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喀秋莎》这些脍炙人口的乐曲都有手风琴的身影相伴。如今已成知名音乐家的徐沛东、汤沐海、李云迪都是由手风琴引领走进艺术大门的。
如今这件成就了无数人音乐梦的乐器却处境尴尬。“老师教学生,学生开音乐会拉给老师家长听,转来转去自己和自己玩儿。手风琴就像在井里,这口井挖得再大我们也是在井里”。
6月20日至22日,“2008全国师范院校手风琴教学多元化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开幕。会议被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陈军誉为手风琴发展史上的遵义会议。会议是否达到这样的功效要在日后检验,但会议的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院校、少年宫、乐团等手风琴从教、从业人员170余人。来自国内外关于手风琴赛事、教学观念、乐器改良的大量信息让与会代表乐此不疲,并表示“收获很大”。为何?
红色音符渐失声
上世纪50年代手风琴成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有力武器,深入厂矿田间大有作为,它奏出的红色音符激扬澎湃。
自1988年至今,这次会议是20年间国内手风琴界难得的再聚首。20年来,舶来乐器手风琴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江河日下。
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手风琴,与苏联文化在中国的兴盛有很大关系。《我为祖国守大桥》《牧民歌唱毛主席》《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喀秋莎》……这些脍炙人口的乐曲都有手风琴的身影相伴。
这件令世人痴迷的乐器,曾经伴随了无数人的音乐梦。如今已成知名音乐家的徐沛东、汤沐海和钢琴才子李云迪都是手风琴引领走进艺术大门的。上海百乐手风琴厂1988年生产手风琴53000台,国内原最大的手风琴厂之一的鹦鹉手风琴厂1997年年产手风琴45000台。这两个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手风琴当时受人追捧的情形。群体的热爱促成了手风琴教学的兴盛。1958年,天津音乐学院开设了手风琴演奏专业方向并于1984年在国内率先开设了自由低音手风琴专业。此后沈阳、西安、四川、武汉、中国、星海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先后复兴手风琴专业,2004年中央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成立,为中国手风琴事业不断培养输送人才。
而今时过境迁,手风琴从教人员尴尬地发现:很多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手风琴专业招生质量、招生率明显下降,手风琴专业院校毕业生难以对口就业,舞台演出中鲜见手风琴节目,业余学琴人数大幅下滑。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中国手风琴尖端选手在国际手风琴大赛中频传捷报,已跻身世界一流手风琴家行列。如此,手风琴教育事业钻进了象牙塔的怪圈——一边是塔尖高耸入云,一边是塔基水土流失,这就是手风琴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对此,来自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的朱经白操着浓重的天津口音直言不讳:“我们这些专业老师把手风琴弄难了,弄贵了!”。一些老师反映,拉手风琴就像怀抱一辆车,谁学得起呀!意思是手风琴价格较贵,一般的几万块钱,好点的十几万,够买一辆车了。与几块钱一只笛子、几十元就可以买到的二胡相比,手风琴价格自然抬高了学琴者进入的门槛。李聪说上海手风琴考级人数已从前几年3000余人降到2000人。为鼓励学生到国际赛事上证明实力,李聪、陈军自掏腰包,资助葛佳麒、龙丽,到世界杯一展身手。
手风琴考级评委、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王朝刚谈到:“手风琴考级曲目难于钢琴同级曲目,这也是不利于手风琴发展的现实问题”。在读博士吴波5岁开始学习手风琴,他说“手风琴考级曲目的高难度,对学琴者来说是一种折磨”。记者在会场上见到已考取天津大学手风琴专业研究生的杨雪,她说今年与她同样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系手风琴专业的3名同学都改行了。
多元化成为必选
“多元化”是时下用得很滥的一个词。但为何这次会议单单选用“多元化”做主题表达呢?
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李聪认为:为了使手风琴摆脱“井底之蛙”的命运,第一,手风琴音乐必须多元化。手风琴演奏曲目总是跟着钢琴改编曲,不断演奏巴赫等古典音乐,将使手风琴离生活越来越远。第二,手风琴乐器不能局限于自由低音琴一花独放,传统琴、巴扬琴、班多纽等多种类型适用于手风琴各层次和各种场合的演奏。第三,手风琴表演形式应该多样,不应单纯追求独奏,而应擅长重奏、合奏、齐奏、室内乐等多种形式,甚至与声乐结合,应不拘一格,尝试创新。
从1988年手风琴会议研讨的是教材、是触键方法、是风箱运用,到如今研讨的是中国手风琴发展方向——两次会议的亲历者李聪颇多感慨:师范院校手风琴专业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不仅要输送优秀的手风琴人才,更是直接联系社会的教学体系。一窝蜂地走自由低音手风琴之路,就死定了。他表示争取明年主办一个流行的或者娱乐的手风琴比赛。
与会者交流中互相启发:多元是一种理念,应渗透到手风琴教学的各个层面。应加强对学生即兴演奏、适应观众能力的培养。手风琴应多参加社会音乐实践活动,加强手风琴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活力和影响力。如发挥手风琴携带方便的优势,深入社区老年合唱等生活需求当中去,让群众用得上很好用。在强调“探索多元化发展手风琴之路”强音之下,很多与会者保持着理性思考,传递出“手风琴流行音乐是多元中的一员,不要把手风琴轻音乐化,不要极端”的声音。针对手风琴演奏“全盘苏化,曲目、教材都是苏联的,学习者满足于拉外国曲子”,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会长张自强主张“多元化是艺术创新的发展形式,但它不能离开民族化基础。手风琴教学应在培养手风琴创作人才上下功夫。学生不能就会拉琴,不能世代相传地拉外国曲子并以此证明水平”。
办手风琴世界杯
要让中国手风琴跳出这口井,就是要做能让社会接受的手风琴音乐,培养带有表演性质的手风琴明星。
会上宣布,2011年第64届CIA世界杯手风琴比赛将在中国上海举办,这是每年一度在不同会员国举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手风琴比赛之一,是手风琴界的奥林匹克。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已于2007年加入国际手风琴联盟(简称CIA)。但李聪担心:到时没有中国选手参加流行组比赛怎么办?
这种担心源自于现实:从御喜美江首次将自由低音手风琴带入中国,中国手风琴有识之士发现自由低音手风琴极大提高了手风琴乐器的艺术表现力,于是自由低音手风琴和键钮式手风琴成为手风琴教学当中的主要模式,使手风琴教学精英化、艺术化。而法国人这几年却把流行手风琴发展到了相当高度,很多法国年轻人受其吸引加入手风琴学习行列,这对普及手风琴大有好处。两相对比,怎么能让更多的人学习手风琴?李聪说,我不排斥自由低音手风琴,但它价贵、体重、难学,不利于向社会推广,如今在中国听到手风琴音乐是在广告里。
法国手风琴联盟主席、国际手风琴联盟CIA音乐委员会主席弗雷德里克·德尚用他的手风琴向与会者展示了各种音乐表达,开阔了人们视野。会间安排了《新高师手风琴教学曲集教学汇报音乐会》等5场手风琴音乐会,展示了中国手风琴事业在演奏水平、教学水平,演奏理论、教学理论方面达到的高度。中国音教委全国高师手风琴学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教授李未明强调:手风琴教学应着眼未来,着力加强手风琴学科建设,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形式固然重要,但手风琴演奏长期缺乏中国作品,这种现象比钢琴还严重。若不从手风琴表达的生活、思想、情感上去贴近中国民众,手风琴就无法融入生活。为此李未明倡议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学会联手上海音乐出版社,将于近日发起征集中国手风琴作品活动并拟将优秀作品汇编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系列教材《中国手风琴作品专辑》和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系列教材《中国手风琴作品重奏、合奏专辑》。
如今这件成就了无数人音乐梦的乐器却处境尴尬。“老师教学生,学生开音乐会拉给老师家长听,转来转去自己和自己玩儿。手风琴就像在井里,这口井挖得再大我们也是在井里”。
6月20日至22日,“2008全国师范院校手风琴教学多元化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开幕。会议被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陈军誉为手风琴发展史上的遵义会议。会议是否达到这样的功效要在日后检验,但会议的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院校、少年宫、乐团等手风琴从教、从业人员170余人。来自国内外关于手风琴赛事、教学观念、乐器改良的大量信息让与会代表乐此不疲,并表示“收获很大”。为何?
红色音符渐失声
上世纪50年代手风琴成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有力武器,深入厂矿田间大有作为,它奏出的红色音符激扬澎湃。
自1988年至今,这次会议是20年间国内手风琴界难得的再聚首。20年来,舶来乐器手风琴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江河日下。
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手风琴,与苏联文化在中国的兴盛有很大关系。《我为祖国守大桥》《牧民歌唱毛主席》《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喀秋莎》……这些脍炙人口的乐曲都有手风琴的身影相伴。
这件令世人痴迷的乐器,曾经伴随了无数人的音乐梦。如今已成知名音乐家的徐沛东、汤沐海和钢琴才子李云迪都是手风琴引领走进艺术大门的。上海百乐手风琴厂1988年生产手风琴53000台,国内原最大的手风琴厂之一的鹦鹉手风琴厂1997年年产手风琴45000台。这两个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手风琴当时受人追捧的情形。群体的热爱促成了手风琴教学的兴盛。1958年,天津音乐学院开设了手风琴演奏专业方向并于1984年在国内率先开设了自由低音手风琴专业。此后沈阳、西安、四川、武汉、中国、星海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先后复兴手风琴专业,2004年中央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成立,为中国手风琴事业不断培养输送人才。
而今时过境迁,手风琴从教人员尴尬地发现:很多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手风琴专业招生质量、招生率明显下降,手风琴专业院校毕业生难以对口就业,舞台演出中鲜见手风琴节目,业余学琴人数大幅下滑。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中国手风琴尖端选手在国际手风琴大赛中频传捷报,已跻身世界一流手风琴家行列。如此,手风琴教育事业钻进了象牙塔的怪圈——一边是塔尖高耸入云,一边是塔基水土流失,这就是手风琴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对此,来自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的朱经白操着浓重的天津口音直言不讳:“我们这些专业老师把手风琴弄难了,弄贵了!”。一些老师反映,拉手风琴就像怀抱一辆车,谁学得起呀!意思是手风琴价格较贵,一般的几万块钱,好点的十几万,够买一辆车了。与几块钱一只笛子、几十元就可以买到的二胡相比,手风琴价格自然抬高了学琴者进入的门槛。李聪说上海手风琴考级人数已从前几年3000余人降到2000人。为鼓励学生到国际赛事上证明实力,李聪、陈军自掏腰包,资助葛佳麒、龙丽,到世界杯一展身手。
手风琴考级评委、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王朝刚谈到:“手风琴考级曲目难于钢琴同级曲目,这也是不利于手风琴发展的现实问题”。在读博士吴波5岁开始学习手风琴,他说“手风琴考级曲目的高难度,对学琴者来说是一种折磨”。记者在会场上见到已考取天津大学手风琴专业研究生的杨雪,她说今年与她同样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现代器乐系手风琴专业的3名同学都改行了。
多元化成为必选
“多元化”是时下用得很滥的一个词。但为何这次会议单单选用“多元化”做主题表达呢?
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李聪认为:为了使手风琴摆脱“井底之蛙”的命运,第一,手风琴音乐必须多元化。手风琴演奏曲目总是跟着钢琴改编曲,不断演奏巴赫等古典音乐,将使手风琴离生活越来越远。第二,手风琴乐器不能局限于自由低音琴一花独放,传统琴、巴扬琴、班多纽等多种类型适用于手风琴各层次和各种场合的演奏。第三,手风琴表演形式应该多样,不应单纯追求独奏,而应擅长重奏、合奏、齐奏、室内乐等多种形式,甚至与声乐结合,应不拘一格,尝试创新。
从1988年手风琴会议研讨的是教材、是触键方法、是风箱运用,到如今研讨的是中国手风琴发展方向——两次会议的亲历者李聪颇多感慨:师范院校手风琴专业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不仅要输送优秀的手风琴人才,更是直接联系社会的教学体系。一窝蜂地走自由低音手风琴之路,就死定了。他表示争取明年主办一个流行的或者娱乐的手风琴比赛。
与会者交流中互相启发:多元是一种理念,应渗透到手风琴教学的各个层面。应加强对学生即兴演奏、适应观众能力的培养。手风琴应多参加社会音乐实践活动,加强手风琴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活力和影响力。如发挥手风琴携带方便的优势,深入社区老年合唱等生活需求当中去,让群众用得上很好用。在强调“探索多元化发展手风琴之路”强音之下,很多与会者保持着理性思考,传递出“手风琴流行音乐是多元中的一员,不要把手风琴轻音乐化,不要极端”的声音。针对手风琴演奏“全盘苏化,曲目、教材都是苏联的,学习者满足于拉外国曲子”,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会长张自强主张“多元化是艺术创新的发展形式,但它不能离开民族化基础。手风琴教学应在培养手风琴创作人才上下功夫。学生不能就会拉琴,不能世代相传地拉外国曲子并以此证明水平”。
办手风琴世界杯
要让中国手风琴跳出这口井,就是要做能让社会接受的手风琴音乐,培养带有表演性质的手风琴明星。
会上宣布,2011年第64届CIA世界杯手风琴比赛将在中国上海举办,这是每年一度在不同会员国举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手风琴比赛之一,是手风琴界的奥林匹克。中国音协手风琴学会已于2007年加入国际手风琴联盟(简称CIA)。但李聪担心:到时没有中国选手参加流行组比赛怎么办?
这种担心源自于现实:从御喜美江首次将自由低音手风琴带入中国,中国手风琴有识之士发现自由低音手风琴极大提高了手风琴乐器的艺术表现力,于是自由低音手风琴和键钮式手风琴成为手风琴教学当中的主要模式,使手风琴教学精英化、艺术化。而法国人这几年却把流行手风琴发展到了相当高度,很多法国年轻人受其吸引加入手风琴学习行列,这对普及手风琴大有好处。两相对比,怎么能让更多的人学习手风琴?李聪说,我不排斥自由低音手风琴,但它价贵、体重、难学,不利于向社会推广,如今在中国听到手风琴音乐是在广告里。
法国手风琴联盟主席、国际手风琴联盟CIA音乐委员会主席弗雷德里克·德尚用他的手风琴向与会者展示了各种音乐表达,开阔了人们视野。会间安排了《新高师手风琴教学曲集教学汇报音乐会》等5场手风琴音乐会,展示了中国手风琴事业在演奏水平、教学水平,演奏理论、教学理论方面达到的高度。中国音教委全国高师手风琴学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教授李未明强调:手风琴教学应着眼未来,着力加强手风琴学科建设,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形式固然重要,但手风琴演奏长期缺乏中国作品,这种现象比钢琴还严重。若不从手风琴表达的生活、思想、情感上去贴近中国民众,手风琴就无法融入生活。为此李未明倡议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学会联手上海音乐出版社,将于近日发起征集中国手风琴作品活动并拟将优秀作品汇编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系列教材《中国手风琴作品专辑》和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手风琴系列教材《中国手风琴作品重奏、合奏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