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如何巧妙设问科学探究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she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有了明确、具体的探究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适时引导,针对学习探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科学探究。关键词:科学探究:问题设计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包括七个要素,其中提出问题是前提。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可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科学探究过程是围绕着所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明确、具体的探究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使探究能沿着合理的假设一步一步走下去。可以说,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对科学探究中问题的提出的几点思考:
  一、提问的主体是谁
  传统教学中,往往教师课前就以将问题预设好,课改后,大部分课堂中探究的问题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具有生成性的特征。然细观不难发现普遍成在的一种教学场景:上课之前,教师先做一个引导或铺垫,或明或暗地指明了提出问题的方向,学生顺着老师的思维提出一堆问题;教师再稍加提炼,确定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作为这节课的研究方向,这种提出问题的模式在当今中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可以说是占主导地位。细想也无可厚非: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短时要提出一个适合探究的题目来,也不太现实。因此在时间紧迫或当我们更关注探究过程时,教师提出问题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不过在更多时候,我们更提倡将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如: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中,学生可能提出与接触面积、物体运动速度是否有关的问题,这恰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最佳时机,应积极予以探究。
  二、主题与情境
  在激励理论和大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理念下,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唯恐学生提不出问题,只要能提出问题就立马鼓励。仔细分析一下,问题多和发散性思维有必然的联系吗?发散性思维是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周围辐射的一种思维模式,如果仅仅是问题多而没有一个中心,是否符合发散性思维的要求呢?学生提出的问题明显与当时的情境不符、偏离主题,这种天马行空的思考,其实和科学探究的严谨性是格格不入的。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学生的这种不顾主题、不抓重点的行为方式,往往会形成蜻蜓点水的工作作风,不利于学科探究的深入。
  三、问题是否符合要求
  首先,问题必须科学其次,具有适切性,即问题是符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学生经过努力是能够解决的;第三,问题的现实性,真实、现实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结合实际解决问题,也更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可见,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限制,一般很难自主完成,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适时引导,提出问题,完成科学探究。下面结合具体例子谈如何进行问题设计。
  l、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可以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和各种资料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①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生活中各个方面与物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教学中可根据生活事实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去解决。例看到天空,学生会产生疑间:“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雨后的天空为什么有时会看到彩虹?”教师可进一步问:这是什么现象?彩虹的色彩有什么规律?②根据物理实验提出问题。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的每一点进步都都与科学实验分不开。物理实验也是科学探的重要环节,因而在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中可提出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总结。例学生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将-5Ω电阻换为10Ω后,这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此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怎样移动?”③根据资料所介绍的物理现象提问。物理探究不可能都从“钻木取火”开始,也需借鉴前人经验,这些现象虽没有亲眼所见,但仍可以深入探讨。
  例:在科普资料中介绍飞碟时,飞碟能够在极快的状态下瞬间静止,从而提出问题:难道飞碟没有惯性吗?
  2、根据不同物理现象的比较提出问题。①在比较两种物理现象、概念或实验器材的异同点时提出问题。例1:学生在观察蒸发和沸腾的现象时,提出问题:蒸发和沸腾有何异同点?例2:学生在做“导体和绝缘体实验”时,可提出问题:导体和绝缘有什么异同点?②在寻找相同物理量之间的联系时提出问题。例:学生在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时,可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与各支路中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串联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3、根据具体物理内容提出问题。学习物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和物理应用等方面,在以上各环节可巧妙设计,适时提问达到预期效果。
  (1)对物理现象的提问。对于常见的物理现象,一般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问:
  A:这个现象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B:这个现象中有什么规律?
  c:这个现象分几种情况?
  D:这个现象在生活中、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例:学生在探索光的折射时,可提出如下问题:光的折射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光折射时遵守什么规律?光的折射分为几种情况?光的折射在生活、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2)对物理概念的提问,对物理概念、物理量的提间主要围绕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概念内涵,物理概念的实质展开。
  例:设计提问情境:某学生在河边玩耍,看见两女士在河边散步,一位穿高跟鞋,另一位穿平跟鞋,尽管他们体重看起来相当,但他们留在河边湿地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的差异。高跟鞋后跟的印痕窄而深,平跟鞋则宽而浅。
  可对学生提出问题:两人对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用什么物理量表示?该物理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实质是什么?
  (3)对物理规律的提问。对物理规律的提问,一般可先设置隐含该规律的情境,然后提出问题。
  例: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光线方向同时发生改变。可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4、运用创造学方法提出问题。创造学方法是指运用创造工程学中的创造原理、创造技法,提出问题,从而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探究与创造活动。如“逆向思考法”、“列举一览表法”等。
  (1)运用“逆向思考法”提问。例: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说明了“电能生磁”,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可提出问题:磁能否生电?從而引导学生新的探究。
  (2)运用“列举一览表法”提问。此法要求学生解决问题时,从各种角度改变观点进行思考的方法。复习课中经常使用。
  例:在复习“温度”一节时,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a)温度计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b)温度计上的单位是什么?(c)温度计的刻度原理是什么?(d)常用温度计有哪些?(e)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f)温度计的分度值决定于什么?(g)温度计除了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外,有无其它用途?(h)对于一个读数不准确,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如何读数?(i)温度计内的测温液体在不同环境中,如何选择?
  问题的设计方法很多,但在设计问题时应遵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能启迪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针对学习探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科学探究。
其他文献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有两大功能:教书与育人.教书就是知识传授,育人是指价值观教育,主要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两大功能相辅相成,不可或缺.《金融市场学
本文阐述数字经济时代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数字工匠”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无人机职业教育的不足,探索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是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要求,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公共英语课程材料中包含着大量的思政材料,为思政教学的顺利融
高校的奖励制度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的评价标准,同时也是一种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激励手段.奖励机制主要包括各类奖助学金、荣誉称号等,除经济资助外,也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