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学班级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t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中学班级文化是以中学生为主体,以课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教室为主要空间,以班级精神风貌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中最能体现班级文化本质内容的是班风、学风、班级精神。笔者认为,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完全可以走一条“搭建班风物质载体→打造学风制度文化→形成班级精神风貌”的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班级文化;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04-01
  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激励功能、促进功能和约束功能,不仅影响中学生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更是影响着他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向善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是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本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文化思路的“六个一”(一面伟大旗帜、一个价值引领、一个文化根基、一项战略任务、一条发展道路、一个奋斗目标),借力“互联网+”来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搭建班风物质载体→打造学风制度文化→形成班级精神风貌”的新路径,仅供同行们参考。
  一、巧用“互联网+”,搭建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室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走廊墙壁布置、标语口号的拟定、座位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图书角的建立等。“互联网+”背景下中学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精心设计班级标语,细心布置班级墙壁,用心筹集图书资料。比如在班级里建立图书角,我就借助教育部门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东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查找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然后组建班级图书角,搭建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同时,我还引导中学生在一些读书网站上注册账号,进行网上阅读,并撰写读后感。网上阅读活动既新鲜,又不用花钱,家长和中学生都非常欢迎。通过这样做,既解放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也培养了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有了主人翁感,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所以,“互联网+”背景下,班主任一定巧用“互联网+”,引导中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既读整本的书,又读网络的书。”
  二、活用“互联网+”,打造班级文化建设的制度
  1.创建班级主页,制定网络班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风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严格的班级管理。教育心理学表明: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因此,我创建了班级网站,在班级主页上让学生自己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并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自主制定学风、班风两大标准,发布在班级主页上,然后通过大家在网络上讨论发言,最后形成了海纳百川的《班级公约》,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这样产生的班级公约,由于符合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条文不多,内容简单,具有可操作性,所以中学生也愿意遵守,有了制度作保障,班级管理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革新管理机制,实行网络海选
  在日常管理中,我发现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依然较差,班干部缺乏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为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好的运转,我变革管理机制,推行了"班委轮换制",班干、组长、科代表每学期调整一次,均活用“互联网+”,采用在班级主页上进行网上报名,网上竞选,网上公布的模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每月进行班级个人量化评比,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全面综合的考核。通过实践,我发现只有不断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才能加强,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与学风。通过新型班级管理体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育人观,它能使人人都参与管理,让中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中学生的进取精神,增强了中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观念,从而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求得发展。
  三、妙用“互联网+”,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
  1.建立班级QQ群和微信群,培养班级凝聚力
  班级精神是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积淀起来的,是反映全班学生的价值并被全体师生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它是班级管理和建设良好班风与学风的核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当前,上网聊天已经成为众多社会成员(包括家长、中学生)的主要业余交流方式。面对中学生是“疏”还是“堵”?我的做法是:主动公布自己的QQ号码和微信号,并创建一个班级QQ群和微信群,利用业余时间通过QQ或微信和学生交流沟通,从而达到相互交流情感和传递信息的目的。这种指导方式由于身份相对隐蔽(大家都不修改群名片,还用自己原来的昵称),因此比常规的交流方式更加深入。如有些问题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直接向老师、家长和同学诉说,而通过网络虚拟世界则能够让他们尽情倾诉。学生与老师之间通过这样充分的交流、合作,可以进行积极的思考,获得更多途径的支持,进一步增加班级凝聚力,共同促进班级正文化的形成和成长。
  2.创建班级博客,“融合”班级文化与家庭文化
  班级博客是一个集学生思想交流、资源建立共享和互评互助互进的平台,能充分发挥每个班级成员的能动作用,能有机地融合班级文化和家庭文化。为了让班级里的学生、家长都参与进来,我设置了学习专题、管理专题、心理专题、家长专题等板块。利用班级博客,班主任、全体学生、科任老师、家长都能参与到日志的记录中来,其中的信息量和真实性,远比纸质值日记录本更真实、更全面。在班级博客中每位学生都可以对班级中的各类现象畅所欲言、尽情诉说。有利于学生养成勤学习、乐表达的习惯,从而逐步形成向善向上的班风。通过班级博客,家长也能能及时了解中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可以提出班级建设的意见或建议。班级博客为老师、学生、家长提供了广阔的互动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自我管理、相互交流的舞台,还为家庭教育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拓宽了育人的空间和渠道,有效衔接了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中学班级文化建设既面临新的挑战,也存在新的发展机遇。一位“互联网+”时代的优秀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借助互联网手段,善于引导中学生及家长借助互联网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让中学生真正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从而有效凝聚班级文化正能量,形成向善向上、健康乐观、全面发展的班级文化。
  参考文献
  [1]盛建评.“互联网+”视角下的三维合作型班级文化建设路径探析,《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2016(6):67-69.
  [2]范玉梅.谈谈网络环境下的班級文化建设,《宁夏教育》,2014(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的变化和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是当前课改的新理念。一节优质的德育课一定是有着师生之间高效良性的互动,德育课课堂一定是充满活力,教与学的状态一定是和谐统一的。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良性的师生互动。  【关键词】师生互动;备学生;优化教学设计;时机;艺术;民主和谐  
【摘要】德育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理想的标准。对于社会而言,加强高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居的、耐心的,持久的的育人工作目标。德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直接指向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它的实现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工作;重要意义  【中圖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及家庭教育的不同,每个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作为一个班主任,如果能持之以恒的对他
【摘要】德育教育涉及到的内容是很多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做好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结合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优化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结合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
黎小志是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在班上没有一个朋友,每天回到学校,上课就是坐在那里画呀,写呀,从不听课。下课就喜欢作弄别人,调皮捣蛋,又喜欢乱拿别人的东西。这是我从教22年来碰到的一个最棘手、最特殊的学生。面对这样一位学生,我该怎么办,怎么办?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我突然眼前一亮:对!给他最温暖的关怀。  走进这个特殊的世界之前,我没想到过,世界上还有这样一部分随班就读儿童需要我们去给予特殊的关爱。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