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人与环境及人与人间的互动来看,“社区”为人们生活环境的基础,所以植基于社区上的保护策略开始在国际上蔓延开来,它们被称为“生态社区”。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厘清生态社区的根本内涵,并将生态社区放入“区域”的尺度,探讨生态社区概念如何更好的进行重新定位,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发展方向,这最终有利于发展出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城乡新风貌。
关键词:生态社区;城乡规划建设;新风貌;构建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社区的内涵
尽管生态社区的概念发展至今尚无明确的理论基础,却被许多环境关怀者、社区规划者、政府部门等大量使用,因而产生了“生态国家”、“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庄”、“生态学校”等。波特兰现在是美国很有名的一个经由社区动员而达到生态旅游成效的地方,充满了多元的文化与生态的样貌。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解析时,其发展最重要的关键就在生态承载量的维持。生态承载量最基本的概念即是资源与赖以生存生物数量的相对关系,运用在生态社区中,可以类推为影响社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社区系統中自然资源的数量、人口的多寡、每一个人所消费的资源的数量。除了生产承载量所强调的“低负荷原则”,生态社区常见的考虑还包括能量得以流动、物质得以回收的“循环原则”,以及加强物种多样性“保育原则”。其中,也有人将其再细分为“配合”、“当地化”、“网络化”、“循环及代谢”、“多元性”、“适当的规模与密度”等。另外,也有人以“物物相关法则”、“物有所归法则”、“自然善知法则”、“没有白吃的午餐法则”等方式来阐述生态社区的理念。
根据上述,在经营一个生态社区时,最主要的考虑点就应该要落在该地的自然环境基础上,以及该地的人口密度,及消费资源的速度。生态社区的直接关照,便是人地关系的实践课题,当人类从供给和需求面同时考虑时,以该地环境资源所能供给的总量为其上限,则能维持生态社区的基本运作;但当一味地从人类的需求来主导时,则自然环境势必反扑,造成环境冲击。因此简单地说,生态社区是促使人与环境的互动,逐渐走向视人类为环境系统配合者角色的“天人合一”境界,而推翻过去为主导者角色的“人定胜天”的谬误。
二、区域城乡新风貌下的生态社区发展
当生态社区的理想于空间落实时,除了需顾及自身社区内部可供发展的资源外,属于社区外部的连结也是生态社区发展时的重要考虑。由于每个生态社区都是整体“区域”中的一份子,区域中有密切互动的城乡关系,为了形塑区域城乡新风貌,每一个城乡内的生态社区都应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这自然也突显了城乡间生态社区不同的“空间性”作法。面对如此紧密与失衡的城乡关系,生态社区通常不会出现城市为首位的现象。人为资源介入越深的城市地区,其环境破坏反而剧烈,生态残留有限;相对来说,保持大面积透水地貌的乡村地区才是自然生态的最后乐土。但过去的城乡规划建设在进行社区营造时,多是各自分工、各自想像、与各自描绘愿景,若从区域的观点出发,再紧扣城乡关系,便可发现城乡既然不同,就有合作的空间。这样操作的结使得城乡规划建设新风貌无法呈现。因此,基于在城乡关系之上,本文建议推动“社区联盟”的构想。除此之外,可更进一步提出区域内“伙伴社区”的作法,来达成实践生态社区的具体运作。所谓“伙伴社区”,最理想的搭档是生活与休闲空间会有重叠的“城”和“乡”社区,通过城区环境与乡区环境的差异,进行友好社区的互访,流通不同的社区发展经验,为达共创区域城乡新风貌的愿景而努力。
“城”和“乡”社区互动的模式是立意在“互利分工”的基础上。“互利分工”的想法,最简单的操作即是在城和乡社区在进行社区营造或会议时,能邀请伙伴社区“列席”参与,如此一来可以激发与拓展更宽广的社区发展想像,弥补两社区在生态环境上的不足,也可以借助不同的社区发展经验,获致最实用的信息交流。例如,城市社区从事营造发展时,绿化是最常见的生态弥补措施,伙伴乡村社区此时便可提供属于乡村社区原生树种的建议名单,作为城市社区施行的参考。如此一来,不仅是减低对区域生态的影响,另外,可能提高新植树种的存活与生长率,以及较有机会提供乡村社区生物相似的迁徙环境,以增加生物更大的栖息处所。而在乡村社区从事营造发展时,伙伴城市社区可能提出相关休闲游戏的需求,引导其在空间规划时能提高这个项目的空间供应,以免形成日后的困扰。由于当前我国有许多社区发展案例多是以单一社区为基础而设计,导致企图欲引入“生态观光”等相关“生产”方式时,造成“空间承载量”的不足,反倒造成更严重的环境破坏,因此上述方面的考虑十分必要。从整体的考虑来看,主要是因为生态社区虽是以“生态”为基本考虑,但仍要进展到兼顾“生活”与“生产”的可持续社区,才是最终的目的。
长远来说,“伙伴社区”的终极构想是拟从区域内两个社区的“线状”连结,延伸到多个社区的“网状”串联,扩展到整个区域的“面状”散开,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营造“城乡新风貌”的理想。
三、以生态社区为基础的城乡规划新风貌
从国际情况来看,目前城市地区的生态社区多注重在能量流动的概念上,强调资源简约与减少污染;而乡村地区的生态社区也只以多样性作为其主轴,发展自然保育与生态旅游。对于城乡两者之间生态社区关系的探讨,极为缺乏。从当前国内情况来看,其情况也极为类似,目前如环保部门、民政部门等都有类似社区总体营造或生态社区改造的补助计划,但对于“城乡新风貌”的想像,多仍只停留在营造个别的“城市新风貌”或是“乡村新风貌”,并非涉指“城乡合为一体的新风貌”,这个作法从地理学区域内部互动的观念来说,是极有问题的。在地理学中,思考区域为一有机体,承袭生态学中生态系统和能量流通的论点,说明人类存活在与其密切相关的区域环境系统中,因此城乡一体新风貌的共同思考与分工营造,应是十分需要受到关注的。
过去数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环境受到严重忽视,今日人们却回头向生态环境学习,学习如何顾及大自然的能量循环、平衡环境生态、维持万物的多样性等,并以此来重建我们属于生态社区的家园,因此我们多了许多基于生态社区的城乡规划建设规划构想。然而,目前总体目标还未达成,因为目前勉强仅为点状分布的生态社区,对于维持生态功能的稳定,仍是稍嫌不足,只有通过以区域生态为基础的互利分工的社区互动,产生线状、甚至面状的连结,才能更加回馈这片已遭破坏的大地。鉴于城乡今日环境背景的不同,对于生态社区的营造,除了上述生态理念所指引的共通性作法外,属于城或乡特有的空间性作法,更是未来施力的重点。总体而言,生态社区的城乡规划建设不应只是一个梦想,也不能沦为口号,其目标在政府、社区居民、专业人士等多方引导努力下,将一步步地往前迈进,为我们开创一个真正属于人与环境共生模式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振煜.论住宅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下的自然性[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04).
[2]万婷.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空间系统[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关键词:生态社区;城乡规划建设;新风貌;构建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社区的内涵
尽管生态社区的概念发展至今尚无明确的理论基础,却被许多环境关怀者、社区规划者、政府部门等大量使用,因而产生了“生态国家”、“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庄”、“生态学校”等。波特兰现在是美国很有名的一个经由社区动员而达到生态旅游成效的地方,充满了多元的文化与生态的样貌。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解析时,其发展最重要的关键就在生态承载量的维持。生态承载量最基本的概念即是资源与赖以生存生物数量的相对关系,运用在生态社区中,可以类推为影响社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社区系統中自然资源的数量、人口的多寡、每一个人所消费的资源的数量。除了生产承载量所强调的“低负荷原则”,生态社区常见的考虑还包括能量得以流动、物质得以回收的“循环原则”,以及加强物种多样性“保育原则”。其中,也有人将其再细分为“配合”、“当地化”、“网络化”、“循环及代谢”、“多元性”、“适当的规模与密度”等。另外,也有人以“物物相关法则”、“物有所归法则”、“自然善知法则”、“没有白吃的午餐法则”等方式来阐述生态社区的理念。
根据上述,在经营一个生态社区时,最主要的考虑点就应该要落在该地的自然环境基础上,以及该地的人口密度,及消费资源的速度。生态社区的直接关照,便是人地关系的实践课题,当人类从供给和需求面同时考虑时,以该地环境资源所能供给的总量为其上限,则能维持生态社区的基本运作;但当一味地从人类的需求来主导时,则自然环境势必反扑,造成环境冲击。因此简单地说,生态社区是促使人与环境的互动,逐渐走向视人类为环境系统配合者角色的“天人合一”境界,而推翻过去为主导者角色的“人定胜天”的谬误。
二、区域城乡新风貌下的生态社区发展
当生态社区的理想于空间落实时,除了需顾及自身社区内部可供发展的资源外,属于社区外部的连结也是生态社区发展时的重要考虑。由于每个生态社区都是整体“区域”中的一份子,区域中有密切互动的城乡关系,为了形塑区域城乡新风貌,每一个城乡内的生态社区都应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这自然也突显了城乡间生态社区不同的“空间性”作法。面对如此紧密与失衡的城乡关系,生态社区通常不会出现城市为首位的现象。人为资源介入越深的城市地区,其环境破坏反而剧烈,生态残留有限;相对来说,保持大面积透水地貌的乡村地区才是自然生态的最后乐土。但过去的城乡规划建设在进行社区营造时,多是各自分工、各自想像、与各自描绘愿景,若从区域的观点出发,再紧扣城乡关系,便可发现城乡既然不同,就有合作的空间。这样操作的结使得城乡规划建设新风貌无法呈现。因此,基于在城乡关系之上,本文建议推动“社区联盟”的构想。除此之外,可更进一步提出区域内“伙伴社区”的作法,来达成实践生态社区的具体运作。所谓“伙伴社区”,最理想的搭档是生活与休闲空间会有重叠的“城”和“乡”社区,通过城区环境与乡区环境的差异,进行友好社区的互访,流通不同的社区发展经验,为达共创区域城乡新风貌的愿景而努力。
“城”和“乡”社区互动的模式是立意在“互利分工”的基础上。“互利分工”的想法,最简单的操作即是在城和乡社区在进行社区营造或会议时,能邀请伙伴社区“列席”参与,如此一来可以激发与拓展更宽广的社区发展想像,弥补两社区在生态环境上的不足,也可以借助不同的社区发展经验,获致最实用的信息交流。例如,城市社区从事营造发展时,绿化是最常见的生态弥补措施,伙伴乡村社区此时便可提供属于乡村社区原生树种的建议名单,作为城市社区施行的参考。如此一来,不仅是减低对区域生态的影响,另外,可能提高新植树种的存活与生长率,以及较有机会提供乡村社区生物相似的迁徙环境,以增加生物更大的栖息处所。而在乡村社区从事营造发展时,伙伴城市社区可能提出相关休闲游戏的需求,引导其在空间规划时能提高这个项目的空间供应,以免形成日后的困扰。由于当前我国有许多社区发展案例多是以单一社区为基础而设计,导致企图欲引入“生态观光”等相关“生产”方式时,造成“空间承载量”的不足,反倒造成更严重的环境破坏,因此上述方面的考虑十分必要。从整体的考虑来看,主要是因为生态社区虽是以“生态”为基本考虑,但仍要进展到兼顾“生活”与“生产”的可持续社区,才是最终的目的。
长远来说,“伙伴社区”的终极构想是拟从区域内两个社区的“线状”连结,延伸到多个社区的“网状”串联,扩展到整个区域的“面状”散开,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营造“城乡新风貌”的理想。
三、以生态社区为基础的城乡规划新风貌
从国际情况来看,目前城市地区的生态社区多注重在能量流动的概念上,强调资源简约与减少污染;而乡村地区的生态社区也只以多样性作为其主轴,发展自然保育与生态旅游。对于城乡两者之间生态社区关系的探讨,极为缺乏。从当前国内情况来看,其情况也极为类似,目前如环保部门、民政部门等都有类似社区总体营造或生态社区改造的补助计划,但对于“城乡新风貌”的想像,多仍只停留在营造个别的“城市新风貌”或是“乡村新风貌”,并非涉指“城乡合为一体的新风貌”,这个作法从地理学区域内部互动的观念来说,是极有问题的。在地理学中,思考区域为一有机体,承袭生态学中生态系统和能量流通的论点,说明人类存活在与其密切相关的区域环境系统中,因此城乡一体新风貌的共同思考与分工营造,应是十分需要受到关注的。
过去数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环境受到严重忽视,今日人们却回头向生态环境学习,学习如何顾及大自然的能量循环、平衡环境生态、维持万物的多样性等,并以此来重建我们属于生态社区的家园,因此我们多了许多基于生态社区的城乡规划建设规划构想。然而,目前总体目标还未达成,因为目前勉强仅为点状分布的生态社区,对于维持生态功能的稳定,仍是稍嫌不足,只有通过以区域生态为基础的互利分工的社区互动,产生线状、甚至面状的连结,才能更加回馈这片已遭破坏的大地。鉴于城乡今日环境背景的不同,对于生态社区的营造,除了上述生态理念所指引的共通性作法外,属于城或乡特有的空间性作法,更是未来施力的重点。总体而言,生态社区的城乡规划建设不应只是一个梦想,也不能沦为口号,其目标在政府、社区居民、专业人士等多方引导努力下,将一步步地往前迈进,为我们开创一个真正属于人与环境共生模式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振煜.论住宅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下的自然性[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04).
[2]万婷.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空间系统[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