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hongmi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能力是指审美的感受、想象、鉴赏和理解能力。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中,获得情感体验,体会作品内涵,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初中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可以文本的朗读训练、语言赏析、中心主题、情境创造、人物形象五方面入手实施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审美能力  初中学生
  语文教学到底在教什么?终究归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审美能力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获得审美能力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在阅读中获得的。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现在从文本的朗读、语言、主题三方面入手讲述如何实施审美教育。
  一、通过朗读培养审美能力。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重视朗读,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可采取分组诵读,集体诵读、自由诵读,注意掌握练习朗读技巧,通过一遍一遍的朗读不断加大技巧的难度,例如教学《春》时,让学生进行第一、二段的朗读训练,先强调准确和重音,再教学停连和情景,最后强调情感,做到声情并茂。同时让学生充分品味作者在事件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深刻的思想感情。如教学《背影》时,作者对父亲感情的变化是文章的关键所在。这些感情变化是通过四件事情呈现出来的,让学生朗读时感受文章波澜起伏的情感变化,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和能力。
  二、通过语言分析培养审美能力。
  语文课离不开语文分析,提高审美能力也离不开语言分析。首先关注文本,“本色语文”。例如《诫子书》这一课用“我从__________读出了诸葛亮对儿子_______方面的劝诫。”通过学生对语言的深入分析与归纳,重点赏析关键词或关键句,传神的词句既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再深入读出语句的深层含义。这种方式不仅进行了语言赏析的训练,切合考试的应试范围,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思考、讨论、比较、鉴赏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我喜欢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类似句式练习,让学生们调动学过的句子赏析角度分析鉴赏句子,从中取长补短,提高赏析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通过分析艺术形象培养审美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分析探究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鉴赏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对人物性格的讲读,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味到人物的心灵美和社会美。如《木兰诗》中木兰是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她是孝女的典范、巾帼英雄的典范、民族融合的见证、妇女要求平等独立解放的宣言。如《孔乙己》中孔乙己虽本心善良,他到酒店喝酒从不拖欠酒钱;没事的时候,诚恳地教小伙计写字等等,但他不面对现实、鄙视劳动、思想迂腐、总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这些都注定了他是悲剧的。
  四、通过主题体会培养审美能力。
  主题体会是每篇文章的难点,也是重中之重。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有效利用课上生成资源,从学生的角度解读主题,切合实际,建立书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真正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指导他们的实践,教师不能从自己理解的角度直接为学生归纳总结出来的,直接让学生抄、背、考,而是学生们通过思考、学习、反省后得出来的。他们的结论是宝贵的课堂生成资源也是教师调整课堂的关键所在。切合学生差异性的特点,促进文本全方位、多元化解读,从学生千差万别的答案中启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覺的发现美、创造美。
  五、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培养审美能力。
  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精彩的电脑画面,直观形象的表演,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等多种阅读形式,唤醒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外国作品因时代、国度、语言、人名等特殊原因,加大文本理解的难度,会让学生毫无阅读兴趣;古代名著水浒传,若让学生单纯阅读文本,他们会因篇幅过长,文本过难,任务过多,时间过紧等原因半途而废,中考中的名著题也就得不到分,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采用观音像、听评书、排演等辅助方式帮助阅读,充分调动手、脑、眼、耳,多感官的理解文本,从中发现阅读的乐趣,培养审美能力。
  总之,语文世界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要全方位地,多角度地、有效地升华学生美的情感,培养学生美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学生要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以长期的阅读体会和能力训练为辅助,教师要加强美学修养,提高鉴赏能力,通过文本的朗读训练、语言赏析、中心主题、情境创造、人物形象五方面入手,真正让学生们做到“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到心,使文章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1月版。
  2、《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共五册),龚春燕编著,漓江出版社,2000年6月。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与交流语言的运用,通过艺术性的对话语言,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使教师在管理学生时更加有效。首先,教师要创新沟通交流的方式,通过采用艺术性的沟通语言,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并加深师生之间互相的了解。同时,班主任应有意识地在沟通时运用一些艺术性语言,采用富有技巧的交流方式,从而保证谈话的有效性,这样才可以真正促使学生,将班
期刊
摘要:本文中的高中体育有效教学注重从实践的教学着力,构建与学生认知相符的高中体育授课模式,旨在通过体育授课,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沉稳的性格,从而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本文注重从游戏教学、生活教学以及鼓励教学三个方法着眼,旨在促进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有效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
期刊
摘要:新时期的历史教学要求教师着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史料实证作为历史核心素养重要的一个内容,应该被人们重视。但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数学,物理等知识上,对于历史这种文科性的知识不重视,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较弱。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如何进行教学应用分类是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实证;教学应用  在进行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时,教师应该知晓史料
期刊
摘 要: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得以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历史教学学科特点的影响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能促进学生了解我国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政治认知基础和道德行为基础。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学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中学历史的课堂上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历史;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千百年来对祖国的一种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撰写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第一部分首先描述了教师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遇到过的一些问题。有问题就要解决,这才是找出问题的最终目的。所以文章的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在中职院校教授计算机这门课程时出现问题的对策。有了解决方法,计算机教学才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整体信息素养才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计算机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
期刊
摘要: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和提高是新时代对义务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如何有效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此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引言 
期刊
在高中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打造动态、开放课堂,变抽象为具体,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它以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的特点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变得异彩纷
期刊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展现着中华人民的智慧,人民是在生活中不断总结,从而丰富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的发展情况也会对中国的发展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也需要让小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只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好的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让学生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关键词:课堂教学;经典诵读;各种语言类竞赛  中国总共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
期刊
我们之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单元内部结构为:精读课+略读课+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语法、语用、语体知识在书本的最后以附录的形式呈现,课文处于单元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理解和感受课文,从而获得一种隐性的阅读方法。而统编教材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它要求我们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带着内化的方法去理解和感受文章,收到读一篇而知一类的效果。那么,如何把阅读的方法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
期刊
普及中学教育而带来的“两极分化”现象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为使每一处学校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学习,学科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所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划分教学内容和学科能力的层次。本文仅就中学地理学科能力层次问题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身体的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的综合体,包括体力、智力和心力(非智力
期刊