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凸显个性化,还有很多方面,它的内涵十分广泛,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要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个性,做到教师个性化的教和学生个性化的学的统一。
【关键词】数学;个性化;活动
个性化教学是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的教育,其实质是使教师尝试适应学生的教学,尊重不同学生的禀赋水平,期望和支持所有学生持续成长,促进每一个儿童的个人成长和成功的过程。下面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对个性化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用熟悉顺应陌生
学生走进课堂时不是一张白纸,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数学课堂要善于引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含义。思维活动的外部材料越是丰富、全面、贴近学生的经验基础,学生的认知活动、思维过程就越是顺畅、深刻和全面。
例如,“体积”的教学。刚一上课,老师把两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玻璃杯子放在讲台上,然后往两个杯子里倒了相同体积的水。问:这两只杯子,哪只里的水多?哪只里的水少?把一块橡皮放进了其中一个杯子里,又问:你们看见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水平面升高了)那是不是说明这只杯子里的水多呢?(生纷纷摇头)那是为什么?(您放的东西占地方了,就把水挤上来了)老师又拿出一块石头,把它轻轻放进另一个杯子,这次你又见到了什么?(这个杯子里的水平面也升高了,而且超过了第一个杯子)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您第二次放的东西个儿大)……
老师从生活中找到了研究体积的切入点,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不仅能尽快接触到教学内容,而且一下子就接触到了教学内容的实质,使学生对体积的定义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物体不仅要占据空间,而且所占据的空间还有大小之别。
三、追求活动含金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操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我们强调“做数学”,强调数学学习是儿童的一种发现、操作、尝试等主动的实践活动。但活动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要追求活动的含金量。
例如,教《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一般都有这样的步骤:“找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边长——摸一摸——举例子——闭眼想——比画”等一系列活动,拾级而上,自有其合理性。但是请问:一开始就让学生量一量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学生他明白为什么要量正方形的边长吗?这一“量”的活动只是奉师命而为,学生是懵懂无知的,是盲目的。从活动主体的角度来看,如果学生不知道为什么活动,那么,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只是“操作工”,不是“探究者”。虽然当时记住了,但是时间长就容易忘记。
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活动?活动应有适度的空间,应该有一定的挑战性。“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是载体,它不仅负载着所要接受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负载着过程和方法。那么以上这些活动能不能整合?我想学生在理解1平方厘米的大小后,就可以直接让学生动手剪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这时学生是不是就得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想象或瞪大眼睛去寻找他印象中的1平方分米,或量出边长1分米,画出这个正方形剪下来。这样才真正让学生头脑中的1平方分米的表象得到了物化和外化。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1分米=10厘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厘米,这是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同样1平方米有多大呢?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也能很快理解并想象、比画、说出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大小,也能顺利推算出1平方米=( )平方分米。这样才真正做到以动促思,动中释疑,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四、习题的再度开发
习题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乎没有一节课是只讲不练的,习题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们都非常注重练习的层次性,能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如尝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开放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尤其是开放、发展性的练习从课外资料里寻找得辛苦。目前,仍然有不少教师就习题练习题、讲习题,削弱了教材习题的功能。只有适当地对习题进行二度开发,进行“小”题“大”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习题的功能。
现行教材中的一些习题看似普通,里面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与策略。对于这些习题,教师要善于解读,教材是静态的,要以动态的观念改变其呈现方式,丰富内涵。
例如:学习完“素数与合数”后的练习课中有这样一道题:在 2、4、6、9、10 这五个数中,素数有( );合数有( );奇数有( );偶数有( )。这一道题如果单纯让学生去做,只是一道基础的巩固练习题,如果对这个题目的问题进行模糊化处理,就能变成一道开放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再度开发:在2、4、6、9、10 这五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由于“与众不同”是一个模糊概念,一个数是不是与众不同,要看选择什么样的标准,选择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与众不同”,因此,这个题目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问题。下面是教学中学生的精彩发言:生1:因为2、4、6、10都是偶数,而9是奇数,所以9与众不同;生2:因为2、4、6、9都是一位数,10而是两位数,所以10与众不同;生3:因为4、6、9、10都是合数,而2是素数,所以2与众不同;……学生在做这样的题目中,不仅落实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发散思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当一件事件具有唯一的问题表征时,就会产生唯一的途径与结论。同样,一道数学习题如果问题相当明确,那答案就是唯一的。因此,对于一些表述性的题目,可以对问题进行模糊化处理,这样就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切为了学生,让我们从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亮出自己,让个性飞扬吧!
【参考文献】
[1]肖久双.教学艺术中的个性化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6)
[2]刘小岐.浅谈个性化超前学习[J].中国教师报,2010
[3]宋小会.解读素质教育之“个性化教育”大崛起[J].黑龙江经济报,2010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九牧中心小学)
【关键词】数学;个性化;活动
个性化教学是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的教育,其实质是使教师尝试适应学生的教学,尊重不同学生的禀赋水平,期望和支持所有学生持续成长,促进每一个儿童的个人成长和成功的过程。下面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对个性化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用熟悉顺应陌生
学生走进课堂时不是一张白纸,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数学课堂要善于引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含义。思维活动的外部材料越是丰富、全面、贴近学生的经验基础,学生的认知活动、思维过程就越是顺畅、深刻和全面。
例如,“体积”的教学。刚一上课,老师把两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玻璃杯子放在讲台上,然后往两个杯子里倒了相同体积的水。问:这两只杯子,哪只里的水多?哪只里的水少?把一块橡皮放进了其中一个杯子里,又问:你们看见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水平面升高了)那是不是说明这只杯子里的水多呢?(生纷纷摇头)那是为什么?(您放的东西占地方了,就把水挤上来了)老师又拿出一块石头,把它轻轻放进另一个杯子,这次你又见到了什么?(这个杯子里的水平面也升高了,而且超过了第一个杯子)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您第二次放的东西个儿大)……
老师从生活中找到了研究体积的切入点,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不仅能尽快接触到教学内容,而且一下子就接触到了教学内容的实质,使学生对体积的定义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物体不仅要占据空间,而且所占据的空间还有大小之别。
三、追求活动含金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操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我们强调“做数学”,强调数学学习是儿童的一种发现、操作、尝试等主动的实践活动。但活动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要追求活动的含金量。
例如,教《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一般都有这样的步骤:“找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边长——摸一摸——举例子——闭眼想——比画”等一系列活动,拾级而上,自有其合理性。但是请问:一开始就让学生量一量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学生他明白为什么要量正方形的边长吗?这一“量”的活动只是奉师命而为,学生是懵懂无知的,是盲目的。从活动主体的角度来看,如果学生不知道为什么活动,那么,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只是“操作工”,不是“探究者”。虽然当时记住了,但是时间长就容易忘记。
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活动?活动应有适度的空间,应该有一定的挑战性。“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活动是载体,它不仅负载着所要接受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负载着过程和方法。那么以上这些活动能不能整合?我想学生在理解1平方厘米的大小后,就可以直接让学生动手剪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这时学生是不是就得不由自主地闭上眼睛想象或瞪大眼睛去寻找他印象中的1平方分米,或量出边长1分米,画出这个正方形剪下来。这样才真正让学生头脑中的1平方分米的表象得到了物化和外化。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1分米=10厘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厘米,这是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同样1平方米有多大呢?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也能很快理解并想象、比画、说出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大小,也能顺利推算出1平方米=( )平方分米。这样才真正做到以动促思,动中释疑,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四、习题的再度开发
习题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乎没有一节课是只讲不练的,习题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老师们都非常注重练习的层次性,能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如尝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开放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尤其是开放、发展性的练习从课外资料里寻找得辛苦。目前,仍然有不少教师就习题练习题、讲习题,削弱了教材习题的功能。只有适当地对习题进行二度开发,进行“小”题“大”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习题的功能。
现行教材中的一些习题看似普通,里面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与策略。对于这些习题,教师要善于解读,教材是静态的,要以动态的观念改变其呈现方式,丰富内涵。
例如:学习完“素数与合数”后的练习课中有这样一道题:在 2、4、6、9、10 这五个数中,素数有( );合数有( );奇数有( );偶数有( )。这一道题如果单纯让学生去做,只是一道基础的巩固练习题,如果对这个题目的问题进行模糊化处理,就能变成一道开放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再度开发:在2、4、6、9、10 这五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由于“与众不同”是一个模糊概念,一个数是不是与众不同,要看选择什么样的标准,选择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与众不同”,因此,这个题目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问题。下面是教学中学生的精彩发言:生1:因为2、4、6、10都是偶数,而9是奇数,所以9与众不同;生2:因为2、4、6、9都是一位数,10而是两位数,所以10与众不同;生3:因为4、6、9、10都是合数,而2是素数,所以2与众不同;……学生在做这样的题目中,不仅落实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发散思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当一件事件具有唯一的问题表征时,就会产生唯一的途径与结论。同样,一道数学习题如果问题相当明确,那答案就是唯一的。因此,对于一些表述性的题目,可以对问题进行模糊化处理,这样就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切为了学生,让我们从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亮出自己,让个性飞扬吧!
【参考文献】
[1]肖久双.教学艺术中的个性化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6)
[2]刘小岐.浅谈个性化超前学习[J].中国教师报,2010
[3]宋小会.解读素质教育之“个性化教育”大崛起[J].黑龙江经济报,2010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九牧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