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姆(Nimes)是法国南部加尔省的省会城市,它位于罗纳河以西,距首都巴黎有七百多公里。由于毗邻地中海,尼姆独得风光迤逦之先,终年的和煦阳光和漫长的海滨沙滩使之成为一个理想的度假胜地。“尼姆”在法语里是泉水精灵的名字,因而它也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喷泉之城,市内各种造型独特的喷泉随处可见,为城市增添了充满生机与诗意的艺术氛围。可别小看尼姆,虽然至今人口仅有十二万,但却是出了名的地灵人杰。十九世纪,这里出了一位举世瞩目的名人:阿尔方斯·都德。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小东西》及短篇名作《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等人们都不会陌生,在法国更是家喻户晓。二十世纪尼姆又为世界贡献了一位名人,她就是享有“法国钢琴之母”美誉的玛格丽特·隆。2014年恰巧是这位著名女钢琴家诞辰一百四十周年。
玛格丽特·玛丽-夏洛特·隆
(Marguerite Marie-Charlotte Long),1874年11月13日出生于尼姆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安娜则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玛格丽特有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姐姐克莱尔,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钢琴。玛格丽特三岁那年,姐姐在钢琴上弹奏了一首韦伯的作品,她听后竟扑到母亲的怀里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因而她的音乐天赋很早就被父母看在眼里。她家里有一个很漂亮的花园,平日里小玛格丽特总是帮着母亲照料它,为花浇水施肥,悉心呵护,据说只要花园里的鲜花开放,就会激发起她对于美的想象力。傍晚时分她还爱在花园里散步,抬头数着天上的星星,默默地问自己:哪颗星星是属于自己的呢?
作为法国最著名的女钢琴家,玛格丽特的人生之旅实则是由她的姐姐克莱尔予以启蒙的。克莱尔后来受教于德国钢琴名家阿梅代·马格(Amedee Mager),他曾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与法国的钢琴大师安托万·马蒙泰尔(Antoine Marmontel,1816-1898)是同学。玛格丽特回忆道:“姐姐是我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我最尊重的师长之一。她的弹琴技术非常棒,在我学琴之初便传授给我许多基础的知识。”玛格丽特年少早慧,对音乐的理解和技巧的掌握都大大超出了她的同龄人。八岁时她进入当地的尼姆音乐学院学习,十岁就因演奏莫扎特的《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而获得学院的一等奖。她天赋异禀,又勤奋向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当然,她也喜欢文学。为了躲避尘世的纷扰,她可以爬到树上一个人静静地读上几小时。她还喜欢骑马、跳舞。玛格丽特少女时代的生活过得无忧无虑,丰富多彩。
豆蔻年华的玛格丽特已是尼姆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名人了,这不能不引起来此做客的乐界名流的关注。作曲家泰奥多尔·杜布瓦(Theodore Dubois,1837-1924)在聆听了她的演奏之后就想把她带到首都,让她进巴黎音乐学院继续完善和深造。他对女孩的母亲如此说道:“女士,你没有权利让这个天才生活在这里,她将成长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于是,玛格丽特在她十三岁那年,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了巴黎。由于当年学院临时取消了招生计划,所以她是在1888年才跨入巴黎音乐学院大门的。为使女儿有一个更为安定的学习环境,后来他们全家干脆都迁来了巴黎。
在巴黎音乐学院,玛格丽特最初师从昂利·费索教授(Henri Fissot)。尽管这位导师不太出名,可她还是在入学的两年后就荣获了学院颁发的最高荣誉奖。不过,当她从院长手里接过获奖证书时却眼含热泪:她不是因自己的成绩而激动,而是为母亲的去世而悲伤,因为从小对自己寄予厚望的母亲没能亲眼看到她获奖的那一幕。费索教授去世后,玛格丽特决定转投名气更大的马蒙泰尔门下。这位马蒙泰尔可非等闲之辈,他是十九世纪法国乐坛德高望重的名宿。他本人是以创作了歌剧《犹太女》而著称的雅克·阿列维的学生,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作曲与钢琴。他的学生里既有像比才、丹蒂、德彪西和皮尔纳这样显赫的作曲家,也有像路易·杰梅(Louis Diemer,1843-1919)和爱德华·麦克道威尔这样的钢琴名家。如前所述,玛格丽特的姐姐克莱尔的老师与马蒙泰尔是昔日同窗,因着这层特殊的关系,教授才破例收下了玛格丽特这位女弟子,并倾其所长,传授给她技艺与学识。于是,本来就比旁人高出一头的玛格丽特更是如虎添翼,音乐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演奏技艺也越发成熟完善了。
马蒙泰尔在演奏贝多芬、肖邦和十九世纪后半叶的法国钢琴音乐上具有独到的造诣。而玛格丽特除在课堂上悉心领会老师的教学理念外,也非常注重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地磨练、检验自己的所学所识。她经常参加巴黎的各种音乐沙龙,在音乐界同仁的聚会上演奏舒曼的《狂欢节》和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尽管日后的她并不是一位以华丽技巧著称的钢琴家,她还是认为应该去接受艰深作品的挑战。在学习音乐的同时,玛格丽特还在艺术领域全面提升自己,她认真研读印象派时期的诗歌与绘画,既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又为日后全面进入和演释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做好了知识与理论上的充足储备。
应该说,玛格丽特·隆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的乐坛中脱颖而出是躬逢其盛。这一时期的法国音乐艺术正处于一个全盛时代——民族音乐学派仍方兴未艾的同时,以德彪西、拉威尔为代表的印象派也在迅速崛起。身处如此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她不可能不亲身受到感染、沐浴在乐坛这股强劲的新风中。以隆毕业后的1890年为界,我不妨花些笔墨来梳理一下这一年法国乐坛上那些著名人物的实际年龄和创作状况,或许可以更清晰地说明这个问题。
在1890年前后,老一代的作曲家古诺、拉罗、弗朗克先后谢世,这时乐坛上最德高望重的当数五十五岁的圣-桑和四十五岁的福雷了,这两位当时已是“著作”等身的大家了。三十九岁的丹第四年前刚创作出了他的代表作《法国山歌交响曲》,而这一年德彪西尚未写出他的《牧神午后》前奏曲,拉威尔则还是巴黎音乐学院的一年级新生。从这份列表中不难看出隆对于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钢琴音乐尤其是印象派音乐传播的贡献所在。隆曾不止一次地在圣-桑面前演奏过后者最著名的《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还在她毕业后的处女秀上演奏过弗朗克的《交响变奏曲》。她演奏这些民族乐派的钢琴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其业师的重大影响,因为马蒙泰尔本人就非常赏识这种体现着鲜明民族特性的作品,他认为这种风格是与法国钢琴学派的发展与演变紧密地维系在一起的。 如果说隆对于圣-桑、弗朗克和丹第的热爱是受到恩师影响的话,那么她对于福雷作品的演释就全然出自其个人的偏好以及对传播法国钢琴音乐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了。在音乐史上,福雷是一位地位特殊的人物,他似乎游离于以圣-桑、弗朗克领导的“法国民族协会”和后来崛起的印象派之外,然而却以其细腻伤感、精致凝练的艺术风格成为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音乐历史进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尽管福雷也是一位天才神童,但他的成名却相当晚,直到1896年,也就是年过半百才当上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十年后又接替杜布瓦成为学院的掌门人。钢琴是福雷最重要的创作领域之一,他的作品有着与肖邦相近的特质,优美雅致,旋律感人。隆非常喜欢福雷注重旋律的歌唱性与音乐逻辑发展的平衡性这种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还在她未毕业的演奏会上将福雷的作品作为自己的演奏曲目。自步入职业演奏生涯后,她更是通过自己频繁的音乐会向听众们宣传、推介福雷的音乐——隆曾在1905年首次演奏了福雷为钢琴与乐队而作的《叙事曲》,以自己辉煌的诠释论证了福雷作品的新颖独到。福雷也为隆的这些举动而感染,认为这位女钢琴家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方面功不可没,因而特地将作于1905年的《降D大调第四即兴曲》(Op.91)题献给隆。
玛格丽特·隆与福雷这对年龄相差近二十岁的音乐家之间的私人交往非常有意思。1906年,刚当上巴黎音乐学院院长的福雷就让隆到学校教书,负责预科班学生的钢琴教学。而隆对这项任命并不在乎,因为那时的她正是乐坛上最炙手可热的独奏家,去从事教学势必会影响演奏事业。为此她上书福雷表示婉拒,但后者却坚持己见,不肯收回成命。尽管出于对福雷的尊重,最终隆还是牺牲了自己部分宝贵的演出时间去学院执教,但他俩原本和睦的关系就此蒙上了一层阴影。到了福雷晚年,两人的矛盾进一步加深,福雷甚至声称隆是“毫无羞耻心的女人,总是盗用我名窃取功名”。不过,尽管如此,1920年,他还是任命隆接替路易·杰梅担任学院的钢琴系首席教授,而隆也一如既往地在音乐会上演奏福雷的作品。即便当后来年轻一代作曲家的名声早已超过了这位年迈的大师,她对于福雷作品的热爱依旧不凡,贯穿了她漫长的一生。
与对福雷音乐发自内心的喜爱的态度所不同的是,玛格丽特·隆对于德彪西的作品则经历了一个从不接受到主动演释的转变过程。她是在1902年的一场音乐会上初次听到这位印象派作曲家的钢琴作品的,当即便表示这种音乐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它实在是太难弹了。作曲家颇有些气恼地问她:“您显然是不喜欢我写的东西吗?”隆答道:“您是作曲家,只顾埋头创作而并不理会这些作品的演奏,因而您是不会知道它们实际上是有多么难弹的。它里面有一些东西我抓不住,就像是面前矗立着一堵墙。”后来,德彪西不断登门拜访游说隆,甚至提出他可以与隆一起建立一个工作室切磋交流,但隆对此还是非常谨慎。
直接促成隆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的还是她的丈夫约瑟夫·德·马利亚夫(Joseph de Marliave,1873-1914)。马利亚夫是一位音乐学家,同时也是福雷和德彪西的密友,以研究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享誉乐界。他鼓励隆大胆地尝试德彪西的音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利亚夫以上尉军衔加入法国军队上了前线,不幸在1914年8月的一次战役中遇难,年仅四十一岁。噩耗传来,隆的精神世界顿时被摧毁了。此后两年多时间里,她一直处于人生的低谷,变得离群索居,沉默寡言,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演奏。而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德彪西一直在她身边鼓舞着她,希望她早日走出低谷重返舞台。
1917年,隆开始尝试去适应德彪西的作品风格,研究演奏印象派音乐的特殊技巧。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对它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以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去诠释它们。1919年5月,在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组织的一场德彪西专场音乐会上,隆的演奏博得了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喝彩,由此确立了她作为德彪西钢琴作品演奏权威的地位。后来德彪西把隆热情地称为“在一大批法国钢琴家中那位令人嫉妒和有着进取精神的女性”(A Jealous and Pushy Women)。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心得,隆认为演奏德彪西作品时“应以轻柔的触键为主,速度则依据所需要的音色而定,触键的部位避免过分靠近指尖,要多用手指肉厚的部位;演奏时切忌产生具有‘棱角音响’的敲击。演奏印象派作品要十分讲究踏板的使用,方能产生它所具有的流畅、不割裂、多变化以及音色朦胧迷离的效果……”。这些论点和主张后来经由她的专著论述而上升为演奏印象派作品的金科玉律。
对于印象派的另一大家拉威尔而言,隆之于他的关系完全可以用“提携”来形容。隆比拉威尔年长一岁。拉威尔虽少年成才,却时运不济地在罗马大奖的评选中四度名落孙山。他的第一批钢琴作品大约在1900年前后才陆续问世。正是由于隆将他的《古风小步舞曲》《哈巴涅拉》《帕凡舞曲》和《水的嬉戏》等作品及时地在自己的独奏会上介绍给听众,向世人大力推荐这位具有卓越才华的福雷高足,才促成了拉威尔的成名。拉威尔对隆常怀敬重、感激之情,当隆的丈夫马利亚夫不幸去世后,拉威尔就将他当年创作的钢琴组曲《库泊兰之墓》的最后一个乐章《托卡塔》题献给亡者以寄托自己的哀思。这部组曲由隆于1919年一战结束后予以首演。
隆与拉威尔的友谊最集中地体现在后者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上。这首协奏曲是作曲家第二次访美期间应邀为庆贺波士顿交响乐团成立五十周年而作的。不过,在创作过程中,拉威尔遭遇了一场车祸,脑部受损,因而已无法百分百地施展出自己杰出的创作技巧,更没有可能在作品首演时亲自上阵去演奏钢琴了。于是,拉威尔把首演的重任交给了他信赖的隆。1932年1月14日,《G大调钢琴协奏曲》由隆独奏,拉威尔亲自指挥拉慕勒管弦乐团首演于巴黎,大获成功。在此后的三个多月里,他俩联袂在欧洲连演二十多场,声誉鹊起。可以说拉威尔的这首协奏曲之所以能成为二十世纪的经典,与隆的出色诠释与发扬光大是分不开的。
从1906年到巴黎音乐学院执教直到1940年离开的三十四个年头里,隆在钢琴教学方面硕果累累。与此同时,她还开设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从事独立于音乐学院的私人教学。在她的诸多学生里,有以演奏拉威尔和普朗克著称的雅克·费弗里埃(Jacques Fevrier,1900-1979),有以演奏福雷和丹第著称的让·多依安(Jean Doyen,1907-1982),有当代的加布里埃尔·塔契诺(Gabriel Tacchino,1934- ),更有二十世纪法国女性大家加比·卡扎德絮(Gaby Casadesus,1901-1999)、让娜-玛丽·达雷(Jeanne-Marie Darre,1905-1999)和玛丽-特蕾西·福尔诺(Marie-Therese Fourneau,1927-2000)等等。正如塔契诺在论及自己老师的影响与地位时说的那样:“隆的演释是对演奏法国作曲家作品最透彻的解析,你完全可以将之视为演奏此类作品最权威的方式。”隆根据自己的演奏与教学,分别撰写了有关福雷、德彪西和拉威尔钢琴作品的论著;她还著有《钢琴技巧练习》(Le Piano)一书,已被翻译成中文,1982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成为每一位钢琴学生的研习教科书。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隆经常与同胞小提琴家雅克·蒂博(Jacques Thibaud,1880-1953)在一起举行钢琴与小提琴的二重奏,两人无论是在音乐上还是在友情上都达成了高度的默契。1941年,他俩在里昂连续开设了六期大师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隆-蒂博音乐学院,专门招收那些具有才华的青年演奏人才。
为了进一步发掘、培养青年音乐俊彦,1943年他们又以自己的名字创办了玛格丽特·隆—雅克·蒂博国际音乐比赛,并于当年的11月15日举办了第一届比赛。第一届钢琴比赛的大奖获得者也正是隆的得意弟子,日后以演奏肖邦、德彪西和拉威尔蜚声世界乐坛的桑松·弗朗索瓦(Samson Francois,1924-1970)。这个国际比赛如今已跻身成为与伊丽莎白王后、肖邦、柴科夫斯基等国际比赛齐名的世界一流赛事,我国的音乐家也得益匪浅:1999年和2004年,来自上海的侯以嘉和宋思衡先后成为这项大赛的金奖得主。
由于出生年代较早,隆并没有留下太多的演奏录音。百代公司曾发行过一套她的专辑,收录了她演奏的莫扎特的《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米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以及福雷的《叙事曲》等(EMI 72245,2CD)。而收录作品更丰、但收藏难度也更大的是法国小公司Cascavelle发行的《玛格丽特·隆的艺术》(Vel 3067,4CD),收录有隆录制于1929年到1944年全盛时期的众多作品,尤其是福雷的钢琴独奏曲以及她与蒂博等合作的《G小调第二钢琴四重奏》,还有百代专辑里没有的肖邦、德彪西的钢琴曲,贝多芬的《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及丹第的《法国山歌交响曲》。
隆(Long)这个姓氏的法语释义和英语一样,都是长久、长寿的意思。隆也的确长寿,她于1966年2月13日在巴黎逝世,享年九十二岁。1993年年底,由美国钢琴家兼作家塞西莉娅·达诺耶尔撰写的隆的传记《玛格丽特·隆:在法国音乐中的一生》(Marguerite Long: A Life in French Music)面世,详实而生动地记叙了这位女钢琴家近一个世纪的精彩人生。正如书名所示:她的一生是与法国音乐紧密地维系在一起的。
玛格丽特·玛丽-夏洛特·隆
(Marguerite Marie-Charlotte Long),1874年11月13日出生于尼姆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安娜则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玛格丽特有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姐姐克莱尔,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钢琴。玛格丽特三岁那年,姐姐在钢琴上弹奏了一首韦伯的作品,她听后竟扑到母亲的怀里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因而她的音乐天赋很早就被父母看在眼里。她家里有一个很漂亮的花园,平日里小玛格丽特总是帮着母亲照料它,为花浇水施肥,悉心呵护,据说只要花园里的鲜花开放,就会激发起她对于美的想象力。傍晚时分她还爱在花园里散步,抬头数着天上的星星,默默地问自己:哪颗星星是属于自己的呢?
作为法国最著名的女钢琴家,玛格丽特的人生之旅实则是由她的姐姐克莱尔予以启蒙的。克莱尔后来受教于德国钢琴名家阿梅代·马格(Amedee Mager),他曾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与法国的钢琴大师安托万·马蒙泰尔(Antoine Marmontel,1816-1898)是同学。玛格丽特回忆道:“姐姐是我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我最尊重的师长之一。她的弹琴技术非常棒,在我学琴之初便传授给我许多基础的知识。”玛格丽特年少早慧,对音乐的理解和技巧的掌握都大大超出了她的同龄人。八岁时她进入当地的尼姆音乐学院学习,十岁就因演奏莫扎特的《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而获得学院的一等奖。她天赋异禀,又勤奋向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当然,她也喜欢文学。为了躲避尘世的纷扰,她可以爬到树上一个人静静地读上几小时。她还喜欢骑马、跳舞。玛格丽特少女时代的生活过得无忧无虑,丰富多彩。
豆蔻年华的玛格丽特已是尼姆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名人了,这不能不引起来此做客的乐界名流的关注。作曲家泰奥多尔·杜布瓦(Theodore Dubois,1837-1924)在聆听了她的演奏之后就想把她带到首都,让她进巴黎音乐学院继续完善和深造。他对女孩的母亲如此说道:“女士,你没有权利让这个天才生活在这里,她将成长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于是,玛格丽特在她十三岁那年,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了巴黎。由于当年学院临时取消了招生计划,所以她是在1888年才跨入巴黎音乐学院大门的。为使女儿有一个更为安定的学习环境,后来他们全家干脆都迁来了巴黎。
在巴黎音乐学院,玛格丽特最初师从昂利·费索教授(Henri Fissot)。尽管这位导师不太出名,可她还是在入学的两年后就荣获了学院颁发的最高荣誉奖。不过,当她从院长手里接过获奖证书时却眼含热泪:她不是因自己的成绩而激动,而是为母亲的去世而悲伤,因为从小对自己寄予厚望的母亲没能亲眼看到她获奖的那一幕。费索教授去世后,玛格丽特决定转投名气更大的马蒙泰尔门下。这位马蒙泰尔可非等闲之辈,他是十九世纪法国乐坛德高望重的名宿。他本人是以创作了歌剧《犹太女》而著称的雅克·阿列维的学生,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作曲与钢琴。他的学生里既有像比才、丹蒂、德彪西和皮尔纳这样显赫的作曲家,也有像路易·杰梅(Louis Diemer,1843-1919)和爱德华·麦克道威尔这样的钢琴名家。如前所述,玛格丽特的姐姐克莱尔的老师与马蒙泰尔是昔日同窗,因着这层特殊的关系,教授才破例收下了玛格丽特这位女弟子,并倾其所长,传授给她技艺与学识。于是,本来就比旁人高出一头的玛格丽特更是如虎添翼,音乐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演奏技艺也越发成熟完善了。
马蒙泰尔在演奏贝多芬、肖邦和十九世纪后半叶的法国钢琴音乐上具有独到的造诣。而玛格丽特除在课堂上悉心领会老师的教学理念外,也非常注重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地磨练、检验自己的所学所识。她经常参加巴黎的各种音乐沙龙,在音乐界同仁的聚会上演奏舒曼的《狂欢节》和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尽管日后的她并不是一位以华丽技巧著称的钢琴家,她还是认为应该去接受艰深作品的挑战。在学习音乐的同时,玛格丽特还在艺术领域全面提升自己,她认真研读印象派时期的诗歌与绘画,既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又为日后全面进入和演释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做好了知识与理论上的充足储备。
应该说,玛格丽特·隆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的乐坛中脱颖而出是躬逢其盛。这一时期的法国音乐艺术正处于一个全盛时代——民族音乐学派仍方兴未艾的同时,以德彪西、拉威尔为代表的印象派也在迅速崛起。身处如此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她不可能不亲身受到感染、沐浴在乐坛这股强劲的新风中。以隆毕业后的1890年为界,我不妨花些笔墨来梳理一下这一年法国乐坛上那些著名人物的实际年龄和创作状况,或许可以更清晰地说明这个问题。
在1890年前后,老一代的作曲家古诺、拉罗、弗朗克先后谢世,这时乐坛上最德高望重的当数五十五岁的圣-桑和四十五岁的福雷了,这两位当时已是“著作”等身的大家了。三十九岁的丹第四年前刚创作出了他的代表作《法国山歌交响曲》,而这一年德彪西尚未写出他的《牧神午后》前奏曲,拉威尔则还是巴黎音乐学院的一年级新生。从这份列表中不难看出隆对于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钢琴音乐尤其是印象派音乐传播的贡献所在。隆曾不止一次地在圣-桑面前演奏过后者最著名的《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还在她毕业后的处女秀上演奏过弗朗克的《交响变奏曲》。她演奏这些民族乐派的钢琴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其业师的重大影响,因为马蒙泰尔本人就非常赏识这种体现着鲜明民族特性的作品,他认为这种风格是与法国钢琴学派的发展与演变紧密地维系在一起的。 如果说隆对于圣-桑、弗朗克和丹第的热爱是受到恩师影响的话,那么她对于福雷作品的演释就全然出自其个人的偏好以及对传播法国钢琴音乐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了。在音乐史上,福雷是一位地位特殊的人物,他似乎游离于以圣-桑、弗朗克领导的“法国民族协会”和后来崛起的印象派之外,然而却以其细腻伤感、精致凝练的艺术风格成为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音乐历史进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尽管福雷也是一位天才神童,但他的成名却相当晚,直到1896年,也就是年过半百才当上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十年后又接替杜布瓦成为学院的掌门人。钢琴是福雷最重要的创作领域之一,他的作品有着与肖邦相近的特质,优美雅致,旋律感人。隆非常喜欢福雷注重旋律的歌唱性与音乐逻辑发展的平衡性这种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还在她未毕业的演奏会上将福雷的作品作为自己的演奏曲目。自步入职业演奏生涯后,她更是通过自己频繁的音乐会向听众们宣传、推介福雷的音乐——隆曾在1905年首次演奏了福雷为钢琴与乐队而作的《叙事曲》,以自己辉煌的诠释论证了福雷作品的新颖独到。福雷也为隆的这些举动而感染,认为这位女钢琴家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方面功不可没,因而特地将作于1905年的《降D大调第四即兴曲》(Op.91)题献给隆。
玛格丽特·隆与福雷这对年龄相差近二十岁的音乐家之间的私人交往非常有意思。1906年,刚当上巴黎音乐学院院长的福雷就让隆到学校教书,负责预科班学生的钢琴教学。而隆对这项任命并不在乎,因为那时的她正是乐坛上最炙手可热的独奏家,去从事教学势必会影响演奏事业。为此她上书福雷表示婉拒,但后者却坚持己见,不肯收回成命。尽管出于对福雷的尊重,最终隆还是牺牲了自己部分宝贵的演出时间去学院执教,但他俩原本和睦的关系就此蒙上了一层阴影。到了福雷晚年,两人的矛盾进一步加深,福雷甚至声称隆是“毫无羞耻心的女人,总是盗用我名窃取功名”。不过,尽管如此,1920年,他还是任命隆接替路易·杰梅担任学院的钢琴系首席教授,而隆也一如既往地在音乐会上演奏福雷的作品。即便当后来年轻一代作曲家的名声早已超过了这位年迈的大师,她对于福雷作品的热爱依旧不凡,贯穿了她漫长的一生。
与对福雷音乐发自内心的喜爱的态度所不同的是,玛格丽特·隆对于德彪西的作品则经历了一个从不接受到主动演释的转变过程。她是在1902年的一场音乐会上初次听到这位印象派作曲家的钢琴作品的,当即便表示这种音乐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它实在是太难弹了。作曲家颇有些气恼地问她:“您显然是不喜欢我写的东西吗?”隆答道:“您是作曲家,只顾埋头创作而并不理会这些作品的演奏,因而您是不会知道它们实际上是有多么难弹的。它里面有一些东西我抓不住,就像是面前矗立着一堵墙。”后来,德彪西不断登门拜访游说隆,甚至提出他可以与隆一起建立一个工作室切磋交流,但隆对此还是非常谨慎。
直接促成隆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的还是她的丈夫约瑟夫·德·马利亚夫(Joseph de Marliave,1873-1914)。马利亚夫是一位音乐学家,同时也是福雷和德彪西的密友,以研究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享誉乐界。他鼓励隆大胆地尝试德彪西的音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利亚夫以上尉军衔加入法国军队上了前线,不幸在1914年8月的一次战役中遇难,年仅四十一岁。噩耗传来,隆的精神世界顿时被摧毁了。此后两年多时间里,她一直处于人生的低谷,变得离群索居,沉默寡言,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演奏。而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德彪西一直在她身边鼓舞着她,希望她早日走出低谷重返舞台。
1917年,隆开始尝试去适应德彪西的作品风格,研究演奏印象派音乐的特殊技巧。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对它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以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去诠释它们。1919年5月,在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组织的一场德彪西专场音乐会上,隆的演奏博得了在场每一位听众的喝彩,由此确立了她作为德彪西钢琴作品演奏权威的地位。后来德彪西把隆热情地称为“在一大批法国钢琴家中那位令人嫉妒和有着进取精神的女性”(A Jealous and Pushy Women)。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心得,隆认为演奏德彪西作品时“应以轻柔的触键为主,速度则依据所需要的音色而定,触键的部位避免过分靠近指尖,要多用手指肉厚的部位;演奏时切忌产生具有‘棱角音响’的敲击。演奏印象派作品要十分讲究踏板的使用,方能产生它所具有的流畅、不割裂、多变化以及音色朦胧迷离的效果……”。这些论点和主张后来经由她的专著论述而上升为演奏印象派作品的金科玉律。
对于印象派的另一大家拉威尔而言,隆之于他的关系完全可以用“提携”来形容。隆比拉威尔年长一岁。拉威尔虽少年成才,却时运不济地在罗马大奖的评选中四度名落孙山。他的第一批钢琴作品大约在1900年前后才陆续问世。正是由于隆将他的《古风小步舞曲》《哈巴涅拉》《帕凡舞曲》和《水的嬉戏》等作品及时地在自己的独奏会上介绍给听众,向世人大力推荐这位具有卓越才华的福雷高足,才促成了拉威尔的成名。拉威尔对隆常怀敬重、感激之情,当隆的丈夫马利亚夫不幸去世后,拉威尔就将他当年创作的钢琴组曲《库泊兰之墓》的最后一个乐章《托卡塔》题献给亡者以寄托自己的哀思。这部组曲由隆于1919年一战结束后予以首演。
隆与拉威尔的友谊最集中地体现在后者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上。这首协奏曲是作曲家第二次访美期间应邀为庆贺波士顿交响乐团成立五十周年而作的。不过,在创作过程中,拉威尔遭遇了一场车祸,脑部受损,因而已无法百分百地施展出自己杰出的创作技巧,更没有可能在作品首演时亲自上阵去演奏钢琴了。于是,拉威尔把首演的重任交给了他信赖的隆。1932年1月14日,《G大调钢琴协奏曲》由隆独奏,拉威尔亲自指挥拉慕勒管弦乐团首演于巴黎,大获成功。在此后的三个多月里,他俩联袂在欧洲连演二十多场,声誉鹊起。可以说拉威尔的这首协奏曲之所以能成为二十世纪的经典,与隆的出色诠释与发扬光大是分不开的。
从1906年到巴黎音乐学院执教直到1940年离开的三十四个年头里,隆在钢琴教学方面硕果累累。与此同时,她还开设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从事独立于音乐学院的私人教学。在她的诸多学生里,有以演奏拉威尔和普朗克著称的雅克·费弗里埃(Jacques Fevrier,1900-1979),有以演奏福雷和丹第著称的让·多依安(Jean Doyen,1907-1982),有当代的加布里埃尔·塔契诺(Gabriel Tacchino,1934- ),更有二十世纪法国女性大家加比·卡扎德絮(Gaby Casadesus,1901-1999)、让娜-玛丽·达雷(Jeanne-Marie Darre,1905-1999)和玛丽-特蕾西·福尔诺(Marie-Therese Fourneau,1927-2000)等等。正如塔契诺在论及自己老师的影响与地位时说的那样:“隆的演释是对演奏法国作曲家作品最透彻的解析,你完全可以将之视为演奏此类作品最权威的方式。”隆根据自己的演奏与教学,分别撰写了有关福雷、德彪西和拉威尔钢琴作品的论著;她还著有《钢琴技巧练习》(Le Piano)一书,已被翻译成中文,1982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成为每一位钢琴学生的研习教科书。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隆经常与同胞小提琴家雅克·蒂博(Jacques Thibaud,1880-1953)在一起举行钢琴与小提琴的二重奏,两人无论是在音乐上还是在友情上都达成了高度的默契。1941年,他俩在里昂连续开设了六期大师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隆-蒂博音乐学院,专门招收那些具有才华的青年演奏人才。
为了进一步发掘、培养青年音乐俊彦,1943年他们又以自己的名字创办了玛格丽特·隆—雅克·蒂博国际音乐比赛,并于当年的11月15日举办了第一届比赛。第一届钢琴比赛的大奖获得者也正是隆的得意弟子,日后以演奏肖邦、德彪西和拉威尔蜚声世界乐坛的桑松·弗朗索瓦(Samson Francois,1924-1970)。这个国际比赛如今已跻身成为与伊丽莎白王后、肖邦、柴科夫斯基等国际比赛齐名的世界一流赛事,我国的音乐家也得益匪浅:1999年和2004年,来自上海的侯以嘉和宋思衡先后成为这项大赛的金奖得主。
由于出生年代较早,隆并没有留下太多的演奏录音。百代公司曾发行过一套她的专辑,收录了她演奏的莫扎特的《A大调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米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以及福雷的《叙事曲》等(EMI 72245,2CD)。而收录作品更丰、但收藏难度也更大的是法国小公司Cascavelle发行的《玛格丽特·隆的艺术》(Vel 3067,4CD),收录有隆录制于1929年到1944年全盛时期的众多作品,尤其是福雷的钢琴独奏曲以及她与蒂博等合作的《G小调第二钢琴四重奏》,还有百代专辑里没有的肖邦、德彪西的钢琴曲,贝多芬的《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及丹第的《法国山歌交响曲》。
隆(Long)这个姓氏的法语释义和英语一样,都是长久、长寿的意思。隆也的确长寿,她于1966年2月13日在巴黎逝世,享年九十二岁。1993年年底,由美国钢琴家兼作家塞西莉娅·达诺耶尔撰写的隆的传记《玛格丽特·隆:在法国音乐中的一生》(Marguerite Long: A Life in French Music)面世,详实而生动地记叙了这位女钢琴家近一个世纪的精彩人生。正如书名所示:她的一生是与法国音乐紧密地维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