。   预测结局,提升推理能力
  对于情节波折的故事,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猜结局的游戏,然后对比与故事结尾的异同,提高孩子推理能力的发展。比如在绘本《我想要一只狗》中,小女孩希望到动物收容所收养一只小狗,但是饲养员叔叔一直在向她介绍其他小动物,我们可以让孩子猜一猜小女孩能如愿以偿地領养一只小狗吗,并说出理由。还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推测用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让思考过程得到更深一层的加工,这能帮助孩子再次检验自己的推理是否合理,从而及时做出修正。
  利用思维导图发展多元思维
  我们经常提及要为孩子提供脚手架,而在这里,思维导图就是孩子思维发展的脚手架。思维导图通过图文的方式,可以将复杂的、抽象的思考过程形象化,帮助孩子梳理思维过程,便于孩子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孩子拓展思路,为孩子提供不同的思维角度,有助于孩子建构发散性思维和多元思维。思维导图使用时,既可以自下而上,先罗列具体的信息,再按照导图的结构进行重新排列,也可以自上而下,从结构出发,寻找对应的信息。在这里,我们为孩子提供8种经常可以用到的思维导图,也是8种不同的思考方式,父母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灵活和孩子一起运用不同的导图类型。
  树状图 树状图像一棵大树,帮助孩子对概念进行分类和总结。比如在和孩子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时,可以利用树状图先呈现厨余垃圾、生活垃圾、有害垃圾等不同的类别,然后再引导孩子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属于厨余垃圾、哪些属于生活垃圾等,并分别补充在树状图中。
  圆圈图 圆圈图有点像CD 光盘,大圆套小圆,帮助孩子了解或定义一件事情或事物的属性。比如父母在和孩子一起了解幼儿园时,可以通过圆圈图让孩子了解到,幼儿园有教室、同伴、老师、校车、操场等。
  气泡图 气泡图是外围一圈小气泡围绕着大气泡,帮助孩子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特征,比如描述小狗是什么样的,可以让孩子列举若干个描绘小狗的词语,如小狗毛茸茸的、会汪汪叫、跑得快等。
  双重气泡图 与气泡图相比,这个难度有所增加,帮助孩子比较两个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如,当孩子在比较西瓜和南瓜有什么异同点时,可以用这样图示帮助孩子呈现,从而更清楚地进行比较。
  流程图 可以用于描述事情的先后顺序。在亲子共读中,可以用来梳理故事发生的起承转合,但多用于单条线索的故事。
  多重流程图 与流程图相比增加了一定难度,孩子用于事物对比,分析因果关系。比如在绘本故事中,探索故事情节前因后果,左边是事件产生的原因,右边则是事件引起的结果。
  括号图 孩子用于梳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对内容进行延展与解释。例如,身体组成、植物分类、交通工具种类。
  桥状图 孩子用于事物的类比,做到举一反三,同时展示流程关系。比如在动物界的类比,蜻蜓和直升机、蝙蝠和雷达、鲸鱼和潜水艇。
  父母在引导孩子使用思维导图时,不必太过于拘泥形式,可以适当加以想象与创造,借助涂鸦并配合语言,关键在于通过使用导图,帮助孩子了解并掌握导图背后的思维方式。
其他文献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主办这个冰雪类的竞技盛会。在和它正式见面之前,我们不妨多向孩子介绍一些和冬奥会有关的事,让孩子对冬奥会的到来更加期盼,也更加能体会到冰雪竞技运动的乐趣和奥运精神。  近些年来,冰球运动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并受到父母和孩子的喜爱。作为冬奥会比赛中的传统项目,冰球运动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冰球是一项比较小众的体育项目,好像一直披着一层神
期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适逢国庆假期,秋高气爽,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一起打卡北京这100个红色亲子地,和孩子一起聆听党的百年故事,和孩子一起了解党的发展历程,陪伴孩子一起,度过一个有意义且有意思的国庆假期。  追寻党的足迹,  是向孩子讲述百年征程故事的最好形式,  常怀感恩之心,  是和孩子一起厚植家国情怀的最好方式,  在时空的隧道中,  和历史会晤,
期刊
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责任有大小之别,但承担责任的意识与行动力是要从小培养的。  德品质的培养是孩子成长的根基。但是,对于道德品质的培养,父母可能会有困惑:怎么做才能不是只讲大道理,而真正能有效果呢?我觉得,责任意识的培养是道德品质培养的基础。  什么是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就是孩子需要明白:“应该你做的事情,请你负责做到底。”只要孩子已经开始建立起一定的自我意识,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
期刊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如果从本质出发,经历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未知量,到用简记号”x”表示未知量,再到用数学符号“”代替物化符号“X”,此时,方程中的就已经不是原先那个表示特定对象的物化符号了,而已经成了一个像“方框”那样可以往里面填数的一般符号.从方程的“本质”出发,发展变量作为一般符号的自由空间.
期刊
一个创新人才应该具备创造力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所以创新教育也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  谈及创新和创造力培养,我们首先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教授帮我们厘清基本概念,并从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本质上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不必纠结创造力的定义  谈及创造力,社会上有不同的概念,我认为去争论哪个概念大或者哪个概念小是没必要的。在心理学里,创新、创造力、创造性都被看作是同义的。  关于创造力通用的3种理解
期刊
面对逐渐独立的孩子,  父母要增加新的责任,发展新的关系技能,  和孩子要从完全依赖的关系,  进入到部分依赖+部分合作的关系,这样才能“匹配”正在长大的孩子。  孩子长大了,独立性越来越强,我们父子之间的冲突似乎也变多了。有时候一句话说得不合适,俩人都很不高兴。  故事笔记  有一次,我找不到手机了,就问了儿子一句:“云书,你是不是又拿我手机了?”他从屋里走出来说:“没看见。”同时,顺势把什么东
期刊
孩子的学习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巧妙地把对孩子自控力的培养放到游戏和生活中。比如让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一动不动5分钟是很难的,但是让他扮演守卫的小士兵,他就很可能会做到。  赛道吹球  这个游戏可以在客厅玩,将宽胶带粘贴在地上,做出一定弯曲的形状,然后父母和孩子比赛吹绒绒球,球不能吹到线外,看看谁先到达终点。  红灯停,绿灯行  这个游戏非常简单,但可别小看了
期刊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数学世界,它可以把数学家头脑中的“数学实验”变成现实.精深的数学概念、过程可以得到模拟,再难的计算、再复杂的方程,只要给出算法就能解决,复杂多变的几何关系,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动态的作图功能可以得到表示.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样的、综合的、既可看见,又能听见 ,还可以动手操作.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用,这对数学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结膜是眼睑内眼球白色部分表面覆盖的一层薄膜,它能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过敏性结膜炎是由过敏引起的结膜炎症,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灰尘、尘螨等,其中以花粉最常见。  缓解过敏性结膜炎的药物  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  它们对眼睛起到润滑的作用,能缓解眼睛眼干、灼痛的感觉。人工泪液没有使用年龄的限制,在过敏季节,一天可以多次使用,除了润滑眼睛的作用,还可以起到稀释眼
期刊
都说手机像“黑洞”,可以把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进去,不论老少。可是当带娃的主力掉入手机的“黑洞”里,该怎么办才好?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篼宝的姥姥从千里之外的家乡盼到了北京,我不禁松了口气:有了老人来帮忙,自己终于可以轻松一下,全身心地回归职场了。   爱刷手机的姥姥  没想到姥姥来了没几天,我心里却悄悄滋生出了一丝丝复杂的小情绪,一度认为姥姥来了不仅没有帮上忙,反而还添了“堵”,因为我发现姥姥在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