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9日,中国国学泰斗、北大国学国宝级教授汤一介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这位提出了“和而不同”、“普遍和谐”、“内在超越”、“中国解释学”、“新轴心时代”等一系列新问题的老者,推动了中国传统哲学与现
代相结合。晚年主持编纂《儒藏》典籍,构建儒学新型体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1927年,汤一介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汤霖是清朝光绪十六年(1891年)的进士,父亲汤用彤是久负盛名的国学大师。汤用彤希望儿子也能做一个读书人,遂给他取名为“一介书生”的“一介”。
汤一介在北平上的小学,由于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开明,没有应试教育的“起跑线之争”,所以他对于考试成绩不甚看重。在汤一介看来,一个可以任意玩耍、并且有《三侠剑》《七侠五义》《聊斋》等精彩故事作伴的童年,就是快乐的童年。
汤一介小时候,父亲发现他喜欢读古诗,就拿来庾信的《哀江南赋》让他读,讲的是丧国之痛,还有《桃花扇》中的《哀江南》,都是汤用彤时时吟诵的,那时正值抗战时期,那种忧国忧民之情,深深地影响了汤一介。还有一次,父亲把珍藏的一幅《颐园老人生日燕游图》拿给他,上面有一段祖父约700字的题词,父亲告诉他,题词中的“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祖父当年对自己的教导,“事不避难”就是遇到事情不要逃避它的困难,“义不逃责”就是理应你做的事情不推辞。
这些为人处世的祖辈遗训,影响了汤一介先生的一生。他非常喜欢读书,藏书甚富。至于“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仅仅从他77岁时开始领衔编纂浩繁的《儒藏》工程这件事,就足以证明他作为一名读书人的勇气和担当。
主张中西方文化“和而不同”
汤一介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对传统文化接触很早,并且有着比较深入的思考。1947年夏天,汤一介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从此心无旁骛,专心致力于哲学,去寻找真理、探讨人生的意义。19岁时汤一介曾经写出了《论善》、《论死》、《论人为什么活着》几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显露了作为哲学家的才华。在1947年写的《月亮的颂歌》一文中他曾许下这样的愿:“去看那些看不见的事物,去听那些听不到的声音,把灵魂呈现给不存在的东西吧。”1949年,汤一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那时他对自己的希望是“能像伏契克那样,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自己的理想事业”。“文革”开始之后,汤一介和冯友兰等北大哲学系的教员都遭受批判,他感觉自己已经失去自我,没有了方向。“文革”结束后,汤一介还因为种种原因,必须接受调查,直到1978年他才被彻底平反,而此时的汤一介已经51岁了。
上世纪80年代起,各种学术思潮涌动,整个社会掀起文化热潮。针对当时兴起的“国学热”、“东方中心论”,汤一介开始就持冷静的态度。当时,美国学者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风行一时。对此,汤一介立即给予批评和回应。他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出,文化可以不同,但可以和谐相处。怎样实现文化共处呢?汤一介认为惟一的途径就是对话。只有互相理解、相互尊重,才能取得共识。他先后出版《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在非有非无之间》《佛教与中国文化》一系列著作,主编了《中国文化书院文库》《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国学举要》等大型丛书,提出传统哲学应“走出中西古今之争”,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相结合。
主编《儒藏》从历史汲取力量
在汤一介的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已出版的100册《儒藏》,藏蓝色封皮,烫金的字,格外悦目。作为这部集中华儒家文化精髓的浩瀚工程的总编纂和首席专家,汤一介自感责任重大。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希望编纂《儒藏》典籍。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由北京大学主持制定、汤一介为首席专家的“《儒藏》编纂与研究”方案,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汤一介倡导弘扬儒家文化的宗旨是“放眼世界文化潮流,传承儒学思想精粹,阐释儒学特殊理念,寻求儒学普遍价值,创构儒学新型体系”。在他眼中,民族和国家的复兴,必须以文化的复兴为支撑。
按照计划,到2025年《儒藏》将完成全部编纂。整个项目将涵盖历史上儒家主要文献,包括历代学者研究著作,还包括受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韩、日、越三国用汉文著述的主要著作,目前已吸纳四国大约500名学者从事编纂工作。但如今,巨著未成,先生已去。
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汤一介和夫人乐黛云的爱情一直被传为佳话。汤一介爱书,有三本书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一本书,不仅使青年汤一介找到了理想、找到了理想化的生活,而且还成就了他和妻子乐黛云的美好爱情。多少年后,汤一介这样回忆道:在我读了《绞索套在脖子上的报告》后,似乎精神境界有一个升华,可以说我有了一个信念,我应做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由于是乐黛云让我读这本书的,因而加深了我对她的了解,以后我们由恋爱而结婚了。
乐黛云和汤一介在相互信任、相互关怀、相互扶持中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乐黛云被打成右派时,汤一介给中文系打电话为她辩护,被认为划不清界线。“文革”中汤一介被打成“黑帮分子”关在哲学楼,乐黛云每天晚上坐在哲学楼楼梯上等他回家。数十年来,他们彼此支撑,相濡以沫。自从1952年两人因书结缘而结婚以来,共同走过了60多个春秋,他们的婚姻可以被称作是“钻石婚”了。
在当年写给乐黛云的情书中,汤一介这样表露心迹:“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是普普通通、飞不高、也飞不远的一对。他们喜欢自由,却常常身陷牢笼;他们向往逍遥,但总有俗事缠身!现在,小鸟已变成老鸟,但他们依旧在绕湖同行。他们不过是两只小鸟,始终同行在未名湖畔……”
(白轮船整理)
相关链接:汤一介夫人乐黛云
乐黛云,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在汤一介先生的追悼会上,夫人乐黛云用一副挽联向一起走过数十载风雨的爱人深情告别:“未名湖畔,鸟飞何疾。我虽迟慢,誓将永随。”
代相结合。晚年主持编纂《儒藏》典籍,构建儒学新型体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1927年,汤一介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汤霖是清朝光绪十六年(1891年)的进士,父亲汤用彤是久负盛名的国学大师。汤用彤希望儿子也能做一个读书人,遂给他取名为“一介书生”的“一介”。
汤一介在北平上的小学,由于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开明,没有应试教育的“起跑线之争”,所以他对于考试成绩不甚看重。在汤一介看来,一个可以任意玩耍、并且有《三侠剑》《七侠五义》《聊斋》等精彩故事作伴的童年,就是快乐的童年。
汤一介小时候,父亲发现他喜欢读古诗,就拿来庾信的《哀江南赋》让他读,讲的是丧国之痛,还有《桃花扇》中的《哀江南》,都是汤用彤时时吟诵的,那时正值抗战时期,那种忧国忧民之情,深深地影响了汤一介。还有一次,父亲把珍藏的一幅《颐园老人生日燕游图》拿给他,上面有一段祖父约700字的题词,父亲告诉他,题词中的“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祖父当年对自己的教导,“事不避难”就是遇到事情不要逃避它的困难,“义不逃责”就是理应你做的事情不推辞。
这些为人处世的祖辈遗训,影响了汤一介先生的一生。他非常喜欢读书,藏书甚富。至于“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仅仅从他77岁时开始领衔编纂浩繁的《儒藏》工程这件事,就足以证明他作为一名读书人的勇气和担当。
主张中西方文化“和而不同”
汤一介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对传统文化接触很早,并且有着比较深入的思考。1947年夏天,汤一介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从此心无旁骛,专心致力于哲学,去寻找真理、探讨人生的意义。19岁时汤一介曾经写出了《论善》、《论死》、《论人为什么活着》几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显露了作为哲学家的才华。在1947年写的《月亮的颂歌》一文中他曾许下这样的愿:“去看那些看不见的事物,去听那些听不到的声音,把灵魂呈现给不存在的东西吧。”1949年,汤一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那时他对自己的希望是“能像伏契克那样,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自己的理想事业”。“文革”开始之后,汤一介和冯友兰等北大哲学系的教员都遭受批判,他感觉自己已经失去自我,没有了方向。“文革”结束后,汤一介还因为种种原因,必须接受调查,直到1978年他才被彻底平反,而此时的汤一介已经51岁了。
上世纪80年代起,各种学术思潮涌动,整个社会掀起文化热潮。针对当时兴起的“国学热”、“东方中心论”,汤一介开始就持冷静的态度。当时,美国学者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风行一时。对此,汤一介立即给予批评和回应。他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出,文化可以不同,但可以和谐相处。怎样实现文化共处呢?汤一介认为惟一的途径就是对话。只有互相理解、相互尊重,才能取得共识。他先后出版《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在非有非无之间》《佛教与中国文化》一系列著作,主编了《中国文化书院文库》《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国学举要》等大型丛书,提出传统哲学应“走出中西古今之争”,促进了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相结合。
主编《儒藏》从历史汲取力量
在汤一介的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已出版的100册《儒藏》,藏蓝色封皮,烫金的字,格外悦目。作为这部集中华儒家文化精髓的浩瀚工程的总编纂和首席专家,汤一介自感责任重大。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希望编纂《儒藏》典籍。200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由北京大学主持制定、汤一介为首席专家的“《儒藏》编纂与研究”方案,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汤一介倡导弘扬儒家文化的宗旨是“放眼世界文化潮流,传承儒学思想精粹,阐释儒学特殊理念,寻求儒学普遍价值,创构儒学新型体系”。在他眼中,民族和国家的复兴,必须以文化的复兴为支撑。
按照计划,到2025年《儒藏》将完成全部编纂。整个项目将涵盖历史上儒家主要文献,包括历代学者研究著作,还包括受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韩、日、越三国用汉文著述的主要著作,目前已吸纳四国大约500名学者从事编纂工作。但如今,巨著未成,先生已去。
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汤一介和夫人乐黛云的爱情一直被传为佳话。汤一介爱书,有三本书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一本书,不仅使青年汤一介找到了理想、找到了理想化的生活,而且还成就了他和妻子乐黛云的美好爱情。多少年后,汤一介这样回忆道:在我读了《绞索套在脖子上的报告》后,似乎精神境界有一个升华,可以说我有了一个信念,我应做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由于是乐黛云让我读这本书的,因而加深了我对她的了解,以后我们由恋爱而结婚了。
乐黛云和汤一介在相互信任、相互关怀、相互扶持中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乐黛云被打成右派时,汤一介给中文系打电话为她辩护,被认为划不清界线。“文革”中汤一介被打成“黑帮分子”关在哲学楼,乐黛云每天晚上坐在哲学楼楼梯上等他回家。数十年来,他们彼此支撑,相濡以沫。自从1952年两人因书结缘而结婚以来,共同走过了60多个春秋,他们的婚姻可以被称作是“钻石婚”了。
在当年写给乐黛云的情书中,汤一介这样表露心迹:“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是普普通通、飞不高、也飞不远的一对。他们喜欢自由,却常常身陷牢笼;他们向往逍遥,但总有俗事缠身!现在,小鸟已变成老鸟,但他们依旧在绕湖同行。他们不过是两只小鸟,始终同行在未名湖畔……”
(白轮船整理)
相关链接:汤一介夫人乐黛云
乐黛云,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在汤一介先生的追悼会上,夫人乐黛云用一副挽联向一起走过数十载风雨的爱人深情告别:“未名湖畔,鸟飞何疾。我虽迟慢,誓将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