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数学成绩很难提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学生不会进行数学阅读,不会对关键词语进行推敲,等等。那么如何解决问题,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呢?
一、让学生学会阅读,向阅读要效益
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课堂上,教师往往鼓励学生进行感悟,忽略了与文本的细致对话,虽说有精美的课件、流畅的教学环节支撑,学生也集中了全力,但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能有多大提高呢?有的学生表面上参与得热热闹闹,一下课写作业时就马上遇到了麻烦。因此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绝不应被忽视。
1.熟悉性地读
读完题后,让学生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中的意思。通过熟悉性的阅读,同学们至少能说出本题中主要涉及到的对象有哪几个,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就能大致地看出学生提取信息的准确性。
2.批划性地读
即用不同的符号将题中表达情节和数量关系的词语划下来,帮助理解题意。如“画线”、“加点”等方法可以明确题目的重点;“画图”这一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循着重点理清题目的脉络;“纸笔演算”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以上两种阅读技巧在应用题中表现得尤为有效。
例1:某实验小学,今年和去年一共植树420棵,今年比去年多植树40%。今年和去年各植树多少棵?
不难发现上题中有“今年和去年一共植树420棵”这么一句话,这就是本题的一个“题眼”。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会发现“和”这个字很熟悉,求两个数的“和”是用加法的。进而思考:“是哪两个数相加呢?”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用以下文字表达式来表示:“今年植树的棵树+去年植树的棵树=420”。
但是,有的题目中不会直接出现“和”这个字。如例2: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时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3.推理性地读
即弄清条件与条件,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显然,从关键句入手只是把握题目的解题方向,要想完整地把题目解答出来,还需要抓关键字。
再说说上面的例2:从“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中,我们发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6”,但是问题求的是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两个都是未知数,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怎么求解呢?
这时我们需要向题目中的另一个条件“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寻求帮助。到底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哪个作为单位“1”呢?这就需要不断地细化条件,正确地设定未知数。由于“男生的80%”表示的就是“女生”,也就是说“女生人数”可以写成“男生人数×80%”。
最后我们得出了这样的推导过程: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6
男生人数+男生人数×80%=36
经过了上面的分析,我们将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到了“男生人数”上了,因此可设男生人数为x,再进行作答。
因此,教师要在阅读的前提下,对题目中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地推敲,真正地做到“咬文嚼字”,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
二、重视知识的前后联系与积累
数学知识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将它不断地巩固、积累、内化。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前后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五年级上学期的多边形的面积一单元中,有这么一题:学校的大花坛是由8个一模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是8米,求花坛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经过一番细读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些学生列出了以下算式:
8×8÷2
=64÷2
=32(平方米)
32×8=256(平方米)
答:花坛的总面积是256平方米。
还有的同学也得到了相同的答案,但算式不同,如下:
8÷2=4(个)
8×8=64(平方米)
64×4=256(平方米)
答:花坛的总面积是256平方米。
对于第二种方法,有人竟然认为是将直角边“8米”分成两份,全然不顾“4”后面的单位“个”。显然,学生对于图形间相互关系,以及除法的意义掌握得不到位。因此,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应该讲清解题的方法,并在“关口处”给予点拨,使学生在解应用题时能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提高运算能力,为成绩的提高保驾护航
正确运算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是影响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小学阶段是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时期,学生运算能力不过关,会直接影响高一年级的数学学习,运算屡屡出错更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这些同学往往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眼高手低,从而阻碍了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从学生作业中我们不难发现,会做而做错的题不在少数,且出错之处大部分是运算错误,如71-19=68等,还有人对运算符号“熟视无睹”。这些错误虽小,但绝不可等闲视之,绝不能让一句“马虎”掩盖了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教师应该“剥丝抽茧”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我们同样要予以重视: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商中有“0”的除法等,要对其反复进行计算训练。
四、养成良好数学习惯
学生成绩的提高,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是要归回到学习习惯的养成上。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草稿纸”是最能体现他们的数学修养的。“草稿纸”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草稿纸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轨迹,是学生研究学习的起点,是思考探索的重要武器。然而大部分学生只是在纸上进行纯粹的“加、减、乘、除”运算,由于他们不能做到“物尽其用”,也就很难达到理清题目线索、分析到位、计算准确、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五、针对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是有差别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上要力求多样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课堂提问时,基础性知识可以让学困生回答,这样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自信心,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使他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较难的题则让学生们量力而行,课后个别讨论或与老师交流。这样一来,同学们也就“各得其所”了,课堂真正地成为了同学们的课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基础教育的实施者,我们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敢于面对问题、分析问题,我们终将见到“雨后彩虹”。
一、让学生学会阅读,向阅读要效益
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课堂上,教师往往鼓励学生进行感悟,忽略了与文本的细致对话,虽说有精美的课件、流畅的教学环节支撑,学生也集中了全力,但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能有多大提高呢?有的学生表面上参与得热热闹闹,一下课写作业时就马上遇到了麻烦。因此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绝不应被忽视。
1.熟悉性地读
读完题后,让学生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中的意思。通过熟悉性的阅读,同学们至少能说出本题中主要涉及到的对象有哪几个,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就能大致地看出学生提取信息的准确性。
2.批划性地读
即用不同的符号将题中表达情节和数量关系的词语划下来,帮助理解题意。如“画线”、“加点”等方法可以明确题目的重点;“画图”这一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循着重点理清题目的脉络;“纸笔演算”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以上两种阅读技巧在应用题中表现得尤为有效。
例1:某实验小学,今年和去年一共植树420棵,今年比去年多植树40%。今年和去年各植树多少棵?
不难发现上题中有“今年和去年一共植树420棵”这么一句话,这就是本题的一个“题眼”。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会发现“和”这个字很熟悉,求两个数的“和”是用加法的。进而思考:“是哪两个数相加呢?”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用以下文字表达式来表示:“今年植树的棵树+去年植树的棵树=420”。
但是,有的题目中不会直接出现“和”这个字。如例2: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时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3.推理性地读
即弄清条件与条件,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显然,从关键句入手只是把握题目的解题方向,要想完整地把题目解答出来,还需要抓关键字。
再说说上面的例2:从“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中,我们发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6”,但是问题求的是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两个都是未知数,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怎么求解呢?
这时我们需要向题目中的另一个条件“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寻求帮助。到底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哪个作为单位“1”呢?这就需要不断地细化条件,正确地设定未知数。由于“男生的80%”表示的就是“女生”,也就是说“女生人数”可以写成“男生人数×80%”。
最后我们得出了这样的推导过程: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6
男生人数+男生人数×80%=36
经过了上面的分析,我们将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到了“男生人数”上了,因此可设男生人数为x,再进行作答。
因此,教师要在阅读的前提下,对题目中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地推敲,真正地做到“咬文嚼字”,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
二、重视知识的前后联系与积累
数学知识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将它不断地巩固、积累、内化。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前后的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五年级上学期的多边形的面积一单元中,有这么一题:学校的大花坛是由8个一模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是8米,求花坛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经过一番细读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些学生列出了以下算式:
8×8÷2
=64÷2
=32(平方米)
32×8=256(平方米)
答:花坛的总面积是256平方米。
还有的同学也得到了相同的答案,但算式不同,如下:
8÷2=4(个)
8×8=64(平方米)
64×4=256(平方米)
答:花坛的总面积是256平方米。
对于第二种方法,有人竟然认为是将直角边“8米”分成两份,全然不顾“4”后面的单位“个”。显然,学生对于图形间相互关系,以及除法的意义掌握得不到位。因此,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应该讲清解题的方法,并在“关口处”给予点拨,使学生在解应用题时能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提高运算能力,为成绩的提高保驾护航
正确运算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是影响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小学阶段是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时期,学生运算能力不过关,会直接影响高一年级的数学学习,运算屡屡出错更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这些同学往往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眼高手低,从而阻碍了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从学生作业中我们不难发现,会做而做错的题不在少数,且出错之处大部分是运算错误,如71-19=68等,还有人对运算符号“熟视无睹”。这些错误虽小,但绝不可等闲视之,绝不能让一句“马虎”掩盖了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教师应该“剥丝抽茧”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我们同样要予以重视: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商中有“0”的除法等,要对其反复进行计算训练。
四、养成良好数学习惯
学生成绩的提高,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是要归回到学习习惯的养成上。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草稿纸”是最能体现他们的数学修养的。“草稿纸”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草稿纸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轨迹,是学生研究学习的起点,是思考探索的重要武器。然而大部分学生只是在纸上进行纯粹的“加、减、乘、除”运算,由于他们不能做到“物尽其用”,也就很难达到理清题目线索、分析到位、计算准确、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五、针对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是有差别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上要力求多样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课堂提问时,基础性知识可以让学困生回答,这样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自信心,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使他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较难的题则让学生们量力而行,课后个别讨论或与老师交流。这样一来,同学们也就“各得其所”了,课堂真正地成为了同学们的课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基础教育的实施者,我们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敢于面对问题、分析问题,我们终将见到“雨后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