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公司在中国掀起建立研发中心的热潮,这并不是要给中国带来先进的技术,而只是要抢夺富足的中国市场与科技人才
今年9月,世界领先的存储管理软件厂商VERITAS斟酌已久的中国研发中心终于落地北京。而此前不久,3M公司、思科、飞利浦、本田等8家领军跨国公司集体落户上海。在广州,投资2000万欧元的法国电信研发中心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之中。
跨国公司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建立研发中心的热潮,据商务部透露,截至今年9月,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约750余家。
业内专家解释说,这是继市场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之后,技术国际化已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而中国现在正是应了这一趋势。
不过,且莫急于欢呼,这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还需要冷静分析。
意在市场
美国跨国公司研究专家Dalton与Serapio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的动因主要分为两个类型:市场驱动型和技术导向型。市场驱动型主要是开发设计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为当地开发新产品和支持母公司在东道国的生产、销售与服务机构。技术导向型主要目的是:挖掘R&D人才,发展新科学与新技术,为更广泛的顾客开发新产品,监控国外的技术发展同参与合资或者合作研究。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大举进入中国的动因主要有二:
一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搬到中国,“用中国人的智慧占领中国市场”,可谓顺理成章。以微软研究院、IBM、甲骨文研究所等诸多IT名企的中国研发中心的工作而言,他们的研发就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本地化,但这些无一涉及到这些名企的核心技术。
另外一个原因是技术控制。商务部调查显示,有46%的跨国公司倾向于建立独资的研发中心,其首要原因就在于技术控制。即便是采取合资的形式,外方也注重追求研发机构或合资公司的控股权,取消中方原有的研发机构,或把中方的相关机构置于附属地位,封堵在中国的技术扩散渠道。
在制药业享有盛誉的礼来公司和其设立的开拓者化学研究管理公司,为了防止技术外泄,就订有严格的秘密保护协议。开拓者化学研究管理公司的所有研究数据及结果全部直接交给礼来公司,该公司的研究组与礼来公司的研究组之间每周都要举行电话会议,专利组之间还要定期沟通情况,以保证其安全性。即便采取了这样严格的产权保护措施,礼来公司也仅仅把最初的化合物合成阶段的研发放在了中国,而其核心技术研发仍保留在本部。
显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主要目的是更有利于迎合中国消费者,从而更快地抢夺巨大的中国市场,并不是要为中国引进技术。
IBM早在1995年9月就成立中国研究中心,但是其研究方向大多以本地市场为主,开发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大多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这从IBM每年申请的专利中可见一斑:几乎90%以上的技术专利都是出自IBM在美国的研发中心,而中国的研发中心则连1%都不到。
松下集团在中国也投资了两个研发中心,它们都是侧重于应用性研发。身兼两个研发中心总经理的小泽纯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基础性研究机构多设在日本本土。对松下和许许多多跨国公司而言,设立应用性研发机构最核心的意义在于可以让产品更贴近市场需要。”
前不久闻名全球的“汽巴精化”在广州番禺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研发及技术中心,该公司亚太区总裁游兆麟在成立庆典上公开表示说,“我们坚信中国是未来纺织业的重要市场,在重要的纺织片区,就必须有我们的研发和技术中心。”
化威胁为互利
业内人士担心,跨国公司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将产业链竭力向上下游延伸,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中国市场的资源配置,提高了产业的本土化程度,但其强劲的吸附力也强化了跨国公司对中国产业的整体控制;而且一些行业(特别是汽车行业)的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合作过程中没有通过引进、消化、创新强化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加深了中国相关产业各环节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
另外,如果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生产中心是在瓜分“市场蛋糕”,那么其研发中心的到来,更大的威胁在于瓜分中国的“人才蛋糕”。
现在,在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除少量高级研究人员来自国外,大多将视野转向中国各科研院所和高校。如朗讯公司旗下的贝尔实验室,是目前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共有500多名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达到了96%。诺和诺德研发中心落户中国时,其大中华区总裁柯瑞龙就坦言,“之所以把研发中心建在中国,是因为我们看中了中国的技术和人才。”
不过事情也并不是糟糕透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总体上仍处于起步时期,中国引进外资已连续两年居全球首位,面对跨国投资的不确定性,要从数量追求转向质量追求,提高从外资中获取最大收益的能力。如果能够消化吸收,不为其所控制,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项目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特别需要警惕的是,由合作研发转向技术支持的局面。要知道自主研发是立身之本。同时,应有策略地打破单一跨国公司在某一领域的垄断地位,形成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竞争的加剧将促使各个跨国公司竞相向中国转移其核心研发能力。
出于安全考虑,政府对跨国公司兼并国内相关研发机构设置了一系列政策壁垒。事实上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消极策略,中国应该掌握主动权,积极促进合资形式研发中心的建立,合资形式研发中心的技术外溢效应或可避免跨国公司对技术的垄断。中国企业也可以借此机会与跨国公司以及国内企业建成技术共享机制,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分享技术成果,有效防止跨国公司技术垄断。
中国企业随着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不仅要将外资企业视为竞争对手,而且要积极谋求与其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结成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战略联盟,加入全球研发体系,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发挥研发的规模效应。同时,中国制造能力的发展要与外资企业的技术投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在产业链上独特的配套能力。
今年9月,世界领先的存储管理软件厂商VERITAS斟酌已久的中国研发中心终于落地北京。而此前不久,3M公司、思科、飞利浦、本田等8家领军跨国公司集体落户上海。在广州,投资2000万欧元的法国电信研发中心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之中。
跨国公司在中国掀起了一股建立研发中心的热潮,据商务部透露,截至今年9月,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约750余家。
业内专家解释说,这是继市场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之后,技术国际化已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而中国现在正是应了这一趋势。
不过,且莫急于欢呼,这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还需要冷静分析。
意在市场
美国跨国公司研究专家Dalton与Serapio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的动因主要分为两个类型:市场驱动型和技术导向型。市场驱动型主要是开发设计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为当地开发新产品和支持母公司在东道国的生产、销售与服务机构。技术导向型主要目的是:挖掘R&D人才,发展新科学与新技术,为更广泛的顾客开发新产品,监控国外的技术发展同参与合资或者合作研究。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大举进入中国的动因主要有二:
一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搬到中国,“用中国人的智慧占领中国市场”,可谓顺理成章。以微软研究院、IBM、甲骨文研究所等诸多IT名企的中国研发中心的工作而言,他们的研发就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本地化,但这些无一涉及到这些名企的核心技术。
另外一个原因是技术控制。商务部调查显示,有46%的跨国公司倾向于建立独资的研发中心,其首要原因就在于技术控制。即便是采取合资的形式,外方也注重追求研发机构或合资公司的控股权,取消中方原有的研发机构,或把中方的相关机构置于附属地位,封堵在中国的技术扩散渠道。
在制药业享有盛誉的礼来公司和其设立的开拓者化学研究管理公司,为了防止技术外泄,就订有严格的秘密保护协议。开拓者化学研究管理公司的所有研究数据及结果全部直接交给礼来公司,该公司的研究组与礼来公司的研究组之间每周都要举行电话会议,专利组之间还要定期沟通情况,以保证其安全性。即便采取了这样严格的产权保护措施,礼来公司也仅仅把最初的化合物合成阶段的研发放在了中国,而其核心技术研发仍保留在本部。
显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主要目的是更有利于迎合中国消费者,从而更快地抢夺巨大的中国市场,并不是要为中国引进技术。
IBM早在1995年9月就成立中国研究中心,但是其研究方向大多以本地市场为主,开发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大多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这从IBM每年申请的专利中可见一斑:几乎90%以上的技术专利都是出自IBM在美国的研发中心,而中国的研发中心则连1%都不到。
松下集团在中国也投资了两个研发中心,它们都是侧重于应用性研发。身兼两个研发中心总经理的小泽纯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基础性研究机构多设在日本本土。对松下和许许多多跨国公司而言,设立应用性研发机构最核心的意义在于可以让产品更贴近市场需要。”
前不久闻名全球的“汽巴精化”在广州番禺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研发及技术中心,该公司亚太区总裁游兆麟在成立庆典上公开表示说,“我们坚信中国是未来纺织业的重要市场,在重要的纺织片区,就必须有我们的研发和技术中心。”
化威胁为互利
业内人士担心,跨国公司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将产业链竭力向上下游延伸,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中国市场的资源配置,提高了产业的本土化程度,但其强劲的吸附力也强化了跨国公司对中国产业的整体控制;而且一些行业(特别是汽车行业)的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合作过程中没有通过引进、消化、创新强化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加深了中国相关产业各环节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
另外,如果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生产中心是在瓜分“市场蛋糕”,那么其研发中心的到来,更大的威胁在于瓜分中国的“人才蛋糕”。
现在,在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除少量高级研究人员来自国外,大多将视野转向中国各科研院所和高校。如朗讯公司旗下的贝尔实验室,是目前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共有500多名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达到了96%。诺和诺德研发中心落户中国时,其大中华区总裁柯瑞龙就坦言,“之所以把研发中心建在中国,是因为我们看中了中国的技术和人才。”
不过事情也并不是糟糕透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总体上仍处于起步时期,中国引进外资已连续两年居全球首位,面对跨国投资的不确定性,要从数量追求转向质量追求,提高从外资中获取最大收益的能力。如果能够消化吸收,不为其所控制,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项目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特别需要警惕的是,由合作研发转向技术支持的局面。要知道自主研发是立身之本。同时,应有策略地打破单一跨国公司在某一领域的垄断地位,形成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竞争的加剧将促使各个跨国公司竞相向中国转移其核心研发能力。
出于安全考虑,政府对跨国公司兼并国内相关研发机构设置了一系列政策壁垒。事实上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消极策略,中国应该掌握主动权,积极促进合资形式研发中心的建立,合资形式研发中心的技术外溢效应或可避免跨国公司对技术的垄断。中国企业也可以借此机会与跨国公司以及国内企业建成技术共享机制,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分享技术成果,有效防止跨国公司技术垄断。
中国企业随着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不仅要将外资企业视为竞争对手,而且要积极谋求与其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结成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战略联盟,加入全球研发体系,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发挥研发的规模效应。同时,中国制造能力的发展要与外资企业的技术投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在产业链上独特的配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