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经验有限,所以对有些较为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在教授相关的重难点时,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将静止的语文课本变“活”, 借助多媒体,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要讲授给学生的知识全面展现出来,既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效率,又可以化繁为简,促进思维由模糊快速变得清晰。从而达到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和目的。
【關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运用; 多媒体; 实效
多媒体教学是集图象、文字、动作、声乐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它能突破课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把一些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一些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当前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应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大限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应用多媒体重组教学资源,突出训练重点
多媒体教学的兴起,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突出训练重点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交互信息的科学性和反馈信息的及时性,根据教材的特点,将重点训练资源以动画、声音、文字、图象等视听素材按一定的秩序进行重组后制成多媒体课件,使之成为一个突出训练重点而又完整的教学系统。例如,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四课《鲸》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为了突出这一训练重点,我将教材里有关的重点训练资源进行了重组,制成了一个突出训练重点而又完整的课件:新课开始后,放幻灯片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鲸哪些方面的知识?当学生通过读书争先恐后地说出“形体”、“进化”、“种类”、“生活习性”等内容后,再放映幻灯片提出要求: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说明鲸很大的词句。当学生兴高采烈地把画好的词句说出来的时候,教师又随机播放相应的课件:鲸与大象相比较的画面、大嘴一张一合的动画鲸等。为进一步突出训练重点,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后,教师自然过渡:这么庞大的动物是怎样吃食、呼吸、睡觉、生长的呢?边说边放映幻灯片:选读4、5、6、7 自然段,议议所选自然段介绍了鲸生活习性的哪一方面,这一方面有什么特点?是用什么方法介绍的?这样一来,大量的时间和空间都用在了“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这一训练重点上,克服了每篇课文都必须从头讲到尾的“串讲串问”的“注入式”的教学现象,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种策略
1、利用网络的可检索性全面把握教材,充分有效备课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方便的信息获取平台,在教学开始前就从整体上把握和分析教材。在理解和读懂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查阅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掌握教材中包含的知识体系、设计意图等等,了解教材的知识点分布情况,确定好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制作出新授课程的课件和学习型网页,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相关专题资料放在其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备课目标应侧重于实效。教师的备课的目标应体现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个性的充分发挥,同时还应体现出学科特点和教师特色,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教师的提高;二是备课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应从学生的角度来做备课设计。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已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三是备课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备课形式应是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而不同。尤其应注意利用网络扩大备课信息来源,多扩充一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追寻学科前沿的信息。
2、利用信息网络的多媒体和交互性特点活跃课堂气氛,优化学习环境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创造出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应更新观念,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与课外学习环境,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应调整自身角色。将自己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在课堂教学中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往,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动态,平等地对待学生和尊重学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探究,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不同见解要充分尊重,对有创意的解答要肯定赞赏,鼓励学生质疑求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外利用信息网络和学生保持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3、利用信息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的广泛性鼓励学生扩大阅读,提升知识积累和写作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应不断地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有针对性地去进行拓展阅读,一方面提高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知识积累。同时,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空间、微博等,鼓励学生经常在网络上练笔和发表文章,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表现欲,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兴趣。
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但给学生带来了视、听、说、演的训练、优化了课堂结构,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活力,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县银盏镇新华小学)
【關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运用; 多媒体; 实效
多媒体教学是集图象、文字、动作、声乐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它能突破课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把一些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一些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当前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应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大限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应用多媒体重组教学资源,突出训练重点
多媒体教学的兴起,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突出训练重点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交互信息的科学性和反馈信息的及时性,根据教材的特点,将重点训练资源以动画、声音、文字、图象等视听素材按一定的秩序进行重组后制成多媒体课件,使之成为一个突出训练重点而又完整的教学系统。例如,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四课《鲸》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为了突出这一训练重点,我将教材里有关的重点训练资源进行了重组,制成了一个突出训练重点而又完整的课件:新课开始后,放幻灯片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鲸哪些方面的知识?当学生通过读书争先恐后地说出“形体”、“进化”、“种类”、“生活习性”等内容后,再放映幻灯片提出要求: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说明鲸很大的词句。当学生兴高采烈地把画好的词句说出来的时候,教师又随机播放相应的课件:鲸与大象相比较的画面、大嘴一张一合的动画鲸等。为进一步突出训练重点,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后,教师自然过渡:这么庞大的动物是怎样吃食、呼吸、睡觉、生长的呢?边说边放映幻灯片:选读4、5、6、7 自然段,议议所选自然段介绍了鲸生活习性的哪一方面,这一方面有什么特点?是用什么方法介绍的?这样一来,大量的时间和空间都用在了“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这一训练重点上,克服了每篇课文都必须从头讲到尾的“串讲串问”的“注入式”的教学现象,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种策略
1、利用网络的可检索性全面把握教材,充分有效备课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方便的信息获取平台,在教学开始前就从整体上把握和分析教材。在理解和读懂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查阅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掌握教材中包含的知识体系、设计意图等等,了解教材的知识点分布情况,确定好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制作出新授课程的课件和学习型网页,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相关专题资料放在其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备课目标应侧重于实效。教师的备课的目标应体现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个性的充分发挥,同时还应体现出学科特点和教师特色,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教师的提高;二是备课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应从学生的角度来做备课设计。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已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三是备课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备课形式应是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而不同。尤其应注意利用网络扩大备课信息来源,多扩充一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追寻学科前沿的信息。
2、利用信息网络的多媒体和交互性特点活跃课堂气氛,优化学习环境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创造出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应更新观念,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与课外学习环境,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应调整自身角色。将自己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在课堂教学中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往,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动态,平等地对待学生和尊重学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探究,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不同见解要充分尊重,对有创意的解答要肯定赞赏,鼓励学生质疑求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外利用信息网络和学生保持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3、利用信息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的广泛性鼓励学生扩大阅读,提升知识积累和写作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应不断地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有针对性地去进行拓展阅读,一方面提高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知识积累。同时,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空间、微博等,鼓励学生经常在网络上练笔和发表文章,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表现欲,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兴趣。
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但给学生带来了视、听、说、演的训练、优化了课堂结构,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活力,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县银盏镇新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