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反映人的思维方式。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应该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现对比中西语言的不同来反映中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待人待事之异,使其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语言;思维;待事之道;中西文化;差异
有人说,“如果亚里士多德会讲汉语,他就不会是亚里士多德。如果孔子会讲英语也就不是孔子。”可见语言与思维和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用语言的不同来探讨他们思维方式和态度的不同是合理的。
一、整体到局部的思维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方式和利他与利己的处事之道
就语言中的日期而言,中国是年月日,西方是日月年,中国是由大到小,西方是由小到大。再如名字而言,中国是先姓再名,西方是先名再姓。姓是一个家族,代表整体,名只代表个人。从这两个例子,就可看出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国是从整体到局部,西方是从局部到整体。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同样折射出了两种不同的处事态度。整体如群体,局部如个人。在中国,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个人价值只有在群体中才能真正存在与体现。在这个群体中你要克制个人欲望,服从社会群体的意志与利益。而西方那种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模式则形成利己的处世态度。人们结成群体目的是为了更充分的实现自我利益。群体只有保障了个体的利益,个体才会去履行自己的义务。所以在注重群体利益的中国,社会人伦相关的道德体系和思想学说才会发展得如此完善。如孔子的仁政思想到孟子舍身取义的自我奉献精神再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而在西方,却是唱出:“你的第一个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幸福的人但愿在自己周围只能看到幸福的人”。
二、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
西方语言是以主语—谓语为结构框架的语法型语言,主要依据形态规则。而中国语言是以话题—说明为结构框架的语义型语言,主要依据语境等语义因素。这就使西方语言主从句发达,而中国以语音、语义、语法及文化等元素融为一体的对偶句异常发达。如《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对偶到两汉的骈文、唐诗的对偶工仗再到明清的对联,这些都无不体现着中国人习惯对比思考问题。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坏的一面,而西方语言中则多复句与长句,体现他们严谨的逻辑思维。
三、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在英语中,抽象词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如英语中的同位语经常是对抽象名词的解释,例:Evidence came up that specific speech sounds are recognized by babies as young as six months old.而汉语则喜欢以实代虚,将虚的名词实化得越形象越能得到中国人的共鸣。如:李煜《虞美人》中的“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一剪梅》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为何称为名句?是因为将看不到摸不到的愁形象化了。并在此环境下形成了以西方抽象思维相对立的具象思维。
四、自省与委过于人的处世态度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自省的重要性,喜欢将过错归于自己。如:《论语》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到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再到近代曾国藩也强调自省的重要性。而西方文化则是委过于人。这种处事态度的差异在语言中也能凸显。如 She has married the wrong man ,她嫁错了人。汉语中是将过错归咎于主动者,而西方则不是。
五、含蓄委婉被动与直接严谨主动的处世态度
汉语是意合语言,而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为义位句法,英语为词义句法。汉语的意合特点让人觉得有种模糊性,容易产生歧义。而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不存在这种特点。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是多个意象的组合,使诗含蓄委婉,打动读者的心。若用英语翻译,则无诗意美与含蓄美。欣赏语言的含蓄、模糊美与直露美的方式导致了中西方人处世态度的不同。中国人喜欢采用委婉迂回的方式劝说对方,而西方则喜欢开门见山。在中国,说话太直接容易伤人,委婉一点的劝说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西方的阅读理解也能很明显的表现这一点,西方阅读的中心句要么在句首开门见山,要么在句尾總结,而中国的阅读中心句很多都要自己概括。
六、对现世生活的热爱与彼岸世界的向往态度
在英语的学习中虚拟语气是一个重点,有if引导的,有如wish等词或短语引导的虚拟语气,但是汉语中缺少虚拟语气范畴。这可反映出西方人关心超事实与中国人关心事实的不同态度。这在宗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圣经》中告诫基督徒:“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基督教要人们为天堂而不是现世的幸福而努力,而在中国则出现“敬鬼神而远之”在中国的文化中很少论证上帝的存在,更没有树立一个主宰世界的人格化的神,有的只是现世的伦理道德。就算佛教中的因果轮回传到中国也变成要注重现实的忍耐、遵从现实的伦理道德才会在来生过得幸福。
七、结语
以句本位形合的语法型语言和以字本位意合的语义型语言必然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处事之道。这两种思维方式并没有哪种最好哪种最坏,处事之道亦然。只有适合自己国家环境需求的才是最好的。若西方人想学汉语则须抛开英语的形合性,中国人想学英语则要抛开汉语的意合性,从一种语言的模式跳到另一种语言模式中,若中西方人想要了解双方就要了解双方的处事之道之异同。
参考文献:
[1]杨剑波.《从汉英语言差异透视中西思维方式》.太原师范学院学报[J],2004
[2]金夏伊.《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在汉字和英语词中的体现研究》.东北农业大学[J],2014
作者简介:
廖丽(1988~),女,汉族,籍贯:江西赣州人,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关键词:语言;思维;待事之道;中西文化;差异
有人说,“如果亚里士多德会讲汉语,他就不会是亚里士多德。如果孔子会讲英语也就不是孔子。”可见语言与思维和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用语言的不同来探讨他们思维方式和态度的不同是合理的。
一、整体到局部的思维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方式和利他与利己的处事之道
就语言中的日期而言,中国是年月日,西方是日月年,中国是由大到小,西方是由小到大。再如名字而言,中国是先姓再名,西方是先名再姓。姓是一个家族,代表整体,名只代表个人。从这两个例子,就可看出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国是从整体到局部,西方是从局部到整体。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同样折射出了两种不同的处事态度。整体如群体,局部如个人。在中国,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个人价值只有在群体中才能真正存在与体现。在这个群体中你要克制个人欲望,服从社会群体的意志与利益。而西方那种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模式则形成利己的处世态度。人们结成群体目的是为了更充分的实现自我利益。群体只有保障了个体的利益,个体才会去履行自己的义务。所以在注重群体利益的中国,社会人伦相关的道德体系和思想学说才会发展得如此完善。如孔子的仁政思想到孟子舍身取义的自我奉献精神再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而在西方,却是唱出:“你的第一个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幸福的人但愿在自己周围只能看到幸福的人”。
二、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
西方语言是以主语—谓语为结构框架的语法型语言,主要依据形态规则。而中国语言是以话题—说明为结构框架的语义型语言,主要依据语境等语义因素。这就使西方语言主从句发达,而中国以语音、语义、语法及文化等元素融为一体的对偶句异常发达。如《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对偶到两汉的骈文、唐诗的对偶工仗再到明清的对联,这些都无不体现着中国人习惯对比思考问题。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坏的一面,而西方语言中则多复句与长句,体现他们严谨的逻辑思维。
三、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在英语中,抽象词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汉语。如英语中的同位语经常是对抽象名词的解释,例:Evidence came up that specific speech sounds are recognized by babies as young as six months old.而汉语则喜欢以实代虚,将虚的名词实化得越形象越能得到中国人的共鸣。如:李煜《虞美人》中的“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一剪梅》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为何称为名句?是因为将看不到摸不到的愁形象化了。并在此环境下形成了以西方抽象思维相对立的具象思维。
四、自省与委过于人的处世态度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自省的重要性,喜欢将过错归于自己。如:《论语》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到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再到近代曾国藩也强调自省的重要性。而西方文化则是委过于人。这种处事态度的差异在语言中也能凸显。如 She has married the wrong man ,她嫁错了人。汉语中是将过错归咎于主动者,而西方则不是。
五、含蓄委婉被动与直接严谨主动的处世态度
汉语是意合语言,而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为义位句法,英语为词义句法。汉语的意合特点让人觉得有种模糊性,容易产生歧义。而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不存在这种特点。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是多个意象的组合,使诗含蓄委婉,打动读者的心。若用英语翻译,则无诗意美与含蓄美。欣赏语言的含蓄、模糊美与直露美的方式导致了中西方人处世态度的不同。中国人喜欢采用委婉迂回的方式劝说对方,而西方则喜欢开门见山。在中国,说话太直接容易伤人,委婉一点的劝说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西方的阅读理解也能很明显的表现这一点,西方阅读的中心句要么在句首开门见山,要么在句尾總结,而中国的阅读中心句很多都要自己概括。
六、对现世生活的热爱与彼岸世界的向往态度
在英语的学习中虚拟语气是一个重点,有if引导的,有如wish等词或短语引导的虚拟语气,但是汉语中缺少虚拟语气范畴。这可反映出西方人关心超事实与中国人关心事实的不同态度。这在宗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圣经》中告诫基督徒:“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基督教要人们为天堂而不是现世的幸福而努力,而在中国则出现“敬鬼神而远之”在中国的文化中很少论证上帝的存在,更没有树立一个主宰世界的人格化的神,有的只是现世的伦理道德。就算佛教中的因果轮回传到中国也变成要注重现实的忍耐、遵从现实的伦理道德才会在来生过得幸福。
七、结语
以句本位形合的语法型语言和以字本位意合的语义型语言必然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处事之道。这两种思维方式并没有哪种最好哪种最坏,处事之道亦然。只有适合自己国家环境需求的才是最好的。若西方人想学汉语则须抛开英语的形合性,中国人想学英语则要抛开汉语的意合性,从一种语言的模式跳到另一种语言模式中,若中西方人想要了解双方就要了解双方的处事之道之异同。
参考文献:
[1]杨剑波.《从汉英语言差异透视中西思维方式》.太原师范学院学报[J],2004
[2]金夏伊.《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在汉字和英语词中的体现研究》.东北农业大学[J],2014
作者简介:
廖丽(1988~),女,汉族,籍贯:江西赣州人,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