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医类高等院校和其他综合型高等院校一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选用时,整齐划一地选择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这种通用型教材在统一认识、传播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受教育者都具有独特的气质和人格特点,如何将教材与学生气质统一起来,为不同领域的从业者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成了需要重点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以江西中医学院使用的通用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试图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通用型教材 中医类高校 科学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从2005年改革方案施行以来,由于在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并终身受益的课程,在集中全国最优秀人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行编写的同时,特别重视对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不懈努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于将当前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应有贡献。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通用型教材与专业型高校培养目标方面间的矛盾、普通性适用的基本理論与特殊的受教育者气质特点之间的矛盾、各具特色的差异性教学方法与普通意义的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等方面。这些问题将或多或少地给在专业型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带来了一定困惑。这些疑问或困惑将不利于专业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与目标的达成,有时甚至会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很远,也非常不利于专业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健康成长。笔者拟就通用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教材与中医类高等院校受教育者独特的气质之间的矛盾来探讨如何解决中医类高等院校《基础》课程教学的合理性、时效性与科学性问题。
一、中医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现状
当前全国中医类高等院校都按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开设了《基础》课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与检查下,一般中医类高等院校都建立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兼职教师为辅助、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基础》课教师队伍,也都基本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保证课程需要的教学课,教学效果良好。以江西中医学院为例,《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所有在校学生,包括二本类、三本类和高职类学生。各类型学生理论授课时间均为45课时,实践教学环节均为9课时,周学时均为3课时。教材选择使用通用型《基础》教材。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特别重视培养与训练《基础》课教师授课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如江西省教育主管部门就不定期地进行全省甚至是跨省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本功比赛和开展全省高校哲学与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方式来促进全省包括《基础》课教师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形式各异、方法不同的培训与交流,当前中医类高等院校包括《基础》课在内的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完成了各自课程的目标,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神圣使命。
二、中医类高等院校当前使用的通用型《基础》课教材存在的一些矛盾
当前,全国所有高校都采用的是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由高校出版社出版的统一教材。这部集中全国优秀人才编写的教材对于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教学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面对着中医类高等院校这样一种特殊的专业型高等院校时,通用型《基础》课教材还是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1.通用型《基础》教材与中医类高等院校培养目标之间矛盾。江西中医学院《基础》课程采用的是通用型教材。教师在通用型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对于党的政策、方针与路线的理解与掌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减少了因为专业的差异性而导致相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给社会带来各类潜在问题。但我们必须看到,对于江西中医学院这一所专业性较强的中医类高等院校,它培养的人才目标是具有一定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现代中医、中药制剂和制药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从事中医治疗与诊断、中药生产和质量管理、工艺设计、科研开发的高级医生、工程技术人才等。中医类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与通用型《基础》课教材使用,这二者从理论层面分析是没有冲突的,但在具体实际教学过程中,它们间存在着难以取舍的、不兼容矛盾。首先表现为谁主谁次的矛盾。《基础》课是将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法律素质方面,是解决大学生灵魂深处的问题。而中医类高等学校培养的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对象的业务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将大学生培养成专业领域的技术型人才。通用型教材重点在于解决普通性思想理论问题,中医类高等院校培养目标重点在于解决技能与动手能力问题。二者间的矛盾就突显出来。
2.通用型教材与中医类高等院校独特的学生气质之间矛盾。通用型《基础》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侧重于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这对于排除大多数大学生的成长烦恼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医类高等院校,大学生心里的对于未来定位在于从事医疗诊断和药品生产与经营等较高专业性、技术性工作。这种心理的暗示以及事实发展趋势强化了学生的独特气质特点,即较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这种普通性与独特性气质间的差异,让学生对《基础》课教学内容缺乏兴奋点,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所隐含的精神,甚至有些时候将《基础》课教学主观地定位于强词夺理性的说教而拒绝接收。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这类学生往往不上《基础》课或者上《基础》课时复习医学类课程。这种矛盾是由于学生对《基础》课程的认识错误以及对从业技能的过分依赖所造成的。 3.通用型教材与中医类高等院校在职业道德的需求之间矛盾。通用型《基础》教材,在有关职业道德与职业法律规范的教学内容方面,往往着重解决基本的、各类职业都适用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通过教师的讲授,能够促进大学生理解职业精神和法律基本精神,也是学生在以后不同的工作岗位践行独特的职业精神、遵守独特的职业法律规范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对于未来主要从事中医治疗和诊断、药品生产或经营等独特的工作的中医类大学生,他们需要得到独特的职业精神教育和独特的法律规范教育。在当前社会中,医药领域内存在的缺乏职业精神、没有基本法律意识的案例特别多,甚至医患纠纷、药品的高额利润已经不仅只是医、药行业特有问题,而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了。现在特别需要加强中医类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医生职业精神教育和相关法律规范教育。
三、中医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用通用型教材情况分析
由于05改革方案《基础》课程由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融合而成,各高校《基础》课教师就由以前分别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教学的教师组成。由于以前教师长期从事不同类型课程教学,现在又要求使用通用型统一的指定《基础》教材,使得合并起来的课程教师在理解《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时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这些差异性又使《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不能达成统一。主要体现在:
1.教师对《基础》课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上存在着差异。当前的《基础》课程,由于教学内容由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律基础三部分构成,这三个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当前使用的通用型教材中,没有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具体课时安排。这样就可能会由于教师也存在着专业差异性产生了对《基础》课教学内容产生偏好。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以前从事《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思想道德理论方面,以前从事《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教师又将重点放在法律基础方面。这样,由不同授课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授课对象在理解《基础》课程方面就存在著显著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利于课程整体的目标达成,也弱化了课程的科学性。
2.在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上存在着差异。当前《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由于缺乏内在的、有说服力的逻辑性,给了授课教师对于授课内容的前后顺序安排有了非常大的发挥空间。大多数教师都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讲解,但也存在着部分教师任意打乱教材内容顺序,按照教师的偏好进行有选择性、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安排。如有的教师先讲法律基础的实体法部份,有的教师又先从道德基本理论开始讲起等等现象。本来教学内容的前后秩序的颠倒不会改变教学内容的性质与精神,但由于不统一的教学内容安排将会严重影响课程的逻辑性从而降低课程的严谨性,混乱授课对象的思维,难以完成课程应有的任务。
3.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存在着差异。理论上,《基础》课程教学课时应该是54学时。但如何安排54学时的教学,在各高校又会出现巨大的差异性。但大多数高校基本采用二分模式,一是理论教学环节,一是实践教学环节。各学校在各环节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就是在理论教学环节或者在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课时中,哪些教学内容安排多少教学课时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在教学实际中,有的教师,法律基础部分占据理论教学环节的大部分,道德规范部分占的教学课时就很少,而有的教师却与此相反。规范的教学安排是使全国所有的大学生获得同样的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基础》课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
四、中医类高等院校使用通用型教材的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应该立即着手解决通用型教材与中医类高校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使受教育者既能从通用型教材中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又能强化中医类高等院校受教育者独特的气质特点和独特需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中医类高等学校《基础》课在使用通用型教材的同时,可适当使用符合中医类高等学校特色的辅导教材。使用通用型《基础》教材,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也是大多数专家与学者的共识,我们也认为,这种方法一定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我们认为,为了体现中医类高等学校独特的培养目标和独特的学生气质特点,我们可以在采用通用型教材为主的同时,可以使用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辅导教材。辅导教材是既能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通用型教材的精神,又能满足中医类高等院校学生独特的专业需求。主要体现为:(1)可以提高中医类高等院校《基础》课的适用性与实效性。普通性的教材可以解决学生带有普通性的问题,有特色的辅导教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性问题。如相关的法律规范深入理解、相关职业精神精细分析等。这样,一方面可强化学生运用普遍性的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教学内容能够真正进学生头脑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具体运用,有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提高。(2)可以提高中医类高等院校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从事《基础》课程的教师,需要从事科学研究,提高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从而很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发展和进步。当前通用型教材的使用,限制了专业型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师的研究,通过编写符合中医类高等院校的特色辅导教材,相关教师可以做出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并利用辅导教材的方式进行出版、发表。既可以提高相关教师的研究能力,又有利于教师职称评定,提高从业教师的积极性和幸福感,还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效果。
2.中医类高等院校的《基础》课在使用通用型教学安排的同时,应使用充分体现中医类高等学校的特色教学安排。在《基础》课教学安排方面,应当在基本使用通用型教学安排的同时,积极鼓励教师或者学校使用体现中医类高等学校的特色教学安排。这种特色教学安排可以体现在:(1)《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当体现中医类高等学校特色。中医类高等院校大学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事生产实习,而学生实习阶段不仅是中医类大学生巩固和检验自己专业学习效果的阶段,也可以说是他们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他们很快就要从事的职业的独特特征阶段。往往这一阶段的实践,大多学校只看重考核学生专业技术的掌握熟练程度,忽视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掌握程度的考核。这时,应该同时也安排《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由任课教师提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让大学生在完成专业实习的同时,也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习,从而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水平和能力,而且能将学生在实习阶段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阶段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质疑得到一个正确的、及时的解决。让学生真正理解《基础》课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2)适当增加医生职业规范和法律规范内容的教学。面对当前日益紧张的医患纠纷、药品营销模式频遭质疑等社会问题,适当增加中医类大学生未来职业基本规范的教学内容,既可以提前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给学生讲清讲透,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问题的实质以及存在的原因和掌握解决的方法,也可以有效减少这类社会悲剧再次发生的频率。(3)适当增加中医类高等院校《基础》课教师之间的专业培训与交流。统一《基础》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加强教师之间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水平和掌控能力,是中医类高等院校《基础》课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总之,我们在肯定中医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通用型教材的过程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中医类高等院校受教育者独特的气质特点。只有解决好了普通性与个性之间的矛盾,才能使中医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充分发挥高校思政工作主阵地的作用,保持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高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边和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
[2]苗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分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J].2011,(4).
[3]侯平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困境与突破.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3).
[4]姜志远.完善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科教材建设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责任编辑 马永义
[关键词] 通用型教材 中医类高校 科学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从2005年改革方案施行以来,由于在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并终身受益的课程,在集中全国最优秀人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行编写的同时,特别重视对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不懈努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于将当前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应有贡献。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通用型教材与专业型高校培养目标方面间的矛盾、普通性适用的基本理論与特殊的受教育者气质特点之间的矛盾、各具特色的差异性教学方法与普通意义的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等方面。这些问题将或多或少地给在专业型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带来了一定困惑。这些疑问或困惑将不利于专业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与目标的达成,有时甚至会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很远,也非常不利于专业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健康成长。笔者拟就通用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教材与中医类高等院校受教育者独特的气质之间的矛盾来探讨如何解决中医类高等院校《基础》课程教学的合理性、时效性与科学性问题。
一、中医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现状
当前全国中医类高等院校都按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开设了《基础》课程。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与检查下,一般中医类高等院校都建立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兼职教师为辅助、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基础》课教师队伍,也都基本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保证课程需要的教学课,教学效果良好。以江西中医学院为例,《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所有在校学生,包括二本类、三本类和高职类学生。各类型学生理论授课时间均为45课时,实践教学环节均为9课时,周学时均为3课时。教材选择使用通用型《基础》教材。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特别重视培养与训练《基础》课教师授课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如江西省教育主管部门就不定期地进行全省甚至是跨省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本功比赛和开展全省高校哲学与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方式来促进全省包括《基础》课教师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形式各异、方法不同的培训与交流,当前中医类高等院校包括《基础》课在内的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完成了各自课程的目标,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神圣使命。
二、中医类高等院校当前使用的通用型《基础》课教材存在的一些矛盾
当前,全国所有高校都采用的是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由高校出版社出版的统一教材。这部集中全国优秀人才编写的教材对于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教学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面对着中医类高等院校这样一种特殊的专业型高等院校时,通用型《基础》课教材还是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1.通用型《基础》教材与中医类高等院校培养目标之间矛盾。江西中医学院《基础》课程采用的是通用型教材。教师在通用型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在解决当前大学生对于党的政策、方针与路线的理解与掌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减少了因为专业的差异性而导致相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给社会带来各类潜在问题。但我们必须看到,对于江西中医学院这一所专业性较强的中医类高等院校,它培养的人才目标是具有一定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现代中医、中药制剂和制药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从事中医治疗与诊断、中药生产和质量管理、工艺设计、科研开发的高级医生、工程技术人才等。中医类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与通用型《基础》课教材使用,这二者从理论层面分析是没有冲突的,但在具体实际教学过程中,它们间存在着难以取舍的、不兼容矛盾。首先表现为谁主谁次的矛盾。《基础》课是将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法律素质方面,是解决大学生灵魂深处的问题。而中医类高等学校培养的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对象的业务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将大学生培养成专业领域的技术型人才。通用型教材重点在于解决普通性思想理论问题,中医类高等院校培养目标重点在于解决技能与动手能力问题。二者间的矛盾就突显出来。
2.通用型教材与中医类高等院校独特的学生气质之间矛盾。通用型《基础》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侧重于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这对于排除大多数大学生的成长烦恼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医类高等院校,大学生心里的对于未来定位在于从事医疗诊断和药品生产与经营等较高专业性、技术性工作。这种心理的暗示以及事实发展趋势强化了学生的独特气质特点,即较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这种普通性与独特性气质间的差异,让学生对《基础》课教学内容缺乏兴奋点,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所隐含的精神,甚至有些时候将《基础》课教学主观地定位于强词夺理性的说教而拒绝接收。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这类学生往往不上《基础》课或者上《基础》课时复习医学类课程。这种矛盾是由于学生对《基础》课程的认识错误以及对从业技能的过分依赖所造成的。 3.通用型教材与中医类高等院校在职业道德的需求之间矛盾。通用型《基础》教材,在有关职业道德与职业法律规范的教学内容方面,往往着重解决基本的、各类职业都适用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通过教师的讲授,能够促进大学生理解职业精神和法律基本精神,也是学生在以后不同的工作岗位践行独特的职业精神、遵守独特的职业法律规范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对于未来主要从事中医治疗和诊断、药品生产或经营等独特的工作的中医类大学生,他们需要得到独特的职业精神教育和独特的法律规范教育。在当前社会中,医药领域内存在的缺乏职业精神、没有基本法律意识的案例特别多,甚至医患纠纷、药品的高额利润已经不仅只是医、药行业特有问题,而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了。现在特别需要加强中医类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医生职业精神教育和相关法律规范教育。
三、中医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使用通用型教材情况分析
由于05改革方案《基础》课程由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融合而成,各高校《基础》课教师就由以前分别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教学的教师组成。由于以前教师长期从事不同类型课程教学,现在又要求使用通用型统一的指定《基础》教材,使得合并起来的课程教师在理解《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时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这些差异性又使《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不能达成统一。主要体现在:
1.教师对《基础》课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上存在着差异。当前的《基础》课程,由于教学内容由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律基础三部分构成,这三个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当前使用的通用型教材中,没有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具体课时安排。这样就可能会由于教师也存在着专业差异性产生了对《基础》课教学内容产生偏好。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以前从事《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思想道德理论方面,以前从事《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教师又将重点放在法律基础方面。这样,由不同授课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授课对象在理解《基础》课程方面就存在著显著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利于课程整体的目标达成,也弱化了课程的科学性。
2.在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上存在着差异。当前《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由于缺乏内在的、有说服力的逻辑性,给了授课教师对于授课内容的前后顺序安排有了非常大的发挥空间。大多数教师都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讲解,但也存在着部分教师任意打乱教材内容顺序,按照教师的偏好进行有选择性、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安排。如有的教师先讲法律基础的实体法部份,有的教师又先从道德基本理论开始讲起等等现象。本来教学内容的前后秩序的颠倒不会改变教学内容的性质与精神,但由于不统一的教学内容安排将会严重影响课程的逻辑性从而降低课程的严谨性,混乱授课对象的思维,难以完成课程应有的任务。
3.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存在着差异。理论上,《基础》课程教学课时应该是54学时。但如何安排54学时的教学,在各高校又会出现巨大的差异性。但大多数高校基本采用二分模式,一是理论教学环节,一是实践教学环节。各学校在各环节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就是在理论教学环节或者在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课时中,哪些教学内容安排多少教学课时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在教学实际中,有的教师,法律基础部分占据理论教学环节的大部分,道德规范部分占的教学课时就很少,而有的教师却与此相反。规范的教学安排是使全国所有的大学生获得同样的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基础》课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
四、中医类高等院校使用通用型教材的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应该立即着手解决通用型教材与中医类高校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使受教育者既能从通用型教材中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又能强化中医类高等院校受教育者独特的气质特点和独特需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中医类高等学校《基础》课在使用通用型教材的同时,可适当使用符合中医类高等学校特色的辅导教材。使用通用型《基础》教材,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也是大多数专家与学者的共识,我们也认为,这种方法一定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我们认为,为了体现中医类高等学校独特的培养目标和独特的学生气质特点,我们可以在采用通用型教材为主的同时,可以使用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辅导教材。辅导教材是既能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通用型教材的精神,又能满足中医类高等院校学生独特的专业需求。主要体现为:(1)可以提高中医类高等院校《基础》课的适用性与实效性。普通性的教材可以解决学生带有普通性的问题,有特色的辅导教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性问题。如相关的法律规范深入理解、相关职业精神精细分析等。这样,一方面可强化学生运用普遍性的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教学内容能够真正进学生头脑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具体运用,有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提高。(2)可以提高中医类高等院校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从事《基础》课程的教师,需要从事科学研究,提高自己对课程的理解,从而很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发展和进步。当前通用型教材的使用,限制了专业型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师的研究,通过编写符合中医类高等院校的特色辅导教材,相关教师可以做出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并利用辅导教材的方式进行出版、发表。既可以提高相关教师的研究能力,又有利于教师职称评定,提高从业教师的积极性和幸福感,还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效果。
2.中医类高等院校的《基础》课在使用通用型教学安排的同时,应使用充分体现中医类高等学校的特色教学安排。在《基础》课教学安排方面,应当在基本使用通用型教学安排的同时,积极鼓励教师或者学校使用体现中医类高等学校的特色教学安排。这种特色教学安排可以体现在:(1)《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当体现中医类高等学校特色。中医类高等院校大学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事生产实习,而学生实习阶段不仅是中医类大学生巩固和检验自己专业学习效果的阶段,也可以说是他们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他们很快就要从事的职业的独特特征阶段。往往这一阶段的实践,大多学校只看重考核学生专业技术的掌握熟练程度,忽视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掌握程度的考核。这时,应该同时也安排《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由任课教师提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让大学生在完成专业实习的同时,也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习,从而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水平和能力,而且能将学生在实习阶段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阶段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质疑得到一个正确的、及时的解决。让学生真正理解《基础》课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2)适当增加医生职业规范和法律规范内容的教学。面对当前日益紧张的医患纠纷、药品营销模式频遭质疑等社会问题,适当增加中医类大学生未来职业基本规范的教学内容,既可以提前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给学生讲清讲透,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问题的实质以及存在的原因和掌握解决的方法,也可以有效减少这类社会悲剧再次发生的频率。(3)适当增加中医类高等院校《基础》课教师之间的专业培训与交流。统一《基础》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加强教师之间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水平和掌控能力,是中医类高等院校《基础》课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总之,我们在肯定中医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通用型教材的过程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中医类高等院校受教育者独特的气质特点。只有解决好了普通性与个性之间的矛盾,才能使中医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充分发挥高校思政工作主阵地的作用,保持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高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边和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
[2]苗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分析[J].都市家教(上半月)[J].2011,(4).
[3]侯平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困境与突破.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3).
[4]姜志远.完善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科教材建设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责任编辑 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