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由于歙县上丰乡近2年雨水较多,湿度大,茶网饼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及茶农的经济收入。对茶网饼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介绍了上丰乡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茶网饼病;特点;措施;综合防治;安徽歙县;上丰乡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159-02
上丰乡地处黄山脚下,位于歙县北端,丰源河纵贯全境南北逾20 km,北与黄山区、旌德、绩溪接壤;西与许村镇,东与桂林镇相邻。这里山高林密,云雾缭绕,雨量充沛,生态环境极好。全乡人口12 000人以上,茶园面积820 hm2。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300 m以上的山坡上,以梯式和等坡条栽种植。茶叶是该乡主要经济作物,以生产黄山毛峰为主。这里的茶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茶园大部分生态立体栽培,在茶园里间种果树和药用树如桃树、梨树、柿树、绿梅花树。近2年由于雨水较多,温度、湿度适宜,茶网饼病发生严重,造成茶叶大量落叶,枝梢枯死,影响茶叶产量,影响茶农的收入。但由于大部分茶农对茶网饼病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不太了解,认识不足,造成在防治上不能对症下药,防治效果不明显。因此,笔者通过对全乡茶饼病发生的茶园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茶网饼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指导茶农防治,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上丰乡茶网饼病的发生与防治报告如下。
1 发生特点
病原称网状外担菌(Exobasidium reticulatumlto et Sawl),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叶背病斑上网状物是菌丝,白粉状物是子实层。担子长棍棒状至圆筒形,发芽时生出1个隔膜,成为双细胞,从两端或一端长出芽管。茶网饼病主要危害成叶、嫩叶,一般发生在5—6月和9—10月。如果这2个月雨水多,湿度大,温度在19~25 ℃时最容易发病。叶片发病时先在叶片上呈针尖大小的浅绿色油渍状斑点,逐渐扩展,严重时扩展到全叶,正面色泽变褐红色,叶片增厚,叶背面沿脉形成网状凸起。其上具有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呈紫褐色,造成叶片枯萎脱落。嫩茎发病,多由叶柄扩展到嫩茎上,引起枝枯。该病原受光照和温度影响较大,夏季气温高、湿度低,不易发病。温度低、湿度大容易发病。病原随风雨进行传播,危害叶片,病原多在隐蔽处越夏,在老叶上越冬,翌年气候适宜开始发病。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阴坡茶园比阳坡茶园茶网饼病发生严重;立体种植有遮荫树的茶园比没有间植遮荫树的茶园发生严重;土层浅薄的茶园比土层深厚的茶园发病严重;土壤肥沃,施有机肥比不施有机肥只施化肥的的茶园发生严重;重修剪时间迟的茶园发出的嫩叶比轻修剪的茶园发生严重[1-2]。
2 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丰乡茶网饼病发生严重的特点,上丰乡农业站积极和县茶叶办取得联系,在茶网饼病发生严重季节,邀请县茶叶专家在溪源村开展茶网饼病发生防治培训会,参会人员多达100余人。通过培训,使茶农对茶网饼病的发生防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3-4]。
同时下地头现场向茶农讲解指导茶网饼病发生防治。乡农业站还在9月邀请县茶叶专家针对不同地块茶网饼病发生程度不同,实地分析茶网饼病发生原因,并指导茶农采取相应措施防治。还邀请县电视台进行录制,并在电视台有关农业频道进行播放。
3 综合防治
根据茶园茶网饼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3.1 农业防治
(1)在11月至翌年2月期间利用农忙空闲时间,采取剪去病枝、枯枝,摘去病葉,带离茶园,并集中烧毁的方法,减少来年的病原指数。如溪源村利用冬季茶园梨树修剪,对茶园茶饼病发生的枯枝进行剪取,摘去病叶并集中带离茶园集中烧毁。来年茶园茶网饼病的发生大大减少,病叶指数由原来的10%~15%减少到2%~4%,再通过药剂防治基本能控制住。
(2)对立体种植的茶园砍去过密的果树,疏去过密的果树枝条,进行合理间种,保证茶园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控制病原的发生。如禹坑、蕃村在茶园间种李树、绿梅树,由于种植过密,遮荫太多,茶网饼病发生更加严重,而且也影响李子和梅花的产量。通过砍掉一些过密的树和疏去过密枝条,果树由原来450株/hm2减少到225株/hm2左右,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也提高了李子和梅花的产量,茶园茶网饼病的发生也大大减少。病叶指数由原来的15%减少到5%,经济效益也大大提高。
(3)冬季茶园增施有机肥,茶园行间铺草,改善地力条件,增强树势,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如屯田村通过增施有机肥猪粪15 t/hm2,行间铺8~10 cm厚菊花杆和杂草,梅季防止雨水冲刷土壤,杂草腐烂变为有机质,改善土壤,提高地力,茶树生产健壮,提高了茶树的抗病能力。茶网饼病的发生也大大减少。
(4)茶园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改变过去单施尿素化肥,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上丰村根据茶树的生产情况,采用县里的茶树配方施肥,对茶网饼病发生的茶园,增施磷钾肥750 kg/hm2,茶网饼病的发生也比原来大大减少。
(5)根据茶树的衰老程度,进行合理的修剪。不能采取年年台刈,满株砍,造成树势衰弱,减弱茶树的抗病能力。由于劳动力紧张,大部分茶农春茶采下来以后就去务工,茶树采取年年台刈,衰弱树势。并根据树况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如轻修剪、重修剪、台刈。岩源村采取这种方法培养树势,增强茶树的抗病能力,茶网饼病的发生也大有好转。
(6)在发展新茶园时调进无性茶苗时,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杜绝带病品种调入。上丰乡近2年调进14万株无性茶苗,都是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3.2 化学防治
在茶网饼病发生季节,上丰乡农业站根据茶饼病的发生情况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对茶网饼病的防治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对治愈率进行分析比较,以下几种农药为首选农药。选用“瑞德丰”翠苗、45%苯甲·丙环唑1 500~2 000倍液在发病前或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以后视病害发生情况隔7~10 d再用药1次,防治效果显著;也可用50%的苯菌灵500~600倍液进行防治,隔7~10 d再防治1次;也可用20%三唑酮1 000倍液进行防治,隔7~10 d再喷1次,连续2次;也可用20%戊唑醇1 000倍液进行防治,连续2次,时间间隔7~10 d,效果都很明显。以上药剂要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冬季在茶树非采摘季节,采用石硫合剂、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封园,减少越冬茶网饼病的病原,上丰乡通过以上措施加强茶园管理,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提高地力,增强树势,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并在茶饼病发生季节,选用最佳农药进行防治,有效控制茶饼病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4 参考文献
[1] 黄世雄.几种农药防治茶网饼病药效试验[J].福建茶叶,2005(3):14.
[2] 王治军.茶饼病与茶网饼病的发生和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3(16):27.
[3] 魏朝霞,唐嘉义.4种生物农药对茶饼病的防效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11(3):106-108.
[4] 魏学萍.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65-166.
关键词 茶网饼病;特点;措施;综合防治;安徽歙县;上丰乡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159-02
上丰乡地处黄山脚下,位于歙县北端,丰源河纵贯全境南北逾20 km,北与黄山区、旌德、绩溪接壤;西与许村镇,东与桂林镇相邻。这里山高林密,云雾缭绕,雨量充沛,生态环境极好。全乡人口12 000人以上,茶园面积820 hm2。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300 m以上的山坡上,以梯式和等坡条栽种植。茶叶是该乡主要经济作物,以生产黄山毛峰为主。这里的茶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茶园大部分生态立体栽培,在茶园里间种果树和药用树如桃树、梨树、柿树、绿梅花树。近2年由于雨水较多,温度、湿度适宜,茶网饼病发生严重,造成茶叶大量落叶,枝梢枯死,影响茶叶产量,影响茶农的收入。但由于大部分茶农对茶网饼病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不太了解,认识不足,造成在防治上不能对症下药,防治效果不明显。因此,笔者通过对全乡茶饼病发生的茶园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茶网饼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指导茶农防治,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上丰乡茶网饼病的发生与防治报告如下。
1 发生特点
病原称网状外担菌(Exobasidium reticulatumlto et Sawl),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叶背病斑上网状物是菌丝,白粉状物是子实层。担子长棍棒状至圆筒形,发芽时生出1个隔膜,成为双细胞,从两端或一端长出芽管。茶网饼病主要危害成叶、嫩叶,一般发生在5—6月和9—10月。如果这2个月雨水多,湿度大,温度在19~25 ℃时最容易发病。叶片发病时先在叶片上呈针尖大小的浅绿色油渍状斑点,逐渐扩展,严重时扩展到全叶,正面色泽变褐红色,叶片增厚,叶背面沿脉形成网状凸起。其上具有白色粉状物,后期病斑呈紫褐色,造成叶片枯萎脱落。嫩茎发病,多由叶柄扩展到嫩茎上,引起枝枯。该病原受光照和温度影响较大,夏季气温高、湿度低,不易发病。温度低、湿度大容易发病。病原随风雨进行传播,危害叶片,病原多在隐蔽处越夏,在老叶上越冬,翌年气候适宜开始发病。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阴坡茶园比阳坡茶园茶网饼病发生严重;立体种植有遮荫树的茶园比没有间植遮荫树的茶园发生严重;土层浅薄的茶园比土层深厚的茶园发病严重;土壤肥沃,施有机肥比不施有机肥只施化肥的的茶园发生严重;重修剪时间迟的茶园发出的嫩叶比轻修剪的茶园发生严重[1-2]。
2 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丰乡茶网饼病发生严重的特点,上丰乡农业站积极和县茶叶办取得联系,在茶网饼病发生严重季节,邀请县茶叶专家在溪源村开展茶网饼病发生防治培训会,参会人员多达100余人。通过培训,使茶农对茶网饼病的发生防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3-4]。
同时下地头现场向茶农讲解指导茶网饼病发生防治。乡农业站还在9月邀请县茶叶专家针对不同地块茶网饼病发生程度不同,实地分析茶网饼病发生原因,并指导茶农采取相应措施防治。还邀请县电视台进行录制,并在电视台有关农业频道进行播放。
3 综合防治
根据茶园茶网饼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3.1 农业防治
(1)在11月至翌年2月期间利用农忙空闲时间,采取剪去病枝、枯枝,摘去病葉,带离茶园,并集中烧毁的方法,减少来年的病原指数。如溪源村利用冬季茶园梨树修剪,对茶园茶饼病发生的枯枝进行剪取,摘去病叶并集中带离茶园集中烧毁。来年茶园茶网饼病的发生大大减少,病叶指数由原来的10%~15%减少到2%~4%,再通过药剂防治基本能控制住。
(2)对立体种植的茶园砍去过密的果树,疏去过密的果树枝条,进行合理间种,保证茶园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控制病原的发生。如禹坑、蕃村在茶园间种李树、绿梅树,由于种植过密,遮荫太多,茶网饼病发生更加严重,而且也影响李子和梅花的产量。通过砍掉一些过密的树和疏去过密枝条,果树由原来450株/hm2减少到225株/hm2左右,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也提高了李子和梅花的产量,茶园茶网饼病的发生也大大减少。病叶指数由原来的15%减少到5%,经济效益也大大提高。
(3)冬季茶园增施有机肥,茶园行间铺草,改善地力条件,增强树势,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如屯田村通过增施有机肥猪粪15 t/hm2,行间铺8~10 cm厚菊花杆和杂草,梅季防止雨水冲刷土壤,杂草腐烂变为有机质,改善土壤,提高地力,茶树生产健壮,提高了茶树的抗病能力。茶网饼病的发生也大大减少。
(4)茶园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改变过去单施尿素化肥,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上丰村根据茶树的生产情况,采用县里的茶树配方施肥,对茶网饼病发生的茶园,增施磷钾肥750 kg/hm2,茶网饼病的发生也比原来大大减少。
(5)根据茶树的衰老程度,进行合理的修剪。不能采取年年台刈,满株砍,造成树势衰弱,减弱茶树的抗病能力。由于劳动力紧张,大部分茶农春茶采下来以后就去务工,茶树采取年年台刈,衰弱树势。并根据树况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如轻修剪、重修剪、台刈。岩源村采取这种方法培养树势,增强茶树的抗病能力,茶网饼病的发生也大有好转。
(6)在发展新茶园时调进无性茶苗时,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杜绝带病品种调入。上丰乡近2年调进14万株无性茶苗,都是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3.2 化学防治
在茶网饼病发生季节,上丰乡农业站根据茶饼病的发生情况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对茶网饼病的防治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对治愈率进行分析比较,以下几种农药为首选农药。选用“瑞德丰”翠苗、45%苯甲·丙环唑1 500~2 000倍液在发病前或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以后视病害发生情况隔7~10 d再用药1次,防治效果显著;也可用50%的苯菌灵500~600倍液进行防治,隔7~10 d再防治1次;也可用20%三唑酮1 000倍液进行防治,隔7~10 d再喷1次,连续2次;也可用20%戊唑醇1 000倍液进行防治,连续2次,时间间隔7~10 d,效果都很明显。以上药剂要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冬季在茶树非采摘季节,采用石硫合剂、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封园,减少越冬茶网饼病的病原,上丰乡通过以上措施加强茶园管理,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提高地力,增强树势,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并在茶饼病发生季节,选用最佳农药进行防治,有效控制茶饼病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4 参考文献
[1] 黄世雄.几种农药防治茶网饼病药效试验[J].福建茶叶,2005(3):14.
[2] 王治军.茶饼病与茶网饼病的发生和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3(16):27.
[3] 魏朝霞,唐嘉义.4种生物农药对茶饼病的防效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11(3):106-108.
[4] 魏学萍.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